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老师 发表于 2013-1-21 08:56:03

国际贸易辅导资料三

国际贸易辅导资料三
主    题:第一讲第二部分“关于货物贸易的基本规则”
学习时间:2012年10月15日-10月21日
内    容:
我们这周主要学习第一讲第二部分“关于货物贸易的基本规则”的相关内容。希望通过下面的内容能使同学们了解货物贸易的基本规则,对将来从事国际贸易打下坚实的基础。
主要内容
《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定》
附件一A:《货物贸易多边协定》
附件一B:《服务贸易总协定》
附件一C:《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
《1994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与1947年版本的比较:
① 称谓的修正
《1994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对《1947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某些称谓进行了修正:改缔约方为成员;改欠发达缔约方为发展中成员;改发达缔约方为发达成员;改执行秘书为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改缔约方全体为世界贸易组织。
② 条款的修正
对国营贸易企业的定义作了明确的规定,并对其活动情况的通报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
有关国际收支的规定严格。
严格了建立关税同盟和自由贸易区的纪律。
扩大对关税减让表的谈判权。
1. 货物贸易的基本规则(要牢记各种基本规则,在考试中经常会出现)
GATT与WTO均被称为:关于国际贸易秩序与国际贸易制度的基本法典。即通常所说“游戏规则”。
机遇与挑战均来源于这些基本规则。
(1)非歧视性原则(无差别原则)
在国际贸易中,不同国家的贸易伙伴,地位一律平等——平等互惠原则。
不允许一国对其他不同的国家采取不同的贸易待遇。
1) 无条件最惠国待遇原则
双边签定的在国际贸易中相互提供的各项优惠,在这两个国家都进入到世贸组织后,应立即的无条件的适用于所有的成员国。
一国给予其他成员国的贸易待遇,应不低于给予第三方国家的待遇。
双边优惠多边化原则
改变我国在国际贸易中地位最低、待遇最差的局面,大幅度增加出口,牵动国内经济发展。
一成员方将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知识产权领域给予任何其他国家(无论是否世界贸易组织成员)的优惠待遇,立即和无条件地给予其他各成员方。
在国际贸易中,最惠国待遇的实质是保证市场竞争机会均等。它最初是双边协定中的一项规定,要求一方保证把给予任何其他国家的贸易优惠(如低关税或其他特权),同时给予对方。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将双边协定中的最惠国待遇作为基本原则纳入多边贸易体制,适用于缔约方之间的货物贸易,“乌拉圭回合”将该原则延伸至服务贸易领域和知识产权领域。
最惠国待遇原则包含四个要点:
①自动性。这是最惠国待遇的内在机制,体现在“立即和无条件”的要求上。当一成员给予其他国家的优惠超过其他成员享有的优惠时,这种机制就启动了,其他成员便自动地享有了这种优惠。、
②同一性。当一成员给予其他国家的某种优惠,自动转给其他成员方时,受惠标的必须相同。
③相互性。任何一成员既是给惠方,又是受惠方,即在承担最惠国待遇义务的同时,享受最惠国待遇权利。
④普遍性。指最惠国待遇适用于全部进出口产品、服务贸易的各个部门和所有种类的知识产权所有者和持有者。
美国的“给予中国永久性正常贸易待遇法案”
最惠国待遇原则也给我们带来了挑战:权利与义务对等
我方壁垒的消除,外国产品与资本均获得极大的市场准入权与机会。
我国的所有企业,将面临国际企业强大的竞争冲击压力。
2)国民待遇原则
国民待遇原则本质上意味着一成员平等地对待外国和本国的产品或服务等,在出口成员和进口成员之间实施非歧视待遇。这是一成员方处理本国与其他各成员方贸易关系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国民待遇的含义:国民待遇是指,对其他成员方的产品、服务或服务提供者及知识产权所有者和持有者所提供的待遇,不低于本国同类产品、服务或服务提供者及知识产权所有者和持有者所享有的待遇。
国民待遇原则包含三个要点:
①国民待遇原则适用的对象是产品、服务或服务提供者及知识产权所有者和持有者,但因产品、服务和知识产权领域具体受惠对象不同,国民待遇条款的适用范围、具体规则和重要性有所不同。
②国民待遇原则只涉及其他成员方的产品、服务或服务提供者及知识产权所有者和持有者,在进口成员方境内所享有的待遇。
③国民待遇定义中“不低于”一词的含义是指,其他成员方的产品、服务或服务提供者及知识产权所有者和持有者,应与进口成员方同类产品、相同服务或服务提供者及知识产权所有者和持有者享有同等待遇,若进口成员方给予前者更高的待遇,并不违背国民待遇原则。
(2)关税减让原则
关税减让与关税减让表
关税减让成果巨大:
发达国家:高关税,多减→平均关税:52.5%—3.7%至4.5%
发展中国家:低关税,少减→平均关税:42%—15%
我国可全面享受低关税的待遇,加大出口产品的竞争力。
我国已将关税总水平降至12%以下,再降关税的幅度已不大,进口产品对我国产品的冲击力度不大。
(3)取消进口限制原则
①配额制:
绝对配额:全球配额、国别配额
相对配额:许可证配额、关税配额
乌拉圭回合会议:到2004年底,所有产品的配额全部取消。
美国纺织品配额取消进度表。
有利于我国纺织轻工等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大幅出口增长。
②进口许可证制度(现在逐步减少发放进口许可证制度,只对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产品才允许采用进口许可证制度)
③政府采购政策与经营垄断权(基本已经取消了政府采购政策,采用招投标的方式选择最有利的产品。国家垄断经营的行业也在逐步放开,把市场竞争机制引入这些行业。)
④苛刻的技术标准、品质标准和卫生检疫条件。(后配额时代限制进口的主要方式就是技术壁垒和绿色壁垒,例子:中国温州的打火机价格很便宜,出口量特别大,对欧洲的打火机市场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欧洲就要求将打火机装入保险装置,这个政策出台后对我国限制很大,成本增加,价格上涨,这个手段就属于技术壁垒。)
⑤外汇倾销
外汇倾销定义:一个国家允许本国货币对外国货币法定贬值或任其贬值,以实现增加出口、限制进口的目的。这种经济现象称之为外汇倾销。
注意:本周的内容在考试中经常会出现,尤其多以客观题(选择、判断)等形式出现,请同学们牢记货物贸易基本规则有哪些,每种规则的定义和要点都要掌握!
重要考点
(一)重要案例分析
案例1   美元对日元贬值,如何限制进口。
日本制造商制造一台设备,花了300万日元。这台设备用于出口,卖给美国客户。日本出口商对美国报价是1万美元,当时汇率是1:300,收回300万日元。而现在日元升值,美元贬值,如果汇率到1:100,日本制造商生产同样的产品,花费仍然是300万日元,因为货币对外升值,对内并不升值,在国内购进零部件,人力资本都不变。成本没有降低,而再次出口到美国,再以1万美元成交的话日本出口商只能得到100万日元,连成本都收不回,发生亏损。这样迫使日本制造商卖到美国时提高商品价格,成交价不能低于3万美元。在美国市场上,同样的日本设备,价格大幅度提升,销量就会大幅度减少,因此日本产品进入美国市场就很困难,美国进口减少。
案例2   人民币汇率的变化对进口的影响
我国历年来美元与人民币的汇率
美元:人民币元
1:1.4
1:2.4
1:2.8
1:3.72(87年)
1:4.72(90年)
1:5.22(92年)
1:8.9
1:8.27
家电进口:CIF大连100美元关税税率130%
假设汇率为1:4
那么折合成人民币为230美元*4=920元
评判后,要求降低关税税率为30%,汇率还是1:4
这样原有的家电产品折合成人民币为130美元*4=520元
在汇率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关税大幅度降低,进口产品在我国市场上就大幅度降价,国产货物的竞争力就大大被削弱了。
人民币大幅度贬值,由1:4变为1:8,
那么进口家电产品价格就变为130美元*8=1040元,这样就限制了进口产品的进入,保护了我国工业发展。
(二)简答题
最惠国待遇原则包含哪些要点?
答:①自动性。这是最惠国待遇的内在机制,体现在“立即和无条件”的要求上。当一成员给予其他国家的优惠超过其他成员享有的优惠时,这种机制就启动了,其他成员便自动地享有了这种优惠。、
②同一性。当一成员给予其他国家的某种优惠,自动转给其他成员方时,受惠标的必须相同。
③相互性。任何一成员既是给惠方,又是受惠方,即在承担最惠国待遇义务的同时,享受最惠国待遇权利。
④普遍性。指最惠国待遇适用于全部进出口产品、服务贸易的各个部门和所有种类的知识产权所有者和持有者。
(三)名词解释题
1.国民待遇
答:对其他成员方的产品、服务或服务提供者及知识产权所有者和持有者所提供的待遇,不低于本国同类产品、服务或服务提供者及知识产权所有者和持有者所享有的待遇。
2. 外汇倾销
答:一个国家允许本国货币对外国货币法定贬值或任其贬值,以实现增加出口、限制进口的目的。这种经济现象称之为外汇倾销。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国际贸易辅导资料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