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语13春《影视文学》第七章第三阶段导学材料
北语13春《影视文学》第三阶段导学材料(第七章-第八章)这一阶段的学习内容包括教材的第七章和第八章,即影视文学的鉴赏和影视文学的批评。相比前两阶段,这次的学习内容稍有难度,同学们可能要多花一些时间理解。
所谓影视鉴赏,是指对影视艺术的具体把握与领悟,是观众参与的以影视艺术作品为对象的审美活动,是主体(观众)与客体(影视艺术的各项因素)共同参与、互相作用、彼此推动的一个复杂过程。其中,主体积极主动的情感和思维活动、良好的审美素养等,是影视鉴赏必不可少的前提,而客体中生动的艺术形象、丰富的生活画面,以及所隐藏的艺术意味与情感内涵,则是吸引主体的最重要因素。影视鉴赏说到底是一种文艺审美活动,影视艺术所具有的逼真性与虚幻性、造型性与运动性相结合的审美特征,又在很大程度上契合了我们的内心需要,用最直观的形式、最震撼的奇观效果满足人们的审美追求。好莱坞的影视理论家曾经概括出影视作品对人的四个方面功用,即获得快感、获得信息、获得逃避和获得陪伴。希望同学们能够意识到影视鉴赏的积极意义。对于一部影视剧作品,我们需要鉴赏它的哪些要素呢。影视鉴赏的客体主要包括主题和人物、导演与表演风格、视听与运动元素。故事和人物是我们欣赏影视文学的第一要素,失去了故事和人物,电影和电视作品就失去了血脉和生命力。任何一部成功的艺术作品,都会有其鲜明独特的个性风格,对影视作品个性风格的鉴赏,首先就是对导演艺术风格的鉴赏和把握。导演的艺术风格既体现在题材的选择上,也体现在其对影视艺术手段的运用上。另外,演员的表演也是作品风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既然影视艺术是一门视听综合艺术,那么影视鉴赏就不仅需要了解故事、结构、风格,还需要把视听元素及相关的技术手段作为重要的鉴赏对象。这些要素包括画面效果、构图的象征意味、声音的运用等等。我们可能会意识到,对于同一部影视剧,在不同的年龄、不同的心境下观看,感受是完全不同的。这涉及到鉴赏主体的问题。影视鉴赏活动具有多重的层次性,理想状态的鉴赏活动离不开审美主体丰厚的文化艺术修养、良好而健康的审美情趣、习惯和心态,只有这样才能在娱乐身心的同时提高自己的人生境界。
作为一种审美认识活动,影视鉴赏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有一个由浅入深、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渐进过程。与其他艺术鉴赏活动类似,影视鉴赏一般会经过审美直感,审美体验与情感共鸣,审美理解与感悟三个阶段。在具体的鉴赏活动中,以上三个阶段是互相联系,反复交错的过程。观众应该从对影片的整体把握入手,根据自己的审美情趣与人生体验充分领略影视文学的魅力。
影视批评是在影视鉴赏的基础上,根据一定的审美尺度和价值评判原则,运用科学的理论方法阐释影视作品的意义并评价其优劣、探讨影视规律的创造性活动。相对于影视鉴赏,影视批评更加学理化、系统化,它对整个影视艺术的发展都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首先,影视批评可以引导广大普通观众全面准确地感受影视作品的思想艺术价值,帮助他们提高影视鉴赏能力,从而更加科学和理性地对待影视作品。其次,影视批评可以帮助创作者全面客观地认识自己的作品,探讨和把握创作规律,提高创作质量。另外,影视批评丰富了影视艺术理论的发展脉络,从蒙太奇理论、类型电影论到符号学、叙事学、精神分析学、意识形态批评,都是影视批评不断探索、碰撞的结果。影视批评的标准是由社会、艺术、商业等各方面因素共同组成的较为复杂的价值指标体系。目前,比较常用的影视批评切入点有:社会历史与意识形态批判、文化与“文本”批评、视听本体批评等。批评者要根据自己的个性和具体批评对象选择一定的视角与方法论,要有明确的方法论意识。在此推荐《影视美学》(彭吉象著,北京大学出版社)和《电影批评》(戴锦华著,北京大学出版社)两本书,前者对各种影视批评流派做了细致的分析和梳理,后者则运用各种电影理论对具体影片进行剖析和读解,相信大家会获益匪浅。针对这部分的难点“西方现代电影理论”,我会做重点讲解,请大家关注本阶段的相关辅导文章。
与影视文学的创作和鉴赏不同,影视批评的最终成果要通过语言文字才能体现出来,读者只有读到文章,才能了解批评者的艺术体验与创造性思维成果。大家可以尝试从影评写起。影视评论的写作要注意评论文体的具体类型,做好充分的准备与艺术构思工作,在写作中要注意理性与感性相结合,既有整体把握,又不失细节分析,尽量形成生动形象、朴实自然的文风。希望大家多看电影,多练习写作,不断积累经验,形成自己独特的评论风格。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