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调查的类型
第2节 社会调查的类型1. 按研究性质分类
⑴ 理论性研究:通过对社会现象和问题的调查来检验和发展社会理论,特别侧重于建立或检验各种理论假设来理解和解释社会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社会运行的规律,并从理论高度解析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⑵ 应用性研究:了解、描述和探索某种社会现实问题或者针对某类具体社会现象的研究。提出解决社会问题的建议和对策,或者为改善社会状况、解决社会问题提供咨询。
2. 按研究目的分类
⑴ 探索性调查
探索性调查是研究者对于确定的研究课题和研究对象进行初步了解和熟悉的过程,通过初步考察,获得对研究对象的感性认识和理性思考。
使用情况:
当研究者本人对打算研究的问题或现象不大熟悉,了解很少时;
研究者打算研究的问题或现象本身就鲜为人知,或很少有人涉及时;
在进行一项大规模的调查研究之前。
⑵ 描述性调查
描述性调查是系统地了解社会现象的状况及其发展过程,通过对现状的准确、全面的描述,反映总体的特征及其分布,解答社会现象“是什么”的问题。任何科学研究都是从描述性调查开始的。
具体操作:(与探索性调查比较)
样本规模大得多;
采取严格的随机抽样方法选择调查对象;
主要以封闭式问题为主:自填式、结构式访问;
资料经过统计处理,得出以数量形式为主结果;
要将结果和结论推论到总体中去。
⑶ 解释性调查
解释性调查是要说明社会现象发生的原因,探索社会现象的发展趋势,揭示社会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因果关系,解答社会现象“为什么”是这样的问题。
3. 按调查对象分类
⑴ 普遍调查
普遍调查是指对构成总体的所有个体无一例外的逐个进行调查,以准确地了解在一定时点或时期状态下的总体情况。
普查一般是由政府及其职能部门主持的,以了解全国性或地区性的某种社会现象或其他情况的现状,为掌握国情,制定切合实际的方针政策服务。并不是所有的全面调查都可以称为普查。
普查的特点:
① 工作量大,成本高
② 资料的准确性较高
③ 普遍调查需要统一时间
④ 普遍调查要周期性地进行
⑤ 普遍调查需要统一组织和统一安排
⑥ 项目简明
⑵ 抽样调查
抽样调查是从所研究的总体中,按照一定的方式选取一部分个体进行调查,并将在这部分个体中所得到的调查结果推广到总体中去。
抽样调查的特点:
① 抽样调查的成本低,时间短
② 抽样调查可以获得丰富的信息
③ 抽样调查的准确性较高
④ 抽样调查的应用范围较广
⑤ 抽样调查可以检查和修正普查的资料质量
4. 按应用领域分类
5. 按时间维度分类
⑴ 横向研究
横向研究也称为横剖研究或截面研究,它指的是在一个时间点上收集研究资料,并用以描述研究对象在这一时间点上的状况,或者探讨这一时间点上不同变量之间的关系。
描述性调查,基本上都是采用横向研究的形式进行的。
横向研究也可用于解释性调查,但是在某些情况下有局限性。
⑵ 纵向研究
纵向研究也称为纵贯研究,指的是在比较长的时期内的若干个不同时间点上收集资料,用以描述社会现象的发展变化,以及解释不同现象前后之间的联系。
① 趋势研究
趋势研究是对研究对象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变化进行的研究。
目的:通过对一般总体在不同时期的态度、行为或状况进行比较,以揭示和发现社会现象的变化趋势和规律。
注意:在不同时间点所进行的若干次横向调查必须具有同样的调查内容,采用同样的测量方法。
② 同期群研究
同期群研究又称为人口特征组研究,是对同一时期同一类型的研究对象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变化的研究。
注意:每次调查的样本并不同,即每次调查的具体对象可以不一样,但他们必须同属于这一特殊人群。
③ 同组研究
同组研究也称为追踪研究,是对同一批研究对象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变化的研究。
主要用来探讨人们的行为、态度或意向的改变模式和变化过程,分析影响这种改变的各种因素。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