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大13秋《刑法学》在线作业答案
兰大13秋《刑法学》在线作业1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一、单选题(共10道试题,共50分。)
1.抢劫致人死亡,是指( )
A. 把人杀死后,临时起意,拿走被害人身边的财物的
B. 抢劫的方法行为引起被害人死亡的
C. 抢劫得手后杀人灭口的
D. 抢劫后行凶拒捕致人死亡的
满分:5分
2.关于缓刑制度,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A. 累犯不适用缓刑
B. 虽然故意杀人罪的法定最低刑为3年有期徒刑,但由于该罪属于暴力犯罪,所以不适用缓刑
C. 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可以适用缓刑
D. 对被实施数罪并罚的犯罪分子可以适用缓刑
满分:5分
3.我国刑法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以( )论处
A. 贪污罪
B. 受贿罪
C. 索贿
D. 侵占罪
满分:5分
4.刑法区别于其他部门法的显著特点之一是()
A. 有鲜明的阶级性
B. 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
C. 为经济基础服务
D. 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范围要广泛得多
满分:5分
5.刑法规定,对于中止犯罪,没有造成损害的___,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A. 应当
B. 可以
C. 视情节轻微程度
D. 如果是过失的
满分:5分
6.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我国公民在我国领域外犯罪的___。
A. A适用我国刑法
B. B可以适用我国刑法
C. C有条件地适用我国刑法
D. D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处罚的,不适用我国刑法
满分:5分
7.中国农业银行某支行营业员甲将储户存款2万元用于无忧答案网。甲的行为___。
A. 构成无忧答案网罪
B. 构成挪用资金罪
C. 构成挪用公款罪
D. 构成无忧答案网罪和挪用公款罪
满分:5分
8.人民法院对犯罪分子和犯罪的单位判处罚金,应当根据___决定罚金数额
A. 犯罪性质
B. 犯罪作用
C. 犯罪情节
D. 损害结果
满分:5分
9.对于胁从犯,应当按照他的___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A. 犯罪性质
B. 犯罪情节
C. 犯罪人地位
D. 犯罪原因
满分:5分
10.汤姆系甲国公民,他劫持了A国飞机后试图飞往B国,但在飞行中油料耗尽而被迫降落于我国,如果依据我国刑法对其追究刑事责任,则体现了我国刑法的下列哪项原则()
A. 属人原则
B. 属地原则
C. 保护原则
D. 普遍原则
满分:5分
二、多选题(共6道试题,共30分。)
1.犯罪的过失分为___。
A. 过于自信的过失
B. 不可避免的过失
C. 疏忽大意的过失
D. 不可抗御
满分:5分
2.罪刑相适应原则,就是根据行为人犯罪的___,决定其刑罚
A. 事实
B. 情节
C. 性质
D. 社会危害性
满分:5分
3.下列情况中属于教唆未遂的是___。
A. 被教唆的人犯被教唆的罪未遂
B. 被教唆的人拒绝接受教唆没有犯任何罪
C. 被教唆的人犯被教唆的罪构成预备形态、中止形态
D. 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而实施了其他犯罪
满分:5分
4.下列犯罪中属于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有___。
A. 侵占罪
B. 侮辱罪
C. 遗弃罪
D. 虐待罪
满分:5分
5.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___处罚
A. 从轻
B. 减轻
C. 免除
D. 不予
满分:5分
6.对于累犯,下列()表述是正确的
A. 应当从重处罚
B. 不适用缓刑
C. 不得假释
D. 不得减刑
满分:5分
三、判断题(共5道试题,共20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但是按本法规定的最高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2.刑法中的危害行为是必须表现行为人的意志或者意识的行为,没有意志或意识的行为不是刑法意义上的危害行为。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3.某甲因故意杀人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刑罚执行完毕后3年又犯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被判处罚金。对甲应当从重处罚。(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4.交通肇事后逃逸致人死亡定故意杀人罪。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5.甲欲抢劫便衣警察乙的财物,将乙推倒在地,并抽出尖刀对准乙的脸上划了一刀,逼迫其交出钱财。乙遂掏出身上的手枪朝甲的腿部开枪,但由于甲躲闪很快而未受伤。乙的行为是防卫过当。( )
A. 错误
B. 正确
兰大13秋《刑法学》在线作业2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一、单选题(共10道试题,共50分。)
1.辛某与谢某素有仇怨,一日,谢某拦住辛某,百般辱骂,辛某挥舞拳头作势欲打谢某,谢某逃跑,辛某紧追不舍,谢某从屠户刘某处抢得一把杀猪刀,辛某不敢再追,谢某用言辞激辛某,辛某又追。待辛某追近时,谢某用杀猪刀捅了辛某一刀,导致辛某心脏破裂而死,谢某的行为属:( )
A. 故意杀人
B. 防卫过当
C. 正当防卫
D. 紧急避险
满分:5分
2.对于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教唆犯___。
A. 应当从重处罚
B. 可以从重处罚
C. 应当加重处罚
D. 可以加重处罚
满分:5分
3.阻碍军人执行职务罪的犯罪对象是( )
A. 军人
B. 执行此任务的军人
C. 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军人
D. 正在服役的军人
满分:5分
4.下列行为中,构成故意杀人罪的行为有( )
A. 堕胎
B. 溺婴
C. 毁尸
D. 甲错误批评乙,乙十分气愤,自杀身亡
满分:5分
5.间歇性精神病人在___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A. 发病
B. B、住院治疗
C. 精神正常
D. 视具体情节而定
满分:5分
6.我国修订后的现行刑法开始施行的时间是___。
A. 1997年3月14日
B. 1996年10月1日
C. 1997年7月1日
D. 1997年10月1日
满分:5分
7.刑法区别于其他部门法的显著特点之一是()
A. 有鲜明的阶级性
B. 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
C. 为经济基础服务
D. 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范围要广泛得多
满分:5分
8.对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内,进行监督的国家机关是()
A. 原审人民法院
B. 刑罚执行机关
C. 公安机关
D. 国家安全机关
满分:5分
9.甲趁乙不备,夺走乙内装3000元现金的手提包。因用力过猛,乙被带倒在地,摔成重伤。甲的行为___。
A. 构成抢劫罪
B. 构成抢夺罪
C. 构成过失致人重伤罪
D. 构成抢夺罪和过失致人重伤罪
满分:5分
10.甲乙共同实施盗窃犯罪,盗得财物后,甲离去。乙发现屋内有一熟睡的少女,顿起歹意,将少女强奸,对于强奸少女案的处理___。
A. 甲乙构成共同犯罪
B. 甲构成未遂,乙构成即遂
C. 甲构成中止,乙构成既遂
D. 由乙单独负刑事责任
满分:5分
二、多选题(共6道试题,共30分。)
1.我国刑法规定的基本原则主要有___。
A. 罪刑法定原则
B. 不告不理原则
C. 罪刑相适应原则
D.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满分:5分
2.对下列哪些情形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
A. 15周岁的甲在聚众斗殴中致人死亡
B. 15周岁的乙非法拘禁他人使用暴力致人伤残
C. 15周岁的丙贩卖海洛因8000克
D. 15周岁的丁使用暴力奸淫幼女
满分:5分
3.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的相同点有( )
A. 都是有益于社会的合法行为
B. 都是为了保护合法权益
C. 都会在客观上造成一定的损害
D. 都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实施的
满分:5分
4.与自然人犯罪相比,单位犯罪的刑事责任的特点是___。
A. 整体性
B. 双重性
C. 全面性
D. 局限性
满分:5分
5.在我国对刑法的立法解释的方式有
A. 刑法中用条文明确规定的解释
B. 国家立法机关在法律的起草说明中所作的解释
C. 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刑法实施中发生的歧义所进行的解释
D. 国家立法机关工作人员撰写的刑法释义
满分:5分
6.依我国刑法规定,不能适用死刑的犯罪分子是___。
A. 犯罪的外国人
B. 犯罪以后自首的人
C. 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人
D. 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
满分:5分
三、判断题(共5道试题,共20分。)
1.刑法中的危害行为是必须表现行为人的意志或者意识的行为,没有意志或意识的行为不是刑法意义上的危害行为。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2.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3.王某正在匀速行车,8岁儿童李某玩弹弓,石子击中王的左眼,王本能地捂住自己的眼睛,方向盘失去控制将正在骑自行车的刘某撞死。王某的行为是意外事件,不承担刑事责任。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4.所有故意犯罪中都有犯罪目的和犯罪动机。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5.正当防卫的对象只能是不法侵害人。
A. 错误
B. 正确
兰大13秋《刑法学》在线作业4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一、单选题(共10道试题,共50分。)
1.甲是某国有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因为在网络上参与“赌球”欠乙10万元,后甲利用职务便利挪用本单位10万元公款还给乙,甲的行为属于( )
A. 挪用公款从事非法活动
B. 挪用公款从事营利活动
C. 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
D. 挪用资金
满分:5分
2.王某欠李某货款5万元久拖不还,李某遂将其子绑架,通知王某还钱取人,并将其子打成重伤致残。对李某应以何罪论处?( )
A. 绑架罪
B. 故意伤害罪
C. 非法拘禁罪
D. 绑架罪和故意伤害罪
满分:5分
3.犯罪客观方面是___。
A. 仅指危害行为
B. 仅指危害结果
C. 仅指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D. 指危害行为、危害结果、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犯罪的时间、地点和方法等
满分:5分
4.施某,男,美国人,系该国政府一职员,2001年5月14日以旅游者的身份来中国旅游,6月3日,施某在乘坐中国某航空公司航班飞机飞往新加坡途中,因琐事而与邻座一意大利人发生争执,遂用航班上的塑料餐叉将对方右眼刺伤致失明。关于本案是否可适用我国刑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
A. 本案的犯罪行为人是外国人,则受害人亦为外国人。依照属人管辖原则不适用我国刑法
B. 该案中涉案人员施某是外国政府职员,依照国际法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而因本案不适用我国刑法
C. 依照地域管辖原则,如果施某实施伤害行为时,该飞机正在中国领空,则本案应适用我国刑法,若在他国上空则适用他国法律
D. 施某杀人行为发生在中国的飞机内,是在中国刑法规定的领域效力范围内触犯中国刑法,应依照中国刑法论处
满分:5分
5.刑法与其他部门法相比其所具有的显著特点是___。
A. 阶级性
B. 战斗性
C. 严厉性
D. 调整、维护社会关系的广泛性和处罚方法的严厉性
满分:5分
6.王某因诈骗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3年,考虑其有积极退赃并检举他人犯罪的情节,决定宣告缓刑3年。考验期满内,王某又犯交通肇事罪,但在考验期内未被发现,在缓刑考验期满后公安机关又查获(未过追诉时效)。对王某的行为,如何处理___。
A. 不撤销原判宣告的缓刑,以交通肇事罪处罚
B. 不撤销原判宣告的缓刑,以累犯从重处罚
C. 撤销原判宣告的缓刑,前罪与后罪数罪并罚
D. 撤销原判宣告的缓刑,以惯犯从重处罚
满分:5分
7.甲是乙公司的职员,于某晚撬开公司财务室窗户,窃取一个内装25000元的密码箱,尔后乘出租车从公司返家。车到家附近,甲携密码箱下车,恰遇巡警丙等人。丙等人对其盘问,甲心虚,丢下密码箱就跑,丙等人立即追赶。当快追上时,甲拿出身藏得钢管向丙乱打,致丙受轻伤。甲的行为构成:( )
A. 抢劫罪
B. 盗窃罪和妨害公务罪
C. 盗窃罪和故意伤害罪
D. 职务侵占罪和妨害公务罪
满分:5分
8.我国刑法规定,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按刑法规定的最低刑为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适用我国刑法,但是按照___的法律不受处罚的除外。
A. 犯罪地
B. 外国人的本国
C. 外国人的居住地
D. 外国人的经常住所
满分:5分
9.危害公共安全罪与其他犯罪区别的关键是( )
A. 犯罪主体不同
B. 犯罪客观要件不同
C. 犯罪客体不同
D. 犯罪主观要件不同
满分:5分
10.犯罪行为直接作用的具体物或具体人,是___。
A. 社会关系
B. B、犯罪客体
C. 危害结果
D. 犯罪对象
满分:5分
二、多选题(共6道试题,共30分。)
1.犯罪中止可以发生在()
A. 犯罪预备阶段
B. 犯罪实行阶段
C. 犯罪行为尚未实施完毕的情况下
D. 犯罪行为已经实行完毕的情况下
满分:5分
2.按照犯罪所侵犯的社会关系的层次不同,可以将犯罪客体分为( )
A. 直接客体
B. 间接客体
C. 一般客体
D. 同类客体
满分:5分
3.过于自信的过失的特征是( )
A.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
B. 已经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
C. 已经预见自己的行为必然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
D. 并且轻信这种结果不会发生
满分:5分
4.下列各种行为哪些不实行数罪并罚?( )
A. 实施了非法制造枪支、非法运输弹药、非法储存爆炸物及非法邮寄弹药行为的
B. 犯重大责任事故罪致人重伤,死亡的
C. 为追索债务而非法拘禁他人并使用暴力使他人重伤,死亡的
D. 强奸妇女后,又实行杀人行为以图灭口的
满分:5分
5.一般自首构成的主体是___。
A. 犯罪以后自动投案的
B. 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
C. 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
D. 被通缉的犯罪嫌疑人
满分:5分
6.我国《刑法》第6条规定:“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本法”。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A. 此条根据“犯罪地在中国”确定刑法的效力,被称为属地原则
B. 在中国的船舶内或航空器内犯罪的应根据此条确立中国刑法的效力
C. 在中国的船舶内或航空器内犯罪不限定该船舶或航空器处在哪个国家
D. 英国人甲在中国诈骗美国花旗银行的银行信用证,应当适用此条确立中国刑法的效力
满分:5分
三、判断题(共5道试题,共20分。)
1.只有犯罪的行为和结果都发生在我国领域内的,才认定是在我国领域内犯罪。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2.甲为了骗取保险金放火烧了自己的住房,同时附近的居民区有近10户房屋被烧,对甲应该数罪并罚。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3.危害国家安全罪的主体多数是特殊主体,少数是一般主体。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4.我国刑法中的立功有一般立功与重大立功之分。(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5.只有犯罪的结果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才能认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
A. 错误
B. 正确
兰大13秋《刑法学》在线作业3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一、单选题(共10道试题,共50分。)
1.下列各罪中,属于特殊主体的犯罪是___。
A. 侵占罪
B. 伪证罪
C. 行贿罪
D. 生产销售假药罪
满分:5分
2.甲乙共同实施盗窃犯罪,盗得财物后,甲离去。乙发现屋内有一熟睡的少女,顿起歹意,将少女强奸,对于强奸少女案的处理___。
A. 甲乙构成共同犯罪
B. 甲构成未遂,乙构成即遂
C. 甲构成中止,乙构成既遂
D. 由乙单独负刑事责任
满分:5分
3.行为人在实施抢劫行为后,出于灭口的目的而将被害人杀害,对行为人的行为如何认定?( )
A. 抢劫罪的加重情节
B. 抢劫罪
C. 抢劫罪与故意杀人罪并罚
D. 故意杀人罪
满分:5分
4.我国刑法的目的是___。
A. 惩罚犯罪
B. 预防犯罪
C. 改造犯罪
D. 消灭犯罪
满分:5分
5.间歇性精神病人在___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A. 发病
B. B、住院治疗
C. 精神正常
D. 视具体情节而定
满分:5分
6.我国刑法规定,对于犯罪的外国人,可以独立适用或者附加___。
A. 驱逐出境
B. 剥夺政治权利
C. 罚金
D. 没收财产
满分:5分
7.刑法规定,对于中止犯罪,没有造成损害的___,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A. 应当
B. 可以
C. 视情节轻微程度
D. 如果是过失的
满分:5分
8.甲乙丙三人拦路抢劫砖厂老板丁,当场抢取现金首饰等价值5000元。仍然心有不甘,要他晚上8点在小石桥再交10万元,否则以后将杀害其全家。丁报案,然后带领警察在小石桥附近将等待丁前来交款的甲乙丙三人抓获。甲乙丙构成:( )
A. 抢劫罪既遂
B. 抢劫罪和敲诈勒索罪(未遂)
C. 抢劫罪和绑架罪(未遂)
D. 敲诈勒索罪既遂
满分:5分
9.甲趁乙不备,夺走乙内装3000元现金的手提包。因用力过猛,乙被带倒在地,摔成重伤。甲的行为___。
A. 构成抢劫罪
B. 构成抢夺罪
C. 构成过失致人重伤罪
D. 构成抢夺罪和过失致人重伤罪
满分:5分
10.国家工作人员挪用救灾款物归个人使用的___。
A. 以挪用特定款物罪从重处罚
B. 以挪用特定款物罪加重处罚
C. 以挪用公款罪从重处罚
D. 以挪用公款罪加重处罚
满分:5分
二、多选题(共6道试题,共30分。)
1.我国刑法规定的基本原则主要有___。
A. 罪刑法定原则
B. 不告不理原则
C. 罪刑相适应原则
D.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满分:5分
2.犯罪构成包含的要素为___。
A. 犯罪客体
B. 犯罪主体
C. 犯罪的客观方面
D. 犯罪的主观方面
满分:5分
3.甲把白糖当成砒霜投放于乙的食物中,欲杀死乙。乙因胃口不好,将食物给自己的狗吃了。甲的行为是故意杀人罪的( )
A. 未实行终了的未遂
B. 实行终了的未遂
C. 工具不能犯的未遂
D. 对象不能犯的未遂
满分:5分
4.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___处罚
A. 从轻
B. 减轻
C. 免除
D. 不予
满分:5分
5.与自然人犯罪相比,单位犯罪的刑事责任的特点是___。
A. 整体性
B. 双重性
C. 全面性
D. 局限性
满分:5分
6.在我国,广义的刑法包括()
A. 刑法典
B. 单行刑事法律
C. 刑法立法解释
D. 附属刑法
满分:5分
三、判断题(共5道试题,共20分。)
1.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不得少于2个月。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2.王某正在匀速行车,8岁儿童李某玩弹弓,石子击中王的左眼,王本能地捂住自己的眼睛,方向盘失去控制将正在骑自行车的刘某撞死。王某的行为是意外事件,不承担刑事责任。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3.精神病人犯罪不承担刑事责任。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4.自1959年至1975年,我国先后实行了7次特赦。(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5.凡犯罪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之外的,不适用我国刑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