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师《发展心理学》14春在线作业答案
东师《发展心理学》2014春第一次在线作业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一、单选题(共10道试题,共30分。)
1.艾里克森将儿童的人格发展区分为()个阶段
A. 8
B. 3
C. 5
D. 6
满分:3分
2.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A. 冯特
B. 霍尔
C. 普莱尔
D. 何林渥斯
满分:3分
3.吉布森等人用视崖装置来研究婴儿的()。
A. 形状知觉
B. 深度知觉
C. 方位知觉
D. 时间知觉
满分:3分
4.下列关于婴儿动作发展规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从分化动作到整体动作
B. 从上部动作到下部动作
C. 从小肌肉动作到大肌肉动作
D. 从有意动作到无意动作
满分:3分
5.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中,()遵循快乐原则。
A. 本我
B. 自我
C. 超我
D. 力比多
满分:3分
6.世界上第一部发展心理学著作是()。
A. 何林渥斯《发展心理学概论》
B. 古德伊洛弗《发展心理学》
C. 普莱尔《儿童心理》
D. 霍尔《衰老:人的后半生》
满分:3分
7.()在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方面不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有了飞速发展,儿童心理学达到较为成熟的阶段。
A. 准备时期
B. 分化和发展时期
C. 演变和增新时期
D. 形成时期
满分:3分
8.儿童入学后,对他们的口头言语提出了新的更严格的要求,在口头言语形式方面,迅速发展起来的是()
A. 独白言语
B. 对话言语
C. 情境性言语
D. 积极言语
满分:3分
9.小学儿童首先掌握的时间单位是()
A. 与个人生活经验有关
B. 与个人生活制度有关
C. 与家庭教育有关
D. 与课堂学习有关
满分:3分
10.把环境因素纳入机体已有的图式或结构之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的动作是()。
A. 顺应
B. 同化
C. 平衡
D. 图式
满分:3分
二、多选题(共10道试题,共30分。)
1.艾里克森十分重视人格发展过程中的自我同一感,他认为实现同一感的过程中往往出现一些失败,即()。
A. 同一性排斥
B. 同一性混乱
C. 同一性分散
D. 同一性停滞
满分:3分
2.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观主要代表人物有()。
A. 华生
B. 斯金纳
C. 班杜拉
D. 皮亚杰
满分:3分
3.西方儿童心理学产生发展的过程分为()阶段。
A. 准备时期
B. 分化和发展时期
C. 演变和增新时期
D. 形成时期
满分:3分
4.印度狼孩卡玛拉8岁回到人间,经过多年训练和教育,到17岁时只具有相当于四岁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这说明().
A. 心理是社会的产物
B. 心理是脑的机能
C. 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应
D. 心理发展存在关键期
满分:3分
5.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特性是()。
A. 强度
B. 平衡性
C. 灵活性
D. 稳定性
满分:3分
6.心理发展的基本问题是()。
A. 遗传和环境的争论
B. 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
C. 儿童的主动性和被动性
D. 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
满分:3分
7.华生的发展心理学理论的特点是()。
A. 否认遗传作用
B. 夸大环境和教育作用
C. 对儿童情绪发展有研究
D. 从人的社会性角度研究学习问题,强调观察学习
满分:3分
8.卡特尔将智力区分为()
A. 言语智力
B. 操作智力
C. 流体智力
D. 晶体智力
满分:3分
9.有研究者将小学儿童伙伴集体形成的过程分为()三种关系期
A. 依从性集合期
B. 独立性集合期
C. 平行性集合期
D. 整合性集合期
满分:3分
10.荣格发展观主要涉及()。
A. 提出前半生和后半生分期的观点
B. 重视中年危机
C. 论述了老年心理,特别是临终心理
D. 将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年龄范围扩大到青春期
满分:3分
三、判断题(共20道试题,共40分。)
1.同一性的形成与青少年期关系最为密切,是青少年的一大特点。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2.冯特被誉为科学心理学之父。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3.文化比较法是针对一个或多个发展维度,对来自不同文化或亚文化背景的研究对象加以观察、测试和比较的一种研究方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4.根据艾里克森的心理发展理论,在儿童早期阶段,儿童主要的发展任务是获得自主感,克服羞怯和怀疑,体验意志的实现。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5.一个婴儿既寻求与母亲接触,又拒绝母亲的爱抚,他的依恋类型是回避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6.游戏是幼儿期儿童的主要活动形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7.世界上第一部发展心理学著作是美国心理学家何林渥斯1930年出版的《发展心理学概论》。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8.动物心理的进化和发展过程按顺序可分为刺激感应阶段、感觉阶段、知觉阶段和思维的萌芽阶段。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9.由形象逻辑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度的转折期在8岁左右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0.到幼儿中期,儿童的识记逐渐地能服从一定的目的性,即有意识记就出现了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1.个人心目中对自己的形象,包括对自己存在的认识以及对个人身体、能力、性格、思想等方面的认识,是自我概念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2.活动性游戏是指由儿童自己想出来的游戏,目的是发展儿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包括角色游戏、表演游戏、建筑游戏等。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3.幼儿语法结构的发展趋势是从简单句到复合句、从陈述句到多种形式的句子、从无修饰句到修饰句。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4.“精力过剩说”是由德国的思想家席勒和英国的社会学家、心理学家斯宾塞提出来的一种理论。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5.与多血质气质类型相对应的高级神经活动过程的基本特征是强、平衡、不灵活。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6.我国的研究数据表明,幼儿短时记忆容量的发展趋势是快慢大致相当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7.感觉运动阶段的儿童年龄为2-7岁。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8.在关于儿童言语发展的内在机制的争论中,转换生成说认为环境与主体相互作用对言语发生和发展有重要影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9.生活准备理论的主要观点是,游戏是对未来生活的一种无意识的准备,是为成熟作准备性练习。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20.现场实验在内部效度上不如实验室实验,但在外部效度上是优于实验室实验的。
A. 错误
B. 正确
东师《发展心理学》2014春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一、单选题(共10道试题,共30分。)
1.学前儿童思维的主要方式是()
A. 直觉行动思维
B. 具体形象思维
C. 抽象逻辑思维
D. 经验型逻辑思维
满分:3分
2.幼儿期是指个体哪一年龄段?( )
A. 1~3岁
B. 3~6,7岁
C. 4~5岁
D. 3~8岁
满分:3分
3.()非常注重对错误进行分析,通过检查儿童的非正确答案以证实他们在解决问题时可能使用了不成熟水平策略。
A. 社会学习理论
B. 行为主义学派
C. 结构-功能学派
D. 信息
满分:3分
4.言语在儿童心理发展上的重要作用 ()
A. 立即实现
B. 经过很短时间就能实现
C. 需经过很长时间才能实现
D. 需经过一定的过程才能实现
满分:3分
5.道德信念在儿童已有的道德知识的基础上产生,小学阶段在道德信念形成和发展上()
A. 还没有真正形成道德信念
B. 道德信念还缺乏稳定性
C. 开始形成比较自觉的、稳定的道德信念
D. 道德信念发展到相当水平
满分:3分
6.皮亚杰使用的独特的研究方法称为
A. 实验法
B. 观察法
C. 临床法
D. 测验法
满分:3分
7.对“现实的我”认识和评价过度高估而且“理想的我”也是虚妄的高中生,其自我意识的类型应该是()
A. 自我肯定型
B. 自我否定型
C. 自我扩张型
D. 自我萎缩型
满分:3分
8.掌握抽象概念的本质特征,分清主要特征和次要特征的能力,形成的时间是()。
A. 小学中年级
B. 小学高年级
C. 初中一年级
D. 初中三年级
满分:3分
9.在下列关于学龄初期儿童思维特点的描述中,哪一个是不正确的()
A. 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
B. 处在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中
C. 抽象逻辑思维在逐步发展
D. 抽象逻辑思维的自觉性在开始发
满分:3分
10.初中学生在道德意识发展上的一个新的事实,是指()
A. 道德信念的形成
B. 世界观的萌芽
C. 道德理想的形成
D. 以道德信念和理想指导自己行为
满分:3分
二、多选题(共10道试题,共30分。)
1.青年初期学生的道德理想有了进一步新的发展,在发展水平上出现一些新的特点是指()。
A. 理想大多是一些具体形象
B. 理想更多地是一些概括的形象
C. 理想经常和现实生活相联系
D. 未来生活道路的选择常常在理想上产生深刻影响
满分:3分
2.儿童学学习的积极性包括()
A. 学习动机
B. 学习兴趣
C. 学习成绩
D. 学习态度
满分:3分
3.幼儿语法 (主要是句法)结构的发展趋势是()
A. 从简单句发展到复合句
B. 从陈述句发展到多种形式的句子
C. 从无修饰句发展到多种修饰句
D. 从词数少的短句发展到词数多的长句
满分:3分
4.思维品质主要包括思维的()
A. 敏捷性
B. 灵活性
C. 深刻性
D. 独创性
满分:3分
5.小学儿童思维的基本特征是()
A. 逻辑思维迅速发展
B. 以形象逻辑思维为主
C. 完成从形象逻辑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
D. 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
满分:3分
6.小学儿童概念的发展主要表现在()方面
A. 深刻性
B. 丰富性
C. 系统性
D. 抽象性
满分:3分
7.元记忆知识包括()
A. 记忆主体方面的知识
B. 记忆任务方面的知识
C. 记忆策略方面的知识
D. 记忆客体方面的知识
满分:3分
8.幼儿词汇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A. 词汇量的增加
B. 词汇内容的丰富
C. 词义的深化
D. 词类的扩张
满分:3分
9.皮亚杰认为,在形式运算阶段儿童的思维特点是()。
A. 能够提出和检验假设
B. 能监控和内省自己的思维活动
C. 思维具有抽象性
D. 能在头脑中设想出他们自身的经验无关的内容
满分:3分
10.婴儿大脑结构是按照其基因结构的顺序而发展的,遵循着()。
A. 从整体到分化
B. 从上到下
C. 近远原则
D. 头尾原则
满分:3分
三、判断题(共20道试题,共40分。)
1.幼儿3岁时攻击性行为继续发展,到4岁时达到高峰,5岁以后开始下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2.第二反抗期的独立自主要求主要在于争取全面性的、从外部因素到内部因素,从行为表现到人格独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3.青春期自我认识的兴趣首先表现在关注人际关系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4.攻击性行为没有性别差异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5.在6岁以前,儿童的自我意识处于发展的高级阶段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6.青年期自我意识发展的最主要特点是将注意力集中到发现自我、关心自我的存们在上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7.自我中心性,是指儿童还不能将自我与外界很好地区分开来,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而不是站在他人的角度去认识和适应外部世界。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8.童年期儿童的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存在着一个“关键年龄”,即小学四年级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9.第一反抗期的独立自主要求,主要在于争取人格独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0.个体对自身以及自身所具有的特征持积极的态度,正确对待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以平常心面对自我现实。这是在修正自我意识过程中的自我接纳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1.儿童心理年龄阶段的划分依据主要是其生理发展水平。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2.少年期学生对人的评价和自我评价时,常常看到一点缺点就抹煞全部优点,或只看到一点优点就忘掉全部缺点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3.马斯洛认为,社会和教育的实践不应该用来控制儿童或使儿童适应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4.弗洛伊德认为,游戏是一般欲望的表现,引起游戏的欲望有三种:第一是发展个人主动性的欲望;第二是适应环境的欲望;第三是重复练习的欲望。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5.初中生同伴关系的显著特点是同伴关系依从性达到高峰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6.科尔伯格在1932年出版的《儿童道德的判断》标志着发展心理学研究儿童道德发展的开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7.社会化是一个双向的过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8.对父母行为的模仿是儿童社会化的首要途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9.一般说来,小学低年级儿童每一节课中,在正常条件下,平均每次能保持30分钟的有意注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20.品行不良问题主要出现在青年期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