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 发表于 2013-5-27 15:07:26

吉大13春《结构力学》第七章知识拓展

吉大13春《结构力学》第七章知识拓展
 主要知识点掌握程度
掌握力法基本原理及应用;熟练掌握超静定梁、刚架、桁架等型式结构在荷载作用下内力计算;掌握对称性应用基本技巧;掌握超静定结构位移计算及最后内力图校核。重点:超静定次数的确定;在荷载作用及支座移动下超静定结构的计算;最后内力图校核。
 知识点整理
1、力法概念
以力作为基本未知量,在自动满足平衡条件的基础上进行分析,这时主要应解决变形协调问题,这种分析方法称为力法。 
2、力法的基本原理

有一个多于约束的超静定结构,有四个反力,只有三个方程。
只要满足:

为任意值,均平衡。因此必须设法补充方程。
3、力法基本思路

用已掌握的方法,分析单个基本未知力作用下的受力和变形。同样方法分析“荷载”下的受力。变形:

为消除基本结构与原结构差别,建立位移协调条件:

由此可解得基本未知力,从而解决受力变形分析问题。
4、基本原理举例
例1 求解图示单跨梁。


本体系变形协调条件——力法典型方程:


由叠加原理求得
例 2. 求解图示结构。
解法1:

有两个多于约束                         解除约束代以未知力

荷载引起的位移、基本未知力引起的位移
变形协调条件——力法典型方程:
   



5、力法基本思路小结
1)根据结构组成分析,正确判断多于约束个数——超静定次数。
2)解除多余约束,转化为静定的基本结构。多余约束代以多余未知力——基本未知力。
3)分析基本结构在单位基本未知力和外界因素作用下的位移,建立位移协调条件——力法典型方程。
4)从典型方程解得基本未知力,由叠加原理获得结构内力。超静定结构分析通过转化为静定结构获得了解决。
5)由于从超静定转化为静定,将什么约束看成多余约束不是唯一的,因此力法求解的基本结构也不是唯一的。如下:





6)确定超静定次数时应注意:
(a) 切断弯曲杆次数3、链杆1,刚结变单铰1,拆开单铰2。总次数也可由计算自由度得到。
(b) 一个超静定结构可能有多种形式的基本结构,不同基本结构带来不同的计算工作量。因此,要选取工作量较少的基本结构。
(c) 可变体系不能作为基本结构
6、力法解题步骤
1)确定超静定次数,选择基本体系。
2)建立力法典型方程或写作矩阵方程: 。
3)作基本结构在单位未知力和荷载(如果 有)作用下的弯矩(内力)图。
4)求基本结构的位移系数。
5)求基本结构的广义荷载位移。(注意:用图乘法时应注意图乘条件)
6)解方程求未知力。
7)根据叠加原理作超静定结构的内力图。
8)任取一基本结构,求超静定结构的位移。
例如:求K截面竖向位移:



9)对计算结果进行校核
对结构上的任一部分,其力的平衡条件均能满足。
问题:使结构上的任一部分都处于平衡的解答是否就是问题的正确解?
如:

结论:对计算结果除需进行力的校核外,还必需进行位移的校核。      

7、力法解超静定结构举例
例1.求解图示两端固支梁。

解:取简支梁为基本体系:


单位荷载弯矩图为:

两端固支梁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没有水平反力

例2. 求解图示加劲梁。横梁I=1×10-4m4。

解:取基本体系如图(b)

典型方程:

令梁内正、负弯矩值相等可得:


例 3. 求解图示刚架由于支座移动所产生的内力。

解:取图示基本结构

力法典型方程为:


这时结构中的位移以及位移条件的校核公式如何?
支座移动引起的内力与各杆的绝对刚度 EI 有关 吗?





问题:如何建立如下基本结构的典型方程?






8、对称性的利用
1)对称性的概念,如下图

2)对称结构的求解
(1)选取对称的基本结构,如下:

力法的典型方程为:

根据对称性进行简化:

力法方程简化为:

如果作用于结构的荷载是对称的,如:

如果作用于结构的荷载时反对称的,如:

结论:对称结构在正对称荷载作用下,其内力和位移都是正对称的;在反对称荷载作用下,其内力和位移都是反对称的。
例1 求图示结构的弯矩图。EI=常数。

解:根据以上分析,力法方程为:

   
例2

(2)未知力分组和荷载分组

对称结构承受一般非对称荷载时,可将荷载分组,如:

(3)取半结构计算:



例 求作图示圆环的弯矩图。EI=常数。

解:取结构的1/4分析

单位弯矩(图)和荷载弯矩(图)为:


若只考虑弯矩对位移的影响,有: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吉大13春《结构力学》第七章知识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