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华东)13秋《采油工程》在线作业答案
中国石油(华东)13秋《采油工程》在线作业(一)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一、单选题(共10道试题,共60分。)
1.在压裂中,( )的作用在于使油层压力达到破裂压力,将地层压开裂缝。
A. 压裂液
B. 携砂液
C. 顶替液
D. 支撑液
2.当发现注水井水嘴掉时,应采用( )方法,使注水井保持正常生产。
A. 洗井或投捞解堵
B. 洗井
C. 投捞解堵
D. 重新投水嘴
3.在注水井分层指示曲线中,发现水嘴刺大,应采取( )措施,使注水井恢复正常。
A. 洗井或投捞解堵
B. 及时更换水嘴
C. 缩小水嘴
D. 洗井
4.( )是用于改造低渗透油层或解除范围大而严重的堵塞。
A. 解堵酸化
B. 压裂酸化
C. 选择性酸化
D. 酸化
5.( )就是在新井完成或是修井以后以解除钻井、完井期间形成的泥浆堵塞,恢复油井天然生产能力,并使之投入正常生产的一种酸化措施。
A. 酸化
B. 解堵酸化
C. 压裂酸化
D. 选择性酸化
6.目前,我们较普遍使用( ),除了具有其他配水管柱优点外,还具有测试调整方便,注水合格率高的优点。
A. 分层注水管柱
B. 活动或配水管柱
C. 空心活动或分层注水管柱
D. 偏心分层配水管柱
7.注水分层指示曲线平行右移,层段地层压力与吸水指数的变化为( )。
A. 升高、不变
B. 下降、变小
C. 升高、变小
D. 下降、不变
8.注水井全井水量明显下降,指示曲线向压力轴方向偏移,产生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
A. 水嘴堵塞
B. 水嘴刺大
C. 水嘴掉
D. 底部球座漏失或脱落
9.在注水井分层指示曲线中,发现水嘴堵塞现象,应采取什么办法( )。
A. 洗井或投捞解堵
B. 测试
C. 扩大水嘴
D. 洗井
10.当注水井的注水量大幅度增加,并且指示曲线明显偏向水量轴方向时,是由于( )造成的。
A. 水嘴堵塞
B. 封隔器失灵
C. 水嘴掉
D. 底部球座漏失或脱落
二、判断题(共10道试题,共40分。)
1.为了保证自喷井生产的稳定性,对有油嘴系统的设计要求嘴流必须达到临界流动条件。
A. 错误
B. 正确
2.气举按注气方式可分为连续气举和间歇气举,采用何种方式取决于地层能量的高低。
A. 错误
B. 正确
3.在计算沿井筒压力分布时通常采用迭代法进行计算,可按深度增量迭代,也可按压力增量迭代。
A. 错误
B. 正确
4.对于正常生产的自喷井而言,只要油嘴直径保持不变,油井产量也不会发生变化。
A. 错误
B. 正确
5.油井流入动态是指油井产量与井口压力的关系,它反映了油藏向该井供油的能力。
A. 错误
B. 正确
6.对于井底压力低于饱和压力的自喷井,井筒内可能出现的流型自下而上依次为:纯油流、泡流、段塞流、环流和雾流。
A. 错误
B. 正确
7.Vogel方程可用来预测任意油藏的油井产量随井底流压的变化关系。
A. 错误
B. 正确
8.采用气举阀的目的是降低气举启动压力和工作压力之差,减少投入成本。
A. 错误
B. 正确
9.使用Harrison方法可预测流动效率介于0.5~1.5之间的油井的流入动态关系。超过曲线范围之后,既无法预测。
A. 错误
B. 正确
10.在进行节点系统分析时,通常选用功能节点作为求解点,所谓功能节点指的是存在压差的节点或压力不连续的节点。
A. 错误
B. 正确
中国石油(华东)13秋《采油工程》在线作业(三)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一、单选题(共10道试题,共60分。)
1.进行酸化、压裂等措施后的油井,其井壁附近的油层渗透率都会改变,其表皮因子S( )0。
A. >
B. =
C. <
2.下列各项不属于油田开发建设总体建设方案设计内容的有( )。
A. 采油工程设计
B. 油气的加工与炼制
C. 油藏工程设计
D. 油藏地质研究
3.注水井全井水量特别大,水量全部从油管末端进入套管,油套管内外无压差,封隔器失灵,测试卡片台阶一样高,是由( )现象引起的。
A. 水嘴堵塞
B. 水嘴刺大
C. 水嘴掉
D. 底部球座漏失或脱落
4.对于油水层同时开采的油井,当油层压力高于水层压力时,放大压差生产可以提高油量,导致含水( )。
A. 上升
B. 下降
C. 不变
5.任何油井的生产都可分为三个基本流动过程,以下过程( )是自喷井区别于其它类型油井特有的过程。
A. 油层中的渗流
B. 井筒中的流动
C. 地面管线中的水平或倾斜管流
D. 嘴流
6.以下四个选项中,选项( )不是自喷井生产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内容。
A. 油嘴的选择
B. 生产管柱和出油管线的选择
C. 停喷条件的预测
D. 下泵深度的确定
7.水井调剖技术主要解决油田开发中的( )矛盾。
A. 平面
B. 注采平衡
C. 储采平衡
D. 层间
8.机械堵水要求出水层位上下有( ) m 以上的夹层,并且套管无损坏。
A. 0.5
B. 1
C. 1.5
D. 2.0
9.以下情形( )不属于扭矩曲线的应用范畴。
A. 检查是否超扭矩
B. 判断和计算平衡
C. 计算扭矩因数
D. 功率分析
10.对于油层受污染的或不完善井,其流动效率FE( )1。
A. >
B. =
C. <
二、判断题(共10道试题,共40分。)
1.系统保护储层的措施关键是优选入井介质和优化作业工艺。
A. 错误
B. 正确
2.油层保护的问题贯穿于油田开发的全过程,主要体现在钻井、完井的技术措施中,增产措施不涉及油层保护的问题。
A. 错误
B. 正确
3.采油工程方案设计主要用在对油田开采的宏观指导,而不强调它对单项工程设计的指导作用。
A. 错误
B. 正确
4.Vogel在建立无因次流入动态曲线和方程时,认为油井是理想的完善井。即油层部分的井壁是完全裸露的,井壁附近的油层未受伤害而保持原始状况。
A. 错误
B. 正确
5.低渗透油田整体压裂改造方案设计与单井压裂增产措施设计思想和理论方法基本相同,只是施工规模要大得多。
A. 错误
B. 正确
6.采油工程系统主要研究人工建造系统的设计与分析.
A. 错误
B. 正确
7.采油工程方案设计的基础资料包括油田地质资料、油藏工程资料以及采油工程方案中所涉及的各单项工程设计的基础资料等。
A. 错误
B. 正确
8.采油方式综合评价与决策分析中没有考虑油田开采是一个动态过程。
A. 错误
B. 正确
9.生产套管设计的主要内容在于套管尺寸、强度和密封性设计。
A. 错误
B. 正确
10.节点系统分析方法在采油方式选择应用中考虑到油井动态变化规律。
A. 错误
B. 正确
中国石油(华东)13秋《采油工程》在线作业(二)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一、单选题(共10道试题,共60分。)
1.在注水系统的首端加入少量的能防止或( )结垢的化学药剂,称为防垢剂。
A. 清除
B. 减缓
C. 降低
D. 增加
2.金属材料的( )与原接触的介质有着密切的关系。
A. 密度
B. 硬度
C. 抗酸化程度
D. 耐腐蚀程度
3.油井常规酸化的管柱深度应下到( )
A. 油层顶部
B. 油层中部
C. 油层底部
D. 油层底部以下5~10m
4.( )泵径较大,适合用在产量高、油井浅、含砂多、气量小的井上。
A. 管式泵
B. 杆式泵
C. 电潜泵
D. 无杆泵
5.抽油杆直径可分为( )等几种。
A. 3/8in,3/4in,6/8in
B. 16mm,19mm,22mm,25mm
C. 5/8in,3/4in,4/8in,5in
D. 15mm,20mm,22mm,25mm
6.地面动力设备带动抽油机,并借助于抽油杆来带动深井泵叫( )。
A. 有杆泵
B. 无杆泵
C. 电泵
D. 水力活塞泵
7.注水泵的效率是泵的( )之比。
A. 电压与电流
B. 排量与扬程
C. 有效功率与轴功率
D. 有效功率与无效功率
8.下列采油新技术中,( )可对区块上多口井实现共同增产的目的。
A. 油井高能气体压裂
B. 油井井下脉冲放电
C. 人工地震采油
D. 油井井壁深穿切
9.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防腐蚀方法是( )。
A. 刷防锈漆
B. 实体防腐
C. 阴极保护
D. 阳极保护
10.油田注水工程是油田上( )最多的一个系统。
A. 节能
B. 耗能
C. 效益
D. 资产
二、判断题(共10道试题,共40分。)
1.按照抽油泵在油管中的固定方式,抽油泵可分为管式泵和杆式泵,管式泵适用于井深、产量高的油井。
A. 错误
B. 正确
2.抽油机结构不平衡值指的是当连杆和曲柄销脱开时,为了保持游梁处于水平位置而加在悬点上的力。
A. 错误
B. 正确
3.抽油机井由于冲程损失、气体、漏失等的影响,抽油泵的泵效一定小于1。
A. 错误
B. 正确
4.如果上冲程电流峰值大于下冲程电流峰值,说明平衡不够应该增加平衡半径或平衡块重量。
A. 错误
B. 正确
5.抽油杆柱带动柱塞向上运动,游动阀打开,固定阀关闭,井口排出液体,泵腔内吸入液体。
A. 错误
B. 正确
6.在举升高粘度流体时,为了降低杆液之间的摩擦力,不能采用快速抽汲方式。
A. 错误
B. 正确
7.对于低气油比含水油井,可采用在泵下加深尾管的方法降低流压,以提高油井产量。
A. 错误
B. 正确
8.扭矩因数是悬点载荷在电机轴上造成的扭矩与悬点载荷的比值。
A. 错误
B. 正确
9.测量动液面的仪器称为回声仪,测量示功图的仪器称为动力仪。
A. 错误
B. 正确
10.对任何抽油机井而言,下泵深度必须在动液面以下,不可能出现下泵深度小于动液面深度的现象。
A. 错误
B. 正确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