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师14春《幼儿心理卫生与辅导》在线作业答案
福师14春《幼儿心理卫生与辅导》在线作业一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一、单选题(共15道试题,共30分。)
1.心理健康状态需要正常的躯体、生理、生化等物质基础来保证。心理健康方面出现问题也是与一定的____有密切关系的。
A. 生物学因素
B. 环境学因素
C. 物理学因素
D. 化学因素
满分:2分
2.心理健康的人能建立积极的适应机制,适应自身、环境及____的变化。
A. 他人
B. 自然
C. 气候
D. 社会
满分:2分
3.认知重建法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心理辅导方法,以下不是其主要代表人物的是:____。
A. 艾里斯(AEllis)
B. 贝克(ATBeck)
C. 麦肯鲍姆(DMeichenbaum)
D. 斯金纳
满分:2分
4.确定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以()即行为表现为客观标准的。
A. 心理的外部表现
B. 心理活动
C. 活动状况
D. 体力情况
满分:2分
5.罗杰斯指出,辅导的成功主要并非依赖辅导员技巧的高低,而依赖于辅导员是否具有某种()。
A. 过程
B. 方法
C. 态度
D. 关系
满分:2分
6.对于有焦虑和恐怖倾向的来访者来说,适合于用()进行辅导。
A. 厌恶法
B. 代币法
C. 系统脱敏法
D. 暴露法
满分:2分
7.幼儿园物质环境创设的内容很广泛,包括文字环境布置;生态环境布置和____。
A. 语言音乐环境布置
B. 心情环境的布置
C. 仪器设备环境的布置
D. 玩具环境摆设
满分:2分
8.()是指症状的无意识隐义和动机揭露出来使其进入意识的一种方法,是克服阻抗的主要方法。
A. 阐释
B. 象征化
C. 自由联想
D. 移情
满分:2分
9.著名精神病学家____把行为治疗技术系统应用于临床实践,提出了“系统脱敏法”的行为转变技术,使行为转变法进一步得到了发展。
A. 华生
B. 斯金纳
C. 班杜拉
D. 沃尔帕
满分:2分
10.比尔斯因精神失常住进精神病院。在院中他身受粗暴残酷的虐待,目击了病人过的非人生活。出院后他以自己内心的体会与生动的文笔写了()一书。
A. 《自我反省》
B. 《自觉之心》
C. 《自察》
D. 《自悟》
满分:2分
11.儿童学习障碍中,( )也叫视觉运动性感知障碍。
A. 拼音障碍
B. 阅读障碍
C. 计算障碍
D. 书写障碍
满分:2分
12.()作为一门学科,研究维护与保持人的心理健康的规律,提供了解决人的心理健康方面的观点。
A. 心理卫生
B. 生理卫生
C. 心理疾病
D. 健康教育
满分:2分
13.一般以1895年弗洛伊德与布洛伊尔出版的( )作为心理分析正式创立的标志。
A. 《梦的解析》
B. 《关于歇斯底里研究》
C. 《精神分析法》
D. 《行为主义》
满分:2分
14.认知重建法在辅导过程中使用多种技术,也借用一些行为转变的方法。其中运用较多的有____、自我指导训练等。
A. 三栏目技术
B. 真诚
C. 无条件的积极尊重
D. 移情的理解
满分:2分
15.一些研究资料证实,()在儿童躯体疾病的发作方面是一种诱因。
A. 心身疾病
B. 应激
C. 情绪
D. 教养方式
满分:2分
二、多选题(共20道试题,共40分。)
1.国内外遗传生物学因素的研究,可以看出遗传因素在以下哪些疾病中占有一定的地位。____
A. 精神分裂症
B. 躁狂抑郁症
C. 人格障碍
D. 精神发育迟滞
满分:2分
2.学前儿童出现咬指甲的不良坏习惯,其主要原因可能为()。
A. 需求得不到满足
B. 缺少同龄伙伴
C. 个人爱好
D. 教育不及时
满分:2分
3.弗洛伊德把人的整个心理活动分为三部分,即() 。
A. 无意识
B. 意识
C. 前意识(也称下意识)
D. 潜意识(也称无意识)
满分:2分
4.个体遭受挫折时,常常会出现一些消极反应。主要有:____。
A. 产生攻击行为
B. 出现冷漠、焦虑、紧张等消极情绪
C. 情绪的宣泄与调节力下降
D. 行为常有偏差
满分:2分
5.导致儿童性别错位的因素有()。
A. 生理特性异常
B. 生活环境影响
C. 教养方式不当
D. 心理因素
满分:2分
6.具有心理或行为障碍的儿童,判断临床症状可以依据()。
A. 较严重和广泛的生活和社会功能损伤
B. 持续时间长久
C. 许多问题与家族继承性有关
D. 爱发脾气
满分:2分
7.对于来访者的沉默,卡瓦纳将其分为()。
A. 创造性沉默
B. 自发性沉默
C. 冲突性沉默
D. 紧张性沉默
满分:2分
8.1930年成立了国际心理卫生委员会,该委员会把()作为委员会工作的宗旨。
A. 关注心理科学发展
B. 关心世界各国人民心理健康
C. 促进心理疾病、心理缺陷的研究、治疗和预防
D. 增进全人类幸福
满分:2分
9.如何判断儿童是否有遗尿症状?
A. 根据儿童平时上厕所尿的频率,若次数比较多,则有遗尿症状。
B. 儿童无论是在觉醒或入睡时,经常不能控制把小便排在床铺或裤子上。
C. 实际年龄在5~6岁以上,心理年龄在4岁以上,每月至少有2次以上遗尿行为。
D. 不是由于其他神经系统损伤、躯体疾病或服用药物的原因引起。
满分:2分
10.1908年5月成立了全世界第一个心理卫生组织,即“康奈狄克州心理卫生协会”,并确定了协会的工作目标为:()。
A. 保持健康
B. 防止心理疾该病
C. 保持心理卫生
D. 积极向上
满分:2分
11.50年代以后,精神分析的各学派观点相互渗透和补充,又派生出许多大大小小的学派,但他们都具有下述的共同点:____。
A. 承认人有潜意识的心理活动,在不同意识层次上会产生心理冲突
B. 承认人格结构论,即本我、自我和超我的观点以及自我心理防御机制
C. 承认人幼年期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 性心理的挫折等对人格发展和心理健康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D. 鼓励来访者讲出自己内心的冲突和过去的创伤经验, 深入认识自己,这是心理辅导的基础
满分:2分
12.使用代币法时,需要注意()。
A. 确定所要改变的目标行为
B. 确定代币的类型
C. 选择支持代币的强化物
D. 建立代币交换规则
满分:2分
13.儿童出现虐待和自虐行为时,其出现的可能原因有()。
A. 神经系统尚未发育成熟
B. 家庭教育方式不当
C. 心理需求未能得到正当满足
D. 不会表达自己的情绪
满分:2分
14.实现自知和自爱要注意哪几:____。
A. 通过和别人比较来培养自知力
B. 尽力扩大个体的生活领域
C. 认真检讨自己的功过得失
D. 调整“现实我”与“理想我”的差距
满分:2分
15.以下属于常用的价值观辨析法的有()。
A. 小组讨论法
B. 角色互换法
C. 两难问题法
D. 脑力激荡法
满分:2分
16.行为转变法主要代表人物有____。
A. 巴甫洛夫
B. 华生
C. 斯金纳
D. 沃尔帕
E. 艾森克
满分:2分
17.现代医学模式认为,人的哪三方面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决定或制约着人的健康和疾病。
A. 生物因素
B. 心理因素
C. 情感因素
D. 社会因素
满分:2分
18.问题行为的一般特征是:____。
A. 持久性的困难
B. 不受普通方法控制的行为
C. 不理会现实
D. 客观困难的存在
满分:2分
19.问卷编制中,题目的设计一般所需的要求为()。
A. 题目与被调查的目的相符
B. 题目必须包含被调查者的实际情况
C. 题目不要给来访者不良的心理刺激
D. 题目不要含按时的成分
满分:2分
20.现代健康概念包含着____三方面内涵。
A. 乐群
B. 生理健康
C. 心理健康
D. 适应社会
满分:2分
三、判断题(共15道试题,共30分。)
1.当代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了观察学习理论。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2.合理宣泄法就是以不伤害自己和他人的健康,不破坏社会道德生活的方式,把心理上积存的郁闷打发出来。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3.选择性缄默症不会影响儿童的人际关系。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4.儿童恐怖症的致病原因不可能与遗传素质因素及教师、家长后天的教育方法不当有关。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5.精神分析法又称为情绪分析法,创始人是西格蒙弗洛伊德(SFFreud)(1856——1939年)。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6.班杜拉(Bandura)等人认为人们的许多行为不必通过强化,而只要通过模仿就能获得。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7.儿童多动症又叫儿童多动综合症、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儿童常见的一种以注意缺陷和活动过度为主要特征的行为障碍综合症。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8.世界卫生组织把健康定义为:“不但没有身体缺陷和疾病,还要有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完满状态。”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9.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的传世之著《论语》中并没有关于心理卫生思想的阐述。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0.阻抗有两个特征,一是反应的强烈性和不相适宜性;二是反应的持久性。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1.遗传因素在精神疾病的发病中没有作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2.发展性个性卫生问题辅导,关键是要让学生学会正确地看待自己、他人和环境。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3.儿童产生焦虑的原因与遗传有关,而并未受到其心理和社会因素的影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4.儿童缄默症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受到某些刺激而造成的精神紧张引起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5.习惯性阴部摩擦是儿童通过被子、枕头、玩具等进行摩擦而引起快感的行为,一般多见于女孩。
A. 错误
B. 正确
福师《幼儿心理卫生与辅导》在线作业二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一、单选题(共15道试题,共30分。)
1.口吃发生的高峰阶段是在()。
A. 幼儿期
B. 学前期
C. 儿童期
D. 少年期
满分:2分
2.1922年,创办了中国第一种心理学杂志——____。
A. 《心理》
B. 《心理学》
C. 《心理理论》
D. 《心理卫生》
满分:2分
3.比尔斯因精神失常住进精神病院。在院中他身受粗暴残酷的虐待,目击了病人过的非人生活。出院后他以自己内心的体会与生动的文笔写了____一书。
A. 《自我反省》
B. 《自觉之心》
C. 《自察》
D. 《自悟》
满分:2分
4.()是指个体对自身性别的认识、行为与自己本身的性解剖特点相反。
A. 性别角色错位
B. 性别认同
C. 心理身体疾病
D. 适应困难
满分:2分
5.( )指来访者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回避某些敏感话题,有意无意地使辅导重心偏移。
A. 移情
B. 阻抗
C. 自由联想
D. 释梦
满分:2分
6.下列属于影响心理健康的心理社会因素的是:()
A. 性别
B. 年龄
C. 家庭环境与早期教育
D. 民族
满分:2分
7.贝克把人们在认知过程中的认知歪曲归纳为五种形式:注意推断、选择性概括、过度引申、夸大或缩小和()。
A. 视野狭窄
B. 走极端的思维
C. 注意力不集中
D. 过度紧张
满分:2分
8.古罗马著名医师、 哲学家()认为,心理作用和生理作用是同一生命的不同方面。
A. 盖伦
B. 巴拉塞尔苏斯
C. 昆体良
D. 西塞罗
满分:2分
9.()是指人体能够知觉的精神活动。
A. 思维过程
B. 意识
C. 潜意识
D. 神经活动
满分:2分
10.人的心理健康状态及精神障碍与感染、脑损伤、躯体疾病及____有一定关系。
A. 某些精神活性物质
B. 外在感染
C. 运动损伤
D. 意外伤害
满分:2分
11.发展心理学大量研究表明在家庭中实施的早期教育及____对个体、心理健康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A. 个体的社会适应能力
B. 个体获得的早期经验
C. 个体的发展潜力
D. 个体的自我意识
满分:2分
12.心理防御机制是( )的一个基本概念。
A. 人本主义
B. 精神分析学说
C. 行为主义学说
满分:2分
13.“系统脱敏法”是由著名精神病学家()提出的。
A. 华生
B. 艾森克
C. 班杜拉
D. 沃尔帕
满分:2分
14.要给予心理卫生明确而简明的定义,须从___与____两方面入手。( )
A. 心理 卫生
B. 心理健康 医学
C. 生理学 心理学
D. 心理健康 生理学
满分:2分
15.()在自己的医疗实践中,主要是在用催眠术治疗癔病时发现患者把很久以前早已遗忘的心理创伤再现出来。
A. 华生
B. 弗洛伊德
C. 海德格尔
D. 迈耶
满分:2分
二、多选题(共20道试题,共40分。)
1.对于来访者的沉默,卡瓦纳将其分为()。
A. 创造性沉默
B. 自发性沉默
C. 冲突性沉默
D. 紧张性沉默
满分:2分
2.具有心理或行为障碍的儿童,判断临床症状可以依据()。
A. 较严重和广泛的生活和社会功能损伤
B. 持续时间长久
C. 许多问题与家族继承性有关
D. 爱发脾气
满分:2分
3.行为转变常用的辅导方法有:____等。
A. 放松法
B. 系统脱敏法
C. 厌恶法
D. 代币法
E. 生物反馈法
满分:2分
4.判断一个人心理是否健康的基本原则是:____。
A. 确定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以心理的外部表现即行为表现为客观标准的
B. 心理健康作为人的一种状态,与不健康的心理与行为表现是有区别的
C. 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一种理想尺度
D. 心理健康是绝对的正常心理
满分:2分
5.现代医学模式认为,人的哪三方面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决定或制约着人的健康和疾病。
A. 生物因素
B. 心理因素
C. 情感因素
D. 社会因素
满分:2分
6.心理测验按功能分为()。
A. 能力测验
B. 教育测验
C. 职业测验
D. 特殊能力测验
满分:2分
7.愤怒是可以控制的,下列哪些方法可以减轻愤怒?()
A. 情境转移法
B. 理智控制法
C. 评价推迟法
D. 目标升华法
满分:2分
8.次级预防是一种对于问题()的防御系统。
A. 早期发现
B. 早期干预
C. 避免使问题扩大
D. 避免使问题加重
满分:2分
9.个性心理由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两部分构成,反映了个体心理的哪些特性。____
A. 稳定性
B. 独特性
C. 完整性
D. 动力方向性。
满分:2分
10.对于强迫症儿童来说,以下()是用于降低焦虑的方法。
A. 强迫认知
B. 强迫性行为
C. 强迫性怀疑
D. 强迫性动作
满分:2分
11.对于学龄前阶段的幼儿来说,()是他们的三大基本活动内容。
A. 学习知识
B. 参与生活
C. 人际交往
D. 控制情绪
满分:2分
12.问题行为的一般特征是:____。
A. 持久性的困难
B. 不受普通方法控制的行为
C. 不理会现实
D. 客观困难的存在
满分:2分
13.弗洛伊德把人的整个心理活动分为三部分,即()。
A. 上意识
B. 意识
C. 前意识
D. 潜意识
满分:2分
14.厌恶法中,常用的厌恶刺激有()。
A. 化学刺激
B. 物理刺激
C. 想象中的厌恶刺激
D. 以上都正确
满分:2分
15.古代西方关于心理卫生的主要观点有:____
A. 强调生理、遗传因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B. 重视身心和谐
C. 重视生物、心理、社会因素在心理卫生中的整合作用
D. 重视家庭、学校教育在心理卫生中的作用
E. 认识到正常的交往、和谐的人际关系的心理保健意义
满分:2分
16.现实生活中,人的基本心理冲突可分为()。
A. 趋一趋冲突
B. 避一避冲突
C. 趋一避冲突
D. 不趋避冲突
满分:2分
17.弗洛伊德把人的整个心理活动分为三部分,即() 。
A. 无意识
B. 意识
C. 前意识(也称下意识)
D. 潜意识(也称无意识)
满分:2分
18.判断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可以根据哪些特征?()
A. 总是无缘无故恐吓别人
B. 言语较多,喜欢与人争执,好胜心强。
C. 情绪不稳定,脾气暴躁。
D. 常向同伴发起身体攻击。
满分:2分
19.对多动症儿童进行行为管理治疗时,可采取()等方法减少儿童的过多活动和不良行为。
A. 药物治疗
B. 契约管理
C. 代币管制训练
D. 惩罚策略
满分:2分
20.使用代币法时,需要注意()。
A. 确定所要改变的目标行为
B. 确定代币的类型
C. 选择支持代币的强化物
D. 建立代币交换规则
满分:2分
三、判断题(共15道试题,共30分。)
1.一般儿童大约在5~6岁就可以确认自己的性别了。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2.师幼交往的心理环境应是教师主观强制的单向灌输的心理影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3.体质是指在遗传的基础上,个体在发育过程中受内外环境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整个有机体机能的状态。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4.心身疾病的预防基本上是一种行为,即从事某种事,或不做某种事,如吸烟、体育锻炼、预防接种、各种生活习惯与方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5.精神病、流行病等调查发现对酒精和药物形成依赖性而导致精神障碍的男性多于女性。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6.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TO)成立时, 在宪章中把健康定义为:“健康乃是一种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都臻于完满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7.行为主义理论是由华生在美国首先提出来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8.弗洛伊德认为:一旦“本我”形成以后,“自我”就要同时协调和满足“本我”、“超我”和现实三方面的要求。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9.儿童多动症又叫脑损伤综合症、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ADHD),是儿童常见的一种以注意力缺陷和活动过度为主要特征的行为障碍综合症。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0.贝克论证说,抑郁症病人往往由于做出逻辑判断上的错误因而变成抑郁,并为歪曲事情的含义而自我谴责。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1.儿童强迫症的发病年龄多数在10~12岁之间。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2.人们只讲求生理卫生是很不够的,必须既注意生理卫生,又注意心理卫生。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3.《皇帝内经》从整体观点出发,精辟地阐述了人的健康、心理卫生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4.儿童多动症的症状一般在7岁前表现出来。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5.认知重建法的代表人物是马斯洛。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