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航13春《公共政策导论》在线作业答案
北航《公共政策导论》在线作业一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一、单选题(共15道试题,共60分。)
1.政策评估中最主要的形式是( )
A. 非正式评估
B. 正式评估
C. 外部评估
D. 高等院校评估
满分:4分
2.“因为……所以……”,因为A=B,B=C,所以A=C,这种思维方式属于( )
A. 经验思维
B. 逻辑思维
C. 直觉思维
D. 创新思维
满分:4分
3.以下关于社会问题的表述错误的是( )
A. 社会问题是一种客观定义
B. 社会问题受价值判断的影响
C. 社会问题是一个关系到大多数人的问题
D. 社会问题往往是系统性的问题
满分:4分
4.下列对美国政党政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执政党的政策方针可以直接转化为公共政策
B. 在野党的政策方针可以直接转化为公共政策
C. 不论是执政党还是在野党,其政策方针都不能直接转化为公共政策
D. 在野党对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不具影响力
满分:4分
5.由第一印象所引起的心理倾向属于下列选项中的( )
A. 光环效应
B. 首因效应
C. 定型效应
D. 反衬效应
满分:4分
6.“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有权威的分配”,提出这一命题的学者是( )
A. 拉斯韦尔
B. 伊斯顿
C. 戴伊
D. 安德森
满分:4分
7.( )属于政策议程的内在引发机制
A. 战争
B. 生态变迁
C. 国际冲突
D. 武器技术的重大进化
满分:4分
8.关于政策的政策是( )
A. 基本政策
B. 具体政策
C. 元政策
D. 初始政策
满分:4分
9.公共政策的特征不包括()
A. 政治性
B. 层次性
C. 灵活性
D. 合法性
满分:4分
10.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社会问题是政策问题的一部分
B. 社会问题转变为政策问题必须经过公众议程
C. 社会问题必须经过一定程序才能成为政策问题
D. 公众议程对政府议程没有任何影响
满分:4分
11.“无批评”原则典型地运用于( )中
A. 头脑风暴法
B. 哥顿法
C. 零起点法
D. 对演法
满分:4分
12.下列( )政策不同于其它选项
A. 例行政策
B. 常规政策
C. 程序性政策
D. 初始政策
满分:4分
13.下列人物中( )是政策执行组织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
A. 查尔斯·奥·琼斯
B. 大卫·罗宾逊
C. 佛瑞斯特
D. 安德森
满分:4分
1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错误的政策会具有负导向功能
B. 正确的政策只会产生正导向功能
C. 正确的政策会具有正导向功能和负导向功能
D. 西方某些国家的福利政策体现了政策的负导向功能
满分:4分
15.目标群体之所以能够接受和服从某一项政策,不是由于( )
A. 政治社会化的影响
B. 传统思想观念的制约
C. 对成本收益的权衡
D. 出于社会公益目的
满分:4分
二、多选题(共5道试题,共20分。)
1.公共政策与政策环境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
A. 公共政策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由环境的需要而产生的
B. 公共政策必须适应政策环境
C. 政策环境的变化必然导致公共政策的发展变化
D. 公共政策能够改善环境
E. 二者关系中,环境起着主导作用
满分:4分
2.下列选项中可以作为政策终结对象的是( )
A. 权利
B. 政策功能
C. 政府
D. 责任
E. 相关组织
满分:4分
3.下列对象征性政策的叙述中正确的有( )
A. 它的存在只具有符号作用
B. 其目标在于产生物质性效果
C. 其目标在于影响公众的价值观念
D. 政府根本不想去实施象征性政策
E. 政府想做,但心有余而力不足
满分:4分
4.下列选项中体现了从众效应的有( )
A. 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B. 谢利夫的光点实验
C.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D. 阿西的线条判断实验
E. 我思故我在
满分:4分
5.对于社会问题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社会问题是一种主观定义
B. 社会问题是一种客观条件
C. 社会问题是一个关系到大多数人的问题
D. 社会问题受价值判断的影响
E. 所有的社会问题都属于政府的政策范围
满分:4分
三、判断题(共5道试题,共20分。)
1.制度理论认为,只有政府才有权关押其政策的反对者,它以武力为后盾,独享社会的强制权,而其他一些社会组织所能实施的惩罚是难以与政府这方面的力量相比较的。(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2.政策执行是一个动态过程,因而必须重视反馈控制,保持应变能力。(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3.结构性社会问题产生于偏离社会正常生活和规范的一些过失行为,如青少年失足和社会犯罪等。(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4.政策执行就是政策方案被采纳以后,政策执行者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运用各种政策资源,经解释、实施、服务和宣传等行动方式将政策观念形态的内容转化为现实效果,从而使既定的政策目标得以实现的过程。(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5.政策终结的对象包括政策受益者。(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北航《公共政策导论》在线作业二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一、单选题(共15道试题,共60分。)
1.将旧政策的内容按照一定的规则分解成几部分,每一部分独自形成一项新的政策的政策终结方式是( )
A. 废止
B. 替代
C. 合并
D. 分解
满分:4分
2.“无批评”原则典型地运用于( )中
A. 头脑风暴法
B. 哥顿法
C. 零起点法
D. 对演法
满分:4分
3.基于某种成见对人做出判断的心理过程是( )
A. 首因效应
B. 近因效应
C. 反衬效应
D. 定型效应
满分:4分
4.提出满意模型的学者是( )
A. 西蒙
B. 詹尼斯
C. 林布隆
D. 托马斯·戴伊
满分:4分
5.以下属于官方决策者的是( )
A. 法院
B. 政党
C. 利益集团
D. 思想库
满分:4分
6.理性优化模型对人的前提假设是( )
A. 经济人
B. 社会人
C. 复杂人
D. 道德人
满分:4分
7.平民百姓的街谈巷议属于政策评估中的( )
A. 非正式评估
B. 正式评估
C. 内部评估
D. 委托评估
满分:4分
8.由第一印象所引起的心理倾向属于下列选项中的( )
A. 光环效应
B. 首因效应
C. 定型效应
D. 反衬效应
满分:4分
9.目标群体之所以能够接受和服从某一项政策,不是由于( )
A. 政治社会化的影响
B. 传统思想观念的制约
C. 对成本收益的权衡
D. 出于社会公益目的
满分:4分
10.采用渐进的方式,一步步对政策进行终结的政策终结方式是( )
A. 缩减
B. 替代
C. 分解
D. 合并
满分:4分
11.从广义角度而言,公共政策的合法性是指( )
A. 公共政策符合宪法
B. 公共政策符合法律
C. 公共政策符合行政规章
D. 公众对公共政策的认可与接受
满分:4分
12.发生在政策执行过程中,针对政策效果进行的评估通常称为( )
A. 政策分析
B. 政策反馈
C. 后评估
D. 前评估
满分:4分
13.有“第四种权力”之称的是( )
A. 法院
B. 政党
C. 利益集团
D. 大众传媒
满分:4分
14.西方三权分立体制下,公共政策的最基本形式是( )
A. 总统决定
B. 法院判决
C. 国会立法
D. 委托立法
满分:4分
15.政策评估中最主要的形式是( )
A. 非正式评估
B. 正式评估
C. 外部评估
D. 高等院校评估
满分:4分
二、多选题(共5道试题,共20分。)
1.公共政策的特征包括()
A. 政治性
B. 价值选择性
C. 层次性
D. 稳定性
E. 合法性和权威性
满分:4分
2.政策方案的可行性评估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A. 政治可行性
B. 经济可行性
C. 行政可行性
D. 技术可行性
E. 法律可行性
满分:4分
3.下列对象征性政策的叙述中正确的有( )
A. 它的存在只具有符号作用
B. 其目标在于产生物质性效果
C. 其目标在于影响公众的价值观念
D. 政府根本不想去实施象征性政策
E. 政府想做,但心有余而力不足
满分:4分
4.西方三权分立体制下公共政策的主要表现形式有( )
A. 国会立法
B. 总统的行政决策
C. 政府机构的规章、条例
D. 司法决策
E. 政党的政策和方针
满分:4分
5.下列机构和组织中属于思想库的有( )
A. 胡弗研究所
B. 联想集团
C. 兰德公司
D. 肯尼迪政府学院
E. 野村研究所
满分:4分
三、判断题(共5道试题,共20分。)
1.政策执行是一个动态过程,因而必须重视反馈控制,保持应变能力。(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2.现代社会学之父马克斯韦伯把国家定义为在一定领土范围内对武力具有垄断性的社会机构。(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3.传统的政策理论有着理性主义前期发展的深刻烙印。(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4.公共政策的权威性是以其政治性为基础的,政策只有经过政治化的过程,才能具有对公众的约束力。(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5.“走一步看一步”,“摸着石头过河”,这些经验对情况复杂、风险较大、无先例可循的执行工作来说是非常适用的。(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北航《公共政策导论》在线作业三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一、单选题(共15道试题,共60分。)
1.下列( )政策不同于其它选项
A. 例行政策
B. 常规政策
C. 程序性政策
D. 初始政策
满分:4分
2.采用渐进的方式,一步步对政策进行终结的政策终结方式是( )
A. 缩减
B. 替代
C. 分解
D. 合并
满分:4分
3.“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有权威的分配”,提出这一命题的学者是( )
A. 拉斯韦尔
B. 伊斯顿
C. 戴伊
D. 安德森
满分:4分
4.以下关于社会问题的表述错误的是( )
A. 社会问题是一种客观定义
B. 社会问题受价值判断的影响
C. 社会问题是一个关系到大多数人的问题
D. 社会问题往往是系统性的问题
满分:4分
5.首因效应又称为( )
A. 新因效应
B. 晕轮效应
C. 定型效应
D. 先头效应
满分:4分
6.政策评估阶段的最终产品是( )
A. 信息资料
B. 评估标准
C. 评估方法
D. 评估报告
满分:4分
7.下列选项中不能作为政策终结对象的是( )
A. 权力
B. 政策功能
C. 政府
D. 责任
满分:4分
8.人类社会生活中最基本的环境是( )
A. 地理环境
B. 国际环境
C. 经济环境
D. 政治环境
满分:4分
9.从广义角度而言,公共政策的合法性是指( )
A. 公共政策符合宪法
B. 公共政策符合法律
C. 公共政策符合行政规章
D. 公众对公共政策的认可与接受
满分:4分
10.“因为……所以……”,因为A=B,B=C,所以A=C,这种思维方式属于( )
A. 经验思维
B. 逻辑思维
C. 直觉思维
D. 创新思维
满分:4分
11.下列对美国政党政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执政党的政策方针可以直接转化为公共政策
B. 在野党的政策方针可以直接转化为公共政策
C. 不论是执政党还是在野党,其政策方针都不能直接转化为公共政策
D. 在野党对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不具影响力
满分:4分
12.基于某种成见对人做出判断的心理过程是( )
A. 首因效应
B. 近因效应
C. 反衬效应
D. 定型效应
满分:4分
13.认为“凡是政府决定做的或决定不做的事情就是公共政策”,持这一观点的学者是( )
A. 威尔逊
B. 伊斯顿
C. 戴伊
D. 内格尔
满分:4分
14.渐进模型的提出者是( )
A. 西蒙
B. 詹尼斯
C. 林布隆
D. 戴伊
满分:4分
15.平民百姓的街谈巷议属于政策评估中的( )
A. 非正式评估
B. 正式评估
C. 内部评估
D. 委托评估
满分:4分
二、多选题(共5道试题,共20分。)
1.公民参与政策制定过程的主要途径包括( )
A. 以主权者身份,通过直接投票的方式参与
B. 通过代议形式,推选代表参与
C. 使用威胁手段参与
D. 通过制造社会舆论或进行游说影响政策导向
E. 借助所在团体的力量影响
满分:4分
2.政策方案的可行性评估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A. 政治可行性
B. 经济可行性
C. 行政可行性
D. 技术可行性
E. 法律可行性
满分:4分
3.关于政策议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政策议程的建立是社会问题转化为政策问题的关键一步
B. 公众议程和政府议程是政策议程的两种最基本的形式
C. 一般而言,社会问题要转变为政策问题先要经过公众议程
D. 有些社会问题可以越过公众议程直接进入政府议程
E. 社会问题要转化为政策问题必须经过政府议程
满分:4分
4.政策评估的事实标准包括的主要内容有( )
A. 政策的投入与产出
B. 政策是否有利于增进人民的团结
C. 政策是否坚持了社会公正的原则
D. 政策目标实现的程度和范围
E. 政策对社会的影响程度
满分:4分
5.政策终结的主要形式有( )
A. 妥协
B. 替代
C. 合并
D. 分解
E. 缩减
满分:4分
三、判断题(共5道试题,共20分。)
1.政策执行是一个动态过程,因而必须重视反馈控制,保持应变能力。(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2.批判性理论认为政府的政策制定往往是在对预期结果没有充分把握下进行的。(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3.政策学家科林德里奇在1982年出版了《批判性政策——一种社会选择的新理论》一书,提出并解释了批判性理论的思维框架。(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4.前评估是指执行过程中的评估,它是政策评估的主导形式。(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5.美国最高法院的判决被视为国家的法律,各级政府和下级法院必须遵行。(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