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老师 发表于 2013-4-10 00:45:16

东北大学13春学期《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

13春学期《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在线作业1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一、单选题(共10道试题,共50分。)
1.
9、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切权力属于
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C.   人民
D.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满分:5分
2.
12、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应该以:()
A.         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
B.   加快经济发展速度为中心
C. 平衡比例为中心
D.      保护环境为中心
满分:5分
3.
6、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A.   发展生产力
B.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C.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满分:5分
4.
7、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坚持改革开放统一于
A.社会主义革命中
B.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
C.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中
D. 改革开放中
满分:5分
5.
2、民主集中制就是:()
A. 作为目的的民主和作为手段的集中相结合
B. 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
C. 自下而上的民主和自上而下的集中相结合
D. 小事实行民主和大事实行集中相结合
满分:5分
6.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
A、 B、C、 D、 答案:B
A.反映社会主义文化的市场经济
B.   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市场经济
C.同社会主义制度无关的一种经济体制
D.自发配置社会资源的市场经济
满分:5分
7.
5、发展生产力和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是
A. 相互矛盾的
B. 互为条件的
C. 没有关联的
D. 相互独立的
满分:5分
8.
1、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对市场经济认识上的重大突破是
A.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
B.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C.   市场经济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
D. 市场经济是有国家干预的经济
满分:5分
9.
12、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的第三步是,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A. 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B. 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C. 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D. 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满分:5分
10.
5、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依据是:
A.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
B.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和趋势
C.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经验
D. 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和经验
满分:5分
二、多选题(共5道试题,共25分。)
1.
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
A. 社会经济成分多样化
B. 经济组织形式多样化
C. 就业方式多样化
D. 分配方式多样化
E. 物质利益关系多样化
满分:5分
2.
1、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82年党的十二大,是邓小平理论初步形成时期。这一时期提出了:(    )
A.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 坚持改革开放
C.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 走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
E. 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满分:5分
3.
4、判断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归根到底看其是否有利于
A.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B. 提高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
C.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D. 社会分配的公平
E.   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满分:5分
4.
3、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    )
A. 产权清晰
B.   权责明确
C.   政企分开
D. 决策民主
E.   管理科学
满分:5分
5.
7、“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
A.
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
B.
党员队伍数量的变化
C.
党的干部队伍正在进行整体性新老交替
D.
党员队伍结构的变化
E.
党的干部队伍中出现了一些突出的问题
满分:5分
三、判断题(共5道试题,共25分。)
1.2、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分
2.20、我国现阶段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国有经济。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分
3.2、工人阶级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处于领导和地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分
4.12、现代科技进步是生产力增长的第一位因素。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分
5.7、社会主义时期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分

13春学期《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在线作业2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一、单选题(共10道试题,共50分。)
1.
3、改革和发展的前提是
A.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B. 依法治国
C. 社会公平
D. 社会稳定
满分:5分
2.
22、决定我国现阶段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的根本原因是
A. 生产力状况
B.   资金短缺
C.   就业压力
D.市场经济的存在
满分:5分
3.
28、在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中,社会保障费用应该由

A. 企业和个人共同负担
B. 国家负担
C. 国家和企业共同负担
D. 国家、企业和个人共同负担
满分:5分
4.
7、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坚持改革开放统一于
A.社会主义革命中
B.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
C.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中
D. 改革开放中
满分:5分
5.
7、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是
A. 新民主主义专政
B. 无产阶级专政
C. 共产党专政
D. 工农联盟专政
满分:5分
6.
4、邓小平说:“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个论断指出了
A.   社会主义民主的内容
B. 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
C. 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
D.   民主与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在联系
满分:5分
7.
3、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
A. 从一般原理出发,得出的逻辑结论
B. 马克思的设想
C. 从实际出发得出的结论
D. 苏联的经验总结
满分:5分
8.
3、实现两岸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是:()
A. “一国两制”方针
B. “一个中国”原则
C. 双方平等协商,共议统一
D. 两岸关系良性互动
满分:5分
9.
1、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
A.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D.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满分:5分
10.
5、计划和市场
A. 是划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标志
B. 存在于不同的社会制度
C. 都是资源配置的手段
D. 属于基本制度的范畴
满分:5分
二、多选题(共5道试题,共25分。)
1.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断的含义是
A. 社会主义社会都要经历初级阶段
B. 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C. 社会主义社会分为初级阶段、中级阶段和高级阶段
D. 我国的社会主义正处于初级阶段
E.   我国的社会主义长期处于初级阶段
满分:5分
2.
5、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中的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指坚持:(    )
A. 社会主义道路
B. 改革开放
C. 人民民主专政
D.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E.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满分:5分
3.
1、邓小平强调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为了:(   )
A. 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B. 适应时代和历史的发展,把马克思主义推向前进
C. 正确处理改革和建设的关系
D. 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E. 正确处理计划和市场的关系
满分:5分
4.
3、社会主义的本质是
A. 解放生产力
B. 发展生产力
C.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E. 实现共同富裕
满分:5分
5.
7、消除贫困,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         )
A. 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本质特征
B. 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要求
C. 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D. 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
E.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满分:5分
三、判断题(共5道试题,共25分。)
1.8、邓小平理论深刻地提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分
2.7、邓小平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分
3.3、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是由它的性质、宗旨及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优良传统作风决定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分
4.1、战争与革命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分
5.1、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分

13春学期《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在线作业3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一、单选题(共10道试题,共50分。)
1.
19、股份合作制是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出现的一种新的:(    )
A. 私有制经济实现形式
B. 民营经济实现形式
C.国有经济实现形式
D. 公有制经济实现形式
满分:5分
2.
9、加强和完善宏观经济调控必须
A. 加强计划管理
B.转换企业经营机制
C.转变政府职能
D.   给企业自主权
满分:5分
3.
17、可持续发展强调
A.   经济快速发展
B. 经济按比例协调发展
C. 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D.工业与农业协调发展
满分:5分
4.
5、改革的目的是:(    )
A.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B. 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C. 实现共同富裕
D. 建立社会主义物质基础
满分:5分
5.
3、第一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
A.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B. 1982年党的十二大
C.1987年党的十三大
D.1997年党的十五大
满分:5分
6.
11、对经济发展起第一位变革作用的是:(    )
A.科学技术
B.劳动对象
C.   劳动工具
D.劳动者
满分:5分
7.
5、发展生产力和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是
A. 相互矛盾的
B. 互为条件的
C. 没有关联的
D. 相互独立的
满分:5分
8.
8、“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A.   党的十五大
B.党的十六大
C.建党八十周年大会
D.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满分:5分
9.
24、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是
A.   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
B. 旧的社会分工仍然存在,劳动还是人们谋生的手段
C. 社会主义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
D.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水平
满分:5分
10.
4、被邓小平高度评价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政治经济学”的文献是:(  )


A.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B. 《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C.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D. 《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满分:5分
二、多选题(共5道试题,共25分。)
1.
1、改革是
A. 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
B. 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C.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
D. 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
E. 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
满分:5分
2.
3、社会主义的本质是
A. 解放生产力
B. 发展生产力
C.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E. 实现共同富裕
满分:5分
3.
4、计划和市场的关系是
A. 计划是社会主义特有的属性
B.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
C. 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D. 市场高度发达是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
E.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满分:5分
4.
17、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
A. 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B. 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C.   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D.体现在对经济发展的控制力上
E. 公有资产在全国各地各种产业中都占优势
满分:5分
5.
6、“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A. 政治格局的多极化
B. 经济发展的全球化
C. 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D. 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
E.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
满分:5分
三、判断题(共5道试题,共25分。)
1.13、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分
2.2、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主要矛盾的集中体现。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分
3.10、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国体。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分
4.1、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分
5.9、发展是社会的全面发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东北大学13春学期《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