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 发表于 2013-4-19 02:30:0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练习测试题库及答案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练习测试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1.法的社会作用的核心是( )A、评价作用; B、强制作用;C、维护统治阶级阶级统治的作用;D、执行社会公共事务的作用。2.被恩格斯称为简单“商品生产者社会的第一个世界性法律”是()。A.《乌尔拉姆法典》;B.《汉穆拉比法典》;C.《查士丁尼民法大全》;D.《拿破仑法典》;3.下列所举,不属于英美法系国家的是( )。A.澳大利亚;B.新加坡;C.印度;D.荷兰;4.划分部门法的首要标准是( )。A.法的阶级属性;B.法所调整社会关系的种类;C.法的制定程序;D.法的历史传统;5.下列所举,不属于我国法的制定的基本原则是( )A.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的原则;B.法制统一,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C.维护法的严肃性、稳定性和连续性的原则;D.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的原则;6.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中心环节是( )A.有法可依;B.有法必依;C.执法必严;D.违法必究;7.作为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宪法是国家的( )A.授权法 B.程序法 C.根本法 D.特别法 8.宪法的制定与修改都要经过区别于( )的特别程序A. 普通法律B.一般法律C.特别法律D.基本法律 9.宪法是一个国家法律体系的( )A.保障 B.中心 C.关键 D.基础和核心 10.最早产生的宪法是( )A.英国宪法B.法国宪法C.美国宪法D.苏俄宪法 11.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是( )A.英国宪法B.法国宪法C.美国宪法D.苏俄宪法 12.欧洲大陆最早制定成文宪法是( )A.英国宪法B.法国宪法C.美国宪法D.苏俄宪法 13.世界上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是( )A.中国宪法B.苏俄宪法C.朝鲜宪法D.罗马尼亚宪法 14.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是( )A.《共同纲领》B.1954年宪法C.1975年宪法D.1982年宪法 15.我国1982年宪法通过以来共进行过几次修改( )A.一次B.二次C.三次D.四次 16.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体是( )A.社会主义制度 B.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政治协商制度 17.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体是( )A.人民民主专政制度B.社会主义制度C.无产阶级专政制度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8.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阶级基础是( )A.工农联盟B.人民民主专政C.各个阶级的联盟D.爱国统一战线 19.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是( )A.邦联制B.单一制C.复合制D.联邦制 20.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 )A.国有经济 B.集体经济 C.公有制经济 D.个体、私营和外资经济 21.依照集会游行示威法的规定,需要申请的集会、游行、示威,其负责人必须在举行日期的_______之前向主管机关递交书面申请。A.10日; B.3日; C.5日; D.6日;22.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在___个月内公安机关没有发现的,不再处罚。A.6 B.8 C.12 D.923.外国人在我国领域以外对我国和我国公民犯罪,按我国刑法规定的最低刑为()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适用我国刑法,但按照犯罪地法不受处罚的除外。A.5年 B.2年 C.10年D.3年 24.我国对刑法溯及力所采取的原则是( )A.从新原则B.从旧原则 C.从旧兼从重原则D.从旧兼从轻原则 25.我国刑法的首项具体任务是( )A.保卫国家安全、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B.保卫国有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C.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D.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26.犯罪行为所直接作用的对象,刑法上称其为( )A.犯罪客体 B.犯罪结果 C.犯罪对象 D.危害结果 27.我国刑法对单位犯罪的处罚是( )A.重罚制B.双罚制C.只对单位判处罚金 D.对直接责任人判处18、刑罚 28.我国刑法规定的刑事责任年龄的起点是( )A.18周岁B.14周岁C.16周岁D.10周岁 29.区分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的标志为是否( ) A.超过必要限度造成较大损害B.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C.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D.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较大损害 30.紧急避险强调避险所造成的损害要( )所要避免的损害,答:A.小于B. 大于 C.等于.D.小于或等于 31.大学生在适应大学这一新的环境中最根本的因素是()。A.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B.摸索大学学习方法    C.掌握人际沟通技巧            D.确定新的奋斗目标32.交往双方空间距离近,交往频率高,彼此就容易相互吸引。这种现象即人际吸引规律中的(    )。A.接近吸引   B.相似吸引       C.互补吸引      D.外表吸引33.爱国义作为人们的一种主观精神和行为状态,表现为爱国情感、爱国觉悟和爱国行为等不同层次并相互联系的发展阶段。其中,爱国主义的理性升华是(    )。   A.爱国情感      B.爱国觉悟      C.爱国行为   D.爱国定义34.理想的核心内容是(    )。A.生活理想      B.道德理想      C.社会理想   D.个人理想35.“谁有病,谁吃药。”这一通俗说法生动反映了价值所具有的()。 A.个体性      B.多维性      C.时效性       D.持久性 36.“我们由于从事建筑而变成建筑师,由于奏竖琴而变成为竖琴演奏者。同样,由于实行公正,而变成为公正的人,由于实行节制和勇敢而变成为节制的、勇敢的人。”这深刻地说明了()。A.处处留心皆学问               B.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C.“慎独”是中国传统道德的修养方法D.只有通过躬行实践、持续地去做,才可能形成高尚的品德,做一个合乎道德的人37.理想是人生的指路明灯。把理想变为现实,要靠(   )。A.实实在在的实践            B.随心所欲的想象C.坐而论道的空谈            D.对美好未来的向往38.保持心理健康的最根本的方法是( )。A.提高对挫折的承受能力      B.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C.成养健康的生活方式          D.出现问题及时求助于心理咨询机构39.心理保健的核心内容是(   ) A.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      B.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C.加强自我心理调节          D.求助于心理咨询机构40.理想以其主体的不同为标准,可分为(       )。A.科学理想和非科学理想          B.长远理想和近期理想C.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            D.职业理想和生活理想41.爱国主义的必然政治要求是(    )。A.爱故土      B.爱河山      C.爱人民      D.爱祖国42.“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关于人的本质经典论述的作者是( )。A.马克思;    B.恩格斯;    C.列宁;      D.毛泽东;43.道德评价的标准是(    )。A.善与恶;    B.我与你;    C.情与法;    D.知与行;44.一个人对于与自己信念相近或相同的观点的人会产生极大的兴趣和热情,这体现和反映了信念的(      )。A.执着性      B.亲合性      C.稳定性      D.多样性45.下列所举,属于社会主义家庭美德的基本要求的是(   )。A.文明礼貌      B.爱岗敬业          C.男女平等         D.服务群众46.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一般来说,是指以伦理道德为主要内容并包括(    )等传统伦理道思想的精华。A.儒家;墨家、道家和法家;          B.墨家;儒家、道家和法家;C.道家;墨家、儒家和法家;          D.法家;儒家、道家和儒家47.我国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是(   )。A.为人民服务      B.集体主义          C.爱国主义         D.人道主义48.“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一贯的有益于广大群众,一贯的有益于青年,一贯的有益于革命,艰苦奋斗几十年如一日……才是最难的哪!”这句话主要说明()。A.竞争中有合作                              B.合作中有竞争C.人个修养是一个不断的、长期的实践过程      D.修养的好坏决定做事的好坏49.思想道德修养的基础内容是(      )。A.思想修养    B.道德修养    C.心理素质修养    D.学习成才修养50.爱情的本质是(      )。A.责任和给予    B.索取和占有    C.自私和自利    D.金钱和地位51.“谁有病,谁吃药。”这一通俗说法生动反映了价值所具有的()。 A.个体性      B.多维性      C.时效性       D.持久性 52.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是集体主义。下列选项中体现了集体主义精神的是( )。A.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B.不论在什么情况下,只要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了冲突,都要无条件地牺牲个人利益C.个人本身就是目的,社会只是达到个人目的的一种手段D.重视个人的正当利益,维护个人的尊严和价值,并使个人的个性和才能得到发展53.“我们由于从事建筑而变成建筑师,由于奏竖琴而变成为竖琴演奏者。同样,由于实行公正,而变成为公正的人,由于实行节制和勇敢而变成为节制的、勇敢的人。”这深刻地说明了()。A.处处留心皆学问               B.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C.“慎独”是中国传统道德的修养方法D.只有通过躬行实践、持续地去做,才可能形成高尚的品德,做一个合乎道德的人54.人们在长期社会生活中逐渐积累起来的、为社会公共生活所必需的、最简单、最起码的公共生活准则是()。A.社会公德         B.职业道德         C.家庭美德          D.民法规则55.理想是人生的指路明灯。把理想变为现实,要靠(    )。A.实实在在的实践            B.随心所欲的想象C.坐而论道的空谈            D.对美好未来的向往56.在交往过程中要尊重别人的合法权益、尊重别人的感情,切不能以权压人、以势压人、我行我素、横行无忌。这体现了交往原则中的()。A.平等原则      B.真诚原则      C.信用原则          D.相容原则57.退伍军人李某(男,32岁),在一次外出开会时,得知另一参加会议的代表吴某(男,31岁)也是转业军人,于是两人在整个会议期间,开会时坐在一起,吃饭时走在一起,乃至上街购物时也相约在一起。这主要反映了人际吸引规律中的()。A人格吸引      B 邻近吸引         C仪表吸引            D 相似吸引58.“爱之洒,甜而苦。两人喝,是甘露。三人喝,酸中醋。随便喝,要中毒。”这说明,大学生在恋爱过程中()。A.要以互爱为基础,不能强对方求B.要严肃认真、专一不二,不能朝三暮四、见异思迁C.要有高尚的情趣和健康的交往方式D.要遵重对方的感情和人格,平等地履行义务59. 心理保健的核心内容是(    )。A.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      B.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C.加强自我心理调节          D.求助于心理咨询机构60.人生观的核心内容是(      )A.人生态度      B.人生目的          C.人生价值          D.人生体验61.人们在一定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理论主张或思想见解及理想坚信无疑,并要努力身体力行的精神状态,这指的就是(   )。A.理想            B.信念            C.道德               D.友谊62.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   )。A.为人民服务      B.集体主义          C.爱国主义         D.人道主义63.下列所举,属于社会主义家庭美德的基本要求的是(   )。A.文明礼貌      B.爱岗敬业          C.男女平等         D.服务群众64.就一般情况而论,人的信念形成的关键因素是(      )。A.正确的认识      B.错误的认识      C.感到对的情感   D.学历的高低65. 理想以其内容的不同为标准,可分为(   )。A.科学理想和非科学理想          B.长远理想和近期理想C.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            D.职业理想和生活理想 二、多项选择题1.法的规范的作用有( )。A、指引作用; B、教育作用; C、预测作用;D、执行社会公共事务的作用。2.下列所举,不属于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渊源的是()。A.宪法;B。民法;C。刑法;D。规章;3.以规范内容的不同性质为标准,可以分为( )。A. 义务性规范; B. 确定性规范; C. 禁止性规范; D. 授权性规范; 4.下列所举,属于法律事件的是( )。A.人的出生; B.人的死亡; C. 故意杀人; D.订立合同; 5.下列所举,属于有权解释的是( )A.立法解释; B.司法解释; C.行政解释; D.学者解释; 6.我国依法治国的宗旨是( )A.保障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B.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C.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法律化;D.使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7.我国选举制度的主要原则有( )A.选举的平等性原则 B.选举的普遍性原则 C.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并用的原则D.公开投票的原则 E.从物质上和法律上保障选民的选举权原则 8.特别行政区享有权力主要有( )A.原有的法律基本不变 B.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C.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变D.享有完全的权力 9.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包括( )A.劳动者个体所有制 B.私营经济C.全民所有制 D.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 E.股份制 10.按照我国宪法的规定,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基本义务是()A.劳动 B.政治权利和自由C.受教育 D.社会经济权利 11.我国宪法规定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具体包括( )A. 政治自由 B.人身自由 C.受教育权 D.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12.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包括( )A. 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B.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C. 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D. 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13.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A.行政合法性原则 B.行政合理性原则C.行政主体平等原则 D.公平原则14.行政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有( )A.主体 B.客体 C.内容 D.国家行政机关15.按集会游行示威法规定,举行集会、游行、示威,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予许可()A.反对宪法所确立的基本原则的; B.危害祖国统一、主权完整的;C.煽动民族分裂的 ; D.有充分根据认定它将直接危害公共安全或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16.主管机关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可以在集会、游行、示威举行地或经过的重要单位附近设置临时警戒线,未经人民警察许可,不得逾越。这些单位是()。A.国家机关、军事机关; B.重要工厂、矿山; C.广播电台、电视台; D.外国驻华使馆领事馆。17.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包括()A. 警告 B.罚款 C.拘留 D.开除公职18.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从轻或者免于处罚()A.醉酒的 B.情节特别轻微的C.主动承认错误及时改正的 D.由于他人胁迫或者诱骗的19.依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规定,属于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的行为有()A.倒卖车票、船票 B.在电影场结伙斗殴C.吸食鸦片、注射吗啡 D.在圆明园遗址上刻字留念20.正当防卫必须是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行为实行防卫,所谓“正在进行”意指()A.客观上确实存在的 B.必定发生的C.即将来临的 D.现实存在的 21.理想作为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它所具有的特征是(   )。A.阶级性         B.时代性      C.可能性       D.实践性22.理想作为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它所具有的特征是(      )。A.阶级性         B.时代性      C.可能性       D.实践性23.大学生在确立新的人生目标时,必须(      )。A.把个人的奋斗目标与社会的需要相结合B.把个人的奋斗目标与自身的条件相结合C.把个人的奋斗目标与现实可能性相结合D.把长远目标与近期目标相结合24.大学生在确立新的人生目标时,必须(       )。A.把个人的奋斗目标与社会的需要相结合B.把个人的奋斗目标与自身的条件相结合C.把个人的奋斗目标与现实可能性相结合D.把长远目标与近期目标相结合25.正确对待人生挫折的态度应该是(   )。A.敢于正视挫折               B.冷静地分析挫折产生的原因C.怨天尤人或消极逃避         D.积极的寻找恰当的方式战胜自我26.人生观与世界观的关系是(    )。A.世界观包含人生观            B.世界观决定人生观                         C.人生观是世界观的一部分      D.人生观是世界观在对待人生问题上的体现27.理想作为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它所具有的特征是(    )。A.阶级性         B.时代性      C.可能性       D.实践性28.大学生在确立新的人生目标时,必须(      )。A.把个人的奋斗目标与社会的需要相结合B.把个人的奋斗目标与自身的条件相结合C.把个人的奋斗目标与现实可能性相结合D.把长远目标与近期目标相结合29.爱情是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真正的爱情能给人以鼓舞和力量。因此,在追求爱情时,(    )。A.要以互爱为前提,不可强制求对方B.要忠贞专一,不可朝三暮四C.要全心投入,把爱情放在高于一切的地位,甚至放弃追求和事业D.要遵循爱情的高尚性,注意表达方式的含蓄与文明30.正确对待人生挫折的态度应该是(       )。A.敢于正视挫折               B.冷静地分析挫折产生的原因C.怨天尤人或消极逃避         D.积极的寻找恰当的方式战胜自我31.道德在现实生活中发挥其作用所依靠的力量是(   )。A.军队警察       B.社会舆论       C.传统习惯       D.内心信念32.理想与现实是一对矛盾,它们之间是既对立又统一。理想与现实的这种对立统一关系主要表现在( )。A.理想不等于现实                  B.理想高于现实C.现实是理想的基础                D.理想是未来的现实33.人的成熟发展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是(      )。A.身体的成长    B.心理发展的完善   C.社会化程度的提高    D.漂亮的仪表34. 从思想道德方面来讲,人的创造力的开发主要取决的条件是(      )。A.具有政治上的坚定性         B.具有人生态度上的进取性C.具有意志品格上的顽强性   D.具有思维方式上的开放性35.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是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中华民族道德实践经验的总结。对于中国传统道德的正确态度应该是(   )。A.批判继承      B.弃糟取精          C.综合创新         D.洋为中用 三、名词解释1.法2.法系3.法的渊源4.法的体系5.法的规范6.法的关系7.法律事实8.法的制定9.法的解释10.法的实施11.依法治国12.道德 13.宪法14.国体15.政体16.国家结构形式17.基本权利18.基本义务19.行政20.行政法律关系:21.道   德22.集体生义23.信   念24.心理健康25.修   养26.理想27.集体生义28.社会公德29.人生价值 四、简答题1.    法的本质指什么?2.   法的特征有哪些?3.   社会主义法的社会作用如何?4.   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的区别何在?5.   何谓社会主义法的渊源?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渊源有哪些?6.   法系与法的体系的区别何在?7.   我国社会主义法的适用的基本要求和基本原则是什么?8.   何谓法制与法治?两者的关系如何?9.   宪法的特征有那些?10.我国现行宪法内容上有什么特点?11.我国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有哪些?12.如何理解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现实性?13.交往在人生中的意义如何?14.中华民族优良的道德传统有哪些?15.如何正确对待失恋?16.理想在人生中的作用如何? 17.优良学风的基本内容如何? 18.社会主义家庭美德的基本要求如何? 五、案例分析题1.某高校部分学生因对校方后勤工作不满,未经公安机关批准,擅自上街游行示威。使得该市部分路段的交通陷于瘫痪,影响了市民们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秩序。但该校部分学生认为:游行示威是宪法赋予每个公民的自由,他们的游行示威是合法的。试问:他们的游行是合法的吗? 2.2001年3月某工业大学三年级学生林某想买一辆便宜实用的旧自行车。经打听本校二年级学生程某有一辆9成新的26型黑色永久牌自行车出卖。林某前去论价,并向程某提及该车发票和有关证件。程某说没有,车是"弄来"的。于是林某利用对方心虚、急于脱手的心理,以80元钱将车买下。此事被发现后,林某的车子被公安机关没收并受到了治安管理处罚。林不服。试问:如何看待明知是赃物而购买的行为? 3.王某现年17周岁,父母双亡,与其叔婶共同生活。他初中毕业在村办工厂上班。叔婶每年都要把他的收入控制在手中,现王某同厂有几个人邀请王某合伙办个鱼塘,要每人出资1,000元,王某同意后向其婶要钱入伙。但其叔婶认为这么大的事王某这么一个小孩子做不了主,他不能和别人合伙。你认为王某能否入伙?理由? 4.1989年5月,毛一文到某市商场买电脑,该商场工作人员疏忽,错将一台价值4500元的电脑标成了450元,毛一文看到这台电脑后,觉得非常便宜且性能优良,于是就买走了。事隔一周后,商店盘店时发现了错误,就派人找到毛一文,要求补足货款或退款退货,而毛一文却认为你标错了价是你的错,我买东西又不是没付钱,货已经卖出去了,哪有再补钱的道理,拒不补足价款,也不退货。于是该商场到人民法院起诉,诉称售出此台电脑属重大误解的民事行为,请求人民法院撤销。针对本案,请解答下列问题:(1)案中电脑的买卖行为是否属于重大误解的民事行为?为什么?(2)哪些民事行为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予以撤销?(3)认为法院对本案应如何处理?(4)如果本案中原告不请求人民法撤销该民事行为,它还可以选择请求何种机关做出处理?(5)如果本案中原告在1991年12月起诉请求撤销该民事行为,人民法院应否保护其诉权?为什么? 5.甲乙双方签订购销合同,约定甲方向乙方购买10万瓶劣酒,货价12万元,交款提货,并约定乙方须加贴名牌商标。以便甲方冒充名酒出售。合同履行时,甲方借口手头紧拮,只付了8万元即提走全部货物,乙方一再催讨无着,诉诸法院。问:(1)该购销合同是否有效?为什么?(2)双方是否能够返还财物给对方?为什么?(3)应如何处理双方的经济责任? 6.某甲17周岁,某中外合资企业工人,1992年1月,她在一家百货公司购买了一条价值5000元的项链。回家后,甲的父亲认为甲尚未成年,未经家长同意,不能进行大额交易,因此,要求百货公司退货。百货公司认为,货已售出,且无任何质量问题,拒绝退货。问:(1)甲与百货公司的买卖行为是否有效?为什么?(2)在买卖项链的关系中,百货公司的行为是否符合民事法律行为的要件,为什么?(3)如果甲是15周岁,则甲的买卖行为是否有效?为什么? 六、课程论文写作要求:1.结合“思想道德修养”课的学习进行写作。2.文章应观点正确,层次分明;联系实际,有所感悟;分析论证,较为充分。3.字数在500字以上。写作题目:“金钱之我见”或者“大学生人际交往之我见”或者“交朋友”或者“谈学风建设与做人”

答案回复可见
**** Hidden Message *****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练习测试题库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