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油(华东)13秋《中国法制史》在线作业答案
中石油(华东)《中国法制史》2013年秋学期在线作业(一)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一、单选题(共10道试题,共40分。)
1.西周民事诉讼称( )
A. 质剂
B. 傅别
C. 狱
D. 讼
满分:4分
2.中国历史上首次改法为律的人是( )
A. 子产
B. 邓析
C. 商鞅
D. 李悝
满分:4分
3.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公布成文法是( )
A. 子产铸刑书
B. 邓析作竹刑
C. 赵鞅铸刑鼎
D. 李悝制《法经》
满分:4分
4.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成文法典是()
A. 律刑
B. 九章律
C. 被庐之法
D. 法经
满分:4分
5.春秋时邓析私造刑书,称为( )
A. 竹刑
B. 刑鼎
C. 吕刑
D. 禹刑
满分:4分
6.商朝初期的立法有( )
A. 《吕刑》
B. 《禹刑》
C. 《政典》
D. 《汤刑》
满分:4分
7.《法经》的总则篇是( )
A. 杂律
B. 盗律
C. 贼律
D. 具律
满分:4分
8.西周时期的买卖契约称( )
A. 傅别
B. 质剂
C. 红契
D. 束矢
满分:4分
9.商朝实行神明裁判,其主要方是()
A. 神水裁判
B. 神蛇裁判
C. 捞油锅
D. 占卜
满分:4分
10.
《法经》六篇先后顺序的正确排列是( ) ①贼②盗③具④杂⑤囚⑥捕
A. ①②③④⑤⑥
B. ②①⑥⑤③④
C. ②①⑤⑥④③
D. ①②⑥③④⑤
满分:4分
二、多选题(共5道试题,共30分。)
1.西周时期的“五听”是指( )
A. 辞听
B. 面听
C. 耳听
D. 色听
满分:6分
2.夏朝的五刑包括()
A. 墨、劓
B. 大辟
C. 孥戮
D. 宫、髌
满分:6分
3.春秋时反对公布成文法的人有( )
A. 子产
B. 邓析
C. 孔子
D. 叔向
满分:6分
4.西周时期买卖契约的形式是()
A. 质
B. 剂
C. 傅
D. 别
满分:6分
5.根据《法经》的精神,国家重点打击的犯罪行为是()
A. 谋反
B. 谋大逆
C. 盗
D. 贼
满分:6分
三、判断题(共10道试题,共30分。)
1.
封建法典《法经》的编撰体例基本上是诸法合体、以刑为主。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分
2.商朝婚姻实行一夫一妻制。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分
3.
周礼的根本原则是亲亲、尊尊。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分
4.西周时,丈夫可以以七种理由休弃妻子,称为七出;但已婚妇女在三种情况下不得被休弃,即三不去。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分
5.商朝后期继承的基本原则是父死子继、兄终弟及。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分
6.“刑不上大夫”意味着大夫不受刑法的制裁。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分
7.禹刑是商朝的习惯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分
8.
西周时期礼与刑的适用原则是宗法等级制。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分
9.昏、墨、贼中的贼是指盗窃。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分
10.《法经》的指导思想是“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
A. 错误
B. 正确
中石油华东《中国法制史》2013年秋学期在线作业(二)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一、单选题(共10道试题,共40分。)1.唐律规定,殴打或谋杀祖父母、父母的行为构成 ( )A. 不孝B. 恶逆C. 大不敬D. 不义满分:4分2.“殊死”这一刑名最早出现在( )A. 秦朝B. 汉朝C. 南北朝D. 唐朝满分:4分3.唐代中央司法机关的长官会审重案的制度称()。A. 圆审B. 三司推事C. 三司会审D. 朝审满分:4分4.中国古代以身高确定刑事责任年龄的是( )A. 战国B. 秦朝C. 汉朝D. 唐朝满分:4分5.( )将八议之制首次载入律文。A. 汉律B. 晋律C. 北齐律D. 曹魏新律满分:4分6.汉代立法活动始于( )A. 九章律B. 约法三章C. 傍章D. 越宫律满分:4分7.秦代官吏选任实行( )A. 什伍连坐B. 亲属连坐C. 邻里连坐D. 保任连坐满分:4分8.“重罪十条”最初出现于( )A. 北魏律B. 晋律C. 北齐律D. 北周律满分:4分9.唐朝规定可以“击登闻鼓”或“邀车驾”的方式申诉是( )A. 所有案件B. 疑难案件C. 一般冤屈D. 重大冤屈满分:4分10.亲亲得相首匿是在( )确立的。A. 西周B. 汉朝C. 唐朝D. 宋朝满分:4分二、多选题(共5道试题,共30分。)1.唐朝规定的刑罚原则有( )A. 共犯区分首从B. 二罪以上俱发以重者论C. 自首减免刑罚D. 比况类推满分:6分2.“官当”制度从其起源到正式定名是在以下哪几部律典中( )A. 《魏律》B. 《晋律》C. 《北魏律》D. 《陈律》满分:6分3.《开皇律》的立法成就主要表现在( )A. 规定“八议”之制B. 规定“十恶”大罪C. 确立封建五刑体系D. 废除鞭刑、车裂等酷刑满分:6分4.以下反映汉朝司法制度中法律儒家化特征的是( )A. “五听”B. “非公室告”C. 春秋决狱D. 秋冬行刑满分:6分5.为削弱诸侯国势力,汉朝制定了( )A. 沈命法B. 越宫律C. 左官律D. 阿党附益之法满分:6分三、判断题(共10道试题,共30分。)1.隋朝开皇三年颁布的《大业律》,废除前代的酷刑,更定刑名为笞、杖、徒、流、死五刑。A. 错误B. 正确满分:3分2.唐律在规定财产继承方面,一般采用嫡长子继承制。A. 错误B. 正确满分:3分3.秦代官吏在执法中对法律所作的解释称法律解释。A. 错误B. 正确满分:3分4.《唐律疏议》的“疏”和“律”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A. 错误B. 正确满分:3分5.魏明帝时出现了我国最早的专门从事法律教育和培训的机构和官员是律博士。A. 错误B. 正确满分:3分6.晋武帝泰始四年颁行《泰始律》,即新律。A. 错误B. 正确满分:3分7.秦朝的民间相诉有公室告和非公室告之分。A. 错误B. 正确满分:3分8.唐朝刑事立法的成就,集中反映在《唐律疏议》中。A. 错误B. 正确满分:3分9.《名例》列于篇首,这种形式是《魏律》的一种创新,后一直为封建法典所沿用。A. 错误B. 正确满分:3分10.汉文帝、景帝时,是以黄老思想作为立法的指导思想。A. 错误B. 正确中石油华东《中国法制史》2013年秋学期在线作业(三)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一、单选题(共10道试题,共40分。)1.奸党罪创置于( )A. 秦律B. 汉律C. 唐律D. 明律满分:4分2.中国历史上最后一部封建法典是( )A. 《大清律》B. 《大清律集解》C. 《大清律例》D. 《大清律集解附例》满分:4分3.我国第一部刊版印行的封建法典是()A. 元典章B. 大清律C. 魏律D. 宋刑统满分:4分4.鞠谳分司是( )审判制度的特色A. 宋朝B. 清朝C. 唐朝D. 元朝满分:4分5.充军刑在( )得到广泛的使用A. 宋朝B. 明朝C. 唐朝D. 元朝满分:4分6.最早创设行省地方机构是在( )A. 宋朝B. 元朝C. 明朝D. 清朝满分:4分7.元朝中央最高行政机关是( )A. 理藩院B. 宣政院C. 大宗正府D. 中书省满分:4分8.刺配刑是作为赦免某些 的代用刑。A. 流罪B. 徒罪C. 死罪D. 笞杖满分:4分9.宋朝中央设立的审刑院是()A. 审判复核机关B. 军事机关C. 监察机关D. 宗教审判机关满分:4分10.《诉讼》在法典上独立成篇始于( )A. 北宋B. 南宋C. 唐朝D. 元朝满分:4分二、多选题(共5道试题,共30分。)1.清朝经过秋审的案件,可免死刑的有( )A. 情实B. 缓决C. 可矜D. 留养承祀满分:6分2.中国古代司法机构中的大理寺和刑部职能有所交替,其中刑部掌中央审判权是在()A. 唐朝B. 宋朝C. 明朝D. 清朝满分:6分3.清朝大清会典是在( )时期编撰的A. 康熙B. 乾隆C. 道光D. 光绪满分:6分4.明初“刑乱国用重典”的内容包括( )A. “重典治吏”B. 打击反逆重罪C. 德主刑辅D. 治乱世用重典满分:6分5.宋朝中央行政体制中的“三司”是指( )A. 户部司B. 度支司C. 刑部司D. 盐铁司满分:6分三、判断题(共10道试题,共30分。)1.明代充军按期限分为终身和永远。A. 错误B. 正确满分:3分2.清朝统治者一脉相承的立法指导思想是参汉酌金。A. 错误B. 正确满分:3分3.明朝的会审包括三司会审、圆审、秋审、大审和热审A. 错误B. 正确满分:3分4.康熙时,翰林院修戴名世著 《南山集》 ,有“大逆”等语,被斩首。A. 错误B. 正确满分:3分5.明朝中央司法机关为刑部、大理寺和御史台,合称“三法司”。A. 错误B. 正确满分:3分6.廷杖是由 皇帝 下令,司礼太监监刑,锦衣卫施刑。A. 错误B. 正确满分:3分7.宋朝主要的经常的立法活动是编例。A. 错误B. 正确满分:3分8.清律中以 笞 、杖、 徒 、 流 、死五刑为正刑。A. 错误B. 正确满分:3分9.充军作为正式刑名,是从明朝开始的。A. 错误B. 正确满分:3分10.元朝时地方司法审判权,掌握在由蒙古人担任的达鲁花赤手中。A. 错误B. 正确满分:3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