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老师 发表于 2014-5-7 17:00:14

北语14春《政治经济学(财经类)》作业答案

北语14春《政治经济学》作业1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一、单选题(共3道试题,共15分。)
1.用于支付工资的货币执行的是货币的( )职能。
A. 价值尺度
B. 流通手段
C. 支付手段
D. 价格标准
满分:5分
2.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条件下,社会总劳动按比例分配于各部门,是依靠()。
A. 人们的自觉调节来实现的
B.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规律的调节来实现的
C. 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来实现的
D. 剩余价值规律的调节来实现的
满分:5分
3.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
A. 决定商品价值量的大小
B. 决定商品的使用价值
C. 决定商品生产者的投资方向
D. 决定商品是否符合社会需要
满分:5分
二、多选题(共7道试题,共35分。)
1.决定社会总劳动在各部门分配的两个主要因素是()
A. 社会的需求结构
B. 社会的产业结构
C. 生产资料所有制
D. 物质财富的生产条件
E. 物质财富的分配方式
满分:5分
2.社会生产方式包括( )等两部分
A. 社会生产力
B. 社会分工
C. 社会生产关系
D. 劳动资料的分配方式
E. 劳动
满分:5分
3.社会再生产过程包括( )等环节
A. 生产
B. 分配
C. 交换
D. 流通
E. 消费
满分:5分
4.生产的社会化,包括三个相互联系的方面,即()
A. 生产资料使用的社会化
B. 生产过程本身的社会化
C. 产品的社会化
D. 生产资料占用的社会化
E. 消费资料使用的社会化
满分:5分
5.商品是( )
A. 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B. 满足劳动者自身需要的劳动产品
C. 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
D. 商品生产者之间经济关系的体现
E. 人类劳动的产品
满分:5分
6.从历史上看,分工有三种,即( )
A. 自然分工
B. 社会分工
C. 个别分工
D. 家庭分工
E. 集体分工
满分:5分
7.社会化大生产的形成阶段包括()
A. 简单协作阶段
B. 工场手工业阶段
C. 机器大工业阶段
D. 现代化阶段
E. 高级化阶段
满分:5分
三、判断题(共10道试题,共50分。)
1.社会化大生产基本规律是依靠剩余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来实现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分
2.生产关系反映的是人与人的关系。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分
3.人们可以创造和消灭经济基础规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分
4.社会化大生产的基本规律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的规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分
5.生产力反映的是人与人的关系。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分
6.生产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分
7.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力。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分
8.生产力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分
9.个别分工就是企业内部的分工。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分
10.生产关系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A. 错误
B. 正确
14春《政治经济学》作业2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一、单选题(共10道试题,共50分。)
1.资本总公式的矛盾从形式上看是资本价值增殖和( )
A. 货币流通规律的矛盾
B. 价值规律的矛盾
C. 平均利润率规律的矛盾
D. 竞争规律的矛盾
满分:5分
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 )
A. 生产绝对过剩
B. 生产相对不足
C. 生产的相对过剩
D. 社会生产混乱
满分:5分
3.商业资本和商品资本的关系是( )。
A. 两者都是产业资本的组成部分
B. 两者都是产业资本循环的职能形式
C. 两者都是从产业资本中分离出来的独立的资本形式
D. 商业资本是商品资本职能的转化形式或独立形式
满分:5分
4.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是( )。
A. 企业利润
B. 平均利润
C. 垄断利润
D. 超额利润
满分:5分
5.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是( )
A. 生产资料的资本家私有制
B. 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
C. 雇佣劳动制度
D. 劳动力对资本的附庸关系
满分:5分
6.( )的生产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决定动机,这与以占有使用价值为目的的小商品生产有着本质的不同。
A. 价值
B. 使用价值
C. 交换价值
D. 剩余价值
满分:5分
7.纽约某繁华地段上一家店铺月租金为5万美元,另一地段上相同面积店铺的月租金为3万美元,前者多交的2万美元为( )。
A. 绝对地租
B. 级差地租Ⅰ
C. 级差地租Ⅱ
D. 垄断地租
满分:5分
8.某资本家经营的企业通过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其生产商品花费的劳动时间比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少10%,由此形成商品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那部分是( )。
A. 超额剩余价值
B. 绝对剩余价值
C. 相对剩余价值
D. 剩余价值
满分:5分
9.资本主义整个原始积累过程的基础是( )
A. “圈地运动”的成功
B. 资本本身所具有的增殖能力
C. 资本对直接生产者特别是农民的剥夺
D.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对于封建社会生产方式的优越性
满分:5分
10.从生产关系的角度看,迄今为止的经济全球化,实际上是( )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张过程。
A. 资本主义社会制度
B. 资本主义价值形态
C.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D. 市场经济体制
满分:5分
二、多选题(共5道试题,共25分。)
1.垄断利润包括以下部分()
A. 以垄断低价购买生产资料而获得的额外利润
B. 由对生产技术条件的垄断而获得的一般超额利润
C. 平均利润
D. 以垄断高价销售产品获得的垄断高额利润
E. 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满分:5分
2.银行利润( )
A. 高于平均利润
B. 低于平均利润
C. 相当于平均利润
D. 由存款利息和贷款利息差额构成
满分:5分
3.经过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剩余价值被各剥削集团瓜分为(    )
A. 产业利润
B. 商业利润
C. 利息
D. 地租
E. 银行利润
满分:5分
4.资本主义地租的基本形式有( )
A. 绝对地租
B. 垄断地租
C. 级差地租
D. 建筑地段地租
E. 矿山地租
满分:5分
5.生产性流通费用( )
A. 是与商品使用价值运动所引起的费用
B. 会全部加入到商品价值中去
C. 会部分加入到商品价值中去
D. 通过商品价值的实现而得到补偿
E. 从剩余价值总额中扣除而到得补偿
满分:5分
三、判断题(共5道试题,共25分。)
1.生产性流通费用加入商品价值,是通过商品价值的实现来获得补偿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分
2.相对剩余价值是超额剩余价值产生的前提。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分
3.表明工资水平的是名义工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分
4.资本可以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不变资本就是生产资料,可变资本就是劳动力。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分
5.商业利润是商业职工的剩余劳动创造的。
A. 错误
B. 正确
14春《政治经济学》作业3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一、单选题(共10道试题,共50分。)
1.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在分配制度上表现为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目的在于实现( )的统一
A. 计划与市场
B. 竞争与合作
C. 公平与效率
D. 集中与分散
满分:5分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
A. 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B. 落后的生产力与先进的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C.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D. 生产资料公有制与私有制之间的矛盾
满分:5分
3.社会的性质是由
A. 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
B. 生产关系的发展状况决定的
C. 科学技术决定的
D. 经济制度决定的
满分:5分
4.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A. 建立计划经济体制
B. 建立自然经济体制
C. 建立产品经济体制
D.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满分:5分
5.以下属于渐进式改革和激进式改革共有的是 。
A. 紧缩货币
B. 放开价格
C. 全面推进私有化
D. 实现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
满分:5分
6.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时期的主要任务是
A. 推翻“三座大山”的压迫
B. 推翻资产阶级政权
C. 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D. 建无产阶级政权
满分:5分
7.渐进式改革悖论的具体体现是 。
A. 市场化既是改革的目标,又是改革的障碍
B. 计划化既是改革的对象,又是改革的条件
C. 改革的发动者同时在许多方面又成了改革的对象
D. 既要坚持公有制又要推进市场化
满分:5分
8.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关于二元结构的改革思路是
A. 继续大力发展重工业,等时机成熟后再发展农业和轻工业
B. 通过调整生产关系和要素分配比例来弱化城乡二元结构,优先发展农业和轻工业
C. 引入市场经济机制,充分调动社会经济中的积极性
D. 在进一步发展重工业的基础上发展农业,强化城乡二元结构
满分:5分
9.价格杠杆在宏观调控中的主要职能是
A. 表现商品价值大小的作用
B. 反映商品供求关系的作用
C. 防止通货膨胀的作用
D. 调节与核算工具的作用
满分:5分
10.要全面认识公有经济的含义就必须明确,公有经济包括
A. 只包括国有经济
B. 只包括集体经济
C. 只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
D. 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满分:5分
二、多选题(共5道试题,共25分。)
1.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作用表现在:
A. 是人们基本生活资料的主要提供者
B. 能为工业发展提供丰富的原材料和广泛的市场
C. 能为其它部门提供更多的劳动力
D. 能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各类技术设备
满分:5分
2.在实行市场经济时应明确
A. 市场经济不是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
B. 计划经济也不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C. 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
D.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都可以搞市场经济
E.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是完全对立的
满分:5分
3.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
A. 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B. 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C. 公有资产在各个地方和产业中都占有优势
D. 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
E. 国有经济的比重大于集体经济
满分:5分
4.以下能够作为公有制实现形式的有
A. 国有经济
B. 集体经济
C. 合作经济
D. 股份合作制
E. 各种混合所有制经济
满分:5分
5.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必要性是
A. 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
B. 发展商品经济和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C. 实行政企分开的要求
D. 转变政府经济职能的要求
E.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
满分:5分
三、判断题(共5道试题,共25分。)
1.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机制对资源的配置起基础性的作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分
2.公有制经济的个人收入分配方式可以而且应该多样化。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分
3.按劳分配虽然体现了劳动者在消费品分配上以劳动为同一尺度的平等权利,但还存在分配方面事实上的不平等。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分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任何国家建设社会主义都必然要经历的一个特定阶段。(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分
5.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到1956年生产资料所有制三大改造基本完成这段时期。
A. 错误
B. 正确
14春《政治经济学》作业4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一、单选题(共10道试题,共50分。)
1.资本主义商业利润的源泉是
A. 售卖价格高于购买价格的差额
B. 附加在商品上的费用
C. 商业店员创造的利润
D. 产业工人创造的一部分剩余价值
满分:5分
2.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中,还必然存在多种经济成份,这是由我国现阶段
A. 人们的思想觉悟水平决定的
B.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
C. 劳动者的劳动还有差别决定的
D. 人均收入水平还比较低决定的
满分:5分
3.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通过
A. 缩短工人必要劳动时间实现的
B. 延长工人工作日实现的
C. 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的
D. 降低工人必要生活资料价值实现的
满分:5分
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
A. 以集体所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B. 以混合所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C.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D. 以国有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满分:5分
5.我国现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是
A.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即将被消除的经济
B.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
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部分
满分:5分
6.使社会化大生产进入成熟阶段的是( )
A. 联合手工劳动的产生
B. 简单协作的出现
C. 工场手工业的建立
D. 机器大工业取代手工劳动
满分:5分
7.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代表的是
A. 部分中小资本的利益
B. 中小资本的整体利益
C. 个别私人垄断资本的利益
D. 私人垄断资本的总体利益
满分:5分
8.发展我国对外贸易的基础和关键是
A. 扩大进口
B. 扩大出口
C. 稳定原有外贸体制
D. 实行国家垄断经营
满分:5分
9.从对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的分析,可以看出工人阶级的个人消费是
A. 不受任何限制的消费
B. 工人个人的私事
C. 纯粹生活消费,与再生产无关
D. 资本生产和再生产的一个要素
满分:5分
10.社会化大生产基本规律的内容是( )
A. 商品按价值量进行交换
B.
按劳分配
C. 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必须保持一定比例
D.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
满分:5分
二、多选题(共10道试题,共50分。)
1.资本主义的工资()
A. 是劳动力价值的转化形式
B. 本质上是劳动力价值
C. 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D. 是工人的劳动报酬
E. 是劳动者出卖劳动的一种收入
满分:5分
2.商业利润( )
A. 是商业企业的售卖价格高于购买价格的差额
B. 本质上是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C. 是商业雇佣劳动者的剩余劳动创造的
D. 是一种平均利润
E. 来源于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
满分:5分
3.借贷资本( )
A. 是资本主义经济中的生息资本
B. 就是资本主义经济中的银行资本
C. 是从职能资本中分离出来的一种独立的资本形式
D. 是一种职能资本
E. 是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
满分:5分
4.我国现阶段调节个人收入的原则是( )
A. 使全国人民同步富裕
B. 取消个人收入的差别
C. 拉大差距鼓励高收入
D.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E. 鼓励一部分人先富,同时坚持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方向
满分:5分
5.在对待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问题上,正确的认识应该是
A. 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B. 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
C. 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D.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
E. 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满分:5分
6.在平均利润率和生产价格形成过程中,()
A.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B. 全部预付资本转化为成本
C. 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
D. 利润率转化为平均利润率,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E. 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满分:5分
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市场的监管包括( )
A.
商品市场的监管
B.
劳动力市场的监管
C.
金融市场的监管
D.
以上都是
E.
以上都不是
满分:5分
8.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的联系与区别是( )
A. 名义工资代表工人的真实生活水平
B. 实际工资代表工人的真实生活水平
C. 名义工资下降,实际工资上升
D. 名义工资是货币工资,实际工资是奖金津贴
E. 二者是分析工资水平的范畴
满分:5分
9.在存在一般利润率下降趋势的情况下,资本家阶级为提高利润率所作的一切努力构成对一般利润率下降起反作用的因素,这些因素是:( )
A. 社会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减缓
B. 剥削程度的提高
C. 生产资料变得便宜和工资被压低
D. 资本周转加快
E. 扩展对外贸易和资本输出
满分:5分
10.商品价值、货币价值和商品价格的关系,可表现为
A. 货币价值不变,商品价值上升时,商品价格上升
B. 商品价值不变,货币价值上升时,商品价格上升
C. 货币价值不变,商品价值上升时,商品价格不变
D. 商品价值不变,货币价值上升,商品价格下降
E. 货币价值上升快于商品价值上升时,商品价格上升
满分:5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北语14春《政治经济学(财经类)》作业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