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老师 发表于 2013-12-13 08:41:35

东北大学13秋《材料科学导论》在线作业答案

东北大学13秋学期《材料科学导论》在线作业1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一、单选题(共8道试题,共40分。)
1.天然矿物原料一般杂质较多,价格较低;而人工合成原料          。此外,对环境的影响也是选用原材料时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
A. 纯度较高
B. 价格也较高
C. 难以得到
D. 以上所有
满分:5分
2.尽管构成有机化合物的         种类为数不多,但由它们组合起来可以形成、不同的数量庞大的各种化合物,其数量与日俱增。
A. 有机物
B. 成分元素
C. 结构
D. 以上皆不正确
满分:5分
3.材料的性质也表示了                                  ,材料的导电性、导热性、光学性能、磁化率、超导转变温度、力学性能等都是材料在相应应力场作用下的响应。
A. 材料的有用性
B. 其对外界刺激的整体响应
C. 材料的特殊性
D. 材料实用价值
满分:5分
4.钢铁、有色金属、玻璃、陶瓷、高分子材料等的原材料多数来自             、为矿物资源,形成于亿万年之前,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因此,在材料生产中必须节省资源、节约能源、回收再生。
A. 工业
B. 农业
C. 材料加工行业
D. 采掘工业
满分:5分
5.在使用性能的研究过程中,也应特别注意                   对其影响。
A. 加工工艺技术
B. 材料使用环境
C. 材料的加工形状
D. 以上皆正确
满分:5分
6.高分子材料、金属材料和无机非金属材料,不论其形状大小如何,其宏观性能都是由                              。
A. 它的化学成分所决定的
B. 其化学组成和组织结构决定的。
C. 其加工工艺过程所决定的
D. 其使用环境所决定的
满分:5分
7.范德华键是永远存在于分子间或分子内非键结合的力,是一种                。
A. 相互吸引的力
B. 相互排斥的力
C. 具有决定性的力
D. 非常强烈的键合方式
满分:5分
8.材料内部的结构与材料的化学组成及外部条件密切相关,因此材料的      与其化学组成及外部条件也是密切相关的。
A. 形状
B. 性能
C. 结构
D. 应用
满分:5分
二、多选题(共2道试题,共10分。)
1.金属材料的主要成型方法有:                              等。
A. 液态成型
B. 塑变成型
C. 锻压成型
D. 机械加工
满分:5分
2.舍弃       (1)            ,选用         (2)          是当前设计的倾向,例如我们经常听到的“以塑代木”, “以塑代钢”等。
A. 高档材料
B. 传统材料
C. 新型材料
D. 廉价材料
满分:5分
三、判断题(共10道试题,共50分。)
1.有开采利用价值的矿物称为矿石,与矿石相伴生的无用矿物称脉石。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分
2.当前,材料的性质和使用性能愈来愈多地取决子材料的纳米结构,介子宏观尺度和微观尺度之间纳米尺度的研究已成为材料科学与工程新的重点,它是了解材料磁性、电子学性质和光学性质的枢纽。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分
3.考古表明,青铜文明的源头在古代中国、希腊和埃及等。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分
4.在高温下使用,高分子材料家族仍然可以使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分
5.根据加热温度的高低可分为高温熔融法和低温熔融法两类;制备高分子化合物的本体聚合和熔融聚合是典型的高温熔融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分
6.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自动控制、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锻压加工已经发展的更加完善发挥出技术优势,获得更快。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分
7.复合材料不仅保留了原组成材料的特色,更重要的是还可进行复合结构设计,即增强体的比例、分布、排列、编织和取向等的设计。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分
8.考古发掘结果表明,人类掌握炼铁的技术早于炼铜。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分
9.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原料趋于高纯化,可以用无机盐的水溶液或金属醇盐等溶液作为初始原料,某些有机化合物已成为新型陶瓷原料的前驱体或辅助原料。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分
10.与普通材料相比,复合材料可改善或克服单—材料的弱点,充分发挥它们的优点,并赋予材料新的性能;可按照构件的结构和受力要求,给出预定的、分布合理的配套性能,进行材料的最佳生产加工等。
A. 错误
B. 正确
13秋学期《材料科学导论》在线作业2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一、单选题(共8道试题,共40分。)1.在使用性能的研究过程中,也应特别注意                   对其影响。A. 加工工艺技术B. 材料使用环境C. 材料的加工形状D. 以上皆正确满分:5分2.一个原子最邻近的、等距离的原子数称为          。A. 价电子数B. 原子团C. 晶体结构D. 配位数满分:5分3.任何一种材料都有其                            。A. 特有的性能B. 特有的用途C. 特征的性能和应用D. 以上皆正确满分:5分4.材料增强的种类有                              。A. 颗粒增强B. 晶须C. 纤维增强D. 上述所有满分:5分5.铜是人类获得的          。A. 第一种金属材料B. 第二种人造材料C. 最先发现的化学元素D. 最经济的工程材料满分:5分6.早在      年,前人类己学会使用稻草作增强材料,掺人粘土中,用太阳晒干制砖,以后又学会了火烧制砖。A. l 万年B. 8000C. 5000D. 3000满分:5分7.材料的性质也表示了                                  ,材料的导电性、导热性、光学性能、磁化率、超导转变温度、力学性能等都是材料在相应应力场作用下的响应。A. 材料的有用性B. 其对外界刺激的整体响应C. 材料的特殊性D. 材料实用价值满分:5分8.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的差异本质上是由                   、以不同的键合方式造成的。A. 其不同的组成B. 相同的组成C. 不同的元素D. 相同的元素满分:5分二、多选题(共2道试题,共10分。)1.非线性光学材料主要以无机非线性光学晶体为主。这类材料的特点是,若高能量的光波(如激光)射入这类晶体时,会在晶体中引起非线性效应,例如                               。A. 谐波发生B. 电光效应C. 光混频D. 参量振荡满分:5分2.高分子材料在电子电器与信息产业中,主要应用在:                              等。A. 电子电器绝缘件B. 电器设备结构件C. 电子元件封装件D. 以上所有满分:5分三、判断题(共10道试题,共50分。)1.根据加热温度的高低可分为高温熔融法和低温熔融法两类;制备高分子化合物的本体聚合和熔融聚合是典型的高温熔融法。A. 错误B. 正确满分:5分2.制作陶瓷基复合材料的主要目的是增加材料强度。A. 错误B. 正确满分:5分3.一般情况下强度越高的材料延展性越低。A. 错误B. 正确满分:5分4.陶瓷有很高的熔点、高的强度和化学惰性,可用作高温发动机和金属切削刀具等;而具有压电、介电、电导、半导体、磁学、机械等特性的特种陶瓷,在相应的领域发挥作用。A. 错误B. 正确满分:5分5.金属的高电导率和高热导率都是金属中自由电子运动的结果。A. 错误B. 正确满分:5分6.与金属材料相比,工程塑料的强度和弹性模量均较高,这是目前工程塑料作为工程结构材料得以广泛使用的原因。A. 错误B. 正确满分:5分7.GaAs及其相关化合物半导体材料作为微波器件材料和光电子材料有着特殊功能。它既可以作为半导体的微波固体振蔼源及激光光源,又可以用作微波和激光探测器,在光纤通讯、全息图像转换及光存储方面有着广泛用途。A. 错误B. 正确满分:5分8.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由于发展历史不同,材料性质不同,其成型方法形成各自的系统、独具特色。A. 错误B. 正确满分:5分9.几乎所有的元素都能以一定的结合方式构成物质。同一种或不同种类的原子通过化学键(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等)结合在一起构成物质的分子。A. 错误B. 正确满分:5分10.只有从不同的微观层次上正确地了解材料的组成和组织结构特征与性能间的关系,才能有目的、有选择地制备和使用材料。A. 错误B. 正确13秋学期《材料科学导论》在线作业3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一、单选题(共8道试题,共40分。)1.天然矿物原料一般杂质较多,价格较低;而人工合成原料          。此外,对环境的影响也是选用原材料时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A. 纯度较高B. 价格也较高C. 难以得到D. 以上所有满分:5分2.材料的性质是在元器件或设备实现预期的使用性能而得到利用的。即材料的使用性能取决于                  A. 材料的组成B. 材料的基本性能C. 材料的结构D. 材料的合成与加工工艺满分:5分3.一个原子最邻近的、等距离的原子数称为          。A. 价电子数B. 原子团C. 晶体结构D. 配位数满分:5分4.为了处理成分复杂的难选矿石,还有可以与机械选矿法联合使用的化学选矿方法,即采用                              处理。
A. 草酸盐酸B. 盐酸C. 硫酸D. 上述所有满分:5分5.相同的原材料通过不同的制备工艺过程和方法,可以制得具有                        。A. 不同性能的材料B. 相同性能的材料C. 不同化学组成的材料D. 以上所有满分:5分6.陶是人类                              。A. 最先使用的天然材料B. 最先发现的材料C. 第一个人工制成的合成材料D. 以上皆不对满分:5分7.从材料4 个要素出发,深入到         ,研究材料结构和性质的关系,实现定量化;按使用性能逐个原子对材料进行组装和裁剪,得到一系列具有理想性质的或新的、甚至出乎预料现象的新颖材料或功能材料。A. 电子尺度B. 原子尺度C. 分子尺度D. 原子、电子尺度满分:5分8.按原子或分子的结合与结构分布状态的不同,材料的组成可分成                     。A. 固溶体B. 聚集体C. 和复合体D. 以上所有满分:5分二、多选题(共2道试题,共10分。)1.现代工业上习惯把金属分为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两大类,除               三种金属属于黑色金属之外,其余的所有金属都属于有色金属。A. 铁B. 锰C. 铬D. 钒满分:5分2.切削物体或对物体进行塑性变形加工的工具材料可分为                        ,其中可列入超硬质材料范畴的是超硬质合金和金刚石等材料。A. 高碳钢B. 高速钢C. 超硬质合金D. 金刚石满分:5分三、判断题(共10道试题,共50分。)1.认识矿物的产状有助于了解矿物的成因和富集过程,不但有利于地质找矿,而且对工程技术人员来说,冶炼一种金属后被废弃的炉渣,可能是另一种与之共生的金属或非金属的富集矿。A. 错误B. 正确满分:5分2.所有金属和非金属受环境作用产生的劣化变质都是腐蚀。A. 错误B. 正确满分:5分3.由于锻造是在固态下成型的,金属的变形受到限制,因此,与铸件相比,锻件成本较高。A. 错误B. 正确满分:5分4.聚乙烯(PE)原料来源非常丰富,且具有制造工艺流程较短,制品加工时可以增塑等优点,因此,发展很快,在五大通用塑料中产量最大,且是用途广泛、价格最低的产品之一。A. 错误B. 正确满分:5分5.考古表明,青铜文明的源头在古代中国、希腊和埃及等。A. 错误B. 正确满分:5分6.每种材料采用哪一种成型方法,应根据其自身的成型特性、制品性质及经济上的合理性等因素来决定。A. 错误B. 正确满分:5分7.聚乙烯(PE)原料来源非常丰富,且具有制造工艺流程较短,制品加工时可以增塑等优点,因此,发展很快,在五大通用塑料中产量最大,且是用途广泛、价格最低靡的产品之一。A. 错误B. 正确满分:5分8.从先秦出土的玻璃器物可以看出,中国的玻璃制造至少有3000多年的历史。A. 错误B. 正确满分:5分9.只有从不同的微观层次上正确地了解材料的组成和组织结构特征与性能间的关系,才能有目的、有选择地制备和使用材料。A. 错误B. 正确满分:5分10.水泥之所以是一种水硬性胶凝材料,是因为水泥的主要组分——熟料中含有水硬性的矿物,所以水泥的性质在极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烧结成熟度。A. 错误B. 正确满分:5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东北大学13秋《材料科学导论》在线作业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