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入学测试机考专升本 心理学 模拟题答案
北京师范大学入学测试机考专升本 心理学 模拟题
1、心理学把感觉、记忆、思维等心理现象称为___________。(2)( )
A.认知过程
B.能力
C.情感过程
D.心理特征
标准答案:A
2、在发展的某些年龄时期,儿童心理常常发生紊乱,从而表现出各种否定和抗拒行为。这一时期被称为___________。(2)( )
A.关键期
B.危机期
C.好动期
D.危险期
标准答案:B
3、成语“望梅止渴”描述的是何种条件反射___________。(2)( )
A.经典性条件反射
B.操作性条件反射
C.观察学习
D.认知学习
标准答案:A
4、“最近发展区”和“教育要走在发展的前面”是哪位心理学家所倡导的?___________(2)( )
A.弗洛依德
B.华生
C.古德奈夫
D.维果斯基
标准答案:D
5、当进行唱歌、弹琴活动的时候,主要是用的脑的哪个部位?___________(2)( )
A.左半脑
B.右半脑
C.小脑
D.胼胝体
标准答案:B
6、影响性格形成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2)( )
A.血型
B.体型
C.体液
D.社会生活条件
标准答案:D
7、重复先前的心理操作所引起的对活动的准备状态,这一现象被称为___________。(2)( )
A.定势
B.功能固着
C.迁移
D.酝酿效应
标准答案:A
8、按照记忆的干扰理论,晚上睡觉前记忆的效果好是因为少了___________。(2)( )
A.前摄抑制
B.倒摄抑制
C.自然消退
D.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
标准答案:B
9、情绪丰富、外露,喜欢与人交往,活泼好动,缺乏耐心,具有这些特点的人属于___________。(2)( )
A.胆汁质
B.多血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标准答案:B
10、短时记忆的容量为几个单位(或组块)?___________。(2)( )
A.9±2
B.7±2
C.5±2
D.3±2
标准答案:B
11、人们进入百货公司,各人注意的东西总不一样,这是何种知觉特性的表现?___________(2)( )
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标准答案:A
12、机能心理学的创始人是___________。(2)( )
A.冯特
B.詹姆斯
C.华生
D.魏太默
标准答案:B
13、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属于___________。(2)( )
A.投射测验
B.自陈量表
C.情境测验
D.自我概念测验
标准答案:B
14、主题统觉测验属于___________。(2)( )
A.投射测验
B.自陈量表
C.情境测验
D.自我概念测验
标准答案:A
15、由一系列无条件反射构成的连锁反应,表现为一系列有顺序的适应动作是___________。(2)( )
A.内驱力
B.习性
C.本能
D.冲动
标准答案:C
16、收听广播小说后,在头脑中形成小说主人公的形象,这种心理过程叫___________。(2)( )
A.再造想象
B.创造想象
C.表象
D.无意想象
标准答案:A
17、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_。(2)( )
A.神经元
B.树突
C.轴突
D.突触
标准答案:A
18、“触景生情”是___________。(2)( )
A.有意回忆
B.无意回忆
C.间接回忆
D.机械回忆
标准答案:B
19、错觉是___________。(2)( )
A.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知觉
B.特殊但正常的知觉现象
C.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感觉
D.不能避免的幻觉
标准答案:A
20、有意后注意的显著特点是_________。(2)( )
A.有目的指向并需意志努力
B.有目的指向但无需意志努力
C.无目的指向而需意志努力
D.无目的指向且无需意志努力
标准答案:B
21、在动机的作用下,个体由静止状态转化为活动状态,产生各种相应的行为,这就是动机的___________。(2)( )
A.指向功能
B.激活功能
C.调节功能
D.维持功能
标准答案:B
22、个人由于真实或臆想的群体压力而改变自己的态度,在认知或行为上与多数人趋于一致的现象叫做______。(2)( )
A.从众
B.众从
C.去个性化
D.顺从
标准答案:A
23、人多的场合会降低个人努力的现象被称为______。(2)( )
A.虚假共识
B.习得性无助
C.社会性懈怠
D.归因错误
标准答案:C
24、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是___________。(2)( )
A.0-1岁
B.2-3岁
C.4-5岁
D.6-7岁
标准答案:B
25、课堂上学生边听讲,边做笔记,这是注意的哪种现象___________。(2)( )
A.集中现象
B.分配现象
C.转移现象
D.起伏现象
标准答案:B
26、用图片或墨迹,让被试自由回答反应而测量性格的方法是___________。(2)( )
A.自然实验法
B.投射法
C.问卷法
D.个案法
标准答案:B
27、老师提出:“砖头有何用途”时,学生从不同角度回答的过程,属于___________。(2)( )
A.动作思维
B.发散思维
C.抽象思维
D.形象思维
标准答案:B
28、运用言语符号形成的概念来进行判断、推理,以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属于下列___________类型的思维。(2)( )
A.聚合思维
B.抽象逻辑思维
C.具体形象思维
D.直觉动作思维
标准答案:B
29、绝对感觉阈限是最小可觉察的刺激量,其被觉察的机会是___________。(2)( )
A.50%
B.60%
C.70%
D.80%
标准答案:A
30、记忆的三个存储模型认为,记忆加工有三个不同的阶段,它们分别是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其中信息加工系统的核心是___________。(2)( )
A.感觉记忆
B.短时记忆
C.长时记忆
D.瞬时记忆
标准答案:B
31、“好胜心强,事业心强,雄心勃勃,有强烈的时间紧迫感,凡事求成”,这是___________人格的典型表现。(2)( )
A.A型
B.B型
C.内向型
D.外向型
标准答案:A
32、个性倾向性的基础是___________。(2)( )
A.动机
B.兴趣
C.需要
D.信念
标准答案:C
33、人际交往的主要工具是___________。(2)( )
A.语言符号
B.非语言符号
C.面部表情
D.身体姿态
标准答案:A
34、按照精神分析的观点,许多心理障碍和心理异常都可以追溯到个体的___________。(2)( )
A.遗传因素
B.教育环境
C.人格特征
D.早期经验
标准答案:D
35、下列选项中,属于条件反射的是___________。(2)( )
A.眨眼反射
B.吸吮反射
C.膝跳反射
D.谈虎色变
标准答案:D
36、听到一声巨响,马上转过头去看,这属于 。(2)( )
A.无意注意
B.有意注意
C.有意后注意
D.随意注意
标准答案:A
37、校庆时两位老同学相会,虽然叫不出名字,但彼此能认识,此时的记忆活动主要是 。(2)( )
A.回忆
B.再认
C.识记
D.保持
标准答案:B
38、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对解答问题有启示作用的相类似的事物叫 。(2)( )
A.定势
B.功能固着
C.原型
D.问题情境
标准答案:C
39、自我体验是自我意识的何种成分?(2)( )
A.认知
B.情感
C.意志
D.动机
标准答案:B
40、在全人类中,智力呈何态分布?___________(2)( )
A.偏态分布
B.常态分布
C.正偏态分布
D.负偏态分布
标准答案:B
41、"广泛猜疑,常将他人无意的、非恶意的甚至是友好的行为误解为敌意或歧视,或无足够根据,怀疑会被人利用或伤害,因此过分警惕与防卫。"这属于哪种人格障碍的特征?___________(2)( )
A.强迫型人格障碍
B.偏执型人格障碍
C.戏剧型人格障碍
D.分裂型人格障碍
标准答案:B
42、观察学习的提出者是 。(2)( )
A.荣格
B.华生
C.斯金纳
D.班杜拉
标准答案:D
43、晶体智力的发展 。(2)( )
A.在成年达到高峰
B.在成年后仍然增长
C.随年龄增长而下降
D.在20岁左右达到高峰
标准答案:B
44、某人听报告的时候,听着听着就走神了,想起一件有趣的事,直到听见掌声响,才想起正在听报告。此时,这个人的意识状态属于 。(2)( )
A.自动化的意识状态
B.白日梦状态
C.可控制的意识状态
D.潜意识状态
标准答案:B
45、人脑对物体在空间上位移及其速度的反映,称为 。(2)( )
A.时间知觉
B.方位知觉
C.深度知觉
D.运动知觉
标准答案:D
46、高兴时眉开眼笑属于下列哪种表情?(2)( )
A.面部表情
B.身段表情
C.语调表情
D.言语表情
标准答案:A
47、脑干中对人的觉醒和意识状态起主要作用的神经组织是 。(2)( )
A.桥脑
B.丘脑
C.下丘脑
D.网状结构
标准答案:D
48、“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和“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说的分别是 。(2)( )
A.个性的整体性和可塑性
B.个性的稳定性和可塑性
C.个性的稳定性和独特性
D.个性的社会性和独特性
标准答案:C
49、我国古代思想家王充所说的“施用累能”是指 。(2)( )
A.学校教育对智力的影响
B.社会实践对智力的影响
C.遗传对智力的影响
D.家庭环境对智力的影响
标准答案:B
50、信息的发送者与信息的接受者之间的信息相互作用过程是 。(2)( )
A.信息传播
B.人际沟通
C.人际吸引
D.人际关系
标准答案:B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