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老师 发表于 2014-5-29 08:22:28

东师《幼儿心理学》14春在线作业答案

东师《幼儿心理学》2014春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一、单选题(共10道试题,共30分。)
1.从识记的内容上看,记忆可分为()
A. 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
B. 机械记忆和意义记忆
C. 形象记忆和词语记忆
D. 短视记忆和长时记忆
满分:3分
2.儿童开始能够自觉地、有意识地对待语音是在()
A. 1岁左右
B. 3岁左右
C. 4岁左右
D. 6岁左右
满分:3分
3.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的区分在于()
A. 记忆方式不同
B. 记忆内容不同
C. 识记态度不同
D. 记忆目的不同
满分:3分
4.根据一定的测验项目和量表来了解幼儿心理发展水平的方法是()
A. 实验法
B. 测验法
C. 量表法
D. 观察记录法
满分:3分
5.幼儿的方位知觉发展顺序( )
A. 前后→上下→左右
B. 上下→前后→左右
C. 上下→左右→前后
D. 左右→前后→上下
满分:3分
6.儿童视力发展的转折期( )
A. 3-4岁
B. 4-5岁
C. 5-6岁
D. 6-7岁
满分:3分
7.在必要时,能够把记忆中所储存的知识迅速的提取出来,以解决当前的实际问题是指()
A. 记忆的准确性
B. 记忆的持久性
C. 记忆的敏捷性
D. 记忆的准备性
满分:3分
8.人的心理活动在指向某一事物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对该事物关注的程度是( )
A. 注意的指向性
B. 注意的内在性
C. 注意的集中性
D. 注意的稳定性
满分:3分
9.在幼儿早期,无意记忆占据着绝对优势,有意记忆要赶上无意记忆需要在( )
A. 幼儿中期
B. 幼儿后期
C. 入小学之后
D. 入中学之后
满分:3分
10.注意能够以同一强度在某一对象上或某一活动中保持的时间的多少是指()
A. 注意的指向性
B. 注意的内在性
C. 注意的集中性
D. 注意的稳定性
满分:3分
二、多选题(共10道试题,共30分。)
1.再认和再现是识记与保持的( )
A. 前提
B. 基础
C. 结果
D. 证明
满分:3分
2.幼儿语言对有意注意的控制和调节分为以下几种形式( )
A. 通过内化的语言来控制或引起有意注意
B. 通过外部语言指令来控制或引起有意注意
C. 通过自己扩展了的外部语言调节控制行为
D. 以内化的语言来进行自我控制和调节行为
满分:3分
3.儿童理解语义包括( )
A. 词义理解
B. 表情理解
C. 语义理解
D. 肢体语言的理解
满分:3分
4.幼儿前期的心理特点( )
A. 抽象思维开始萌芽
B. 好模仿
C. 情绪易变
D. 思维依赖于活动
满分:3分
5.在运用谈话法时研究者应注意()
A. 事先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幼儿的表现
B. 把握谈话方向,内容要围绕研究目的展开
C. 主试事前要熟悉幼儿,并与其建立亲密的关系
D. 提出的问题明确,使幼儿容易理解和回答
满分:3分
6.幼儿掌握语法结构的过程大致表现以下的趋势和特征()
A. 句子的功能从浑沌一体到逐步分化
B. 句子的结构从简单到复杂,从不完整到逐步完整
C. 句子的长度从短到长
D. 句子的类型从陈述句到非陈述句
满分:3分
7.幼儿观察力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 幼儿观察目的性、组织性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提高
B. 幼儿观察的平均持续时间随年龄增长而延长
C. 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的观察概括能力不断提高
D. 幼儿观察的细致性在后期得到进一步提高
满分:3分
8.干扰幼儿正确辨认图形的因素( )
A. 背景
B. 大小
C. 个体认知偏好
D. 颜色
满分:3分
9.影响幼儿注意范围的发展的因素()
A. 幼儿生理发育程度
B. 知识经验的丰富程度
C. 幼儿兴趣与爱好
D. 注意对象特点
满分:3分
10.知觉对象与背景的区分受以下因素的影响( )
A. 对象与背景的差别
B. 对象的活动性
C. 个体的知觉偏好
D. 刺激物本身各部分的组合
满分:3分
三、判断题(共20道试题,共40分。)
1.纵向研究其优点是能够在较短时间收集大量被试进行研究,得出结果并从中分析出发展规律,有助于了解某一个或几个年龄阶段幼儿心理发展年的典型特征。(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2.纵向研究其优点是能够在较短时间收集大量被试进行研究,得出结果并从中分析出发展规律,有助于了解某一个或几个年龄阶段幼儿心理发展年的典型特征。()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3.作品分析法是通过对幼儿作品的分析来了解幼儿心理活动的一种方法。(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4.抽象逻辑思维在幼儿的认知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左右着幼儿的思维活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5.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感觉器官的刺激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主要包括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等等。(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6.幼儿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是幼儿心理发展的基础和源泉。()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7.总体说来,幼儿注意的稳定还是比较差,难以持久、稳定的进行有意注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8.5—6岁幼儿不会利用时间标尺,对时间的估计也非常不准确。(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9.3-4岁幼儿在说话中仍运用许多不连贯的、没头没尾的短句,并辅以一些手势和面部表情。()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0.那些形象鲜明、颜色艳丽、直观具体,富于变化的对象容易引起幼儿的注意,同时也容易为幼儿无意记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1.群体研究的优点是可作定量化研究,研究结果有代表性。缺点是组织困难,而且不便于进行深人研究。(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2.思维的发展使幼儿出现了意志行动的萌芽。()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3.3岁以后,幼儿抽象思维开始萌芽。虽然这一时期的思维方式仍要受具体形象影响,但是已经能够根据概念对熟悉的事物进行简单的分类。()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4.在儿童心理发展的两个阶段之间,有时会出现心理发展在短时期内急剧变化的情况,称为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5.感觉是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6.4岁的幼儿能够掌握本民族或本地区语言的全部语音,并达到发音基本正确。(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7.纵向研究缺点是由于研究时间短,研究不够系统,不客易看到儿童发展的连续过程和关键的转折点。()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8.幼儿言语表达的发展是从对话言语逐渐过渡到独白言语,从情景性言语过渡到连贯性言语。()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9.分析研究其优点是能够比较深入的研究某一心理机能,缺点是只见局部,容易忽略与整体的联系。()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20.在有组织的幼儿的学习活动中,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伴随全过程,并且二者可以相互转换。( )
A. 错误
B. 正确
2014春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一、单选题(共10道试题,共30分。)
1.“情感智力”是理解他人情感、能控制自己情感的能力。提出者是( )
A. 斯滕伯格
B. 加德纳
C. 韦克斯勒
D. 萨洛伏和梅耶
满分:3分
2.思维则是知识经验的()
A. 直接保存
B. 间接保存
C. 直接反映
D. 间接反映
满分:3分
3.按照皮亚杰的理论来划分,幼儿期正处于思维发展的( )
A. 感知运动阶段
B. 前运算阶段
C. 具体运算阶段
D. 形式运算阶段
满分:3分
4.既不会对幼儿提出什么要求和行为标准,也不会对幼儿表现出关心的父母属于( )
A. 民主型
B. 专制型
C. 溺爱型
D. 忽视型
满分:3分
5.智力三元论的提出者是( )
A. 斯滕伯格
B. 加德纳
C. 韦克斯勒
D. 比纳
满分:3分
6.幼儿期的理智感表现为()
A. 有好奇心,喜欢问问题,喜欢探究
B. 能独立的做事
C. 独立的思考问题
D. 对事物有自己的看法
满分:3分
7.为想象提供活动材料和信息的是( )
A. 表象
B. 记忆
C. 思维
D. 感觉
满分:3分
8.人们出于自愿、不指望任何报酬而帮助他人的行为是( )
A. 合作行为
B. 利他行为
C. 分享行为
D. 谦让行为
满分:3分
9.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和规律性联系的思维是()
A. 直觉行动思维
B. 抽象逻辑思维
C. 具体形象思维
D. 感知思维
满分:3分
10.流体晶体理论的提出者是()
A. 塞斯顿
B. 卡特尔和霍恩
C. 阜南
D. 比纳
满分:3分
二、多选题(共10道试题,共30分。)
1.直觉行动思维主要特点是( )
A. 思维是在直接的感知中进行的
B. 思维不能离开对具体事物的直接感知
C. 思维是在实际行动中进行的
D. 思维不能离开儿童自己的动作
满分:3分
2.幼儿创造力发展的特征主要表现在( )
A. 好奇心是创造力发展的起点;创造性想像是创造力发展的特点
B. 探究活动是创造力发展的主要手段
C. 积极情绪是创造力发展的密切因素
D. 创造力发展过程充满矛盾
满分:3分
3.有研究表明,儿童产生愤怒的原因主要有( )
A. 生理习惯的问题
B. 与权威的矛盾问题
C. 与人的关系问题
D. 心理问题
满分:3分
4.幼儿期无意想象的特点( )
A. 想象无预定目的,受外界刺激影响
B. 想象主题不稳定
C. 想象的内容零散、缺乏系统性
D. 想象活动只注重过程,不在意结果
满分:3分
5.下列行为中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有()
A. 谦让行为
B. 合作行为
C. 分享行为
D. 退缩行为
满分:3分
6.幼儿掌握概念的基本特点有( )
A. 以掌握具体实物概念为主,向掌握抽象概念发展
B. 以掌握抽象概念为主,向掌握具体实物概念发展
C. 概念的内涵住往不精确,但外延比较恰当
D. 概念的内涵住往不精确,外延也不恰当
满分:3分
7.影响亲子关系的因素主要有( )
A. 婚姻关系
B. 家庭结构
C. 家庭规模
D. 出生顺序
满分:3分
8.在幼儿后期,儿童有意想象的发展表现在( )
A. 有了较为明确的预定目的
B. 幼儿在进行想象活动之前可以事先确立目标
C. 想象主题变得稳定
D. 幼儿可以在一定时间内进行围绕某一主题的想象活动
满分:3分
9.制约着同伴对他的态度和接纳程度的自身特征主要包括( )
A. 行为特征
B. 认知能力
C. 兴趣爱好
D. 身体吸引力
满分:3分
10.幼儿的谦让行为应具备以下条件()
A. 行为的发出者应该是自愿的
B. 行为的结果是有利于他人而自己相应有所损失的,是厚人薄己的
C. 行为的目的是为了自己获得利益
D. 行为的对象是幼儿自己所喜爱的物品
满分:3分
三、判断题(共20道试题,共40分。)
1.狭义的亲子关系是指父母与子女的相互作用方式,即父母的教养态度与方式。(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2.幼儿思维的主要特点是具体形象性,它是在直觉行动思维的基础上演化而来的。(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3.智力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人所具有的适应环境、解决问题等的综合心理能力。(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4.想象对幼儿的心理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认知、情绪、游戏、学习等几个方面。()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5.幼儿分享观念的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制约,表现出不稳定性。幼儿期正处于在从考虑自己向考虑他人的过渡阶段上。()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6.儿童情绪产生的原因,年龄越小越肤浅、简单,随着年龄的增长,引起情绪的原因便越来越深刻而复杂。()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7.“情感智力”是理解他人情感、能控制自己情感的能力,是由萨洛伏和梅耶提出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8.一般认为2.5—3岁是儿童从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转化的关键年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9.幼儿的推理往往建立在直接感知或经验的基础上,难以对事物及事物之间关系进行概括。(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0.有意想象在幼儿中期才开始萌芽,到了幼儿后期逐渐发展并进一步完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1.想象只是对事物进行了粗浅的认识和改造,还无法透过表面现象发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2.在有一定任务的情境下,如在表演游戏或集体活动中,即使是不受同伴欢迎的儿童,也能与同伴进行一定的配合、协作。()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3.再造想象是指缺乏独立性、新颖性的想象,在幼儿早期占据主导地位。(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4.幼儿思维的发展还呈现出由外部的、展开的,以后逐渐向内部的、压缩的方向发展的趋势。()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5.想象依靠表象而存在,表象为想象提供活动材料和信息。()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6.被拒绝儿童害羞与行为笨拙,他们则很少表现自己也不攻击他人。()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7.情绪一般指低级的、简单的、较不稳定、冲动性强、比较外露、与生理联系比较密切的体验。(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8.幼儿解决社交问题的策略是他们社会认知能力的一种综合反映。(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9.有一些人的某种智能发展突出,并不能意味着他们会在另外一些领域内同样表现突出,很可能他们在另外一些智能上存在问题。()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20.幼儿3岁以后,情绪发展日趋稳定和系统化,他们对情绪的调节能力也有所提高。(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东师《幼儿心理学》14春在线作业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