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老师 发表于 2013-4-17 04:30:02

北语13春《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在线作业答案

13春《中国古代物质文化》作业1
答案请在附件下载,辅导请联系无忧答案网客服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一、单选题(共15道试题,共60分。)
1.红烧鮰鱼是( )的名菜。
A. 沪菜
B. 湖北菜系
C. 闽菜
D. 淮扬菜
满分:4分
2.以下属于粤菜代表名菜的是 ( )
A. 东江盐焗鸡
B. 东坡肉
C. 宫保鸡丁
D. 鸳鸯火锅
满分:4分
3.饮食文化在中国文化的重要地位的原因理解有误的是( )
A. 农业是最重要的经济部门
B. 农业又是为轻工业中的食品工业提供原材料的部门
C. 中国精神文化领域中也广泛涉及到饮食文化
D. 饮食与官场腐败有联系
满分:4分
4.对“茶道”理解有偏误的是 ( )
A. 饮茶的道德、道理
B. 研究茶的制造和饮用的方法
C. 高尚的精神修养和境界追求,借饮茶而相互交流
D. 通过饮茶的方式,对人们进行理发教育,道德修养的一种仪式
满分:4分
5.中国茶文化产生的原因不包括( )
A. 气候条件对茶树生长的适宜性
B. 悠久的农业文明史
C. 茶在全中国人民生活中成为不可缺少的饮料
D. 调治疾病
满分:4分
6.人民常年饮茶,需要多吃油脂,以滋润肠胃因此菜肴重油的菜系是( )
A. 湖南菜系
B. 湖北菜系
C. 鲁菜
D. 安徽菜系
满分:4分
7.( )的《百子图》通过茶事体现和谐、热闹兴旺的气象。
A. 苏东坡
B. 苏汉臣
C. 陆游
D. 陆纳
满分:4分
8.不属于广东菜特点的是( )。
A. 配料较多,注重装饰
B. 讲究鲜、嫩、爽、滑
C. 擅长小炒,善于掌握火候,油温恰到好处
D. 重于酥烂,鲜香,原汁原汤,浓而不腻
满分:4分
9.不在“四大菜系”的是( )
A. 鲁
B. 川
C. 闽
D. 粤
满分:4分
10.以下不是茶的文化内涵的是 ( )
A. 待客
B. 婚俗受礼
C. 健身、美容、防病
D. 养廉、雅志
满分:4分
11.清真菜的特点不包括( )
A. 不食猪肉
B. 不食死物
C. 不食动物血
D. 不食辣椒
满分:4分
12.不属于“淮扬菜”特点的是 ( )
A. 以炖、焖、烧、煨、炒著名
B. 重于酥烂,鲜香,原汁原汤,浓而不腻
C. 十分讲究清汤与奶汤的调制,清汤色清而鲜,奶汤色白而醇
D. 用料考究,注意配色,讲究造形,菜谱四季有别
满分:4分
13.浙江菜系中,擅长烹制河鲜家禽,入口香酥绵糯,汤浓味重,富有乡村风味的是( )。
A. 杭州菜
B. 宁波菜
C. 绍兴菜
D. 金华菜
满分:4分
14.陆羽品尝过的泉水按水质好坏分为20等,其中( )第三。
A. 庐山谷帘泉
B. 无锡惠山泉
C. 蕲水县兰溪泉
D. 宜昌蛤蟆泉
满分:4分
15.福建菜称誉全国的名菜是( )
A. 清汤鱼丸
B. 红糟肉
C. 佛跳墙
D. 烧片糟鸡
满分:4分
二、判断题(共10道试题,共40分。)
1.阮籍是狂饮的代表,甚至作《酒德颂》,以饮酒为德。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2.饮食文化在中华文化中几乎居于核心地位,是因为饮食关乎人的生命的存续。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3.我国开始种植茶树,并逐渐摸索总结出制茶工艺的历史,至今有2000多年历史。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4.红烧果子狸是粤菜的代表名菜。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5.淮扬菜,今称江苏菜系,主要由苏州、江淮、南京三大流派构成。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6.川菜历史悠久,以成都、重庆两地菜肴为代表,是当今食客人数最多的菜系。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7.少数民族的饮酒方式丰富多彩,重视热烈和谐,有很多酒歌,礼仪用酒的场合不多。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8.湖北菜又名荆楚菜,发源于春秋时期楚国都城郢城(今荆州)。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9.原始人类的饮食文化起源于人类用火来烧烤食物,懂得熟食。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10.茶道,最早起源于士大夫阶层,后作为一种高雅的文化活动方式传播到宫廷。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13春《中国古代物质文化》作业2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一、单选题(共15道试题,共60分。)
1.对日本文字的看法不正确的是( )
A. 从历史上看,日本的文字和汉字有着不可分割的渊源关系、血缘关系
B. 日本现在使用的文字是“汉字假名混合体”
C. 汉语和日语属于同一种语言,即“汉字文化圈”
D. 假名是在吸收、改造中国汉字的基础上创造、发展起来的日本自己独特的字母
满分:4分
2.遣唐使在华活动没有( )
A. 遣唐使主要成员前往长安路途一切费用由中国政府负担
B. 长安城有唐廷内使饮马出迎,引住四方馆
C. 遣唐使上贡受封赏
D. 活动受限于在长安和内地与唐朝官员进行交流
满分:4分
3.有关佛教中国发展,认识有误的是( )
A. 佛教东汉初年已传入中国,在广大人民群众中还看不出影响的迹象
B. 由于时代的局限,魏晋时代所理解的佛学只能是玄学化的佛学
C. 印度禅学在中国的变异并发展成禅宗的原因是时代浪潮的影响
D. 隋唐以后,中国佛教基本上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
满分:4分
4.对日语借用汉字阶段的看法有误的是( )
A. 日本国使用的最初文字就是汉字
B. 汉籍传入日本之始,最早的记载当推百济王仁博士带去的《论语》和《千字文》。
C. 这一阶段出现了用汉文写成的史书及文学作品
D. 由于使用汉字,几乎所有的日本人都能够很好地研究中国文化
满分:4分
5.对万叶假名阶段的看法有误的是( )
A. 出现“假名”
B. 最初的假名,是直接借用汉字的音来记录日本语言的发音,即放弃汉字的固有含义,只取其音
C. 万叶假名看上去全是汉文,但中国人看不懂,现代日本人却可以看懂
D. 在记录同一个日语发音时,不同时候不同人会用不同的同音汉字
满分:4分
6.不属于身体毁饰的是( )。
A. 手镯
B. 绞面
C. 束腰腹
D. 缺齿
满分:4分
7.对服饰与文化的关系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世界各民族在各个历史时期的衣着打扮,是这个民族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标尺
B. 世界各民族在各个历史时期的衣着打扮,是这个民族经济和文化发展水平的标志
C. 服饰文化在民族文化中处于核心地位
D. 服饰由于它的不可缺少的实用价值和日益增长的欣赏价值,使其成为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
满分:4分
8.不属于茶文化五境之美的是 ( )
A. 茶水
B. 茶具
C. 心境
D. 环境
满分:4分
9.记载“伯余制衣裳”、“胡曹作衣”的是( )。
A. 《易·系辞》
B. 《白虎通义》
C. 《世本》
D. 《后汉书·舆服志》
满分:4分
10.以下没有体现从服饰可以看出各民族文化的相互影响的是 ( )。
A. 苗族与侗族都喜欢银饰
B. 甘青地区的回、保安、东乡、撒拉等民族服饰有很多相同之处
C. 云南迪庆地区的纳西族和藏族的毛皮服装基本相同
D. 四川阿坝地区的羌族服装有一部分与相邻的藏族相同
满分:4分
11.以下不是服饰的文化内涵的 ( )。
A. 服饰反映了民族的生活环境、经济从业和和生活方式
B. 服饰是民族工艺的一面镜子
C. 服装穿着要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D. 由服饰可以看出各民族文化的相互影响
满分:4分
12.以下不属于“首饰”的是( )。
A. 项链
B. 耳环
C. 簪子
D. 裹脚
满分:4分
13.“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为长夜之饮”,最终导致亡国的是( )。
A. 夏桀
B. 周厉王
C. 汉哀帝
D. 殷纣王
满分:4分
14.以下不属于弥生飞跃的表现的是( )
A. 生产方式由采集渔猎到农耕水稻
B. 体貌由单眼皮变为双眼皮
C. 工具由新石器、金石并用发展到铁器
D. 人身材变高
满分:4分
15.以下不属于“装饰”的是( )。
A. 衣服
B. 首饰
C. 毁饰
D. 化妆型图案或发式发型
满分:4分
二、判断题(共10道试题,共40分。)
1.按不同的社会职业来划分,最明显的是工农、军民、官兵、干群等社会群体间的差别。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2.汉明帝为纪念白马驮经而归,在洛阳东郊仿照天竺佛寺建立了中国第一座寺庙——白马寺。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3.喜庆节日、男婚女嫁、宗教活动、体育竞技等不同的场所与活动都有不同的服饰可以说是按用途划分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4.唐王朝允许帮助平定安史之乱的大食国士兵世居中国,可以与中国女子通婚,这样,就有了首批落籍中国的穆斯林。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5.刘伶有一次喝了杜康酒,一醉三年不醒,可见古人之饮酒,度数高,烈性强。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6.中国发达的文化养育了早熟的民族心理,注重历史记载的传统培养了冷静理智的文化特性,这使得中国士大夫对佛教中的逻辑推论、玄理幽思比之苦行的方式更为感兴趣,因而喜欢“见理”和“顿了”。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7.中国是礼仪之邦,冠的产生远早于帽。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8.音读取汉字原来的发音,有吴音、汉音等,就是“汉文直读”,训读是把汉字的意思用对应的日语发音发出来。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9.“汉字假名混合文体”中,一般假名表示主要的、中心的意思,汉字起到语法的作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10.中国最早记载日本的文献资料的是《后汉书 倭传》。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13春《中国古代物质文化》作业3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一、单选题(共15道试题,共60分。)
1.刘邦定都长安,萧何建造新宫( )。
A. 长乐宫
B. 未央宫
C. 乾清宫
D. 坤宁宫
满分:4分
2.对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认识有误的是( )。
A. 普遍采用“木构架”,并且由此形成中国建筑的独特风格
B. 设计上多取方形或长方形,而且常常以南北为纵轴线,以东西为横轴线安排主要建筑和次要建筑
C. 在建筑的审美意识上追求平稳、整齐、对称,讲求秩序,适合礼度
D. 在艺术造型上,中国建筑多采用大屋顶、低台基
满分:4分
3.“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是 ( )说的。
A. 恩格斯
B. 雨果
C. 歌德
D. 罗丹
满分:4分
4.以下不属于汉族民居的是( )。
A. 黄土高原窑洞房
B. 北方四合院民居
C. 圆形土楼
D. 石碉房和碉楼
满分:4分
5.穹庐帐篷式阶段,使用帐篷的民族是( )。
A. 蒙古族
B. 哈萨克
C. 藏族
D. 柯尔克孜
满分:4分
6.以下不属于北京故宫朝会施政之所的是( )。
A. 太和殿
B. 中和殿
C. 保和殿
D. 交泰殿
满分:4分
7.由服饰可以看出各民族文化的相互影响,湘西苗族与( )服饰有相似处。
A. 保安族
B. 侗族
C. 四川阿坝羌族
D. 土家族
满分:4分
8.( )有纯银制成的花帽,上有十八罗汉像和十八朵梅花,两鬓有银月,正中有双龙戏宝。
A. 侗族
B. 苗族
C. 西北回族
D. 彝族
满分:4分
9.猎手都要披张黄羊皮,围系于肩部的少数民族是( )。
A. 纳西族
B. 珞巴族
C. 普米族
D. 彝族
满分:4分
10.对西北地区民居的认识有误的是( )。
A. 主要是土木结构的平顶土房
B. 有干打垒的院墙
C. 院里有花池、菜畦
D. 没有民族住四合院
满分:4分
11.东北内蒙古地区民居中,有四合院的是( )。
A. 朝鲜族
B. 满族
C. 鄂温克族
D. 鄂伦春族
满分:4分
12.对巢穴风篱式阶段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是一种极为原始简陋的住所
B. 在地面上有风篱挡风
C. 在地面有地穴,在树上有巢居的树屋
D. 约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晚期
满分:4分
13.关于帝王陵寝,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国君的墓大如山陵,称为“山”或“陵”
B. 帝王陵寝还当包括地下宫殿在内
C. 明十三陵规模庞大,共十三个陵园
D. 地宫是放置棺椁的地方
满分:4分
14.( )不是现存完好的三大皇家园林。
A. 北京三海
B. 颐和园
C. 拙政园
D. 承德避暑山庄
满分:4分
15.对干栏式民居的认识有误的是( )。
A. 亦名麻栏,即楼房式
B. 底层都要封围
C. 造合于南方高温、多雨、潮湿的气候
D. 能在底层圈养牲畜,防兽害与盗贼
满分:4分
二、判断题(共10道试题,共40分。)
1.云南大理崇圣寺三塔,建于南诏时期,其中凝聚着白族和汉族工匠的智慧。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2.朝鲜、满、锡伯(东北和新疆分布)、赫哲、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等族的民居,在定居之后,基本上都是土木或茅草房。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3.建筑的复合性是指建筑需要很多方面的科学知识,工艺很复杂。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4.建筑文化又称为“环境文化”和“背景文化”。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5.早期穴居的现象在现代已经完全绝迹了。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6.中国古代建筑以“间”为单位构成单体建筑,再以单体建筑组成庭院,然后以庭院为单元构成组群建筑。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7.我国现实的民族建筑中,人类早期建筑的各种形态已经很难再见到了。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8.苗族的刺绣有10多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9.建筑的综合性使其最能代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形象。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10.基诺族的“大房子”是母系家庭公社的产物。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13春《中国古代物质文化》作业4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一、单选题(共15道试题,共60分。)
1.“苏州四大名园”中,建于宋代的是( )。
A. 沧浪亭
B. 狮子林
C. 拙政园
D. 留园
满分:4分
2.菜肴中常以红糟来调味的菜系是( )。
A. 福建菜系
B. 浙江菜系
C. 安徽菜系
D. 淮扬菜
满分:4分
3.早在南宋时就以“沙地马蹄鳖,雪天牛尾狸”出名的菜系是( )。
A. 福建菜系
B. 浙江菜系
C. 安徽菜系
D. 淮扬菜
满分:4分
4.品评泉水的活动,始于( )。
A. 苏东坡
B. 陆羽
C. 陆游
D. 苏汉臣
满分:4分
5.( )为研究封建王朝的民族政策提供了宝贵资料。
A. 寺庙、道观等建筑
B. 具有民族独特风格的建筑
C. 陵墓类建筑
D. 土司衙门类建筑
满分:4分
6.对于饮食文化在中华文化中几乎居于核心地位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是否有饭吃涉及到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问题
B. 农业是为轻工业中的食品工业提供原材料的部门
C. 在中国精神文化领域中也广泛涉及到饮食文化
D. 饮食导致朝代的更迭
满分:4分
7.对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理解有误的是( )。
A. “木构架”的结构方式在不同地区和建筑种类种都只用抬梁式
B. 常常以南北为纵轴线,以东西为横轴线安排主要建筑和次要建筑,以围墙和回廊构成封闭式的整体
C. 主要建筑讲究宏伟高大,讲究气势,并以次要建筑来衬托主要建筑
D. 组群建筑的造型还要讲究主次分明,有起有落
满分:4分
8.对服饰是民族文化载体的认识有误的是( )。
A. 从服饰中能看出节庆、婚姻、丧葬、崇尚、信仰、礼仪等习俗
B. 西北回族妇女的盖头依年龄不同而分不同的颜色
C. 内蒙古陈巴尔虎旗牧区的鄂温克族女装,未婚的肩部打褶,呈耸起状
D. 侗族有纯银制成的花帽,喜银饰
满分:4分
9.不属于湖北菜系代表名菜的是( )。
A. 火腿炖甲鱼
B. 清蒸武昌鱼
C. 鸡泥桃花鱼
D. 清炖甲鱼裙
满分:4分
10.全国最大的一座亭子是( )。
A. 万寿山“铜亭”
B. 北海“五龙亭”
C. 天坛“双环亭”
D. 颐和园“廓如亭”
满分:4分
11.以下不属于“四大菜系”的是( )。
A. 湘
B. 川
C. 淮
D. 鲁
满分:4分
12.对建筑发展阶段的理解有误的是( )。
A. 人类营建巢穴风篱式挡风棚,约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晚期
B. 帐篷有坡面顶的,也有“人”字形的
C. 第三阶段是土石砖木结构的房屋
D. 固定于某地的永久性建筑,是农业经济发展的产物
满分:4分
13.不是清真菜的特点的是( )。
A. 不食猪肉
B. 不食牛肉
C. 不食自死物
D. 不食动物的血
满分:4分
14.不属于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对中国饮食文化的评价的是( )。
A. 食品发明多
B. 烹调方法美
C. 暗合乎科学卫生
D. 中国文化的三大支柱之一
满分:4分
15.以下理解有误的是( )。
A. 农业是生产饮食原料的最主要经济部门
B. 茶文化和酒文化的影响面几乎与食文化同样广泛
C. 食品本身不能成为美术作品
D. 文化领域中有许多与饮食相联系的内容
满分:4分
二、判断题(共10道试题,共40分。)
1.由于茶的利用,在中国文化史上形成了两种风气:一是品评泉水,二是品茗赋诗。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2.建筑中表现出丰富的装饰美术,纳西族和白族的木雕镂刻十分有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3.粤菜中,东江菜以烹制海鲜见长,以菜汤最有特色,刀工精细,甜味较浓,注意保持主料原味。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4.广州菜有些会取蛇、猴、猫、鼠、穿山甲做菜。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5.农业问题实际上是农民问题。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6.鲁菜与大漠风味和其它风味融合吸收,形成北京地区的宫廷菜。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7.北方民族多以草或麻编织成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8.我国境内确知的最早会使用火的人类是元谋人。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9.湘菜是四大菜系中非常有名的菜系。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10.苏州的“拙政园”为明代御史王献臣所建,取其所著《闲居赋》中“拙者为政”之意命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北语13春《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在线作业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