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老师 发表于 2013-5-26 11:03:03

浙大《管理信息系统》第二章 管理信息系统概论 课堂笔记

浙大《管理信息系统》第二章 管理信息系统概论课堂笔记
主要知识点掌握程度
重点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结构,分类。制造资源计划(MRP)和企业资源规划的基本概念及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历程。

知识点整理
一、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
(一)管理信息系统系统的定义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由人、计算机等组成的能进行管理信息收集、传递、储存、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管理信息系统能实测企业的各种运行情况,利用过去的数据预测未来,从全局出发辅助企业进行决策,利用信息控制企业的行为,帮助企业实现其规划目标。
1、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
2、面向管理决策
3、综合性
4、人机系统
5、现代管理方法和手段相结合的系统
6、多学科交叉的边缘科学
(二)        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
1、基于管理任务的系统层次结构
表1 基于管理任务的系统层次结构

2、基于管理职能的系统结构
销售与市场子系统。销售与市场功能通常包括产品的销售和推销以及售后服务的全部活动。其中业务处理有销售订单、推销订单的处理。
生产子系统。生产子系统的功能包括产品的设计与制造、生产设备计划、作业的调度与运行、生产工人的录用与培训、质量的控制与检验等。
物资供应子系统。物资供血子系统包括采购、收货、库存往制、发放等管理活动。
财务和会计子系统。财务和会计有着不同的目标和工作内容,但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财务的职责是在尽可能低的成本下.保证企业的资金运转,包括托收管理、现金管理和资金筹措等。会计则是招财务工作分类、汇制标准财务报表、制定预算及对成本数据的分类与分析。
人事子系统。人事子系统包括人员的录用、培训、考核记录、工资和终止聘用等。
高层管理于系统。每个组织都有一个最高领导层,如公司总经理和各职能领域的副总经理组成的委员会。
信息处理子系统。信息处理子系统的作用是保证备职能部门获得必要的信息资源和信息处理服务。
(三)        管理信息系统与环境
1、生产过程的特征
由于不同的生产特征决定着企业开发应用管理信息系统时应当贯彻的管理思想,因而必须在系统总体规划之前进行认真分析.才能保证系统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有效管理。
2、组织规模
组织规模是管理信息系统环境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组织的规模决定着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的目标和规模,因而,在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上,根据组织规模确定系统的规模和日标是系统分析人员的首要任务。
3、管理的规范化程度
管理的规范化是管理组织、过程等的科学性的要求。
4、组织的系统性
组织的系统性是管理信息系统应用中的又一重要环境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管理信息系统的成败。
5、信息处理与人
(四)        管理信息系统的分类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广泛的概念,至今尚无明确的分类方法。由于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目标、特点和服务对象不同。从层次上可以分为业务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从系统的功能和服务对象,可分为国家经济信息系统、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事务型管理信息系统、行政机关办公型管理信息系统和专业型管理信息系统等。根据我国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的实际情况和管理信息系统服务对象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种信息系统:
国家经济信息系统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
事务型管理信息系统
行政办公型管理信息系统
专业管理信息系统
(五)        管理信息系统与现代管理方法
现代管理方法很多,任何一种方法都不仅要进行科学管理,还要作定量分析。不同企业应根据自身状况选择相应的管理方法。现代管理活动都离不开数据和信息,而且要采用数学方法对决策问题进行求解,为此,就必须进行大量的数据处现。如果只有方法而没有相应的手段,仅仅依靠人工是难以实现的,因而。现代管理方法必须以汁算机的应用为基础,二者的结合可谓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在我国现代管理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MRPII(制造资源规划)
2、ERP(企业资源规划)
3、JIT(准时制生产)
4、OPT(最优化生产技术)
5、Agile制造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浙大《管理信息系统》第二章 管理信息系统概论 课堂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