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大学中国现代文学2013年上半年第二阶段测试卷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2013年上半年第二阶段测试卷考试科目:《中国现代文学》(30年代文学)(总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学习中心(教学点) 批次: 层次:
专业: 学号: 身份证号:
姓名: 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30年代文学指的是从 年到 年的文学。
2、30年代文学思潮的两股主潮是 文学思潮与 文学思潮。
3、“京派”作家发表作品的主要阵地有《骆驼草》、 、 、《文学杂志》等刊物。
4、洪深与 、 并称为“中国话剧的三个奠基人”。
5、在探索中西诗艺融合方面颇用心力的诗人卞之琳的代表作如 、 。
6、“左联”优秀的讽刺小说作家 十分熟悉都市的中流社会和下层市民的生活,其曾引发了关于抗战文学要不要暴露的论争的代表作是 。
7、中国诗歌会影响较大的诗人如《茫茫夜》作者 、《守堤者》的作者 等。
8、诗人臧克家因注重表现中国的农村生活,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而被称为 、 。
9、“东北作家群”的主力作家有萧红、 、 、舒群、骆宾基等。
10、巴金的长篇小说 、《春》、《秋》合称 。
二、选择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 )1、30年代文坛以笔名“刘西渭”发表了许多精彩文学评论的作家是:
A 瞿秋白 B 李健吾 C 周作人 D 朱光潜
( )2、试图借助西方新古典主义文艺思潮反思、清理30年代新文学创作的是:
A 梁实秋 B胡适 C 林语堂 D周作人
( )3、话剧《上海屋檐下》的作者是:
A 张资平 B 曹禺 C 田汉 D 夏衍
( )4、萧红的成名作是:
A《呼兰河传》 B 《小城三月》 C 《生死场》 D 《八月的乡村》
( )5、《故事新编》中鲁迅受到“三一八”惨案教训激发创作的小说是:
A《奔月》 B《非攻》 C《理水》 D《铸剑》
(二)、双选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 )1、30年代有两位作家翻译了日本美学家厨川白村的《苦闷的象征》,他们是:
A 鲁迅 B 丰子恺 C田汉 D 梁实秋
( )2、下面作品中,属于柔石的有:
A《短裤党》 B《为奴隶的母亲》 C《少年漂泊者》 D《早春二月》
( )3、积极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的社团有:
A 南国社 B 创造社 C 太阳社 D 未名社
( )4、结为好友同时受到鲁迅“选材要严、开掘要深”创作指点的作家是:
A 冯雪峰 B 沙汀 C 艾芜 D 蒋光慈
( )5、施蛰存之外的新感觉派小说的代表作家还有:
A 穆时英 B 废名 C 刘呐鸥 D 郁达夫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左联”
2、普罗文学
3、京派
4、幽默小品散文
四、简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
1、 简述茅盾《子夜》为代表的“社会剖析小说”的特点。
2、简述老舍“京味”小说的艺术特色。
五、论述题(本题20分)
结合《边城》论述沈从文“湘西”题材小说的思想艺术特色。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