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老师 发表于 2013-1-22 08:14:37

防火防爆工作的目的和要求

拟通过本课题的探讨和宣传,使每个同志着重掌握并进一步了解火灾和爆炸形成的基本原理,深刻理解、深化防火防爆的基础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掌握各种防火防爆的安全措施,并在实际的操作、旋工作业中正确的运用,减少或杜绝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发生,尤其是重、特大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发生。三、燃烧和爆炸的基本概念1、燃烧及条件燃烧~是一种放热发光的氧化反应。基本条件~具备燃烧的三要素:即可燃物、助燃物、火源。
可燃物         火源             左图为燃烧三个必备的条件 助燃物2、爆炸及分类爆炸~物质由一种状态迅速地转变为另一种状态,并在瞬间以机械功的形式放出巨大能量,或是气体、蒸气在瞬间发生剧烈膨胀等现象叫爆炸。爆炸~是能量(物理能、化学能或核能)在瞬间迅速释放或急剧转化成机械功和其他能量的现象。简单地说,爆炸是物质一种非常急剧的物理、化学变化。爆炸可分:物理爆炸和化学爆炸。(1)物理爆炸~由物理变化引起的爆炸称为物理爆炸。如:闪电,它是一种强烈的火花放电;蒸气锅炉或液化气体、压缩气体超压引起的爆炸都属于物理爆炸的范畴。(2)化学爆炸~由化学变化引起的爆炸称为化学爆炸。此爆炸在化工生产中经常可见,如可燃气体、蒸气以及炸药的爆炸等。(3)原子爆炸(核爆炸)~某些物质的原子核发生裂变反应,瞬间放出巨大能量而形成的爆炸。1克铀-235完全裂变放出的能量相当于2万吨梯恩梯炸药爆炸发生的能量。A可燃物存在,无论固体、液体或气体,凡能与空气中的氧或其他氧化剂剧烈反应的物质均称为可燃物质。入木材、煤、汽油、酒精、苯、丙酮、乙炔、液化石油气、硫、钾等。B助燃物存在,凡是能帮助和支持燃烧的物质都称为助燃物质,如空气(氧气)、氯气及氯酸钾等氧化剂。C着火源,凡能引起可燃物燃烧的能源。如明火、电火花、摩擦火花,撞击、化学能、高温物体自燃发热、发光和射线等。发生燃烧不仅要具备三个基本条件,而且要使可燃物质达到一定的数量和浓度。助燃物质数量足够,着火源具备足够的能量,还必须使这些条件相互结合和相互作用。因此一切防火措施都需设法防止燃烧的必要条件的同时具备和相互作用,而一切灭火措施就是控制、消除已经产生或形成这些条件的因素。火灾和爆炸前提是具备了燃烧的条件,因此防火防爆措施的着眼点是限制火灾爆炸危险物、助燃物、火源之间的相互关系。什么是明火?主要是指生产过程中加热用火、维修用火及其他火源,船舶修造企业在船舶建造中的焊接切割用火,焊接时飞散的火花及金属熔化物碎粒的温度高达1500~2000度,电焊线与地线应绝缘良好,接触松动不良产生高温或电火花、吸烟引起火灾,点燃的烟头吸烟时中心温度达650~800度,自燃时温度为450~500度,而且阴燃时间长,因此船上采取禁烟制度,特别对游烟控制更严。在化工企业机动车进入都是有严格要求的,如排气管必须安装符合防火要求的火星熄灭器,不准带火种进入等等。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防火防爆工作的目的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