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组织境界的理解
04-01.论述组织境界的理解(074~075/4-1)参考答案:由于组织境界是模糊的社会现象,组织境界的概念也带有较强的模糊性。难以确定边界,便出现边界冲突。我们可以通过某一事物是否是组织内部的部分来理解组织境界。作为组织境界以内的部分或要素,必须满足以下要求。(1)组织部门或组织成员的主要行为对实现组织整体功能或组织目标的贡献。组织之所以存在的理由就是它能够实现一定群体的利益或单个人的某种目的,而组织存在的理由在组织目标那里体现得最为明显。这种组织目标的实现是通过组织各部分和组织行为者在一定的秩序和结构中相互协调其行为而产生的整体突现功能的结果。因此如果某一个部分或行为者的主要行为对组织整体没有什么直接的正面贡献,那么就难以将它看做是该组织境界内的因素来对待,不管其表面上的或名义上的情况如何。(2)组织核心可以直接控制的范围。组织当然不能对组织部门及其成员的全部行为进行控制,但应该可以控制组织部门及其成员的主要工作,以此来足以实现或接近所定目标。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就很难指望组织目标的实现,甚至不能成其为名副其实的组织了。换句话说,至少理论上可以认为,组织核心可控制的有效范围消失的地方,就是组织与环境之间的境界所在。当然,这种控制也要具体考察,如被控制者的相对独立性本身就是组织整体得以成立和有效运行的前提之一。(3)组织、组织部门、组织成员等的正式身份,也是衡量是否属于组织境界以内的重要标志。但正式身份毕竟是表面的,更重要的还是其发挥出来的实际功效以及组织的实际控制范围。另外,组织成员对某一组织的认同与否以及组织对成员资格的承认与否也是衡量组织境界以内问题的重要标志(其中最明显的标志就是契约)。这说明组织文化及核心价值等也在确定或理解组织境界问题上起到不可忽略的作用。总之,组织境界是区分组织与环境的分辨概念,是组织从环境输入所需物质、信息、能量时的过滤器和组织向环境发挥影响的有效控制边界,同时也是组织的核心价值和人员心态上的认可标志。稳定性之间保持平衡时,才能生存下来。环境及其不确定性是给组织带来活力的基本来源。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