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老师 发表于 2013-5-20 03:00:03

江南大学幼儿园课程论2013年上半年第一阶段测试卷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2013年上半年第一阶段测试卷
考试科目:《幼儿园课程论》第一章(总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学习中心(教学点) 批次:            层次:               
专业:                   学号:                  身份证号:         
姓名:                                                得分:               

一、单选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世界上不存在一种最好的适应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中所有儿童的教育方案——如果用人类发展生态学来解释这句话,说明了(    )在发挥作用。
A.小系统 B.中间系统C.外系统D .大系统
2.成熟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
A.格赛尔 B.梅耶C.埃里克森D.弗洛伊德
3.“最近发展区”的概念是(    )提出的。
A.皮亚杰 B.泰勒C.维果斯基D.杜威
4.儿童中心课程是从(    )来界定的课程。
A.从学科维度B.从计划维度 C从经验维度 D从目标维度
5.认为幼儿园课程应反映“准备状态”的概念,是依据(    )的理念。
A.浪漫主义B.文化传递 C.进步主义 D.行为主义
6.幼儿园课程的社会学基础在更大程度上解决幼儿园课程中的(   )的问题。
A.为什么教 B.如何教 C.教什么D.教得怎么样
7.强调个体的兴趣和需要,注重让儿童在生活情境中学习,这是以经验为中心的课程组织形式,也是(    )
A.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组织形式B.以社会问题为中心的课程组织形式
C.以学问为中心的课程组织形式D.以儿童为中心的课程组织形式
8.不属于幼儿园课程的主要特点是(    )
A.游戏性 B.非义务性C.基础性 D.更多关注个体儿童的发展水平
9.幼儿园课程带有浓厚的生活化特征,这是因为(    )
A.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 B.幼儿园教师素质特点C.幼儿园的环境布局 D.家长的需求
10.由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艾斯纳首先提出的课程是(    )
A.悬缺课程B.德育课程 C.综合课程 D.隐性课程
11.不同种族和民族的人群,拥有不同的课程价值取向,一个重要原因是所拥有的(    )不同。
A.社会文化背景B.心理素质    C. 职业特征   D.受教育程度
12.不属于幼儿在幼儿园的日常生活活动的是(    )
A.盥洗B.入园C.午餐   D.教学活动
13.教学与游戏的关系是(    )
A.彼此独立    B.互相冲突C.不能代替又相得益彰   D.游戏属于教学
14.以经验的维度来界定课程,起源于(    )的教育思想
A.亚里斯多德B.夸美纽斯C.杜威   D.布鲁纳
15.把(    )作为孩子在主动活动的情况下获得各领域学习和发展的一种途径。
A.教学B.游戏   C.日常生活D.学习
16.实现游戏和教学的最优化结合,其前提是(    )
A.以游戏为主   B.以教学为主C.充分认识游戏和教学各自的性质和价值
D.牺牲某一方面。
17.关于社会文化与幼儿园课程的关系的说法在,错误的是(    )
A.不存在一种最好的能适应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课程方案
B.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文化
C.脱离社会文化的课程是不能被人们接受的。
D.社会文化对幼儿园课程的影响很小。
18.不属于低结构化教学的主要特征的是(    )
A.儿童与教师共同确定学习目标    B.活动主要由儿童发起
C.活动的动机主要是儿童的需要    D.强调活动结果
19.不属于高结构化教学的主要特征的是(    )
A.活动的动机主要是儿童的需要    B.活动主要由教师发起
C.学习的目标主要由教师预定   D.活动的动机主要是教师的奖惩
20.属于成熟理论的基本观点的是(    )
A.幼儿应在不施加不适当压力的情况下让儿童得到发展
B.教师应基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设计课程和创设环境
C.儿童的学习取决于成熟
D.可以在课程编排时,采用直线式。

二、多选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以学科维度定义课程,课程通常表现为(    )
A.学习者的经验   B.教学大纲C.课程计划D.教科书E.学习活动
2.以儿童的主体性活动的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也叫做(    )
A.生活课程B.经验课程C.活动课程   D.儿童中心课程   E.学科课程
3.具有下列哪些特征的幼儿活动通常可以被认定为游戏?(    )
A.非真实性   B.积极情绪C.目的导向D.自由选择E.过程导向
4.科尔伯格和梅耶认为课程有三种流派,他们分别来自三种不同的理念(    )
A.浪漫主义B.文化传递理念    C.进步主义D.行为主义D.要素主义
5.幼儿园教学活动包括(    )
A.观察活动   B.社会实践活动   C.操作活动   D.实验活动
6.皮亚杰提出了儿童发展的阶段论,包括(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D.逻辑运算阶段E.形式运算阶段
7.从形式上分,游戏与教学的结合大致可以分为(    )三种类型。
A.分离式    B.插入式    C.抽离式   D.整合式   E.拼图式
8.游戏在幼儿园课程中的作用包括(    )
A.促进认知发展B.促进情感发展 C.促进动作技能的发展
D.有利于各学科的学习 E.有利于各学科的整合
9.课程的类型包括(    )
A.一元化课程与多元化课程    B.分科课程与活动课程C.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D.理解课程和记忆课程   E.分化课程与系统课程
10.自由活动的特点包括(    )
A.计划自定   B.材料自选 C.游戏方式自定 D.伙伴自选E.发现学习

三、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对课程的词源进行追溯,可以发现中文中“课程”一词始见于(   )。
2.在英语中,课程一词来源于拉丁语currere,用名词形式解释该词的词义,课程的含义是(    )。用动词形式解释该词的词义,课程的含义是(   )。
3.虽然“课程”的定义存在诸多分歧,但是将其归类,仍然大致可以归纳出四种具有代表性的定义:(   )、课程即经验、(       )、(   )。
4.基本着眼点是儿童的兴趣和动机,以动机为教学组织的中心的课程定义维度是(    )。
5.幼儿园课程的基础学科有(   )、社会学、(   )。
6.维果斯基所谓的(    ),事实上是指儿童实际心理年龄与其依靠帮助解决问题所能达到的水平中间的差异。
7.(    )将人的心理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三个区域,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人格结构说。
8.被称为儿童研究运动之父的(    ),在儿童发展方面所作的研究反映了发展基于遗传这一观点。
9.幼儿的(    )和(    )决定了幼儿园保育和教育二者合一的教育原则。
10.幼儿园课程的价值取向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所以脱离社会文化去探讨幼儿园课程是没有意义的。

四、名词解释(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1.活动课程            2.分科课程            3.一元化课程

五、简答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游戏在幼儿园课程中的作用。
2.幼儿园课程的特点。
3.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区别和联系。
4.简要回答日常生活活动、游戏和教学之间的关系。

六、论述题(本题共1小题,每小题11分,共11分)
1.课程的四种有代表性的定义。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江南大学幼儿园课程论2013年上半年第一阶段测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