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老师 发表于 2013-1-21 08:56:21

国际贸易辅导资料七

国际贸易辅导资料七
主    题:第三讲第一部分“价格条件”
学习时间:2012年11月12日-11月18日
内    容:
我们这周主要学习第三讲第一部分“价格条件”的相关内容。希望通过下面的内容能使同学们了解货物的价格条件及计价货币的选择,掌握规避价格风险的方法,为将来从事国际贸易打下坚实的基础。
主要内容
货物的价格是国际货物买卖的主要交易条件;价格条款是买卖合同中必不可缺的合同条款。价格条款的确定不仅直接关系到买卖双方的利益,而且与合同中的其他条款也有密切联系。在对外贸易中,我外贸企业在与国外客户磋商和订约时,除应按照国际市场价格水平,结合经营意图和国别地区政策确定价格外,还应正确选择计价货币,适当地选用贸易术语,列明作价方法,必要时,还需规定价格调整条款。同时,对佣金和折扣应视交易具体情况,也应正确地加以运用和规定。
1. 价格条件
(1) 总值(总价)
(2) 单价
1)计量单位
2)计价货币
3)价格术语
4)价格水平
关于计价货币的选择:(重点掌握)
① 选择范围:出口国货币、进口国货币、第三方国货币;
② 两种货币:
硬通货:币值坚挺,长期处于升值状态。
软通货:币值疲软,长期处于贬值状态。
③ 汇率风险
例:我方从日方引进设备,成交价3000万日元,一年交货。签约时, 美元对日元1:300,付汇时, 美元对日元1:250,我方有美元外汇, 按签约时汇率计算, 向日方支付10万美元, 但付汇时却需支付12万美元, 多支付20%,这就是汇率风险损失。若再考虑人民币与美元的汇率变化, 损失可更大。签约时,美元对人民币1:4.72,付汇时,美元对人民币1:5.22。我进口方无美元外汇,需用人民币购买。则按签约时汇率计算,需支付47.2万元,而按付汇时的汇率计算则付人民币62.64万元,多支付人民币15.44万元。
④ 风险规避
一般原则:我方出口;力争用硬通货计价;我方进口;力争用软通货计价。
比如在我方出口时, 对方坚持用软通货计价, 则我方可采取如下办法, 减少或规避风险:
1)软通货计价, 硬通货保值
例如,我方向港商出口港口布缆船,每艘100万港元。签约时,美元对港元1:6,结汇时,美元对港元1:6.5,港方要求用港元结汇,我方将少收汇100÷6-100÷6.5=1.28万美元。我方可要求用美元保值:100÷6=16.67﹝万美元,写入合同总价中)结汇时,港方需付汇16.67 ×6.5=108.3万港元
2)软通货计价,黄金通货保值
签约时,黄金价格为每盎司3000港元,则1000000÷3000=333.3(盎司)结汇时,黄金价格为每盎司3200港元,则港方需付汇333.3×3200=106.67(万港元)
3)软通货计价,特别提款权通货保值。
4)软通货计价,根据港元贬值幅度确定价格调整系数。
5)提前或推迟结汇
某企业进出口结汇(如下表)
汇价 签约时,1美元:8美元 预期汇价 1美元:7美元 预期汇价 1美元:9美元
进出口额 折合人民币 折合人民币 收付时间 折合人民币 收付时间
进口应付100万美元 800万元 700万元 推迟付汇 900万元 提前付汇
出口应收100万美元 800万元 700万元 提前收汇 900万元 推收汇
分析
在国际支付中,在预测支付货币汇率的变动趋势的基础上,提前或推迟收付有关款项,可以减少成本或增加利润。具体做法是:
1、当预测本币贬值,外币(计价货币)升值时,进口企业就应该提前支付外汇货款,以免增加本币支出;出口企业则应推迟收汇,以增加本币利润。
2、当预测本币升值,外币(计价货币)贬值时,进口企业就应该推迟支付外汇货款,以减少本币支出;出口企业则应提前收汇,以确保现有利润。
上表中,签约时汇率为1美元:8元,合同执行过程中,汇率变动较大,分别为1:7和1:9,该企业相应的避险方法如下:
(1)当汇率为1:7时,进口付汇可减少100万元支出,因此,可尽量推迟付汇;而出口收汇则会减少100万元收入,因此,应提前收汇,以免遭损失。
(2)当预期本币贬、美元升,即汇率为1:9时,则进出口企业应采取的策略刚好相反,即进口提前付汇,出口推迟付汇。
(3)运用此法,必须建立在对汇率的准确预测上。若汇率的实际变动与预期的结果相反,则反倒揽风险与损失于自身。
6)远期外汇交易
7)期权交易
8)压低进口价格或提高出口价格
如在商订进口合同时使用当时视为“硬币”的货币为计价货币和支付货币,可在确定价格时,将该货币在我付汇时可能上浮的幅度考虑进去,将进口价格相应压低。
如在商订出口合同时使用当时视为“软币”的货币为计价和支付货币,则在确定价格时,将该货币在我收汇时可能下浮的幅度考虑进去,将出口价格相应提高。
9)“软”、“硬”币结合使用
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往往是两种货币互为“软”、“硬”的。甲币之“软”即乙币之“硬”。而且每有今日视为“软币”而后成为“硬币”,或相反的情形。因此,在不同的合同中适当地结合使用多种“软币”和“硬币”,也可起到减少外汇风险的作用。
关于订立外汇保值条款(exchange clause)
(1)计价货币和支付货币均为同一“软币”。确定订约时这一货币与另一“硬币”的汇率,支付时按当日汇率折算成原货币支付
例如:
本合同项下的法国法郎金额,按合同成立日中国银行公布的法国法郎和瑞士法郎买进牌价之间的比例折算,相等于××瑞士法郎。在议付之日如以托收或汇付方式支付时,则应改为“在付款之日”(on the date of payment),按中国银行当天公布的法国法郎和瑞士法郎买进牌价之间的比例,将应付之全部或部分瑞士法郎金额折合成法国法郎支付。(假设据预测法国法郎与瑞士法郎的汇价浮动趋势相反,前者为“软币”,后者为“硬币”。)
(2) 折合成另一种“硬币”,按另一种“硬币”支付
本合同项下每一法国法郎相等于××德国马克。发票和汇票均须以德国马克开立。
(3)“软币”计价、“软币”支付。
确定这一货币与另几种货币的算术平均汇率,或用其他计算方式的汇率,按支付当日与另几种货币算术平均汇率或其他汇率的变化作相应的调整,折算成原货币支付。这种保值可称为“一揽子汇率保值”。
例如:
本合同项下的美元币值,系按×年×月×日中国银行公布的瑞士法郎、德国马克和法国法郎对美元买卖中间价的算术平均汇率所确定。所确定的算术平均汇率作为调整的基数。如中国银行在议付日公布的瑞士法郎、德国马克和法国法郎对美元买卖中间价的算术平均汇率与上述基数发生差异上下超过2%时,本合同项下的货款支付将按上述算术平均汇率的实际变动作比例调整。买方所开出的有关信用证须对此作出明确规定。
重要考点(此部分内容是课件之外的,可以帮助同学们更好的理解企业在国际贸易过程中面对的结算风险并如何加以规避)
(一)企业进口交易结算风险
某企业进口交易结算受险部分及盈亏分析
(一)通常情况下的进口 受险部分
(万美元) 人民币汇率 预期收入
(人民币万元) 实收收入
(万元) 实收与预期比较(万元)
(1)签约时外币计价的金额100万美元 100 1:8 800
(2)结汇时以即期进口汇票结算付出百万美元 0 1:7.8 800 780 -20
(二)分期付款的进口   
(1)签约时买进外币金额100万美元 100 1:8 800
(2)人民币结汇时,第一次付款50万美元 50 1:8.2 400 410 +10
(3)结汇时第二次付款50万美元 0 1:8.4 400 420 +20
合计共付款100万美元   800 830 +30
分析
进口企业从签约到最终结算为止,也要承担外汇风险,情况与出口正相反。
结算时,如本币汇率下降,进口成本增加;反之,本币汇率上升,则进口成本减少。
(1)因人民币结汇时,美元汇率下跌,人民币升值,使企业进口的人民币成本减少20万元。
(2)因人民币结汇时,美元升值,人民币贬值,使企业进口的人民币成本比预期增加了30万元。
(3)本例中的交易结算风险,其受险部分就是该企业未结汇的美元金额。
规律:
1、外汇收入超过外汇支出的企业,当本币汇率上升时,要承担更多的风险,即预期本币收入将会减少;反之,当本币汇率下跌时,本币收入则会增加。
2、外汇支出超过外汇收入的企业,当本币汇率下跌时,要承担更多的风险,表现为企业实际的本币支出增加;反之,当本币汇率上升时,本币支出会减少。
3、如果一个企业的同额收汇和付汇不在同一天进行,两者之间就可能蒙受损失或获得收益。
(二)远期外汇交易
案例:
某轻工集团公司于6月出口一批货物到香港,价值为100万港币,预计二个月后收到货款。同时,该公司又与美国一家公司签订了进口设备的合同,约定二个月后用美元支付货款。按当时即期汇价折算,约为100万元港币。该公司打算在八月份用收进的100万港币购买美元支付进口货款。
为避险的远期外汇交易安排:
1、若八月初美元升值、港元贬值,那么100万港元购买到的美元数额将会减少,不足以该公司支付美国公司的进口设备的价款。为规避这种风险,该公司可以在6月初与银行进行一笔远期外汇交易买卖,即卖出2个月期的100万港币,买进美元。
银行的外汇汇价如下:
即期汇价:l美元=7.3030港元   7.3050港。
2个月远期汇价:0.025    0.035
2、根据上述汇价,该公司在6月初1美元=7.34港元(7.3050+0.035)的价格,向银行卖出2个月港币100万元,买入美元136239.78。
3、2个月过后交割时,不管美元对港元的汇率有无变动,公司都将以1美元=7.34港元的价格买入美元,卖出港元,从而限制或减少了可能出现的外汇损失,甚至可能给公司带来收益。
(三)期权交易案例:
某公司四月份与美国一家公司签订了进口其设备的合同。付款日为6月30日。总价值为60万美元。该公司手中只有马克一种外汇,需将马克卖出,买进美元。而银行传来消息,6月份美元会有一定升幅。企业担心消息如果真实,会增加马克的支出,但又怕美元不升反落,失去赚取收益的机会。因此,便决定使用期权交易的方法来避免外汇风险。
期权交易计算表
期权合约汇率6月30日交割 汇率 买卖货币 期权费用3% 购买或放弃
1美元=1.6马克 卖马克96万
买美元60万 96*3%=2.88万马克 期权
6月30日即期行情 1 1美元=1.6马克 卖马克108万 付出2.88万马克 购进期权(按合约汇率交割)
2 1美元=1.6马克 卖马克96万 付出2.88万马克 购进期权(按合约汇率交割)
3 1美元=1.4马克 卖马克84万 付出2.88万马克 放弃期权(按市场即期汇率价)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国际贸易辅导资料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