东财14春《旅游学》在线作业答案
东财14春《旅游学》在线作业一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一、单选题(共10道试题,共40分。)
1.主要围绕博物馆、教堂、庙宇、各种历史遗迹所进行的旅游属于____。
A. 种族旅游
B. 环境旅游
C. 休闲旅游
D. 历史旅游
满分:4分
2.____是旅游活动量的最大承受能力,是一个预警临界容量指标。
A. 旅游期望容量
B. 旅游极限容量
C. 旅游经济容量
D. 旅游社会容量
满分:4分
3.旅游交往中,最高水平的交往是____。
A. 竞争
B. 隔离
C. 互助
D. 互动
满分:4分
4.旅游学研究的内容包括____。
A. 旅游本身
B. 旅游引起的各种现象
C. 各种旅游现象之间的关系
D. 以上三者均是
满分:4分
5.与今人相比,古人类休闲活动的突出特点是____。
A. 更贴近生产劳动
B. 只出于寻求体力刺激的目的
C. 只出于寻求精神享受的愿望
D. 追求精神享受和体力刺激的目的兼而有之
满分:4分
6.在接待人次和国际旅游收入上,占世界首位地位的是____ 。
A. 美洲
B. 东亚和太平洋地区
C. 欧洲
D. 大洋洲
满分:4分
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旅游业三大支柱的是____。
A. 旅游景点
B. 旅游饭店
C. 旅游交通
D. 旅行社
满分:4分
8.旅游学的研究对象是____。
A. 旅游现象
B. 旅游三要素
C. 旅游活动的内在矛盾及其表现
D. 旅游六要素
满分:4分
9.以下关于旅游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
A. 旅游是个人出自生存目的而移居异地的经历
B. 旅游可以出自一切非赚钱的目的
C. 旅游可以出自迁徙以外的任何目的
D. 旅游是个人以前往异地寻求愉悦为目的的短暂经历
满分:4分
10.对现存环境系统进行描述适用的旅游环境评估方法是____。
A. 预测的方法
B. 辨识的方法
C. 估价的方法
D. 分析的方法
满分:4分
二、多选题(共10道试题,共40分。)
1.旅游经济效应的表现____。
A. 改变地区的经济结构
B. 平衡国际收支
C. 解决就业人口
D. 吸引外国资本
满分:4分
2.能够被旅游所利用的余暇包括____。
A. 每日余暇
B. 每周余暇
C. 公共假日
D. 带薪假期
满分:4分
3.为了有利于区别不同企业的性质,可将旅游产品划分为____。
A. 核心旅游产品
B. 组合旅游产品
C. 资源依托型旅游产品
D. 资源脱离型旅游产品
满分:4分
4.影响旅游经济效应的因素有____。
A. 旅游目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
B. 旅游设施的性质及其吸引力
C. 外国(地)人对旅游设施的拥有程度
D. 对非本土劳动力的雇佣情况
满分:4分
5.个体旅游决策过程与群体旅游决策过程的主要差异是____。
A. 群体旅游决策涉及到群体动机的确认
B. 个体旅游决策是一个可以用流程图描述的过程
C. 个体旅游决策不受社会因素的影响
D. 群体旅游决策过程的结果具有明显的规范意义
满分:4分
6.旅游期望的特点是____。
A. 总体上的片面性和清晰性
B. 指向上的可转移性
C. 是在旅游体验中逐步外化的度量旅游体验质量的标尺
D. 具有不可移动性
满分:4分
7.旅游体验的方式包括____。
A. 旅游观赏
B. 旅游交往
C. 旅游模仿
D. 旅游消费
满分:4分
8.影响旅游需求的因素包括____。
A. 竞争品的价格
B. 个人收入
C. 可任意支配收入
D. 替代品价格
E. 储蓄
满分:4分
9.下列生态系统中属于脆弱生态系统的有____。
A. 海岸系统
B. 山地群落
C. 湿地
D. 喀斯特地貌
满分:4分
10.理解旅游容量,需要注意到,旅游容量实际上是一个____。
A. 空间范畴
B. 地理范畴
C. 时间范畴
D. 心理范畴
满分:4分
三、判断题(共5道试题,共20分。)
1.旅游学要以研究旅游现象的基本矛盾为核心。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2.旅游学是跨学科的学科性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3.美国是我国最大的国际客源国。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4.旅游观赏的对象来源具有多样性。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5.旅游角色是一种非正式的角色。
A. 错误
B. 正确
东财《旅游学》在线作业二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一、多选题(共25道试题,共100分。)
1.突破旅游容量的几种形式是____。
A. 饱和
B. 超载
C. 污染
D. 践踏
满分:4分
2.可以作为指导旅游研究的三种哲学思想是____。
A. 构造主义
B. 实证主义
C. 规范主义
D. 实用主义
满分:4分
3.与其他经验相比,旅游体验的独特之处表现为____。
A. 旅游体验是一种综合体验
B. 旅游体验是一种单一体验
C. 旅游体验以超功利体验为主
D. 旅游体验以功利体验为主
满分:4分
4.影响旅游经济效应的因素有____。
A. 旅游目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
B. 旅游设施的性质及其吸引力
C. 外国(地)人对旅游设施的拥有程度
D. 对非本土劳动力的雇佣情况
满分:4分
5.审美过程的理解,涉及到这样几个层次____。
A. 明确地区别真与假
B. 清晰地辨别远与近
C. 理性地了解象征意义
D. 直观地体会内涵意味
满分:4分
6.测量某一地域的旅游流的特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____。
A. 旅游流量
B. 旅游流向
C. 旅游流的持续时间
D. 旅游信息流
满分:4分
7.为了有利于区别不同企业的性质,可将旅游产品划分为____。
A. 核心旅游产品
B. 组合旅游产品
C. 资源依托型旅游产品
D. 资源脱离型旅游产品
满分:4分
8.旅游交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矛盾主要是____。
A. 认识过程的矛盾
B. 情感过程的矛盾
C. 意志过程的矛盾
D. 心理过程的矛盾
满分:4分
9.旅游观赏的心理要素有____。
A. 感知
B. 联想
C. 情感
D. 理解
满分:4分
10.旅游审美愉悦的特点包括____。
A. 借助的主要是视听感官
B. 感官越灵敏效果就越强烈
C. 意志会暂时中断
D. 与动物具有类似的感觉过程
满分:4分
11.根据社会营销导向原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
A. 良好的旅游资源一定具有开发价值
B.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经营的唯一决定性因素
C. 旅游资源不是旅游业经营的唯一因素
D. 应把旅游资源视为人类共有的稀缺资源
满分:4分
12.符合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几种旅游方式是____。
A. 绿色旅游
B. 生态旅游
C. 替代旅游
D. 负责任旅游
满分:4分
13.中国入境旅游流的运动特征是____。
A. 客源地相对集中,市场级次明显
B. 适当的文化差异成为吸引外国旅游者的重要因素
C. 文化趋同的民族更倾向于自然风光
D. 一地游的旅游者所占的比重最大
满分:4分
14.马里奥特的两地间旅游流模型提出了连接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地之间的三种不同路径____。
A. 进入路径
B. 返回路径
C. 拓展路径
D. 休闲路径
满分:4分
15.以下关于狭义旅游业说法正确的是____。
A. 生产核心旅游产品
B. 生产组合旅游产品
C. 满足旅游者需求
D. 满足旅游需求
满分:4分
16.旅游消费的特点是____。
A. 主要是一种心理过程
B. 具有较强的自主参与性
C. 消费对象在一定程度内是不排他的
D. 旅游消费的弹性在不同的时间前提下差异很大
满分:4分
17.当旅游体验等于旅游期望时,旅游者的心理感受为____。
A. 兴奋感
B. 镇定感
C. 满足感
D. 失望感
满分:4分
18.在以下哪几个条件下,旅游业能快速发展____。
A. 资源禀赋丰富
B. 比较成本较高
C. 旅游需求旺盛
D. 旅游产品生命周期较长
满分:4分
19.影响旅游观赏效果的因素有____。
A. 观赏时机
B. 观赏位置
C. 观赏方式
D. 观赏对象
满分:4分
20.旅游流的形成有其内在和外在的原因____。
A. 旅游流是市场经济的产物
B. 旅游流受旅游需求的近似性所推动
C. 旅游流受旅游供给的区域集中性所拉动
D. 旅游流古来有之
满分:4分
21.麦金托什对旅游动机的划分是
A. 身体健康
B. 文化
C. 人际
D. 地位与声望
满分:4分
22.对大连圣亚海洋世界这样的旅游产品进行价值衡量时应____。
A. 以价值理论为基础
B. 以效用理论为基础
C. 考虑稀缺的旅游资源价值
D. 计算劳动投入的价值
满分:4分
23.旅游交往的特点包括____。
A. 彼此的沟通多为非正式平行关系
B. 以感情沟通或物品交换为主要内容
C. 没有组织规范的严格约束
D. 有组织规范的严格约束
满分:4分
24.个体旅游决策过程包括____。
A. 旅游需要识别
B. 旅游信息收集
C. 被选方案评估
D. 形成决策
满分:4分
25.世界国际旅游流运动的区域格局呈现以下基本特征____。
A. 国际旅游流集中在欧洲
B. 亚太地区呈现增长趋势
C. 跨区域的国际旅游流量非常大
D. 北美地区相对稳定
东财《旅游学》在线作业三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一、单选题(共5道试题,共20分。)
1.以下属于资源依托型旅游产品的是____。
A. 大连圣亚海洋世界
B. 大连老虎滩公园
C. 尚未开发的黄山
D. 深圳锦绣中华民俗村
满分:4分
2.下列属于旅游产品核心利益构成的是____。
A. 交通
B. 价格
C. 旅游愉悦
D. 声誉
满分:4分
3.田野工作是研究____方面问题时,最重要的研究方法。
A. 社会文化影响
B. 旅游者心理
C. 旅游环境效应
D. 旅游经济效应
满分:4分
4.我国的旅游进口市场中,旅游者的流动与旅游收入的流动是____。
A. 同方向流出中国
B. 同方向流入中国
C. 反方向
D. 不确定
满分:4分
5.按照旅游效应的表现形式划分,可以分为____。
A. 积极效应和消极效应
B. 隐形效应和显露效应
C. 即时效应和滞后效应
D. 旅游者效应和旅游产业效应
满分:4分
二、多选题(共20道试题,共80分。)
1.旅游更倾向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的____。
A. 生理需要
B. 安全需要
C. 社交需要
D. 尊重需要
E. 自我实现需要
满分:4分
2.主要的旅游容量测定方法有____。
A. 旅游资源容量测定
B. 旅游心理感知容量测定
C. 旅游生态容量测定
D. 旅游经济发展容量的测定
满分:4分
3.中国国内旅游流的特征是____。
A. 从流量上看,经历了从涓涓细流到浩浩荡荡的过程
B. 国内旅游流的发源地受文化条件的影响十分明显
C. 观光旅游者的主要兴趣在于休闲观光
D. 观光度假旅游者的平均逗留时间长
满分:4分
4.人类的时间可以划分为____。
A. 生理时间
B. 劳动时间
C. 社交时间
D. 自由时间
满分:4分
5.对大连金石滩地质公园这样的旅游产品进行价值衡量时应____。
A. 以价值理论为基础
B. 以效用理论为基础
C. 考虑稀缺的旅游资源价值
D. 计算劳动投入的价值
满分:4分
6.理解旅游容量,需要注意到,旅游容量实际上是一个____。
A. 空间范畴
B. 地理范畴
C. 时间范畴
D. 心理范畴
满分:4分
7.对大连圣亚海洋世界这样的旅游产品进行价值衡量时应____。
A. 以价值理论为基础
B. 以效用理论为基础
C. 考虑稀缺的旅游资源价值
D. 计算劳动投入的价值
满分:4分
8.旅游概念泛化的影响有____。
A. 导致实践中概念混乱
B. 导致在旅游研究过程中采用过于综合的方法
C. 误导旅游学科建设方向
D. 影响旅游业的发展实践
满分:4分
9.在影响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的因素中,企业可以控制的因素有____。
A. 需求因素
B. 效应因素
C. 内部营销环境
D. 外部营销环境
满分:4分
10.影响旅游观赏效果的因素有____。
A. 观赏时机
B. 观赏位置
C. 观赏方式
D. 观赏对象
满分:4分
11.以下富有弹性的旅游产品有____。
A. 出行之前的核心旅游产品
B. 出行之前的追加旅游产品
C. 出行之后的核心旅游产品
D. 出行之后的追加旅游产品
满分:4分
12.不同社会状态下人生时间的结构性变化规律是____。
A. 生理时间不断延长
B. 劳动时间越来越短
C. 休闲时间越来越长
D. 社交时间越来越短
满分:4分
13.旅游学研究方法主要来自____。
A. 横断学科、带头学科的渗透
B. 自身独创
C. 一些平行学科的移植
D. 跨学科研究的融合
满分:4分
14.以下关于旅游学与旅游专业其他分支学科关系说法正确的是____。
A. 旅游学是对其他分支学科的简单概括和介绍
B. 旅游学应在概念层面上与其他分支学科实现综合
C. 旅游学应在理论层面上与其他分支学科实现综合
D. 旅游学统驭其他分支学科
满分:4分
15.瑞士学者史密德豪哲归纳的旅游动机包括____。
A. 弥补日常工作和生活环境带来的种种匮乏
B. 消除紧张,恢复身心健康
C. 自我回报,自我沉溺
D. 增长见闻,满足好奇心,实现自我价值
满分:4分
16.旅游业在一个地区能否取得发展,决定因素是____。
A. 资源禀赋
B. 比较成本
C. 旅游需求
D. 旅游产品生命周期
满分:4分
17.划分旅游效应的标准有很多,包括____。
A. 内容结构
B. 社会价值的性质
C. 表现形式
D. 时间特征
E. 作用来源
满分:4分
18.旅游体验效应阶段产生的效应包括____。
A. 审美观念
B. 审美理想
C. 审美趣味
D. 审美欲望
满分:4分
19.影响旅游环境效应的因素包括____。
A. 生态系统的恢复能力
B. 景区的使用强度
C. 开发的动机
D. 景区的变化速度
满分:4分
20.旅游资源、旅游产品和旅游吸引物之间的关系可以描述为____。
A. 旅游吸引物是一个比较宽泛的范畴
B. 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没有根本的区别
C. 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之间没有任何联系
D. 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有交叉关系
满分:4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