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工14春《宏观经济学》在线作业答案
大工14春《宏观经济学》在线作业1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一、单选题(共5道试题,共30分。)
1.下列关于宏观经济学流派的说法,错误的是()。
A. 不同流派之间观点会有所冲突
B. 每一理论都隐含一系列假设
C. 不同理论间分歧或冲突的实质是彼此隐含的假设不同、适用的现实经济条件不同
D. 在是否主张政府干预经济这一观点上各流派看法一致
满分:6分
2.在资源利用很不充分的情况下,总需求增加使均衡国民收入()。
A. 减少
B. 增加
C. 不变
D. 先减少再增加
满分:6分
3.总消费曲线斜率小于1表明()。
A. 边际消费倾向大于1
B. 边际消费倾向小于1
C. 与收入正相关
D. 与收入负相关
满分:6分
4.已知C=50+0.75y,i=150,计算均衡的收入为()。
A. 800
B. 650
C. 150
D. 900
满分:6分
5.如果边际消费倾向等于0.8,政府减少100万税收将使国民收入增加()。
A. 80万
B. 20万
C. 400万
D. 500万
满分:6分
二、多选题(共5道试题,共30分。)
1.我国依据收入法统计GDP的项目包括()。
A. 劳动者报酬
B. 政府购买
C. 生产税净额
D. 固定资产折旧
E. 营业盈余
满分:6分
2.下列经济周期中属于长周期的是()。
A. 基钦周期
B. 康德拉季耶夫周期
C. 库兹涅茨周期
D. 熊彼特周期
E. 朱格拉周期
满分:6分
3.影响经济增长的制度因素可以理解为有关()的总和。
A. 经济政策
B. 经济体制
C. 宏观调控
D. 政策安排
E. 分配制度
满分:6分
4.决定总供给的因素包括()。
A. 社会拥有的资源
B. 要素的所有者是否愿意将要素投入经济
C. 一个国家政府支出多少
D. 消费者消费能力
E. 国家出口能力
满分:6分
5.“科教兴国” 的含义,就是通过()促进经济发展。
A. 对外开放
B. 社会制度
C. 资本积累
D. 人力资本投资
E. 技术进步
满分:6分
三、判断题(共10道试题,共40分。)
1.自然条件并不能影响经济发展速度。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2.政府对西部地区进行经济扶持属于政府支出的一部分。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3.经济增长是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4.固定投资可以长期存在和使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5.政府在提供公共品和调节收入分配方面具有不可缺少的作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6.总供求模型用于解释增长、失业、通货膨胀更合适。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7.贸易也是一种特殊的技术。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8.宏观经济学分析的主体包括家庭、企业和政府。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9.经济增长就是短期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10.国民收入账户包括资本收益。
A. 错误
B. 正确
大工14春《宏观经济学》在线作业2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一、单选题(共5道试题,共30分。)
1.两部门模型中,从企业角度看可得出等式()。
A. Y=C+I
B. Y=C+S
C. Y=C+S+T
D. Y=C+X-M
满分:6分
2.今年的物价指数是180,通货膨胀率为20%,去年的物价指数是()。
A. 120
B. 100
C. 200
D. 150
满分:6分
3.人们普遍认可的用来表示价格和记录债务的标准,这是描述货币的()职能。
A. 交换媒介
B. 价值尺度
C. 价值储藏
D. 价值增值
满分:6分
4.经济周期中国民收入跌到谷底的阶段是()。
A. 繁荣
B. 衰退
C. 萧条
D. 复苏
满分:6分
5.假定一个只有家庭和企业两部门经济中,消费C=0.8(1-t)Y, t=0.25,投资I=900-5000i,政府购买G=800,请计算出IS曲线为()。
A. Y=3000+1000i
B. Y=2000+25000i
C. Y=4250-12500i
D. Y=4000-10000i
满分:6分
二、多选题(共5道试题,共30分。)
1.下列各项中属于长周期的是()。
A. 库兹涅茨周期
B. 朱格拉周期
C. 康德拉季耶夫周期
D. 熊彼特周期
E. 基钦周期
满分:6分
2.商业银行的基本业务包括()。
A. 存款
B. 证券交易
C. 贷款
D. 担保
E. 信用卡
满分:6分
3.总支出曲线的特征主要体现在()。
A. 纵向截距为负
B. 纵向截距为正
C. 斜率小于1
D. 向右上方倾斜
E. 斜率大于1
满分:6分
4.工资刚性产生的原因包括()。
A. 工会力量
B. 政府最低工资限制
C. 效率工资理论
D. 内部人与外部人
E. 合同限制
满分:6分
5.总供求模型变化导致的通货膨胀有()。
A. 货币数量论
B. 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
C. 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
D. 货币量增加通货膨胀
E. 政府政策型通货膨胀
满分:6分
三、判断题(共10道试题,共40分。)
1.中国标准的货币存量衡量中,M0代表通货、现金。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2.投资使总支出曲线向上平移,斜率变大。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3.石油价格上升导致的成本上升,是成本推进通货膨胀的最重要因素。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4.中国标准的货币存量的衡量中, M0代表通货、现金。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5.自主消费与收入水平呈负相关关系。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6.IS曲线推导中,从企业角度看,Y=C+S。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7.物价年上涨百分比超过两位数的通货膨胀是温和通货膨胀。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8.严格来说,消费是可支配收入的函数。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9.中央银行不参与货币政策的制定。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10.IS-LM模型也是一个短期模型,与收入支出模型是内在一致的。
A. 错误
B. 正确
大工14春《宏观经济学》在线作业3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一、单选题(共5道试题,共30分。)
1.下列各项中属于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是()。
A. 增加税收
B. 抑制总需求
C. 增加政府开支
D. 减少国民收入
满分:6分
2.在长期中,人们会准确地或趋向于预期到经济变量所会有的数值,这是理性预期学派的()假设。
A. 个体利益最大化
B. 市场出清
C. 自然率
D. 理性预期
满分:6分
3.货币数量论建立在()这一假设基础之上。
A. 货币量不变
B. 货币流通速度大
C. 货币流通速度小
D. 货币流通速度不变
满分:6分
4.奥肯定律主要是研究()。
A. 失业率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
B. 失业率与增长率之间的关系
C. 通货膨胀率与增长率之间的关系
D. 通货膨胀率与利率之间的关系
满分:6分
5.“经济活动人口”是指()。
A. 16岁以上适龄人口中有劳动能力,参加或者要求参加社会经济活动的人口,它包括从业人员和失业人员
B. 从事一定社会劳动并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人员
C. 指有非农业户口,在一定的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无业而要求就业的人员
D. 退休离开劳动队伍的人员
满分:6分
二、多选题(共5道试题,共30分。)
1.价格粘性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
A. 供给量不足
B. 菜单成本
C. 风险与不完全信息
D. 曲折的需求曲线
E. 工资粘性
满分:6分
2.经济萧条时的货币政策包括()。
A. 缩减政府开支
B. 增加税收
C. 中央银行买进有价证券
D. 降低法定准备金率
E. 增加货币供给
满分:6分
3.最主要的自动稳定器主要包括()。
A. 物价
B. 国际收支
C. 价格
D. 利率
E. 汇率
满分:6分
4.治理失业的主要手段包括()。
A. 教育普及和劳动力技能培训
B. 树立现代就业观念
C. 适当运用宏观调节政策工具
D. 建立完善现代社会保障制度
E. 实施正确发展战略
满分:6分
5.对菲利普斯曲线的描述,正确的是()。
A. 该曲线表明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呈替代关系
B. 该曲线是由劳动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
C. 该曲线与横轴不能相交
D. 该曲线是宏观经济政策分析的基石
E. 该曲线表明在经济波动上升期失业率上升
满分:6分
三、判断题(共10道试题,共40分。)
1.宏观经济的自动稳定会立刻见效。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2.一般来说,降低失业用货币政策更有效,降低通货膨胀用财政政策更有效。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3.工资刚性就是指工资具有弹性。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4.宏观经济失衡时,政府一定要对经济进行干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5.劳动市场出清,在资本存量和技术不变的情况下,劳动决定产出。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6.财政政策必然存在完全的挤出效应。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7.需求管理政策与供给管理政策的搭配十分必要。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8.过高失业率可能会影响政治稳定。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9.古典主义主张政府对经济进行干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10.需求管理政策在资源充分利用时才起作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