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老师 发表于 2014-4-16 08:49:37

北语14春《中国古代物质文化》作业答案

北语14春《中国古代物质文化》作业1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一、单选题(共15道试题,共60分。)
1.有“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美名的菜系是( )
A. 湖南菜
B. 淮扬菜
C. 粤菜
D. 川菜
满分:4分
2.对“茶道”理解有偏误的是 ( )
A. 饮茶的道德、道理
B. 研究茶的制造和饮用的方法
C. 高尚的精神修养和境界追求,借饮茶而相互交流
D. 通过饮茶的方式,对人们进行理发教育,道德修养的一种仪式
满分:4分
3.不在“四大菜系”的是( )
A. 鲁
B. 川
C. 闽
D. 粤
满分:4分
4.闽菜起源于( )。
A. 福州
B. 泉州
C. 厦门
D. 闽侯县
满分:4分
5.不属于“淮扬菜”特点的是 ( )
A. 以炖、焖、烧、煨、炒著名
B. 重于酥烂,鲜香,原汁原汤,浓而不腻
C. 十分讲究清汤与奶汤的调制,清汤色清而鲜,奶汤色白而醇
D. 用料考究,注意配色,讲究造形,菜谱四季有别
满分:4分
6.沛公狗肉属于( )的代表名菜。
A. 鲁菜
B. 淮扬菜
C. 粤菜
D. 徽菜
满分:4分
7.不属于广东菜特点的是( )。
A. 配料较多,注重装饰
B. 讲究鲜、嫩、爽、滑
C. 擅长小炒,善于掌握火候,油温恰到好处
D. 重于酥烂,鲜香,原汁原汤,浓而不腻
满分:4分
8.人民常年饮茶,需要多吃油脂,以滋润肠胃因此菜肴重油的菜系是( )
A. 湖南菜系
B. 湖北菜系
C. 鲁菜
D. 安徽菜系
满分:4分
9.霸王别姬是( )的名菜。
A. 闽菜
B. 湘菜
C. 徽菜
D. 湖北菜系
满分:4分
10.( )记载湖南茶陵县以茶作地名。
A. 《左传》
B. 《史记》
C. 《汉书》
D. 《后汉书》
满分:4分
11.( )的《百子图》通过茶事体现和谐、热闹兴旺的气象。
A. 苏东坡
B. 苏汉臣
C. 陆游
D. 陆纳
满分:4分
12.以下不属于浙江菜系的是( )
A. 西湖醋鱼
B. 东坡焖肉
C. 叫化童子鸡
D. 白片肉
满分:4分
13.中国茶的分类不包括( )
A. 绿茶
B. 黄茶
C. 黑茶
D. 奶茶
满分:4分
14.清真菜的特点不包括( )
A. 不食猪肉
B. 不食自死物
C. 不食动物血
D. 不食辣椒
满分:4分
15.清氽鲤鱼属于哪个菜系( )。
A. 鲁菜
B. 川菜
C. 淮扬菜
D. 闽菜
满分:4分
二、判断题(共10道试题,共40分。)
1.唐代陆羽(733——804)居江西茶山植茶,号“茶山御史”,写出了《茶经》一书。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2.酒在社会生活中的文化功能,主要是用于祭祀和作诗两项。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3.干菜焖肉是淮扬菜代表名菜。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4.红烧大虾是川菜代表名菜之一。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5.“四大菜系”,即鲁、川、湘、粤。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6.湖南菜历史悠久,早在汉朝,烹调技术就有相当的发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7.红烧果子狸是粤菜的代表名菜。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8.茶在养廉、雅志和励节等方面的作用是很明显的,“清茶一杯”寓意廉俭。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9.在中国汉族民间传说中,茶是被炎帝神农氏尝百草发现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10.“凡种茶树必下子,移植则不复生,故俗聘妇以茶为礼,义固有所取也。”解释了议婚行聘和举行婚礼时为何都有受茶之礼。
A. 错误
B. 正确
14春《中国古代物质文化》作业2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一、单选题(共15道试题,共60分。)
1.不属于身体毁饰的是( )。
A. 手镯
B. 绞面
C. 束腰腹
D. 缺齿
满分:4分
2.以下不属于装饰的是( )。
A. 簪子
B. 发式
C. 束腰
D. 筒裙
满分:4分
3.对平假名、片假名理解错误的是( )
A. 日语假名发明后,日本文字的书写体系就不用汉字了
B. 片假名只是取用了汉字的一部分
C. 平的意思是平常、不严格,一般柔和婀娜,棱角较少
D. 手写草了,就是平假名
满分:4分
4.对服饰文化理解有误的是( )。
A. 在我国传说时代,就已创造了衣服
B. 先有衣服,后有装饰用的饰物
C. 衣裳形制既备,帽子、发饰和鞋便相继产生
D. 发型式样很多,大致的演变过程应是先有结发而后出现披发
满分:4分
5.有关服饰具有重要史料价值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考见民族文化发展的轨迹和各兄弟民族间的相互影响
B. 我国在解放前夕,各民族社会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从各民族现代服饰中就能看出服饰发展历史的大致轨迹
C. 南方某些少数民族妇女以一片裙布围腰成筒裙的着装方式,就是一种非常古老的装束
D. 披兽皮、羊皮这种早期人类的普遍装束解放前夕就已不存在了
满分:4分
6.喜庆节日、丧葬、生日、文艺表演、等不同的场所与活动,都有不同的服饰,这是从哪个标准对服饰的分类( )。
A. 按不同历史时期划分
B. 按不同的礼仪场所来划分
C. 以年龄和性别来划分
D. 按不同的社会职业来划分
满分:4分
7.没有体现服饰是民族文化的载体的是( )。
A. 从服饰中能看出节庆、婚姻、丧葬、崇尚、信仰、礼仪等习俗
B. 注重服装的装饰、首饰及佩饰,是我国少数民族服饰的重要特点
C. 西北回族妇女的盖头,依年龄的不同而分绿、粉、黑、白等颜色
D. 从服饰可看出年龄、性别、职业、贫富等差别
满分:4分
8.“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出自( )。
A. 《世本》
B. 《易·系辞》
C. 《白虎通义》
D. 《尚书大传》
满分:4分
9.以下不是按身体不同部位的穿着来划分的是( )。
A. 帽类
B. 首饰类
C. 军装类
D. 鞋袜类
满分:4分
10.没有体现宗教信仰对服饰的影响的是( )。
A. 西北穆斯林戴小白帽
B. 伊斯兰教的妇女所戴的各色盖头,要将两颊、耳朵、脖颈都掩盖起来
C. 蒙古族牧民身上多带有佛像
D. 苗族喜好银饰
满分:4分
11.《茶经》对茶文化的改进没有( )
A. 减少添加物
B. 讲求饮茶器具
C. 讲究水质
D. 讲究煮水的技巧
满分:4分
12.身体毁饰的目的不包括( )。
A. 为了美或吸引异性
B. 表现勇武
C. 图腾崇拜
D. 适应环境
满分:4分
13.以下不属于“首饰”的是( )。
A. 项链
B. 耳环
C. 簪子
D. 裹脚
满分:4分
14.有拔除胡须习俗的少数民族是( )。
A. 德昂族
B. 傣族
C. 黎族
D. 彝族
满分:4分
15.在耳孔中塞细竹管或其它筒状饰物,即古代所说的瑱、珥,但不是玉石料的民族是( )。
A. 独龙族
B. 傣族
C. 凉山彝族
D. 台湾高山族
满分:4分
二、判断题(共10道试题,共40分。)
1.首先出现的是保护下体的“衣”,主要是出于羞耻感。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2.原始宗教信仰、图腾崇拜、避邪防害、区别于其他部落的人等,是文身文面的主要起因。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3.注重服装的装饰、首饰及佩饰,是我国少数民族服饰的重要特点,因而在饰物制作上反映出的工艺水平卓越精湛。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4.《周礼》中记为“荼”,主要用来招待客人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5.在四川资阳黄鳝溪等遗址中,出土了原始人最早的衣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6.服装出于羞耻感的遮羞需要和功用,很可能是由群婚向对偶婚过渡时才有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7.万叶假名毕竟太麻烦,笔画太多,于是就简化汉字的字画,变成以偏旁或部首来代替汉字,称作平假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8.凉山彝族尚黑,源于彝族的图腾崇拜,反映了服饰是原始崇拜的载体。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9.按不同的社会职业来划分服饰,最明显的是工农、军民、官兵、干群等社会群体间的差别。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10.“汉文直读”的形式,最古老的读音是汉音每级遣隋唐遣使阶段带回的北方音。
A. 错误
B. 正确
14春《中国古代物质文化》作业3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一、单选题(共15道试题,共60分。)
1.猎手都要披张黄羊皮,围系于肩部的少数民族是( )。
A. 纳西族
B. 珞巴族
C. 普米族
D. 彝族
满分:4分
2.“人民的思想就象宗教的一切法则一样,也有它们自已的纪念碑,人类没有任何一种重要的思想不被建筑艺术写在石头上”是( )的言论。
A. 恩格斯
B. 雨果
C. 歌德
D. 罗丹
满分:4分
3.由服饰可以看出各民族文化的相互影响,湘西苗族与( )服饰有相似处。
A. 保安族
B. 侗族
C. 四川阿坝羌族
D. 土家族
满分:4分
4.住毡房的民族是( )。
A. 蒙古族
B. 藏族
C. 哈萨克族
D. 彝族
满分:4分
5.对干栏式民居的认识有误的是( )。
A. 亦名麻栏,即楼房式
B. 底层都要封围
C. 造合于南方高温、多雨、潮湿的气候
D. 能在底层圈养牲畜,防兽害与盗贼
满分:4分
6.对巢穴风篱式阶段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是一种极为原始简陋的住所
B. 在地面上有风篱挡风
C. 在地面有地穴,在树上有巢居的树屋
D. 约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晚期
满分:4分
7.对中国园林艺术的特点认识有误的是( )。
A. 力求原原本本再现自然
B. 追求人与自然的统一和融合
C. 注重体现人的意趣和精神追求
D. 造园手法上含蓄、曲折、变化,反对僵直、单调、一览无余
满分:4分
8.以下不属于北京故宫朝会施政之所的是( )。
A. 太和殿
B. 中和殿
C. 保和殿
D. 交泰殿
满分:4分
9.万部华严经塔是( )的名塔。
A. 大理
B. 银川
C. 景洪县
D. 呼和浩特
满分:4分
10.中东南地区民居中,住“麻栏”式建筑的是( )。
A. 壮族
B. 仫佬
C. 毛南族
D. 瑶族
满分:4分
11.( )有纯银制成的花帽,上有十八罗汉像和十八朵梅花,两鬓有银月,正中有双龙戏宝。
A. 侗族
B. 苗族
C. 西北回族
D. 彝族
满分:4分
12.不属于长城“内三关”的是 ( )。
A. 嘉峪关
B. 居庸关
C. 紫荆关
D. 倒马关
满分:4分
13.( )干打垒墙的木瓦房,是以木板作“瓦”引流雨水,覆盖屋顶的房子。
A. 彝族
B. 白族
C. 布依族
D. 仡佬族
满分:4分
14.对于蒙古包和毡房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下部是用条木结成网状圆壁
B. 圆壁上留一木门框安置木条门
C. 上部是伞骨形圆顶,俗称穹庐顶
D. 穹庐顶顶端留有可开合的天窗
满分:4分
15.关于帝王陵寝,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国君的墓大如山陵,称为“山”或“陵”
B. 帝王陵寝还当包括地下宫殿在内
C. 明十三陵规模庞大,共十三个陵园
D. 地宫是放置棺椁的地方
满分:4分
二、判断题(共10道试题,共40分。)
1.中国古代建筑以“间”为单位构成单体建筑,再以单体建筑组成庭院,然后以庭院为单元构成组群建筑。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2.满族民居属于东北内蒙古地区民居,没有四合院。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3.组群建筑的造型还要讲究主次分明,有起有落,由正门到最后一座庭院,要象戏曲和音乐一样,显出序幕、高潮和尾声。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4.人类最早的住所是凿开的山洞、树洞等。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5.基诺族的“大房子”是母系家庭公社的产物。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6.在艺术造型上,中国建筑多采用庞大的出檐屋顶,即通常所说的“大屋顶”。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7.旧时皇宫里常把楼阁建于台上,作为宰相等人办公处,因而有“内阁”之称。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8.固定于某地的永久性建筑,是农业经济发展的产物。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9.建筑是工程技术和建筑艺术的综合创作,是以空间作为直接对象的特定的文化活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10.干栏式即楼房式民居产生的很晚。
A. 错误
B. 正确
14春《中国古代物质文化》作业4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一、单选题(共15道试题,共60分。)
1.品评泉水的活动,始于( )。
A. 苏东坡
B. 陆羽
C. 陆游
D. 苏汉臣
满分:4分
2.不属于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对中国饮食文化的评价的是( )。
A. 食品发明多
B. 烹调方法美
C. 暗合乎科学卫生
D. 中国文化的三大支柱之一
满分:4分
3.对于干栏式民居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干栏亦名麻栏,即楼房式
B. 底层不一定都封围
C. 建筑的显著特点是在地基上先竖立桩柱,然后离开地面扎横木,横木上铺木板或竹片篱笆构成地板
D. 产生时间较晚,但是分布很广
满分:4分
4.作《酒德颂》,以饮酒为德的是( )。
A. 阮籍
B. 刘伶
C. 陶渊明
D. 李白
满分:4分
5.以下理解有误的是( )。
A. 农业是生产饮食原料的最主要经济部门
B. 茶文化和酒文化的影响面几乎与食文化同样广泛
C. 食品本身不能成为美术作品
D. 文化领域中有许多与饮食相联系的内容
满分:4分
6.西兰卡普是指( )。
A. 壮锦
B. 土家锦
C. 苗锦
D. 黎锦
满分:4分
7.不属于湖北菜系代表名菜的是( )。
A. 火腿炖甲鱼
B. 清蒸武昌鱼
C. 鸡泥桃花鱼
D. 清炖甲鱼裙
满分:4分
8.对服饰是民族文化载体的认识有误的是( )。
A. 从服饰中能看出节庆、婚姻、丧葬、崇尚、信仰、礼仪等习俗
B. 西北回族妇女的盖头依年龄不同而分不同的颜色
C. 内蒙古陈巴尔虎旗牧区的鄂温克族女装,未婚的肩部打褶,呈耸起状
D. 侗族有纯银制成的花帽,喜银饰
满分:4分
9.以下不属于“四大菜系”的是( )。
A. 湘
B. 川
C. 淮
D. 鲁
满分:4分
10.不属于王蒙认为中国文化的三大支柱的是( )。
A. 儒释道
B. 中国文字
C. 中华饮食
D. 中国人思考问题的方法
满分:4分
11.对建筑发展阶段的理解有误的是( )。
A. 人类营建巢穴风篱式挡风棚,约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晚期
B. 帐篷有坡面顶的,也有“人”字形的
C. 第三阶段是土石砖木结构的房屋
D. 固定于某地的永久性建筑,是农业经济发展的产物
满分:4分
12.不是清真菜的特点的是( )。
A. 不食猪肉
B. 不食牛肉
C. 不食自死物
D. 不食动物的血
满分:4分
13.记载了“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的是( )。
A. 《易·系辞》
B. 《白虎通义》
C. 《世本》
D. 《后汉书·舆服志》
满分:4分
14.全国最大的一座亭子是( )。
A. 万寿山“铜亭”
B. 北海“五龙亭”
C. 天坛“双环亭”
D. 颐和园“廓如亭”
满分:4分
15.菜肴中常以红糟来调味的菜系是( )。
A. 福建菜系
B. 浙江菜系
C. 安徽菜系
D. 淮扬菜
满分:4分
二、判断题(共10道试题,共40分。)
1.奶汁肥王鱼是安徽菜系代表名菜。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2.湘菜是四大菜系中非常有名的菜系。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3.茶文化和酒文化的影响面几乎与食文化同样广泛。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4.粤菜中,东江菜以烹制海鲜见长,以菜汤最有特色,刀工精细,甜味较浓,注意保持主料原味。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5.川菜对湘、鄂、黔、滇也有影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6.饮食文化在中华文化中几乎居于核心地位,通过饮食文化可以辐射联系到其它许许多多的文化事象。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7.孙中山说过:中国食品发明之多,烹调方法之美,为各国所不及,但中国人之饮食习尚不合乎科学卫生。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8.苏州的“拙政园”为明代御史王献臣所建,取其所著《闲居赋》中“拙者为政”之意命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9.南京菜口味和醇,花色菜玲珑细巧,用鸭制菜负有盛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10.经过几千年的演变与发展,按各地饮食习惯和食物条件,形成各地不同的风味,即不同的菜系。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北语14春《中国古代物质文化》作业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