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学(本部)13秋《公共政策分析》在线作业答案
东北大学(本部)13秋学期《公共政策分析》在线作业1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一、单选题(共10道试题,共40分。)
1.“国家政权机关或政党为了实现政治、经济、文化上的目的,根据历史条件和当前情况制定的一套措施和办法”是指( )
A. 公共政策
B. 政策
C. 决定
D. 决策
满分:4分
2.当政策涉及相关群体的利益时,受益人是特定的群体,即该项公共政策只向一个或数个受益群体提供利益,而该利益的获得并不使其他特定群体损益。这类公共政策属于( )。
A. 分配性的政策
B. 调节性的政策
C. 自我调节性的政策
D. 再分配性的政策
满分:4分
3.政策制定过程的起点是( )。
A. 政策问题的认定
B. 政策目标的认定
C. 政策方案的认定
D. 社会问题的认定
满分:4分
4.公共政策的核心特征是( )。
A. 价值性
B. 公共性
C. 权威性
D. 周期性
满分:4分
5.美国著名政治学家勒纳和拉斯韦尔创始公共政策学科时使用的名称是( )
A. 政策科学
B. 公共政策学
C. 政策学
D. 政策分析
满分:4分
6.在两党制或多党制国家中,政府的政策往往随着政党的轮换更替而呈现明显的周期波动,这种现象属于典型的( )
A. 阶段性政策周期
B. 功能性政策周期
C. 反复性政策周期
D. 原因性政策周期
满分:4分
7.公共政策指( )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A. 企业
B. 政府
C. 第三部门
D. 个人
满分:4分
8.公共政策的决择实际上就是将有关政策加以( )的过程。
A. 合理化
B. 合法化采纳
C. 有序化
D. 排列组合
满分:4分
9.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决策方式是( )。
A. 合议制
B. 合议 、 三权分立制
C. 民主集中制
D. 合议、民主集中制
满分:4分
10.旧的公共政策虽被终止,但公共政策所要实现的功能并不取消,而是将其合并到其他的公共政策或者其他的工作中,从公共政策的终结方式类型讲,属于( )。
A. 替代
B. 分解
C. 合并
D. 缩减
满分:4分
二、多选题(共10道试题,共40分。)
1.头脑风暴法的特点有( )
A. 自由畅想
B. 延迟评判
C. 多次反馈
D. 禁止批评和表扬
满分:4分
2.公共政策决策程序合法化,最为主要的是( )。
A. 行政机关的决策程序合法化
B. 企业的决策程序合法化
C. 事业单位的决策程序合法化
D. 立法机关的决策程序合法化
满分:4分
3.公共政策的主体主要包括( )
A. 政治领袖
B. 政党组织和利益集团
C. 民意代表、大众传媒
D. 各类政策研究组织
满分:4分
4.公共政策的终结方式有( )。
A. 替代
B. 分解
C. 合并
D. 缩减
满分:4分
5.除了公平性外,高质量的公共政策还表现在( )等层面。
A. 明晰性
B. 合理性
C. 稳定性
D. 协调性
满分:4分
6.政策终结的方式有( )
A. 合并
B. 替代
C. 缩减
D. 分解
满分:4分
7.在进行政策宣传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
A. 个性化原则
B. 强制性
C. 适时原则
D. 说服原则
满分:4分
8.影响公共政策执行的社会环境因素主要包括( )
A. 政治环境
B. 自然灾害
C. 经济环境
D. 社会心理环境
满分:4分
9.公共政策问题的构建包括( )等相互衔接的步骤。
A. 问题搜索
B. 问题界定
C. 问题详述
D. 问题感知
满分:4分
10.在进行政策宣传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
A. 个性化原则
B. 强制性
C. 适时原则
D. 说服原则
满分:4分
三、判断题(共5道试题,共20分。)
1.美国是公共政策学的发源地。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2.在我国,立法决策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行政法规;行政措施、决定和命令;部门规章;地方性规章;地方性行政措施、决议和命令。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3.层级分析法是一种用来明确一个问题情境的原因的技术,其中,可行原因是那些可由政策制定者操控的原因。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4.公共政策评估指对公共政策输出的评估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5.所拟定的备选方案,应该尽可能地把所有方案都能包括进去。
A. 错误
东北大学(本部)13秋学期《公共政策分析》在线作业2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一、单选题(共10道试题,共40分。)1.“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是一种典型的( )A. 替代式政策执行B. 残缺式政策执行C. 照搬式政策执行D. 观望式政策执行满分:4分2.公共政策执行的正确程序是( )A. 政策颁布——实施准备——政策宣传——政策实验——全面推行B. 政策颁布——政策宣传——实施准备——政策实验——全面推行C. 政策宣传——政策颁布——实施准备——政策实验——全面推行D. 政策颁布——政策实验——政策宣传——实施准备——全面推行满分:4分3.公共政策的核心特征是( )。A. 价值性B. 公共性C. 权威性D. 周期性满分:4分4.政策监控的客体是( )A. 立法机关B. 行政机关C. 司法机关D. 政策系统及其运行过程满分:4分5.《系统分析和政策科学》一书将公共政策的定量分析技术分为两种类型,即( )A. 确定型的分析技术和随机分析技术B. 定量分析技术和半定量分析技术C. 非确定型的分析技术和规划管理技术D. 计算机分析技术和数学分析技术满分:4分6.停止执行某项公共政策,属于( )。A. 功能的终结B. 组织的终结C. 公共政策自身的终结D. 以上都不是满分:4分7.在下列制度中,能够实现政策规划主体多元化的是( )A. 招聘制度B. 奖惩制度C. 听证制度D. 考任制度满分:4分8.把公共利益诉求转换为权威性的公共政策,这是( )。A. 利益表达B. 利益综合C. 政策制定D. 政策执行满分:4分9.“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是一种典型的( )A. 替代式政策执行B. 残缺式政策执行C. 照搬式政策执行D. 观望式政策执行满分:4分10.现代意义上的政策评估最早兴起于( )A. 20世纪30年代B. 20世纪50年代C. 20世纪60年代D. 20世纪90年代满分:4分二、多选题(共10道试题,共40分。)1.公共政策的终结方式有( )。A. 替代B. 分解C. 合并D. 缩减满分:4分2.在进行政策宣传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A. 个性化原则B. 强制性C. 适时原则D. 说服原则满分:4分3.公共政策问题的边界分析法所包括的具体方法有( )A. 类比分析法B. 饱和抽样法C. 边界估计法D. 类别分析法满分:4分4.一般把公共政策议程建立分成( )。A. 外在创始型B. 参与型C. 内在创始型D. 动员型满分:4分5.公共政策的主体主要包括( )A. 政治领袖B. 政党组织和利益集团C. 民意代表、大众传媒D. 各类政策研究组织满分:4分6.我国行政决策的合法化程序包括( )A. 决策方案的提出B. 法制部门的审查C. 领导会议讨论决定D. 行政首长的签署发布满分:4分7.下列哪些属于政策执行的途径( )。A. 法律B. 行政C. 经济D. 说服教育满分:4分8.公共政策问题的基本属性有( )A. 辩证性B. 主观性和人为性C. 关联性D. 稳定性和可预期性满分:4分9.公共政策学的学科要素有( )A. 理论渊源B. 概念体系C. 研究对象D. 研究方法满分:4分10.公共政策实施准备包括( )。A. 思想准备B. 物质准备C. 计划准备D. 组织准备满分:4分三、判断题(共5道试题,共20分。)1.公共政策在其有效期限内处于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A. 错误B. 正确满分:4分2.外部评估的优势在于能方便地掌握公共政策运行活动中的第一手资料.但是,由于存在利益相关性,评估可能缺乏客观性和公正性A. 错误B. 正确满分:4分3.所有问题最终都会成为公共政策问题A. 错误B. 正确满分:4分4.政策执行是一个由一系列不同层次的决策组成的过程。A. 错误B. 正确满分:4分5.作为一门科学,政策科学总是以理性原则为基础,试图运用科学方法建立各种理性模型来改进政策制定,同时也重视政策制定者的经验、直觉、预见、灵感等超理性因素,以及情感、深层心理动机等非理性因素的作用。A. 错误B. 正确东北大学(本部)13秋学期《公共政策分析》在线作业3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一、单选题(共10道试题,共40分。)1.以一系列假设为依据,对作为分析对象的政策在设想中将要实现的环境和各种条件进行描述和预测的政策分析方法称为( )A. 头脑风暴法B. 德尔菲法C. 脚本写作D. 个人判断法满分:4分2.不仅提供咨询意见,还拥有部分公共决策权力的政策研究组织是( )A. 民间的政策研究组织B. 半官方的政策研究组织C. 官方的政策研究组织D. 非政府组织满分:4分3.政策执行模型中的“雷恩—拉宾诺维茨模型”也称( )A. 互适模型B. 循环模型C. 综合模型D. 博弈模型满分:4分4.旧的公共政策虽被终止,但公共政策所要实现的功能并不取消,而是将其合并到其他的公共政策或者其他的工作中,从公共政策的终结方式类型讲,属于( )。A. 替代B. 分解C. 合并D. 缩减满分:4分5.在下列制度中,能够实现政策规划主体多元化的是( )A. 招聘制度B. 奖惩制度C. 听证制度D. 考任制度满分:4分6.政策制定过程的起点是( )。A. 政策问题的认定B. 政策目标的认定C. 政策方案的认定D. 社会问题的认定满分:4分7.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决策方式是( )。A. 合议制B. 合议 、 三权分立制C. 民主集中制D. 合议、民主集中制满分:4分8.把公共利益诉求转换为权威性的公共政策,这是( )。A. 利益表达B. 利益综合C. 政策制定D. 政策执行满分:4分9.下列行为中,属于公共政策诉求的是( )。A. 学生要求学校减免学费B. 农民要求政府减轻负担C. 工人要求工厂增加工资D. 公众要求传媒关注生态环境满分:4分10.“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是一种典型的( )A. 替代式政策执行B. 残缺式政策执行C. 照搬式政策执行D. 观望式政策执行满分:4分二、多选题(共10道试题,共40分。)1.公共政策评估的具体标准包括( )A. 政治标准B. 经济标准C. 道德标准D. 技术标准满分:4分2.公共政策的主体主要包括( )A. 政治领袖B. 政党组织和利益集团C. 民意代表、大众传媒D. 各类政策研究组织满分:4分3.史密斯过程模型认为影响公共政策执行的要素有( )。A. 目标群体B. 理想化的政策C. 环境因素D. 执行机构满分:4分4.衡量一项公共政策的成本—收益,可从( )等角度分析。A. 个人B. 政府C. 社会D. 以上角度都不是满分:4分5.在进行政策宣传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A. 个性化原则B. 强制性C. 适时原则D. 说服原则满分:4分6.公共政策问题的基本属性有( )A. 辩证性B. 主观性和人为性C. 关联性D. 稳定性和可预期性满分:4分7.中国的官方决策者包括( )。A. 中国共产党B. 人民代表大会C. 国家行政机关D. 国家司法机关满分:4分8.一般说来,西方国家的官方决策者包括( )。A. 立法机关B. 行政决策机关C. 行政执行机关D. 法院满分:4分9.公共政策合法化的内容包括( )。A. 公共政策问题合法化B. 公共政策内容的合法化C. 决策程序合法化D. 公共政策对象合法化满分:4分10.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策结果的主要表现形式有( )A. 人大决定B. 基本法律C. 一般法律D. 地方性法规满分:4分三、判断题(共5道试题,共20分。)1.政策实验的选点必须是在全局中具有典型条件的地方,这些典型条件要带有普遍性。A. 错误B. 正确满分:4分2.公共政策的本质是要解决利益分配问题,这里的利益指物质利益,不包括精神利益。A. 错误B. 正确满分:4分3.政策执行实施准备中的计划准备包括防范措施准备。A. 错误B. 正确满分:4分4.谓公共政策的合理性,就是指公共政策本身所具有的因果联系。它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首先,是指公共政策是否针对了客观的公共政策问题,公共政策所规定的各项内容是否反映了客观存在着的现实情况,公共政策所规定的各项行为是否符合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其次,是指公共政策的执行是否具有现实的可能性,也就是是否具备能够切实地解决这一公共政策问题的条件。A. 错误B. 正确满分:4分5.公共政策执行,简单地讲,就是把公共政策内容付诸实施的过程。A. 错误B. 正确满分:4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