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老师 发表于 2013-10-20 09:16:45

北语13秋《中国法制史》在线作业答案

北语13秋《中国法制史》作业1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一、单选题(共10道试题,共40分。)
1.( )分为夏、商法律制度和西周时期法律制度两部分
A. 奴隶制法制时期
B. 封建制法制时期
C. 近代法制时期
D. 现代法制时期
满分:4分
2.西周的诉讼,民事案件称为( )。
A. “诉”
B. “讼”
C. “狱”
D. “察”
满分:4分
3.西周时期法律规范的表现形式,已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除传统的“誓”、“诰”、“命”等王命以外,以()为具体表现的周族习惯法也占有相当的比重。
A. “教”
B. “礼”
C. “言”
D. “谕”
满分:4分
4.夏、商等朝代的统治者把( )归纳为自己权力的本源。
A. “天”
B. 大地
C. 神仙
D. 月亮
满分:4分
5.公元前530年,邓析综合当时郑国内外的法律规范,编成刑书,刻在竹简上,称为“( )”。
A. 竹刑
B. 成文法
C. 成文刑
D. 邓律
满分:4分
6.公元前536年,郑国执政子产将郑国的法律条文铸在象征国家权力的金属鼎上,向全社会公布,史称“( )”。
A. 书同文
B. 颁铁律
C. 铸刑书
D. 纳金言
满分:4分
7.中国早期法制的鼎盛时期是在( )。
A. 商朝
B. 西周
C. 春秋
D. 战国
满分:4分
8.下列不属于西周婚姻“六礼”的是( )。
A. 纳采
B. 纳征
C. 跪请
D. 亲迎
满分:4分
9.西周时有专职的官员管理契约事宜,称为( )。
A. 质剂
B. 傅别
C. 司约
D. 质人
满分:4分
10.( )制度是西周时判案时判断当事人陈述真伪的五种方式
A. 五听
B. 六辨
C. 七审
D. 八议
满分:4分
二、多选题(共5道试题,共20分。)
1.西周时缔结婚姻的三大原则( )。
A. 一夫一妻制
B. 同姓不婚
C. 媒妁之言
D. 父母之命
满分:4分
2.关于西周法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殷彝”指被允许继续适用的一些商朝法律。
B. 遗训即先王留下的遗制。
C. 吕刑基本精神在于贯彻“明德慎罚”的指导思想
D. 吕刑是一部流传至今影响深远的律法
满分:4分
3.西周时期解除婚姻的“三不去”原则包括( )。
A. 在夫家染病
B. 有所娶而无所归
C. 与更三年丧
D. 前贫贱后富贵
满分:4分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商实行以王为代表的奴隶主国家所有制
B. 商王朝前期实行“兄终弟及”的继承制度
C. 商代中央司法审判机关称为司寇(或大司寇)
D. 司寇以下,设“正”、“史”等属官,协助司寇具体审理刑、民事案件
满分:4分
5.“三刺”制度指的是西周时凡遇重大疑难案件,应( )。
A. 先交群臣讨论
B. 再交官吏们讨论
C. 最后交给所有国人商讨决定
D. 由统治者决定
满分:4分
三、判断题(共10道试题,共40分。)
1.“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是中国古代法律中的一项重要法律原则。(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2.西周时,审理刑事案件叫做“断狱”。(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3.铸刑鼎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公布成文法活动。(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4.商鞅变法取消世卿世禄制和一切特权。(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5.在早期中国社会中,法律与道德之间缺乏明确的分界,二者互为表里。(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6.西周时监狱称“圜土”,又称“囹圄”。(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7.在西周诉讼制度中,犯人要求上诉再审,称为“乞鞫”(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8.在西周时期,身份继承实行嫡长子继承制,财产继承也是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9.《法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成文法典。(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10.“法”与“刑”共同构成西周法律的完整体系。( )
13秋《中国法制史》作业3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一、单选题(共10道试题,共40分。)
1.下列不是元朝制定的法律的是( )。
A. 《元典章》
B. 《大元通制》
C. 《至正条格》
D. 《泰和律》
满分:4分
2.( )规定:夫外出三年不归,六年不通问,准妻改嫁或离婚。
A. 《永徽疏议》
B. 《宋刑统》
C. 《北齐律》
D. 《开皇律》
满分:4分
3.( )开始使自古以来以钱财抵罪的方式制度化与法律化了。
A. 《唐律》
B. 《北魏律》
C. 《北齐律》
D. 《开皇律》
满分:4分
4.( )正式确立了新五刑体例。
A. 《开皇律》
B. 《北魏律》
C. 《北齐律》
D. 《唐律》
满分:4分
5.元朝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官府都十分注重以( )断案。
A. 事实
B. 判例
C. 法律文件
D. 皇令
满分:4分
6.( )是经皇帝或司法官员所判案件的成例,多属刑事法规。
A. 事实
B. 条格
C. 编敕
D. 判例
满分:4分
7.( )是唐代首部法典。
A. 《唐律疏议》
B. 《武德律》
C. 《北齐律》
D. 《开皇律》
满分:4分
8.( )的完成代表着中国古代立法的最高水平与最高成就。
A. 《北齐律》
B. 《开皇律》
C. 《永徽律疏》
D. 《北魏律》
满分:4分
9.元代法律形式深受( )编敕的影响,内容广泛,具有法规大会的性质。
A. 唐朝
B. 两宋
C. 辽
D. 金
满分:4分
10.辽最早的一部法典,是辽太祖时诏令定法律而编成的( )。
A. 《决狱法》
B. 《杖刑法》
C. 《卫禁律》
D. 《徒流法》
满分:4分
二、多选题(共5道试题,共20分。)
1.元代条格是由皇帝亲自裁定或由中书省等中央机关颁发给下属官府的政令,主要是有关( )等方面的法规。
A. 民事
B. 刑事
C. 行政
D. 财政
满分:4分
2.明代审判制度有重要发展,这集中体现在会官审录制度上,明代会审分为( )。
A. 八府巡按
B. 三司推事
C. 九卿“圆审”
D. “三司会审”。
满分:4分
3.元代法律,其基本法律形式以( )为主。
A. 编敕
B. 条格
C. 断例
D. 皇令
满分:4分
4.唐代沿袭隋制,皇帝以下设置( )三大司法机构,执行各自司法职能。
A. 鸿胪寺
B. 大理寺
C. 刑部
D. 御史台
满分:4分
5.宣政院是( )的最高专门机关,官员由僧侣担任。
A. 宗教管理
B. 刑狱
C. 复审
D. 宗教审判
满分:4分
三、判断题(共10道试题,共40分。)
1.宋律禁止五服以内亲属结婚,包括禁止姑舅两姨兄弟姐妹结婚(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2.《永徽律疏》又称《唐律疏议》,是唐高宗永徽年间在《贞观律》基础上修订完成的一部极为重要的法典(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3.金法律在奉行民族压迫政策,对本民族和汉族适用不同的法律(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4.唐代立法前期主要以编敕和修订刑律统类为内容(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5.宋代法律因袭唐制,对借与贷作了区分。借指消费借贷,而贷则指使用借贷。(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6.唐律是我国封建法典的楷模,是中华法系的代表作,在世界法制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7.宋代买卖契约中的绝卖是指附条件的买卖,当所附条件完成,买卖才算最终成立(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8.《唐律》中的《卫禁律》是关于惩治贼盗犯罪方面的法律,它以维护地主阶级政治统治和财产不受侵犯为主旨(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9.唐代规定,法官审判案件必须具引律令定罪,否则要承担刑事责任(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10.残害人肢体的肉刑在王朝法典律文上不复存在始于《开皇律》( )。
13秋《中国法制史》作业2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一、单选题(共10道试题,共40分。)
1.直诉作为制度成于( )。
A. 东晋
B. 西晋
C. 西汉
D. 东汉
满分:4分
2.秦律把杀伤人、偷盗等危害封建统治的犯罪,列为严惩对象,这类犯罪称为( ),官府对此必须受理。
A. 告诉
B. 非公室告
C. 犯首
D. 公室告
满分:4分
3.秦律处罚侵犯财产罪上集团犯罪(五人以上)较一般共犯罪处罚( )。
A. 从重
B. 从轻
C. 相同
D. 不可知道
满分:4分
4.从渊源关系上讲,(   )可说是古代监察制度的发端。
A. 商朝
B. 西周
C. 秦代
D. 汉代
满分:4分
5.西汉时期( )是皇帝针对特定事件特定对象临时发布的诏令,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A. 律
B. 科
C. 令
D. 比
满分:4分
6.( )是封建社会允许官吏以官职爵位折抵徒刑的一种特权制度。
A. 八议
B. 具名
C. 亲亲得相首匿
D. 官当
满分:4分
7.《魏律》将( )制度正式列入法典。
A. 亲亲得相首匿
B. 五刑
C. 八议
D. 六决
满分:4分
8.首次规定“重罪十条”的是( )。
A. 《北周律》
B. 《北齐律》
C. 《宋律》
D. 《魏律》
满分:4分
9.依服制定罪是( )首创,目的在“峻礼教之防”。
A. 《北周律》
B. 《北齐律》
C. 《晋律》
D. 《魏律》
满分:4分
10.按照汉朝法律,凡首谋隐藏造反农民的,构成( )罪,要判处弃市斩刑。
A. 谋反罪
B. 首匿
C. 大不敬
D. 谋杀罪
满分:4分
二、多选题(共5道试题,共20分。)
1.汉高祖的约法三章是()。
A. 杀人者死
B. 伤人抵罪
C. 偷盗抵罪
D. 官员不负刑责
满分:4分
2.汉代的官吏休假制度称为“告”,可分为()。
A. “予告”
B. “赐告”
C. “进告”
D. “缓告”
满分:4分
3.下列属于“八议”制度的是( )。
A. 议亲与议故
B. 议贤与议能
C. 议功与议贵
D. 议勤与议宾
满分:4分
4.晋律死刑有三,分别是()。
A. 凌迟
B. 枭首
C. 腰斩
D. 弃市
满分:4分
5.下列属于汉代的主要立法的是( )。
A. 《九章律》
B. 《傍章律》
C. 《越宫律》
D. 《朝律》
满分:4分
三、判断题(共10道试题,共40分。)
1.汉律规定平民擅自越出国界的,构成“出界”罪,按照《出界律》,轻者耐为司寇,重者诛杀。。(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2.“官当”正式出现在《北魏律》与《陈律》中。(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3.北魏太武帝改“平望观”为“听讼观”。(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4.秦律对“子盗父母、父母擅刑,髡子及奴妾”等引起的诉讼,官府不予受理子女强行告诉的,还要给予处罚(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5.《陈律》首定测罚之制。(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6.秦律规定,凡属未成年犯罪,不负刑事责任或减轻刑事处罚(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7.梁武帝天监三年(公元504年)建康女子任提犯拐骗人口罪,子景慈证明其母确有此行。其子这种行为在当时也会被判刑(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8.汉初黄老思想盛行的根本原因原因是统治者宽仁。(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9.“八议”制度是对皇帝近亲属犯罪后实行减免处罚的法律规定。(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10.“春秋决狱”的核心在于“论心定罪”,即根据人的主观动机、意图、愿望来确定其是否有罪。( )
13秋《中国法制史》作业4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一、单选题(共10道试题,共40分。)
1.清代在行政立法方面,仿照汉制设立( ),相继颁行各种单行法规。
A. 督察院
B. 宣政院
C. 六部
D. 八旗
满分:4分
2.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导致中英( )的缔结,开近代不平等条约之端。
A. 《天津条约》
B. 《北京条约》
C. 《南京条约》
D. 《天津条约》
满分:4分
3.《民事诉讼律草案》以( )国民诉法为蓝本。
A. 法国
B. 英国
C. 意大利
D. 德国
满分:4分
4.中国工农民主政权第一个宪法性文件是( )。
A. 《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
B.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C. 《陕甘宁边区保障人权财权条例》
D. 《兴国苏维埃宪法大纲》
满分:4分
5.我国首部独立的刑事诉讼法典草案是( )。
A. 《刑法草案》
B. 《刑事诉讼法草案》
C. 《刑事诉讼法》
D. 《刑事诉讼律草案》
满分:4分
6.在清代( )已成为最重要的法律形式。
A. 诰令
B. 皇帝的谕令
C. 文书
D. 判例
满分:4分
7.在清代各级司法机关( )实际上探纵着司法审判。
A. 行政长官
B. 刑名幕吏
C. 旗人
D. 当地豪绅
满分:4分
8.所谓( ),其时一般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关于政治、经济、贸易、法律、文化、军事等方面规定彼此间权利义务的各种协议的总称。
A. 条约
B. 协定
C. 契约
D. 约定
满分:4分
9.( )是清朝全国最高监察机关,负责督察百官风纪、纠弹不法。
A. 宣政院
B. 六部
C. 八旗
D. 都察院
满分:4分
10.( )是清朝最重要的死刑复审制度,因在每年秋天举行而得名。
A. 大审
B. 秋审
C. 朝审
D. 热审
满分:4分
二、多选题(共5道试题,共20分。)
1.下列属于清朝律法的是( )。
A. 《盛京定例》
B. 《刑部现行则例》
C. 《大清律集解》
D. 《大清律集解附例》
满分:4分
2.清廷提出“仿行宪政”,认为立宪有三大利( )。
A. 皇位永固
B. 外患渐轻
C. 国富民强
D. 内乱可弥
满分:4分
3.清末颁行的主要商事法规有( )。
A. 《钦定大清商律》
B. 《公司注册试办章程》
C. 《商标注册试办章程》与《商标注册试办章程细目》
D. 《破产律》
满分:4分
4.清朝在少数民族地区维护法律统一的方式有( )。
A. 严惩贼盗、杀伤、捕逃及犯奸等罪,以维持地方秩序
B. 严格要求蒙古贵族、官员尊守法令
C. 实行特赦
D. 针对一些落后习俗颁有禁令
满分:4分
5.《钦定大清商律》主要内容包括( )。
A. 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奖励工商业的政策,肯定了资本主义近代企业的合法地位
B. 规定了商人的法律地位及商事活动中所应遵循的一般规则
C. 规定了公司的法律地位、种类,各种公司的组织机构、内部关系及外部关系、成立、变更、解散及会计制度等
D. 确立了资产阶级在国家政权中独一无二的地位
满分:4分
三、判断题(共10道试题,共40分。)
1.《大清刑律》改革刑罚,废除凌迟、枭首、戮尸、缘坐、刺字等酷刑(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2.清“八旗”严格说来只是军事组织(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3.清律严尊卑贵贱之等和良贱主仆之制(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4.清初,习惯法渐被成文法取代,单行条例逐渐成为主要法律形式之一(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5.《钦定大清商律》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部独立的商法典,颁布后一直使用到民国三年(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6.《中华民国约法》是一部带有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性质的宪法性文件(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7.清朝制定了“离主条例”等单行法规,放松原有人身依附关系,以此调整社会关系和经济关系(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8.《辛丑条约》规定:虐杀外人的城市,停止科举考试五年(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9.清代京师地方司法机构主要是五城察院(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10.清律对民众骚乱均用重刑,一般轻于明律(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北语13秋《中国法制史》在线作业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