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老师 发表于 2013-8-21 07:43:39

大工2013年9月份《社会保障及管理》模拟试卷A答案

机密★启用前
大连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2013年9月份《社会保障及管理》课程考试
模 拟 试 卷
考试形式:闭卷         试卷类型:(A)
☆ 注意事项: 1、本考卷满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所有试题必须答到试卷答题纸上,答到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试卷答题纸一并交回。
学习中心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社会保障制度的萌芽,最早出现在(   )。

A.15世纪的英国
C.17世纪的英国
B.16世纪的英国
D.18世纪的英国

2、社会保障始终是在全社会内实行的,经济发展水平只决定其保障水准高低,不决定其范围大小,保障对象是(   )。

A.全体国民,并且参加社会劳动
C.部分国民,不论是否参加过社会劳动者
B.全体国民,不论是否参加社会劳动
D.部分国民,并且参加过社会劳动

3、虽然现代养老保险和福利以及社会服务制度是在承认所有老年人都对社会有贡献的前提下实行的,但是在社会保障或社会待遇的实际操作上,也会区别考虑老年人的(   )。

A.历史贡献
C.特殊贡献
B.实际贡献
D.一般贡献

4、智利的养老保险基金改革做法是(   )。

A.由企业负担改由个人全部负担
C.由企业和国家负担改由个人全部负担
B.由国家负担改由个人全部负担
D.由企业和国家负担改由国家全部负担

5、《失业保险条例》对失业保险金的给付期作出了明确规定。根据失业者失业前单位和个人累计缴费时间1-5年,失业后可领取最长期限为(   )。

A.6个月的失业保险
C.14个月的失业保险
B.12个月的失业保险
D.18个月的失业保险

6、我国最早的补充医疗保险出现于(   )。

A.1995年
C.1997年
B.1996年
D.1998年

7、我国失业职工失业前在企业连续工作满(   )年的,发放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多为24个月。

A.1
C.10
B.5
D.15

8、我国国家机关实行的医疗保险是(   )。

A.劳保医疗
C.合作医疗
B.公费医疗
D.自费医疗

9、社会优抚中对保障对象的生活水平保障标准是(   )。

A.当地人民平均生活水平
C.最低生活水平
B.略高于当地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D.尽可能高地保障

10、劳动行政部门接到工伤报告和工伤保险待遇申请后应当在(   )天内做出是否确认为工伤的决定。

A.7
C.15
B.10
D.30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贝弗里奇报告》中确立了战后英国福利体系重建的基本原则是(   )。

A.普通性原则
D.福利性原则
B.满足最低需求原则
E.费用共担原则
C.充分就业原则

2、《失业保险条例》这标志着我国的失业保险制度又迈进了一个新的分阶段。因为(   )。
A.我国失业保险的保障范围的所扩充
B.失业保险基金来源实现了由企业保障向社会保障的转变
C.失业保险基金实行了“财政专户,收支两条线管理“的模式,逐步建立了管理、监督机制
D.失业保险基金来源实现了由企业保障向社区保障的转变
E.加入了责任追究及处罚力度
3、住房保障的形式暗贴是指政府对住房保障的非现金补贴,其中住房消费的消费者补贴包括(   )。

A.成本出售公房
D.利息补贴
B.低价出售公房
E.税收减负和实物分配
C.低租金制度

4、军队离退休干部安置工作的特点是(   )。

A.安置工作的高层次性
D.安置工作的政治性
B.安置对象的特殊性
E.安置工作的补充性
C.安置对象的差别性

5、关于现收现付制,下列表述有误的是(   )。
A.目前世界许多国家的现收现付制主要用于养老和失业两大保险项目上
B.现收现付制最大的特点是以收定支、收支平衡
C.现收现付制实际上是一种静态平衡模式
D.现收现付制比较直观,用起来比较简单
E.现收现付制不可克服的缺点在于其用眼前的办法解决眼前的问题,缺乏长远的规划
三、判断“对/错”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生育社会保险从保险对象和筹集基金规模而言,是小险,从其保险的支付期限来看,是短险,但从其承担的重大责任来看,则是重险。(   )
2、按造成失业的原因,可把失业分为自愿失业和非自愿失业。(   )
3、80年代以来,我国一直避开使用“失业”这个概念,而沿用“待业”。1986年国务院颁发了《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定》,第一次明确对国营企业职工实行待业保险制度,它标志着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建立。1989年1月20日颁布实施的《失业保险条例》,是我国建国以来最为完备的一项失业保险法规。(   )
4、我国现行的社会优抚安置保障制度是伴随着人民军队的建立和发展而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的。(   )
5、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开始实行医疗保险社会统筹的办法。(   )
四、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失业保险
2、社会保险
3、社会福利
4、无过失补偿原则
5、社会保险争议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社会保险争议的特点。
2、我国生育保险待遇给付的内容。
3、世界各国确定养老保险制度遵循的一般原则是什么?
4、社会保障基金监管规则。
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1小题,共15分)
某市职工工资总额为1200000000元,根据规定,按工资总额1%缴纳失业保险费,基金存入银行满12个月后(年利率为2%),失业保险支出10500000元,请列出算式并计算该市失业保险基金账户的结余。
机密★启用前
大连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2013年9月份《社会保障及管理》课程考试 模拟试卷答案
考试形式:闭卷               试卷类型:A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C2.B3.A4.C5.B6.B7.C8.B9.B10.A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ABCE2.ABCE3.BCDE4.BCE5.CDE
三、判断“对/错”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对2.对3.错4.对5.对
四、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答:失业保险是劳动者由于非本人原因,暂时失去工作,中断收入,失去生活来源,从国家或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2、答:社会保险就是现代社会以国家为主体,在工资劳动者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或有劳动能力而无工作,丧失生活收入来源的情况下,通过立法手段,运用社会力量,给这些劳动者一定的收入损失补偿,使其能够继续享有基本生活水平,从而保证劳动力再生产的正常运行,保证社会安定的一种制度。
3、答:社会福利是指国家和社会团体面向社会成员,旨在保证其一定生活水平和尽可能提高生活质量而提供的各种福利性物质帮助,公共福利设施和社会服务以及各种形式的补贴制度。
4、答:无过失补偿原则指工伤保险待遇的给付不管是否是由于受害者的过失所造成,一律给予相应的待遇。
5、答:社会保险争议是指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及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与管理相对人之间,因实现社会保险权利和履行社会保险义务产生分歧而引起的争议。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答:当事人的多样性;社会保险争议发生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或劳动关系终止之后,以及社会保险事务管理关系之中;社会保险争议的内容与当事人的法定社会保险权利和义务相关。
2、答:(1)产假,不少于90天;(2)生育津贴:标准为本企业上一年职工月平均工资;(3)生育医疗服务:服务项目包括检查费、接生费、手术费、住院费和与生育直接相关的医疗费;(4)生育期间的特殊劳动保护:包括收入保护和健康保护;(5)生育女职工的职业保障:任何单位不得以任何理由在女职工孕期、产期、哺乳期解除其劳动关系,对劳动合同期满而哺乳期未满女职工,劳动合同顺延至哺乳期满。
3、答:享受养老保险待遇同时解除劳动义务的原则;与劳动贡献大小相挂钩的原则;切实保障基本生活水平的原则;分享社会经济发展成果的原则。
4、答:(1)控制规则。(2)资产分散规则和外部保管规则。(3)信息披露规则。(4)安全保障规则。
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1小题,共15分)
答:年终基金收入=1200000000*1%*(1+2%)=12240000元
基金结余=12240000-10500000=1740000元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大工2013年9月份《社会保障及管理》模拟试卷A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