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老师 发表于 2014-4-1 08:16:42

中石油(华东)2013秋季学期《法理学》4月补考在线答案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3秋季学期《法理学》补考在线考试(适用于2014年4月份考试)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一、单选题(共18道试题,共18分。)
1.马克思曾说:“社会不是以法律为基础,那是法学家的幻想。相反,法律应该以社会为基础。法律应该是社会共同的,由一定的物质生产方式所产生的利益需要的表现,而不是单个人的恣意横行。”根据这段话所表达的马克思主义法学原理,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 强调法律以社会为基础,这是马克思主义法学与其他派别法学的根本区别
B. 法律在本质上是社会共同体意志的体现
C. 在任何社会,利益需要实际上都是法律内容的决定性因素
D. 特定时空下的特定国家的法律都是由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
满分:1分
2.将法律责任划分为民事责任、刑事责任、行政责任与违宪责任的标准是( )
A. 责任的内容
B. 责任的人数
C. 责任的程度
D. 行为所违反的法律的性质的不同
满分:1分
3.能够直接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条件或根据称为( )
A. 法律关系主体
B. 法律关系客体
C. 法律关系内容
D. 法律事实
满分:1分
4.狭义的法的执行是指国家( )
A. 行政机关的执法活动
B. 司法机关的执法活动
C. 权力机关的执法活动
D. 公安机关的执法活动
满分:1分
5.根据我国法律的有关规定,下列选择项中的哪一行为不能减轻或免除法律责任( )
A. 蒋某向乡派出所打电话自首
B. 蔡某偷了一辆价值150元的自行车,10年后被人查出
C. 医生李某征得患者王某的同意,锯掉其长有恶性肿瘤的小腿
D. 高某在与3个青年打架时,拔出刀子将对方一人刺成重伤
满分:1分
6.有的公园规定:“禁止攀枝摘花。”此规定从法学的角度看,也可以解释为:不允许无故毁损整株花木。这一解释属于下列哪一项( )
A. 限制解释
B. 文法解释
C. 扩大解释
D. 历史解释
满分:1分
7.对法律汇编与法典编纂之间区别的理解。下列哪一表述准确地揭示了二者之间的区别?( )
A. 法律汇编既可以由个人进行,也可以由社会团体乃至国家机关进行;法典编纂只能由国家立法、执法和司法机关以及社会团体进行
B. 法律汇编是为了形成新的统一的规范性法律文件;法典编纂是将不同时代的法典汇编成册
C. 法律汇编可以按年代、发布机关及涉及社会关系内容的不同,适当地对汇编的法律进行改变;法典编纂不能改变原来法律规范的内容
D. 法律汇编不属于国家机关的立法活动;法典编纂是一种在清理已有立法文件基础上的立法活动
满分:1分
8.下列关于公民权利能力的表述,有哪一项是错误的?( )
A. 权利能力是公民构成法律关系主体的一种资格
B. 所有公民的权利能力都是相同的
C. 公民具有权利能力,并不必然具有行为能力
D. 权利能力也包括公民承担义务的能力或资格
满分:1分
9.“法治应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订得良好的法律。”这段话是由谁阐述的?( )
A. 马克思
B. 恩格斯
C. 列宁
D. 亚里斯多德
满分:1分
10.关于法的继承性,以下论述不正确的是( )
A. 法是有阶级性的,所以社会主义条件下法治建设是不允许继承旧法统的所有法律的
B. 法中的那些技术性成分是可以继承的
C. 法的继承要注意新法和旧法的协调问题,要处理好同社会物质条件的关系
D. 通过法的继承,可以保持法律体系的统一性,使法的历史研究得以继续
满分:1分
11.下列关于法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法律的调整机制具有双面性
B. 法律的运作不需要成本
C. 法的实效主要取决于其形式的有效性
D. 宪法部门仅指宪法典
满分:1分
12.构成法的基本要素是( )
A. 法律规则
B. 法律原则
C. 法律概念
D. 法律关系
满分:1分
13.《刑法》规定:“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或者航空器内犯罪的,也适用本法。”该条规定在法律对人的效力上体现了( )原则。
A. 属地主义
B. 属人主义
C. 保护主义
D. 属地主义与属人主义相结合
满分:1分
14.“在住宅区内机动车车速应限制在每小时20公里以内”这一规则是( )
A. 调控性规则
B. 构成性规则
C. 任意性规则
D. 授权性规则
满分:1分
15.命令性规则和禁止性规则,可合称为( )
A. 授权性规则
B. 义务性规则
C. 委托性规则
D. 确定性规则
满分:1分
16.某法学教授著书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进行解释、释义,这一解释属于( )
A. 立法解释
B. 司法解释
C. 法定解释
D. 学理解释
满分:1分
17.认为法代表着正义和理性,并高于实证法的法学流派是( )
A. 分析法学
B. 社会法学
C. 自然法学
D. 历史法学
满分:1分
18.由于水灾使铁路中断,导致某运输合同不能按期履行的法律事实,属于( )
A. 合法行为
B. 违法行为
C. 法律事件
D. 有效行为
满分:1分
二、多选题(共10道试题,共20分。)
1.下列哪些法律文件属于宪法性文件?( )
A. 《游行示威法》
B. 《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C. 《国籍法》
D. 《立法法》
满分:2分
2.下列有关执法与司法的说法,哪些是不正确的( )
A. 执法的主体不仅包括国家机关,也包括所有的法人;司法的主体不仅包括审判机关,还包括检察机关、公安机关
B. 行政机关的执法只具有主动性的特点,司法机关的司法具有被动性
C. 执法和司法都是相应主体将法律实施于其他机关、团体或个人的活动
D. 执法、司法均须遵循程序性要求
满分:2分
3.我国的司法解释,包括( )
A. 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
B. 最高人民检察院的解释
C. 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解释
D. 国务院法制局的解释
满分:2分
4.在法治国家里,( )。
A. 法律是唯一的社会调整手段
B. 法律是最主要的社会调整手段
C. 政策被法律所取代
D. 并不忽视政策的作用
满分:2分
5.下列选项中正确的说法是( )
A. 公法和私法的划分在普通法法系国家是不适用的
B. 公认的国际习惯或国际惯例在我国可以是一个法的渊源
C. 法律编纂指立法机关审查、整理和重新确认一定范围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法律效力的活动
D. 法律汇编具有系统化的特点,同时它也是立法活动的组成部分
满分:2分
6.下列有关法与道德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A. 法的调整范围要大于道德的调整范围
B. 法的调整是双面性的,道德的调整是单方面性的
C. 自然法学家承认道德和法律存在内在的联系
D. 在厉行法治的国家里,道德的作用是可以忽略的
满分:2分
7.下列关于一般法和特别法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一般法和特别法之分具有相对性
B. 婚姻法相对于民法来说是特别法
C. 同一位阶的法律,在适用时要遵循特别法优于一般法的原则
D. 教师法在适用对象的意义上是特别法,而在适用地域上是一般法
满分:2分
8.法的特征表现为( )
A. 规范性
B. 统一性
C. 普遍适用性
D. 强制性
满分:2分
9.法律区别于其他社会规范的特征是( )
A. 法律具有规范性。
B. 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者认可
C. 法律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
D. 法律对全社会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满分:2分
10.资本主义国家两大法系的差别有( )
A. 历史渊源不同
B. 阶级本质不同
C. 诉讼制度不同
D. 判例的地位和作用不同
满分:2分
三、判断题(共20道试题,共20分。)
1.按原则产生的基础不同,可将法律原则分为政策性原则和公理性原则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分
2.亚里士多德提出:法治应当优于一人之治。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分
3.中国法的形式的一个显著特征在于,自古以来形成了以判例法为主的法的形式的传统。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分
4.命令性规则和禁止性规则可合称为确定性规则。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分
5.行政解释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在依法行使职权时,对有关法律、法规在内容上所做的进一步补充。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分
6.公法与私法的划分主要存在于民法法系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分
7.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权利和义务。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分
8.法律清理也是规范性法律文件系统化的一种方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分
9.法律责任不等于法律制裁,有法律责任不等于有法律制裁。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分
10.权利和权力的涵义没有区别。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分
11.法律编纂体现为一种立法活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分
12.法典汇编是国家的立法活动之一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分
13.法律责任和法律制裁是同一概念的不同表述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分
14.我国的国家立法权是最高立法权,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分
15.司法是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分
16.在绝对法律关系中,义务人的义务通常表现为不作为。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分
17.普通法与衡平法的划分主要出现在民法法系。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分
18.狭义的法的执行是指国家行政机关的执法活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分
19.法的渊源主要是指法的源泉或法源,法的形式主要是指法的具体外在表现形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分
20.缔约权属于第二性权利,所有权属于第一性权利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分
四、简答题(共2道试题,共24分。)
1.中国立法的基本原则
2.法治的基础
五、论述题(共1道试题,共18分。)
1. 结合法理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法治建设的看法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石油(华东)2013秋季学期《法理学》4月补考在线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