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老师 发表于 2014-3-12 09:04:57

北航14春《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在线作业答案

北航14春《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在线作业一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一、单选题(共10道试题,共30分。)
1.下列不属于调节器控制的基本形式有()。
A. 比例作用
B. 积分作用
C. 微分作用
D. 差分作用
满分:3分
2.数控机床、生产自动化一般采用()位微机系统。
A. 4或8
B. 8或16
C. 16或32
D. 32或64
满分:3分
3.在数控系统中,复杂连续轨迹通常采用()方法实现。
A. 插补
B. 切割
C. 画线
D. 自动
满分:3分
4.常用的导轨副间隙调整的方法有压板和()
A. 镶条
B. 顶板
C. 摩擦
D. 侧板
满分:3分
5.机电一体化系统中各要素之间必须遵循接口耦合、物质流动、信息控制和()四大原则。
A. 能量转换
B. 信息控制
C. 运动传递
D. 环境统一
满分:3分
6.系统加入具有比例作用的调节器,时间常数小了,说明系统响应速度()。
A. 提高
B. 减低
C. 恒定
D. 没有变化
满分:3分
7.下列不属于挠性传动部件的是()。
A. 同步带传动
B. 钢带传动
C. 绳轮传动
D. 齿轮传动
满分:3分
8.系统建模的方法很多,通常将模型分为2大类:物理模型和()模型。
A. 数学
B. 比例
C. 实体
D. 数字
满分:3分
9.对一台确定的步进电动机而言,其步距角决定于()。
A. 电源脉冲的频率
B. 电源脉冲的幅值
C. 电机的通电方式
D. 电机的负载大小
满分:3分
10.根据丝杠和螺母相对运动的组合情况,丝杠螺母机构的基本传动形式有()种类型。
A. 2
B. 3
C. 4
D. 5
满分:3分
二、多选题(共10道试题,共40分。)
1.控制用电机选用的基本要求有()。
A. 性能密度大
B. 快速性好
C. 位置控制精度高
D. 适应启停频繁要求,寿命长、可靠性高
满分:4分
2.既能承受轴向力又能承受径向力,又可以通过内外围之间相对位移来调整间隙的轴承是()。
A. 单列向心球轴承
B. 角接触球轴承
C. 圆锥滚子轴承
D. 推力轴承。
满分:4分
3.智能化机电一体化系统的特征主要体现在()。
A. 可视性
B. 复杂性
C. 交叉性
D. 拟人性
满分:4分
4.检测传感器的输出量有()。
A. 数字量
B. 模拟量
C. 开关量
D. 脉冲量
满分:4分
5.直流伺服电机的优点有()。
A. 响应速度快
B. 精度高
C. 频率高
D. 控制性好
满分:4分
6.微机的选择要考虑()。
A. 完善的中断系统
B. 足够的内存
C. 完善的的I/O通道
D. 实时时钟
满分:4分
7.FHN00T加工中心的构成有()。
A. 数控运动装置
B. 回转工作台
C. 自动换刀台
D. CNC控制器
满分:4分
8.机电系统中要求传动机构()。
A. 精密化
B. 高速化
C. 轻型化
D. 经济化
满分:4分
9.消除结构谐振的措施有()。
A. 提高传动刚度
B. 提高机械阻尼
C. 采用校正网络
D. 应用综合速度反馈减小谐振
满分:4分
10.微机按组装形式可分为()。
A. 单片机
B. 单板机
C. 双板机
D. 微机系统
满分:4分
三、判断题(共10道试题,共30分。)
1.物质、能量、信息是工业的三大要素。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分
2.诊断技术是一种测试技术。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分
3.丝杠螺母机构只能将旋转运动变为直线运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分
4.在计算机接口技术中I/O通道就是I/O接口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分
5.工业机器人一般由机械系统、控制系统、驱动系统、检测传感系统、人工智能系统组成。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分
6.液压执行元件比电动执行元件转矩大,过载能力强。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分
7.控制用电机按期其工作原理可分为旋转磁场型和旋转电枢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分
8.直流伺服电机通过电刷和交换器产生的整流作用,使磁场电动势和电枢电流正交,产生转矩。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分
9.无条件I/O方式常用于中断控制中。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分
10.支持部件通常称为导轨副。
A. 错误
B. 正确
北航《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在线作业二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一、单选题(共10道试题,共30分。)
1.系统的输出量和目标值之差叫做()。
A. 系统误差
B. 系统差率
C. 稳态误差
D. 动态误差
满分:3分
2.8086/8088的内部运算器,寄存器及内部数据总线为()位。
A. 4
B. 8
C. 16
D. 32
满分:3分
3.在数控系统中,复杂连续轨迹通常采用()方法实现。
A. 插补
B. 切割
C. 画线
D. 自动
满分:3分
4.机械系统平移有三种阻止运动的力:惯性力、弹簧力和()。
A. 摩擦力
B. 阻尼力
C. 重力
D. 离心力
满分:3分
5.将连续时间信号变为脉冲或者数字信号的过程称为()。
A. 分析
B. 调频
C. 采样
D. 转换
满分:3分
6.积分调节器的特点是()。
A. 能消除误差,且响应快
B. 能消除误差,响应慢
C. 不能消除误差,响应快
D. 不能消除误差,响应慢
满分:3分
7.下列接地措施的没有抗干扰作用的措施是()。
A. 单点接地
B. 并联接地
C. 串联接地
D. 光电隔离
满分:3分
8.由机械传动装置的的弹性形变而产生的振动称为()。
A. 自振
B. 共振
C. 谐振
D. 误差
满分:3分
9.()能说明机器人的控制能力。
A. 编程与存储容量
B. 定位精度
C. 自由度
D. 运动速度
满分:3分
10.串接式接口电路中负载功率PL与直流电源短路功率PKE0成()比。
A. 正
B. 反
C. 平方
D. 立方
满分:3分
二、多选题(共10道试题,共40分。)
1.消除结构谐振的措施有()。
A. 提高传动刚度
B. 提高机械阻尼
C. 采用校正网络
D. 应用综合速度反馈减小谐振
满分:4分
2.步进电机的主要特性包括精度和()。
A. 矩角特性
B. 启动频率特性
C. 运行频率特性
D. 矩频特性
满分:4分
3.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设计方法有()。
A. 纵向分层法
B. 横向分块法
C. 替代法
D. 融合法
满分:4分
4.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时采用的设计方法有()。
A. 机电互补法
B. 结合法
C. 组合法
D. 原创法
满分:4分
5.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原则包括机电互补原则、()。
A. 功能优化原则
B. 自动化省力化原则
C. 效益最大原则
D. 开放性原则
满分:4分
6.控制用电机选用的基本要求有()。
A. 性能密度大
B. 快速性好
C. 位置控制精度高
D. 适应启停频繁要求,寿命长、可靠性高
满分:4分
7.智能化机电一体化系统的特征主要体现在()。
A. 可视性
B. 复杂性
C. 交叉性
D. 拟人性
满分:4分
8.下列选项对采样周期有影响的是()。
A. 控制回路数的影响
B. 闭环系统的频带范围
C. 系统稳定性影响
D. 执行机构的特性
满分:4分
9.光电隔离电路的作用主要有()。
A. 可将输入输出两端电路的地线分开,各自使用一套电源供电
B. 可以进行电平转换
C. 提高驱动能力
D. 阻止发光二极管导通
满分:4分
10.机电一体化系统的组成部分主要分为()。
A. 机械本体和动力部分
B. 测试传感部分
C. 执行机构
D. 控制性处理单元及接口
满分:4分
三、判断题(共10道试题,共30分。)
1.目前采用的滑动轴承有液体滑动轴承和气体滑动轴承。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分
2.机电系统中常用的线性结构有齿轮传动、同步带传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分
3.步进电机的运行频率小于启动频率。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分
4.谐波齿轮传动与少齿差行星齿轮传动十分相似。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分
5.机电一体化是以机械学、电子学和信息科学为主的多门技术学科在机电产品发展过程中相互交叉、相互渗透而形成的一门新兴边缘性技术学科。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分
6.步进电机角位移与输入脉冲成正比,旋转速度与输入脉冲的频率成反比。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分
7.支持部件通常称为导轨副。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分
8.无条件I/O方式常用于中断控制中。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分
9.物质、能量、信息是工业的三大要素。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分
10.在低摩擦中,谐振的消除可以用测速发电机电压正比于电动机电流的综合电压来实现。
A. 错误
B. 正确
北航《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在线作业三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一、单选题(共10道试题,共30分。)
1.根据丝杠和螺母相对运动的组合情况,丝杠螺母机构的基本传动形式有()种类型。
A. 2
B. 3
C. 4
D. 5
满分:3分
2.在控制用电机驱动系统中,有位置或速度反馈环节称为()。
A. 闭环系统
B. 开环系统
C. 半闭环系统
D. 半开环系统
满分:3分
3.位置传感器的测量方法多采用()。
A. 电测法
B. 磁测法
C. 光测法
D. 微波测法
满分:3分
4.将连续时间信号变为脉冲或者数字信号的过程称为()。
A. 分析
B. 调频
C. 采样
D. 转换
满分:3分
5.步进电动机转角与脉冲电源的关系是()。
A. 与电源脉冲频率成正比
B. 与电源脉冲数成正比
C. 与电源脉冲宽度成正比
D. 与电源脉冲幅值成正比
满分:3分
6.机械系统平移有三种阻止运动的力:惯性力、弹簧力和()。
A. 摩擦力
B. 阻尼力
C. 重力
D. 离心力
满分:3分
7.在数控系统中,复杂连续轨迹通常采用()方法实现。
A. 插补
B. 切割
C. 画线
D. 自动
满分:3分
8.8086/8088的内部运算器,寄存器及内部数据总线为()位。
A. 4
B. 8
C. 16
D. 32
满分:3分
9.机电一体化系统中各要素之间必须遵循接口耦合、物质流动、信息控制和()四大原则。
A. 能量转换
B. 信息控制
C. 运动传递
D. 环境统一
满分:3分
10.串接式接口电路中负载功率与敏感元件灵敏度的()。
A. 平方反比
B. 平方正比
C. 正比
D. 反比
满分:3分
二、多选题(共10道试题,共40分。)
1.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设计类型有()。
A. 开发性设计
B. 适应性设计
C. 变异性设计
D. 规模性设计
满分:4分
2.导轨副的基本要求有()。
A. 导向精度高、刚性好
B. 运动轻便平稳
C. 耐磨性好、温度影响变化小
D. 结构工艺性好
满分:4分
3.机械系统建模的三个基本元件是()。
A. 质量
B. 弹簧
C. 动量
D. 阻尼
满分:4分
4.实验振动模态分析的方法有()。
A. 时域法
B. 频域法
C. 幅频法
D. 数字法
满分:4分
5.机电系统的机械设计需要无间隙、低摩擦、低惯量、高刚度、高谐振频率、适当的阻尼比,可采用()设计方式来来实现。
A. 采用低摩擦传动部件
B. 缩短传动链
C. 选用最佳传动比
D. 缩小反向死区误差
满分:4分
6.圆柱齿轮传动调节齿侧间隙调节方法有()。
A. 压簧错齿法
B. 偏心套调整法
C. 轴向垫片调整法
D. 双片薄齿轮错齿调整法
满分:4分
7.机电产品中对机架或机座的基本要求有()。
A. 刚度和抗振性好
B. 热变形小
C. 稳定性高
D. 工艺性、经济性好
满分:4分
8.控制用电机选用的基本要求有()。
A. 性能密度大
B. 快速性好
C. 位置控制精度高
D. 适应启停频繁要求,寿命长、可靠性高
满分:4分
9.发展机电一体化要解决微电子所面临的共性关键技术包括检测传感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和()。
A. 自动控制技术
B. 伺服驱动技术
C. 精密机械技术
D. 系统总体技术
满分:4分
10.微电子应用领域广泛,优先发展机电一体化领域具备的条件()。
A. 短期中期普遍需要
B. 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C. 具备或经过短期努力具备必须的物质技术基础
D. 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满分:4分
三、判断题(共10道试题,共30分。)
1.齿轮传动部件是转矩、转速、转向的变换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分
2.无条件I/O方式常用于中断控制中。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分
3.物质、能量、信息是工业的三大要素。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分
4.步进电机的运行频率小于启动频率。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分
5.步进电机角位移与输入脉冲成正比,旋转速度与输入脉冲的频率成反比。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分
6.诊断技术是一种测试技术。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分
7.刀架定位重复定位的精度为5角秒以内。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分
8.支持部件通常称为导轨副。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分
9.在计算机接口技术中I/O通道就是I/O接口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分
10.高速时产生的振动降低运动精度,但是柔度不会。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北航14春《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在线作业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