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本部)13秋《政治经济学》在线作业答案
南开(本部)13秋学期《政治经济学》在线作业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一、单选题(共30道试题,共60分。)
1.不变资本是指
A. 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
B. 资本家的货币资本
C. 资本家的商品资本
D. 用于购买劳动力的资本
满分:2分
2.形成商品二因素的原因是
A. 生产商品的劳动需要人和工具
B. 生产商品的劳动包括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
C. 生产商品的劳动同时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D. 生产商品的劳动包括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
满分:2分
3.人类社会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变化的总趋势,是
A. 逐步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B. 逐步由集约型向粗放型转变
C. 保持不变
D. 无法确定
满分:2分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的所有制基础
A. 私有制
B. 私有制为基础,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
C. 公有制为基础,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
D. 公有制
满分:2分
5.从资本流通公式的分析中可以发现价值增殖的根源是在
A. G—W阶段的的货币上
B. G—W阶段的商品购买行为上
C. G—W阶段所购买商品的价值上
D. G—W阶段所购买商品的使用价值上
满分:2分
6.劳动的二重性是
A. 两次劳动
B. 两种劳动
C. 两种具体形式的劳动
D. 同一劳动的两个不同侧面
满分:2分
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分配制度是
A. 以按需分配为主体
B.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
C. 以市场分配为主体
D. 以按要素分配为主体
满分:2分
8.集约型经济增长表现为
A. 高投入、高消耗
B. 低投入、低消耗
C. 低产出、低质量
D. 低效益、低速度
满分:2分
9.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
A. 成正比
B. 成反比
C. 反方向变动
D. 同方向变动
满分:2分
10.国际经济关系中“南北关系”问题即
A. 发达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关系问题
B.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问题
C. 发展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问题
D. 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
满分:2分
11.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殊性在于其使用过程
A. 能转移自身价值
B. 其价值随着使用价值的消失而消失
C. 能创造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
D. 能保持自身的价值
满分:2分
12.收入分配中的公平是指
A. 社会成员享有平等受教育和就业的权利
B. 人们在竞争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和优势,从而获得相应的利益
C. 社会的一切财富和利益要均衡分配于全体公民
D. 由以上三点构成的有机系统
满分:2分
13.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划分依据是
A. 资本不同部分的价值周转方式
B. 资本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
C. 资本的使用时间长短
D. 资本不同部分的价格高低
满分:2分
14.政治经济学所考察的社会生产力包括
A. 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力变化
B. 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力性质
C. 生产力水平和生产力发展
D. 生产力性质和生产力水平
满分:2分
15.产业资本的最根本特征是
A. 能够给它的持有者带来利润
B. 创造为社会所需要的物质产品
C. 通过买卖活动获得利润
D. 雇用工人来创造剩余价值
满分:2分
16.社会资本的扩大再生产要求
A. 第I部类有资本积累,第II部类可以没有
B. 两大部类都要有资本积累
C. 第II部类有资本积累,第I部类可以没有
D. 两大部类都不必有资本积累
满分:2分
17.国民经济中各个物质资料生产部门之间及其分部门之间的组合构成状况,以及它们在社会生产总体中所占的比重是
A. 国民经济比例
B. 产业部门
C. 产业结构
D. 产业比例
满分:2分
18.可变资本周转加速可以
A. 提高剩余价值率
B. 提高年剩余价值率
C. 节约预付的可变资本
D. 节约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
满分:2分
19.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是
A. 资本积累的两种形式
B. 提高剥削程度的两种方法
C. 社会资本增大的两个杠杆
D. 个别资本增大的两种途径
满分:2分
20.超额剩余价值是
A. 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
B. 生产率普遍提高的结果
C. 所有企业提高劳动强度的结果
D. 先进的生产技术带来的
满分:2分
21.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的决定阶段是
A. 危机阶段
B. 萧条阶段
C. 复苏阶段
D. 高涨阶段
满分:2分
22.工资形式掩盖资本主义剥削是因为看不到
A. 有酬劳动和无酬劳动的区别
B. 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区别
C. 个别劳动和社会必要劳动的区别
D. 劳动力价值和劳动力价格的区别
满分:2分
23.社会生产方式是
A.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有机结合和统一
B. 劳动者和劳动资料的有机结合和统一
C.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结合和统一
D. 生产资料所有权和使用权的有机结合和统一
满分:2分
24.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本质特征是
A. 劳动在资本家的监督下进行
B. 生产的目的是获得剩余价值
C. 使用价值的生产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D. 使用价值的生产过程、价值形成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
满分:2分
25.第一产业是指
A. 农业
B. 制造业
C. 建筑业
D. 工业
满分:2分
26.对于产权的定义,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A. 产权就是生产资料归谁所有、营运及相关权力
B. 产权就是指生产资料归谁所有的关系
C. 产权就是把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的权利
D. 产权就是指人与人的经济社会关系
满分:2分
27.垄断条件下银行的新作用使银行变成了
A. 信用中介
B. 万能的垄断者
C. 支付中介
D. 普通的中介人
满分:2分
28.银行利润率是
A. 银行利润与银行全部资本的比率
B. 平均利润率
C. 平均利润率与利息率之差
D. 银行利润与自有资本的比率
满分:2分
29.资本主义商品价值中
A. c是新创造的价值,v+m是转移的价值
B. c+v是转移的价值,m是新创造的价值
C. c+v是新创造的价值,m是转移的价值
D. c是转移的价值,v+m是新创造的价值
满分:2分
30.货币的五种职能中最基本的是
A. 世界货币和贮藏手段
B. 贮藏手段和支付手段
C. 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
D. 价值尺度与价格标准
满分:2分
二、多选题(共20道试题,共40分。)
1.资本周转速度的加快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表现在
A. 每个生产过程剩余价值量的增多
B. 年剩余价值量的增加
C. 预付资本量的减少
D. 剩余价值率的提高
E. 年剩余价值率的提高
满分:2分
2.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会导致
A. 商品价值下降
B. 劳动力价值上升
C. 劳动力价值下降
D. 必要劳动时间缩短
E. 相对剩余价值增加
满分:2分
3.资本原始积累过程
A. 发生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前
B. 是采用暴力手段强迫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分离,把大量货币财富集中到少数人中
C. 是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经济条件的历史过程
D. 以剥削广大农民生产资料为其全部过程的基础
E. 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部进行的
满分:2分
4.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主要包括的内在要素
A. 加强企业改革,建设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企业制度
B. 培育和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C. 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建立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
D. 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和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
E. 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法律制度
满分:2分
5.固定资本大规模更新是
A. 克服经济危机的根本手段
B. 经济复苏和高涨的物质条件
C. 经济危机周期性的原因
D. 经济危机周期性的物质基础
E. 在再生产周期的高涨阶段发生的
满分:2分
6.资本主义信用的主要形式包括
A. 商业信用
B. 银行信用
C. 商品信用
D. 国家信用
E. 投资基金
满分:2分
7.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包括
A. 利润
B. 平均利润
C. 利息和地租
D. 银行利润
E. 垄断利润
满分:2分
8.等价交换原则是
A. 自然经济通行的原则
B. 简单商品经济通行的原则
C. 资本主义商品经济通行的原则
D.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通行的原则
E. 一切市场经济通行的原则
满分:2分
9.加速流动资本周转可以
A. 节省流动资本
B. 节省预付的可变资本
C. 增加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
D. 增加年剩余价值量
E. 提高年剩余价值率
满分:2分
10.现代资本主义银行体系是
A. 以中央银行为中心
B. 商业银行为主体
C. 辅以各种专业银行
D. 政策性银行
E. 以非银行金融业为补充的体系
满分:2分
11.商品的使用价值是
A. 由商品的自然属性决定的
B. 由交换决定的
C. 商品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D. 价值的决定因素
E. 商品的社会属性
满分:2分
12.经济规律的客观性说明,人们是可以
A. 认识它
B. 利用它
C. 限制它
D. 发现它
E. 创造它
满分:2分
13.资本主义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的关系是
A. 计时工资是计件工资的基础
B. 计件工资是计时工资的基础
C. 计时工资是计件工资的转化形式
D. 计件工资是计时工资的转化形式
E. 计时工资、计件工资都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
满分:2分
14.资本集中是
A. 资本家把企业的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
B. 把原来分散的中小资本合并为大资本
C. 通过竞争大资本吞并小资本实现的
D. 通过信用、特别是组织股份公司来实现
E. 增加社会资本总额的主要手段
满分:2分
15.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直接后果是
A. 单个资本增大
B. 土地价格有上升趋势
C. 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对减少
D. 生产资料生产的优先增长
E. 平均利润率的下降
满分:2分
16.对商品价值量的分析表明
A. 商品价值量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B. 复杂劳动只有还原为倍加的简单劳动,才能进行价值量的比较
C. 简单劳动只有换算为复杂劳动,才能进行价值量的比较
D. 单位商品价值量与部门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E. 单位商品价值量与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成正比
满分:2分
17.下列关于资本的划分正确的是
A. 按资本各部分在价值增殖过程中不同的作用,资本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B. 按资本各部分价值周转方式不同,资本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C. 按资本在生产过程中的不同作用分为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
D. 按资本在流通的不同作用,资本分为生产资本、商品资本、货币资本
E. 按资本在循环过程中采取的不同职能形式,资本可分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
满分:2分
18.商品的价值是
A. 抽象劳动的结果
B. 具体劳动的结果
C. 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
D. 一定社会关系下社会财富的社会形式
E. 体现一定的生产关系
满分:2分
19.要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公有制经济包括
A. 国有经济
B. 集体经济
C. 混合所有制中的国有成分
D. 混合所有制中的集体成分
E. 私营经济的收入
满分:2分
20.最基本的信用工具是
A. 股票
B. 商业票据
C. 存托凭证
D. 债券
E. 投资基金
满分:2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