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13春《旅游心理学》测试题三答案
测试二卷答案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旅游动机
2.理想的自我
3.儿童
4.强度
5.稳定
6.形象
7.家庭生命周期
8.能力发展水平 能力的类型
9.期望值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是人的旅游需要的一种期待,是人的旅游行为所要追求的预期结果在头脑中的一种超前反映,是满足人的旅游需要的对象或期望所达到的结果。
2.是指一个人通过对自已行为的观察而对自己心理状态的认识,它是个性社会化的结果。
3.是指一个人在其思想、态度和信仰形成时能给他以影响的群体。
4.是指服务人员为旅客提供服务的“火候”与“机会”。
5.是由群体成员建立起来的行为标准。这些标准规定着群体对其成员的行为可以接受和不能容忍的范围,提示其成员应该怎样做而不应该怎样做。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研究对象和任务:
(1)研究旅游消费行为。
(2)研究旅游服务行为。
(3)研究旅游企业管理行为。
(4)各要点的简要表述。
2.(1)一是决策时由于可供选择的信息太多,鉴于个人经验、价值观和知觉水平所限,以及被选对象又是处于动态中,因此很难作出一个理想的抉择。而且在决定后,又有可能发现更为理想、更为满意的购买对象。
(2)在决定后,也可能出现意外情况,如消费者经济状况发生变化、朋友或熟人的评论、其他信息的闯入、旅游产品的突然变化等等。
3.这些言语的共同问题是:
(1)没有用礼貌用语。
(2)直接而唐突地对待或拒绝客人。
(3)没有为客人提供解决问题的途径。
(4)可分别改为:
i)请您在规定的服务时间(或…这个时间段)再来好吗?
ii)这事请您找我的同事,在那儿。
iii)这个问题您可以在问讯处得到解答。
4.主要因素:
(1)群体的领导方式。
(2)群体的社会地位。
(3)群体的沟通方式。
(4)群体的外部影响。
(5)群体内部的奖励方式。
5.内在基本动力:
(1)组织目标的选择与修正。
(2)组织结构的改变。
(3)组织成员内在动机与需求的改变。
四、问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1)自我尊重
(2)自我提高
(3)完善服务行为
(4)改善服务环境
(5)举例论述
2.(1)克服心理惰性
(2)提高心理随受力
(3)提高心理适应性
(4)观念更新
(5)具体论述
五、论述(20分)
1、如何通过改变旅游者的态度来影响旅游者的行为?
改变旅游产品
知觉的变化
促使行为改变
激发潜在动机
改变储存的知识
旅游心理学测试题二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______是在旅游需要同旅游目标相遇时,在需要的推动和目标的吸引下形成的一种力量。
2.心理学研究认为,在现实生活中,人对自己有两种自我形象。第一,是真实的自我;第二是______。
3.埃里克•伯恩的人格结构理论中,三种自我状态中,“______自我状态”大致可以与弗洛伊德理论中的“本我”相对应。
4.在态度的特性中,态度的______是指一个人对某一事物赞成、反对或喜爱、厌恶的程度。
5.态度的______性与态度的结构、因果关系、一致性密切相关。
6.旅游产品______是旅游产品的特征与服务在旅游者和潜在旅游者心目中的反映。
7.家庭群体对人们的旅游消费行为产生直接和长远的影响,这些影响主要表现在家庭形态和______对旅游决策的影响。
8.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职工的能力差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______差异、______差异和能力表现早晚差异。
9.弗洛姆的“期望理论”认为,对于一种激励因素,其激励力量等于个人对此因素的______和效价的乘积。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旅游目标
2.自我知觉
3.参照群体
4.服务时机
5.群体规范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简述旅游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
2.有时消费者在购买旅游产品后会有疑虑,被称为“购买后的失调”。这种失调有可能出于哪两个原因?
3.根据服务心理学原理,说明下列服务言语的不妥之处(可综合说明,也可分句说明),并分别改为符合规范的服务用语:
i)现在不是时候。
ii)这不关我的事。
iii) 这里不是问讯处。
4.群体内聚力的大小,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5.简述组织变革的内在基本动力主要有哪几种?
四、问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试举例说明如何确立良好的服务态度?
2.试述如何采取有效措施疏导员工情绪,从而优化改革的社会心理?
五、论述题(20分)
1、如何通过改变旅游者的态度来影响旅游者的行为?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