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学(本部)13秋《法学概论》在线作业答案
东北大学(本部)13秋学期《法学概论》在线作业1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一、单选题(共20道试题,共100分。)
1.“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这句话体现了我国刑法的( )原则
A. 罪刑法定B. 罪刑相称
C. 罪责自负D. 适用刑法平等
满分:5分
2.对被劳动教养的人提起的诉讼,由()人民法院管辖
A. 原告住所地B. 被告住所地
C. 被告经常居住地D. 劳动教养地
满分:5分
3.按照我国刑法的规定,防卫过当要负刑事责任,但( )
A. 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B. 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C. 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D. 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满分:5分
4.某医院妇产科护士甲值夜班时,一新生婴儿啼哭不止,甲为了止住其哭闹,遂将仰卧的婴儿翻转成俯卧,并将棉被盖住婴儿头部。半小时后,甲再查看时,发现婴儿已无呼吸,该婴儿经抢救无效死亡。经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鉴定,该婴儿系俯卧使口、鼻受压迫,窒息而死。甲对婴儿死亡结果的主观罪过是( )
A. 直接故意B. 间接故意
C. 疏忽大意的过失D. 过于自信的过失
满分:5分
5.我国刑法在溯及力问题上采取的原则是( )
A. 从新原则B. 从旧原则
C. 从新兼从轻原则D. 从旧兼从轻原则
满分:5分
6.甲将毒药投入仇人乙的茶杯中欲害死乙。乙喝下后倒在地上,痛苦呻吟。甲见到后非常害怕,急忙将乙送到医院抢救。但2个小时后乙终因抢救无效而死亡。甲的行为属于( )
A. 犯罪中止B. 犯罪未遂
C. 犯罪既遂D. 犯罪预备
满分:5分
7.下列人员中不能担任诉讼代理人的是()
A. 律师B. 普通公民
C. 机关、团体的代表D. 正在服刑的罪犯
满分:5分
8.我国法律规定:“无劳动能力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给付赡养费的权利。”该规定属于( )
A. 义务性规范B. 任意性规范
C. 授权性规范D. 禁止性规范
满分:5分
9.国家创制法的两种主要方式是( )
A. A 制定新法和沿用旧法B. B 制定国内法和参加国际条约
C. C 制定和认可D. D 制定和解释
满分:5分
10.在民事诉讼过程中,一方当事人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表明是否参加诉讼的,法院应()
A. 认为原告撤诉B. 缺席判决
C. 中止诉讼D. 终结诉讼
满分:5分
11.根据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观点,下列表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
A. 法在本质上是社会成员公共意志的体现
B. 法既执行政治职能,也执行社会公共职能
C. 法最终决定于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国家结构、国际环境等条件
D. 法不受客观规律的影响
满分:5分
12.累犯从重、自首从宽制度体现了我国刑法的( )
A. 罪刑法定原则
B. 罪刑相适应原则
C. 适用刑法平等原则
D. 惩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
满分:5分
13.行为人构成犯罪主观上的罪过形态不包括( )
A. 直接故意
B. 间接故意
C. 疏忽大意的过失
D. 意外
满分:5分
14.我国刑罚的目的是( )
A. 惩罚犯罪
B. 消灭犯罪
C. 预防犯罪
D. 平息民愤
满分:5分
15.甲深夜潜入乙家行窃,发现留长发穿花布睡衣的乙正在睡觉,意图奸淫,便扑在乙身上强脱其衣。乙惊醒后大声喝问,甲发现乙是男人,慌忙逃跑被抓获。甲的行为( )
A. 属于强奸预备
B. 属于强奸未遂
C. 属于强奸中止
D. 不构成强奸罪
满分:5分
16.为所有犯罪行为所侵害的客体称为( )
A. 犯罪的复杂客体
B. 犯罪的直接客体
C. 犯罪的一般客体
D. 犯罪的同类客体
满分:5分
17.下列案件中属于告诉才处理的是()
A. 渎职案件
B. 盗窃案件
C. 虐待案件
D. 抢劫案件
满分:5分
18.甲、乙合谋盗窃一电器仓库,由乙先配制一把“万能钥匙”。数日后,乙将配制的钥匙交给甲,二人约定当晚12点在仓库门口见面后行窃。晚上,乙害怕未去。甲到现场后,便用“万能钥匙”打开库房,窃得电脑二部,价值2万元,销赃后得赃款13000元。事后,甲分300元给乙,乙推脱后分文未取。乙的行为属于( )
A. 盗窃罪,但属于犯罪未遂
B. 盗窃罪,但属于犯罪中止
C. 与甲一起构成盗窃罪既遂
D. 不构成犯罪
满分:5分
19.当事人在起诉时可以自由地确定请求司法保护的范围和选择保护的方法,这表现了()
A. 检查监督原则
B. 当事人诉讼地位平等原则
C. 处分原则
D. 辩论原则
满分:5分
20.行为虽然客观上造成了损害结果,但是主观上存在( ),不构成犯罪
A. 间接故意
东北大学(本部)13秋学期《法学概论》在线作业2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一、单选题(共20道试题,共100分。)
1.犯罪客体体现的是一种( )
A. 物质关系
B. 思想关系
C. 人际关系
D. 权益关系
满分:5分
2.甲经常指使其13岁的儿子盗窃他人财物,数额巨大。甲与其儿子的行为属于( )
A. 共同犯罪
B. 甲为教唆犯,其儿子不构成犯罪
C. 甲单独构成犯罪,其儿子不构成犯罪
D. 甲与其儿子均不构成犯罪
满分:5分
3.为某一个具体犯罪行为所直接侵害的客体称为( )
A. 犯罪的同类客体
B. 犯罪的一般客体
C. 犯罪的直接客体
D. 犯罪的间接客体
满分:5分
4.下列选项中属于刑事诉讼强制措施的是()
A. 罚款
B. 行政拘留
C. 逮捕
D. 管制
满分:5分
5.有权批准逮捕的机关是()
A. 公安机关和审判机关
B. 检察机关和公安机关
C. 检察机关
D. 审判机关
满分:5分
6.我国刑法在溯及力问题上采取的原则是( )
A. 从新原则
B. 从旧原则
C. 从新兼从轻原则
D. 从旧兼从轻原则
满分:5分
7.一国或一地区现行法分为不同部门,而又成为内在统一、有机联系的系统,这被称为( )
A. 立法体系
B. 法的体系
C. 法系
D. 法的历史类型
满分:5分
8.我国刑罚的目的是( )
A. 惩罚犯罪
B. 消灭犯罪
C. 预防犯罪
D. 平息民愤
满分:5分
9.狭义的刑事诉讼是指()
A. 人民法院对刑事案件的审判活动
B. 人民检察院的起诉活动
C. 公安机关的侦查活动
D. 侦查、起诉和审判活动的总称
满分:5分
10.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始于( )
A. 胎儿形成
B. 出生
C. 年满10周岁
D. 年满18周岁
满分:5分
11.外国法院对我国公民的民事诉讼权利加以限制的,我国法院对该国公民实行()
A. 平等原则
B. 对等原则
C. 同等原则
D. 相等原则
满分:5分
12.我国刑法中的附加刑( )
A. 只能独立适用
B. 只能附加于主刑适用
C. 只有主刑是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才可以附加适用
D. 既可以附加适用,也可以独立适用
满分:5分
13.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有期徒刑的刑期,从( )之日起计算
A. 判决确定
B. 判决公布
C. 判决执行
D. 死刑缓期执行期满
满分:5分
14.现行宪法规定,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我国公民的( )
A. 神圣权利
B. 光荣义务
C. 权利和义务
D. 神圣职责
满分:5分
15.下列机关中不拥有侦查权的是()
A. 国家安全机关
B. 军队保卫部门
C. 人民检察院
D. 企事业单位的保卫部门
满分:5分
16.某医院妇产科护士甲值夜班时,一新生婴儿啼哭不止,甲为了止住其哭闹,遂将仰卧的婴儿翻转成俯卧,并将棉被盖住婴儿头部。半小时后,甲再查看时,发现婴儿已无呼吸,该婴儿经抢救无效死亡。经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鉴定,该婴儿系俯卧使口、鼻受压迫,窒息而死。甲对婴儿死亡结果的主观罪过是( )
A. 直接故意
B. 间接故意
C. 疏忽大意的过失
D. 过于自信的过失
满分:5分
17.一切犯罪构成在客观上必须具备的要件是( )
A. 危害行为
B. 危害结果
C. 犯罪的时间
D. 犯罪的地点
满分:5分
18.甲遗失一块瑞士表,被乙拾得。依照我国民法规定,甲与乙之间产生( )
A. 不当得利关系
B. 无因管理关系
C. 财产所有权关系
D. 侵权关系
满分:5分
19.下列哪一案件不应由人民检察院直接立案侦查()
A. 骗取出口退税案
B. 受贿案
C. 私分国有资产案
D. 徇私舞弊不征税款案
满分:5分
20.由于违法行为、违约行为或者因为法律规定而应承受的某种不利的法律后果,被称为( )
东北大学(本部)13秋学期《法学概论》在线作业3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一、单选题(共20道试题,共100分。)
1.犯罪未遂只能发生在( )
A. 犯罪着手以前
B. 犯罪着手之后
C. 犯罪预备阶段
D. 犯罪完成之后
满分:5分
2.名称权是( )
A. 公民享有的人格权
B. 自然人享有的身份权
C. 法人享有的人格权
D. 自然人和法人都享有的身份权
满分:5分
3.为某一类犯罪行为所共同侵害的客体称为( )
A. 犯罪的一般客体
B. 犯罪的直接客体
C. 犯罪的同类客体
D. 犯罪的复杂客体
满分:5分
4.决定自然人能否成为犯罪主体的关键因素是( )
A. 刑事责任年龄
B. 刑事责任能力
C. 行为人的精神状态
D. 行为人的受教育程度
满分:5分
5.我国刑法规定的完全负刑事责任的年龄为( )
A. 已满14周岁
B. 已满16周岁
C. 已满18周岁
D. 已满20周岁
满分:5分
6.冬季某日,爆破工甲误认为一个装有雷管的铝盒是他同事的饭盒,把它放在炉上烤,以致发生爆炸事故。甲对爆炸事故的发生在主观方面是( )
A. 间接故意
B. 疏忽大意的过失
C. 过于自信的过失
D. 意外事件
满分:5分
7.依据权利、义务的刚性程度或效力的强弱,法律规则可分为( )
A. 授权性规则和义务性规则
B. 强行性规则和任意性规则
C. 调整性规则和构成性规则
D. 规范性规则和标准性规则
满分:5分
8.误以人为兽加以杀伤的,属于( )
A. 目标的认识错误
B. 手段的认识错误
C. 因果关系的认识错误
D. 法律的认识错误
满分:5分
9.公安机关对于被拘留的人,应当在拘留后的()以内进行讯问
A. 12小时
B. 24小时
C. 48小时
D. 3日
满分:5分
10.我国法律规定:“无劳动能力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给付赡养费的权利。”该规定属于( )
A. 义务性规范
B. 任意性规范
C. 授权性规范
D. 禁止性规范
满分:5分
11.重刑主义是与下列哪一刑法基本原则相违背的( )
A. 罪刑法定原则
B. 罪刑相适应原则
C. 适用刑法平等原则
D. 惩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
满分:5分
12.第一次科学阐明了法的本质及其最基本的发展规律的是( )
A. 儒家学说
B. 基督教神学
C. 注释法学派
D. 马克思主义法学
满分:5分
13.下列行为中属于双方民事法律行为的是( )
A. 授权行为
B. 遗嘱行为
C. 撤销行为
D. 买卖行为
满分:5分
14.累犯从重、自首从宽制度体现了我国刑法的( )
A. 罪刑法定原则
B. 罪刑相适应原则
C. 适用刑法平等原则
D. 惩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
满分:5分
15.国家创制法的两种主要方式是( )
A. A 制定新法和沿用旧法
B. B 制定国内法和参加国际条约
C. C 制定和认可
D. D 制定和解释
满分:5分
1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当事人的是()
A. 原告
B. 被告
C. 诉讼代理人
D. 第三人
满分:5分
17.从最终决定意义上来说,法的内容是由()决定的
A. 政治条件
B. 经济条件
C. 文化条件
D. 道德条件
满分:5分
18.下列哪项属于我国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A. 回避
B. 管辖
C. 上诉
D. 检查监督
满分:5分
19.现行宪法规定,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我国公民的( )
A. 神圣权利
B. 光荣义务
C. 权利和义务
D. 神圣职责
满分:5分
20.甲经常指使其13岁的儿子盗窃他人财物,数额巨大。甲与其儿子的行为属于( )
A. 共同犯罪
B. 甲为教唆犯,其儿子不构成犯罪
C. 甲单独构成犯罪,其儿子不构成犯罪
D. 甲与其儿子均不构成犯罪
满分:5分满分:5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