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师13秋《旅游资源学》在线作业答案
福师13秋《旅游资源学》在线作业一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一、单选题(共20道试题,共40分。)
1.中国最早出现的城市公用园林是( )。
A. 圆明园
B. 华清宫
C. 寿山艮岳
D. 曲江芙蓉园
满分:2分
2.旅游环境容量是指( )
A. 旅游地的生态容量
B. 旅游地最大容人量
C. 生态环境承受能力
D. 生态环境不退化的接待得旅游人数
满分:2分
3.相对于旅游资源,旅游项目的经济特征更具有( )。
A. 潜在性
B. 现实性
C. 暂时性
D. 永久性
满分:2分
4.以保护特有的地质剖面及特殊的地貌景观为主的自然保护区有( )
A. 九寨沟
B. 阿尔金山
C. 缙云山
D. 五大连池
满分:2分
5.植物中的“岁寒三友”是指( )
A. 松、竹、柏
B. 松、兰、菊
C. 梅、竹、松
D. 菊、柏、松
满分:2分
6.在五岳中,形态如飞的是( )。
A. 衡山
B. 嵩山
C. 华山
D. 恒山
满分:2分
7.“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是哪个民族的民居写照( )。
A. 白族
B. 傣族
C. 纳西族
D. 彝族
满分:2分
8.综合自然景观类旅游资源的特质明显,以下不属于该类型资源描述的是( )
A. 资源类型的综合性
B. 高投资高回报率
C. 表现形式的多样性
D. 对游客的较强吸引力
满分:2分
9.园林构景手法很多,其中将园林划分为若干空间使之能获得园中有园、景中有景的构景手法称之为( )
A. 借景
B. 夹景
C. 对景
D. 分景
满分:2分
10.西岳华山最能体现的旅游属性是( )
A. 险峻美
B. 幽静美
C. 奇特美
D. 雄伟美
满分:2分
11.道教宫观建筑不包括( )
A. 神殿
B. 膳堂
C. 园林
D. 法堂
满分:2分
12.秦汉时形成的墓葬建制是( )
A. 大封大树
B. 覆斗方上
C. 因山为陵
D. 宝城宝顶
满分:2分
13.以下汉族节日中吃月饼的节日( )
A. 中秋节
B. 端午节
C. 元宵节
D. 重阳节
满分:2分
14.下列不属于佛教的基本教义中“四谛”的事( )
A. 苦
B. 集
C. 灭
D. 缘
满分:2分
15.中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是( )
A. 四川卧龙
B. 黑龙江扎龙
C. 广东鼎湖山
D. 湖北神农架
满分:2分
16.水温在45——60摄氏度的泉属于( )
A. 冷泉
B. 温泉
C. 热泉
D. 沸泉
满分:2分
17.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的岩性以( )为主
A. 玄武岩
B. 花岗岩
C. 流纹岩
D. 石英砂岩
满分:2分
18.国标《旅游区(点)质量划分等级和评定》划分旅游区为( )级。
A. 四
B. 三
C. 五
D. 六
满分:2分
19.1946年在我国四川发现,被誉为“活化石”的珍惜植物是( )
A. 水杉
B. 望天树
C. 王莲
D. 金茶花
满分:2分
20.世界十大名果中有“超级水果”之誉的是( )
A. 西瓜
B. 中华猕猴桃
C. 荔枝
D. 葡萄
满分:2分
二、多选题(共15道试题,共30分。)
1.根据旅游区的开发利用的程度,可将旅游区划分为( )
A. 自然景观旅游区
B. 人文景观旅游区
C. 深度开发旅游区
D. 轻度开发旅游区
满分:2分
2.旅游资源的共同特点有( )
A. 广域性
B. 区域性
C. 不可移动性
D. 重复使用性
满分:2分
3.旅游地形象定位方法包括( )
A. 领先优势定位
B. 比附定位
C. 名人效应定位
D. 品牌定位
满分:2分
4.旅游资源的“险”美是指( )
A. 形态陡峭
B. 气势险峻
C. 坡度大
D. 山脊高而窄
满分:2分
5.按照功能划分,旅游资源的类型有( )
A. 观光游览型
B. 参与型
C. 购物型
D. 保健休疗型
满分:2分
6.自然界中的岩石按成因可分为( )
A. 沙页岩
B. 岩浆岩
C. 变质岩
D. 沉积岩
满分:2分
7.以下属于民俗旅游文化的特征是( )
A. 地域性
B. 时代性
C. 不可继承性
D. 传承性
满分:2分
8.旅游资源评价的方法有( )
A. 定性评价
B. 定量评价
C. 综合评价
D. 分类评价
满分:2分
9.以下文化类型属于黄河流域的有( )
A. 大溪文化
B. 河姆渡文化
C. 仰韶文化
D. 龙山文化
满分:2分
10.生物旅游资源具有的功能是( )。
A. 构景
B. 成景
C. 隔景
D. 分景
满分:2分
11.旅游承载力包括有( )
A. 生态旅游承载力
B. 社会旅游承载力
C. 社会心理承载力
D. 经济旅游承载力
满分:2分
12.青海湖等旅游景区以电瓶车的往返穿梭,给游人游览的方便,从而明令禁止其他机动车的进入,其目的何在( )
A. 防止交通阻塞
B. 利于景区的环境保护
C. 给游人更好的游览环境
D. 是崇尚文明旅游的发展趋势
满分:2分
13.文化艺术旅游景观资源包括( )。
A. 文化艺术节
B. 地方戏曲
C. 地方曲艺杂技
D. 民间艺术
满分:2分
14.防止旅游资源破坏,必须限制游人容量,旅游规划部门测算游人数量的方法包括( )
A. 面积容量法
B. 线路容量法
C. 卡口容量法
D. 地区容量法
满分:2分
15.有关地质地貌与旅游的关系表述错误的是有( )
A. 地质地貌条件是自然景观存在的前提
B. 地质地貌可以单独构景
C. 通过地质地貌配景可以增加景区美感
D. 地质地貌是自然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满分:2分
三、判断题(共15道试题,共30分。)
1.旅游资源破坏因素主要包括自然衰败和建设性破坏。 (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2.人们对气候舒适度的要求, 以舒适指数为主, 风效指数为辅。(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3.游客在游览故宫时,只要兴致一来,就可以与文物来个亲密的接触。(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4.对于区域空间范围大 , 旅游资源种类多 , 制约因素多的旅游区来说 , 旅游综合评价一般采取定量分析的方法。(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5.旅游资源调查基本内容是旅游资源区的环境条件和调查区旅游资源状况。(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6.青海省饿青海湖和云南省的滇池都属于堰塞湖。(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7.中国古代雕塑强调“随石附型”、尊重自然、、崇尚自然的雕塑美学观念和原则,其中建于四川大足石刻就是我国历史上唐代雕塑艺术的代表。(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8.中国七大古都是北京、西安、南京、洛阳、开封、杭州、咸阳。(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9.可园、梁园、余荫山房、宝墨园并称为岭南四大园林。(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0.世界遗产是不可再生的旅游资源。(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1.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其干流流经我国10个省区市。(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2.旅游资源的定量评价方法包括技术单因子评价和层次分析法 。(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3.蜃景是指由于气温在垂直方向上剧烈变化,使空气密度的垂直分布产生显著变化,从而引起光线的折射现象,导致远处的地面景物出现在人们的眼前的一种奇异景观。(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4.风景河段的选择依据是水质和河岸景色。(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5.“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是用来形容由于垂直地带性所形成的景观特征。( )
A. 错误
B. 正确
福师《旅游资源学》在线作业二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一、单选题(共20道试题,共40分。)
1.旅游资源评价模型中评价因子的选择应具有的标准不包括( )
A. 层次性
B. 代表性
C. 兼容性
D. 系统性
满分:2分
2.综合自然景观类旅游资源的特质明显,以下不属于该类型资源描述的是( )
A. 资源类型的综合性
B. 高投资高回报率
C. 表现形式的多样性
D. 对游客的较强吸引力
满分:2分
3.海拔高度在5000——7000米的山地是( )
A. 低山
B. 中山
C. 高山
D. 极地高山
满分:2分
4.以丹霞地貌为代表的地质公园为( )。
A. 江西龙虎山
B. 江西庐山
C. 云南石林
D. 四川龙门山
满分:2分
5.从旅游角度来讲,海拔( )山地旅游价值最高
A. 100-500米
B. 500-2000米
C. 1000-3500米
D. 3500米以上
满分:2分
6.中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是( )
A. 四川卧龙
B. 黑龙江扎龙
C. 广东鼎湖山
D. 湖北神农架
满分:2分
7.有“火山地貌博物馆”之称的是( )
A. 东北大小兴安岭
B. 云南腾冲
C. 黑龙江五大连池
D. 山西大同
满分:2分
8.园林构景手法很多,其中将园林划分为若干空间使之能获得园中有园、景中有景的构景手法称之为( )
A. 借景
B. 夹景
C. 对景
D. 分景
满分:2分
9.生态旅游是一种以( )为资源的旅游活动
A. 自然环境
B. 人文环境
C. 森林环境
D. 气候条件
满分:2分
10.中国最早出现的城市公用园林是( )。
A. 圆明园
B. 华清宫
C. 寿山艮岳
D. 曲江芙蓉园
满分:2分
11.象征着“高洁”的植物是( )
A. 梅花
B. 桃李
C. 松柏
D. 竹
满分:2分
12.国标《旅游区(点)质量划分等级和评定》划分旅游区为( )级。
A. 四
B. 三
C. 五
D. 六
满分:2分
13.相对于旅游资源,旅游项目的经济特征更具有( )。
A. 潜在性
B. 现实性
C. 暂时性
D. 永久性
满分:2分
14.原始社会文化发现数量最多的是( )
A. 石器
B. 陶器
C. 青铜器
D. 玉器
满分:2分
15.“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是哪个民族的民居写照( )。
A. 白族
B. 傣族
C. 纳西族
D. 彝族
满分:2分
16.以保护特有的地质剖面及特殊的地貌景观为主的自然保护区有( )
A. 九寨沟
B. 阿尔金山
C. 缙云山
D. 五大连池
满分:2分
17.1946年在我国四川发现,被誉为“活化石”的珍惜植物是( )
A. 水杉
B. 望天树
C. 王莲
D. 金茶花
满分:2分
18.旅游资源从广义上讲是( )
A. 待开发的资源
B. 具有吸引力的客体
C. 无限的系统
D. 以上均不对
满分:2分
19.下列选项中不是苏州四大名园( )
A. 沧浪亭
B. 狮子林
C. 拙政园
D. 清晖园
满分:2分
20.以下选项中不是中国“四大名镇”的是( )
A. 开封朱仙镇
B. 湖北汉口镇
C. 江西景德镇
D. 山西运城镇
满分:2分
二、多选题(共15道试题,共30分。)
1.佛教建筑主要包括( )
A. 寺院
B. 佛塔
C. 石窟
D. 大雄宝殿
满分:2分
2.生物旅游资源的特点是( )
A. 可持续性
B. 季节性
C. 寓意性
D. 多功能性
满分:2分
3.按照功能划分,旅游资源的类型有( )
A. 观光游览型
B. 参与型
C. 购物型
D. 保健休疗型
满分:2分
4.旅游承载力包括有( )
A. 生态旅游承载力
B. 社会旅游承载力
C. 社会心理承载力
D. 经济旅游承载力
满分:2分
5.根据旅游区的开发利用的程度,可将旅游区划分为( )
A. 自然景观旅游区
B. 人文景观旅游区
C. 深度开发旅游区
D. 轻度开发旅游区
满分:2分
6.八百里洞庭,风光不再,原因是( )
A. 围湖造田
B. 湖区乱砍乱伐
C. 长江上游水土流失严重
D. 人们对湖区缺乏保护意识
满分:2分
7.下列属于堰塞瀑布的是( )
A. 镜泊湖吊水楼瀑布
B. 黄河壶口瀑布
C. 金华并互动瀑布
D. 四川跌溪瀑布
满分:2分
8.文化艺术旅游景观资源包括( )。
A. 文化艺术节
B. 地方戏曲
C. 地方曲艺杂技
D. 民间艺术
满分:2分
9.旅游资源调查的主要原则有( )
A. 双重身份原则
B. 真实可靠原则
C. 创造性原则
D. 筛选性原则
满分:2分
10.可持续性旅游发展的实质是( )。
A. 旅游与自然,人类生存环境协调
B. 旅游发展不能破坏这种平衡性
C. 以旅游促发展
D. 以发展促旅游
满分:2分
11.以下文化类型属于黄河流域的有( )
A. 大溪文化
B. 河姆渡文化
C. 仰韶文化
D. 龙山文化
满分:2分
12.下列山体与其名峰对应正确的是( )
A. 华山的南峰
B. 九华山的天台峰
C. 黄山的莲花峰
D. 峨眉山的万佛顶
满分:2分
13.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包括( )
A. 地质景观旅游资源
B. 地貌景观旅游资源
C. 水域景观旅游资源
D. 生物景观旅游资源
满分:2分
14.旅游地形象定位方法包括( )
A. 领先优势定位
B. 比附定位
C. 名人效应定位
D. 品牌定位
满分:2分
15.有关地质地貌与旅游的关系表述错误的是有( )
A. 地质地貌条件是自然景观存在的前提
B. 地质地貌可以单独构景
C. 通过地质地貌配景可以增加景区美感
D. 地质地貌是自然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满分:2分
三、判断题(共15道试题,共30分。)
1.侗族村寨的标志性建筑是鼓楼。(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2.宝光是某些山岳中一种特有的自然现象,其中武当山宝光久负盛名。(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3.人们对气候舒适度的要求, 以舒适指数为主, 风效指数为辅。(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4.旅游资源调查基本内容是旅游资源区的环境条件和调查区旅游资源状况。(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5.基部相连,呈簇状的石灰岩山峰被称为峰丛。(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6.可园、梁园、余荫山房、宝墨园并称为岭南四大园林。(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7.世界遗产是不可再生的旅游资源。(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8.黄山四奇是指石奇、松奇、云奇、日奇。(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9.旅游资源的定量评价方法包括技术单因子评价和层次分析法 。(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0.旅游资源价值评价是对旅游资源自身品质和丰优程度的评价。(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1.被誉为“东方艺术明珠”的民间工艺品是瓷器。(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2.江河的旅游价值主要体现在中下游河段,入长江,黄河等。(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3.旅游资源最核心的功能是吸引功能。(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4.早期道教的两大派别是天师道和太平道。(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5.旅游资源破坏因素主要包括自然衰败和建设性破坏。 (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