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师范大学当代教育改革在线作业答案
2012秋第二次在线作业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一、单选题(共5道试题,共15分。)
1.在参与性评价中,评价者与被评价者、教师与学生在评价过程中的关系是
A. 评价与被评
B. 相互评价
C. 交互主体
D. 监督与被监督
满分:3分
2.挫折教育思想主要是针对哪种教育问题提出的:
A. 社会适应能力差,动手能力差
B. 高成绩,低能力
C. 片面发展,知识不扎实
D. 儿童心理脆弱,承受能力极差
满分:3分
3.在后现代课程观中,课程与教学是何种关系
A. 二者相互独立
B. 教学包含课程
C. 课程包含教学
D. 交叉与融合
满分:3分
4.下面有关教师专业化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教师专业化仅指一种状态
B. 教师专业化是不断深化的
C. 教师专业既包括学科专业性,也包括教育专业性
D. 教师资格和教师教育机构的认定制度应当配套
满分:3分
5.实施创新教育的基本要求是
A. 充分尊重人
B. 充分尊重学生
C. 充分尊重教师
D. -
满分:3分
二、多选题(共15道试题,共45分。)
1.当代教育评价改革的动因有
A. 升学率低下要求教育做出变革
B. 教师问题突出要求教育评价做出变革
C. 现实的问题要求教育评价做出改革
D. 理论思维转变影响教育评价的内在诉求
满分:3分
2.目前中考模式存在的问题有
A. 升学率低下
B. 考试的内容形式比较单一,客观题比重大
C. 教育资源分配不平衡,升学渠道和依据单一
D. 不利于考查学生的学业能力
满分:3分
3.根据学科课程综合的程度不同,一般可将综合课程划分为 :
A. 隐性课程
B. 广域课程
C. 融合课程
D. 关联课程
满分:3分
4.在后现代课程观视野下,课堂中的教师权威:
A. 不再存在
B. 教师的权威转入具体的教学情景之中
C. 存在一种对话性的教师权威
D. 教师具有无上权威
满分:3分
5.下面适合作为研究性学习来进行的是:
A. 本社区老年人的业余生活
B. 昆虫的生活习性
C. 环境污染状况的调查研究
D. 神州六号的某一构造
满分:3分
6.下面哪些措施可以用来实施个性教育:
A. 建立多样化的学生评价体系
B. 培养每个学生特长
C. 给儿童充足的闲暇时间
D. 因材施教
满分:3分
7.整体的学校评价应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A. 学校领导班子以及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认知、情感和行为评价
B. 制度与管理
C. 教学研究制度
D. 体育与文艺活动
满分:3分
8.下列不属于赏识教育的基本理念的是:
A. 提高成绩
B. 发现潜能
C. 唤醒自信
D. 平均发展
满分:3分
9.下面属于课程资源 的有
A. 教师
B. 学校
C. 教育资金
D. -
满分:3分
10.教师的专业素质应当包括:
A. 优秀的思想道德素质—即师德
B. 综合化的知识素质
C. 复合型的能力素质
D. 健康的身心素质
满分:3分
11.下面不属于综合课程的优点的是:
A. 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B. 有利于增强学科间的联系
C. 有助于提高升学率
D. 有助于增加更多的课程门类
满分:3分
12.在选择评价内容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A. 注意内容选择的差异性
B. 要明确学科学习内容与发展性内容的关系
C. 要注重评价内容的可操作性
D. 要力求评价内容的全面性
满分:3分
13.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包括如下三部分内容:
A. 教育资格证书的管理制度
B. 教育资格证书的鉴定制度
C. 教育资格证书的发放制度
D. 教师资格证书的复查制度
满分:3分
14.赏识教育的操作原则是 :
A. 理解
B. 信任
C. 激励和宽容
D. 尊重
满分:3分
15.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内容有 :
A. 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
B. 知识的建构是任意的和随心所欲的
C. 知识是个人经验的合理化
D. 学习者的建构是多元化的
满分:3分
三、判断题(共20道试题,共40分。)
1.素质教育下的师生关系强调教师要尊重学生,尊重他们的主体性和教育需求,消除教师权威地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2.研究性学习只是一中学习方式,而非课程形态。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3.没有升学率作为基础,学校的其他方面再好也无济于事,因为学校的美誉首先来自学生的学习成就。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4.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活动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学生根据外在信息,通过自己的背景知识,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5.量化的评价把学生复杂的个体特征以及复杂的学习生活简单化,忽视或丢失了学生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因此,应当退出教育评价的历史舞台。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6.儿童所需要的课程,不能让某个专家或某一群体的人来决定,需要社会各界人士的对话与协商,特别是在国家课程标准的制定上。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7.促进教师专业化的重要途径就是通过实践中建立、健全具有激励功能和起发展作用的教师评价机制。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8.在后现代课程观的视野里,教师是情景的领导者,而不是外在的专制者。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9.学生评价要囊括学生的全部品质,包括个性品质与社会品质、学习品质与道德品质、认知品质与行动品质,等等。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0.在后现代课程观中,教师的作用是“平等中的首席”,失去了应有的权威地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1.研究性学习通过对知识的探究和应用,可以有效解决学科知识割裂整体知识的问题,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2.教学大纲不仅对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作出清晰明确的规定,而且规定了知识点的具体要求及深度、难度指标。这是课程标准所不具备的优点。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应当在高年级中实施以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与动手能力,小学阶段不适宜开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4.每次课程改革都将提出一套全新的课程体系,同时也是对以往课程体制的否定。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5.我国的新课程改革是在结合我国的社会、民族和文化实际,充分考虑未来人的发展需求等基础上制定的,在这个过程中摒弃了国外的思想和文化因素。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6.竞争会不利于教师间的团结合作、互相帮助,也不利于教师间民主气氛的形成和发展,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师的心理健康。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7.“教师教育”就是在终身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对教师的职前培养、入职培训和在职研修统盘考虑,整体设计。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8.建构性学习指的是注重学生的经验与学习兴趣,强调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分依赖课本、被动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观念。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9.课程设置的民主化指的是,改变目前课程管理权力过于集中的状况,尝试建立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制度,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20.新课程结构的“综合性”主要通过开发和设置综合课程的方式体现出来,提出“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并“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修课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2012秋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一、单选题(共5道试题,共15分。)
1.是哪位学者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 :
A. 保罗郎格朗
B. 加德纳
C. 杜威
D. 赫尔巴特
满分:3分
2.综合中学的本质在于 :
A. 支援地方经济发展
B. 增加教育投资
C. 提高升学率
D. 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沟通
满分:3分
3.我国目前实施的是几年义务教育?
A. 五年
B. 六年
C. 九年
D. 十二年
满分:3分
4.在《今日美国中学》中系统论述过综合中学的教育工作者是:
A. 斯金纳
B. 赫尔巴特
C. 科南特
D. 杜威
满分:3分
5.是哪位学者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
A. 保罗郎格朗
B. 加德纳
C. 杜威
D. 赫尔巴特
满分:3分
二、多选题(共15道试题,共45分。)
1.内结构工资制的基本组成部分有:
A. 职工岗位津贴和奖励工资
B. 职务津贴
C. 教龄津贴
D. 基本工资和课时津贴
满分:3分
2.办学模式多样化形成的原因是:
A. 不同的学生在学习、生活、社会交往上的需求不同
B. 中国经济的发展不平衡,文化传统差异大
C. 不同类型学校在培养目标上的差异性
D. 不同的办学者的风格不同
满分:3分
3.终身教育的基本内容有:
A. 终身教育是通过全部生涯进行的
B. 进行智育、情绪、审美、职业、政治、身体等多面性的教育
C. 考虑人格的全部及其有机的发展,谋求各种教育之间的联系和综合统一
D. 终身教育尊重每个人的个性、独立性和特殊风格,重视让学生自发、自主、不断地发展
满分:3分
4.当前我国校长的产生主要有四种形式 :
A. 任命制
B. 选举制
C. 招聘制
D. 考任制
满分:3分
5.末位淘汰制的优点有:
A. 增强了教师的危机意识、竞争意识
B. 充分体现了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优化组合原则
C. 营造积极向上的学校氛围
D. 为学校的内部管理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满分:3分
6.之所以会实行教育改革是因为:
A. 教育中存在着一些重大矛盾
B. 部分领导者的一时冲动
C. 教育中存在一些重大问题
D. 无缘无故的改革也大量存在
满分:3分
7.在地方分权制教育行政体制中,中央教育行政机关的职责是:
A. 集中管理
B. 指导
C. 决策
D. 援助
满分:3分
8.校内结构工资制是:
A. 多劳多得
B. 以量计酬
C. 优质优酬
D. 一种激励机制
满分:3分
9.教育分流有哪些形式?
A. 参与式,指企业与职业学校合作承担分流培养人的任务
B. 交替式,指让接受完一定基础教育的学生先就业,再根据个人的兴趣与职业适应情况进行分流
C. 校内分流,指学生进入综合中学一类的学校,然后在学校内部进行专业或课程分流
D. 外分式,指学生在受完基础教育后,根据个人意愿和条件分别流向不同类型的学校
满分:3分
10.我国学校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A. 改革发展很不平衡
B. 在实行校长负责制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有违改革初衷的问题
C. 投入不足与分配制度之间存在矛盾
D. 学校管理体制改革缺乏总体蓝图,强调“内改”,忽视“外改”
满分:3分
11.应试教育的特征有 :
A. 应试教育在培养方式和途径上体现出狭隘性
B. 应试教育在提高人的素质方面的局限性
C. 应试教育是一种急功近利的短期教育行为
D. 应试教育是一种选拔教育
满分:3分
12.综合高中在发展中还存在哪些方面的问题:
A. 办学指导思想不端正
B. 培养目标不明确
C. 课程结构的设置不合理
D. 评价标准不统一、评价方式单一
满分:3分
13.教育改革的内容包括哪些 :
A. 制定的新目标
B. 教育改革是对未来的反映
C. 赋予过去的教育以新的职能
D. 制定新政策
满分:3分
14.教育问题是:
A. 能够或已经引起人们广泛关注的教育现象
B. 在教育生活中所发生的异常事态
C. 有可能影响将来社会生活的危险教育状态
D. 教育中的一些落后生和不合格教师的存在
满分:3分
15.下列教育变化中,哪些属于“自然的教育变革”:
A. 教育改进
B. 人口增长或下降所导致的学校规模或班级规模的增大与缩小
C. 教育革新
D. 教师对自己教学方法随意的调整与变换
满分:3分
三、判断题(共20道试题,共40分。)
1.为了贯彻素质教育理念,必须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否则素质教育将会流于空谈。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2.在校长负责制中,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是影响学校组织发展、影响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3.在应试教育下,教师属于权威群体,扮演着管理者、规划者的角色,因此应试教育下的教师生存境遇良好。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4.末位淘汰制不利于新教师的成长,在淘汰制中新教师往往处于不利地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5.特色学校即是着力培养学生的特长。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6.蔡元培五育并举的办学方针中,“五育”指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7.终身教育是一个时间维度的概念,是指贯穿人一生的教育形态。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8.双元制教育有两类教学大纲,职业学校的理论教学大纲,企业的实践技能大纲。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9.我国教育分流的实践路程比较坎坷,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有教育分流的说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0.美国的校本管理强调将权力集中到校长手中,以便使责、权统一。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1.双元制是将企业与学校,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教育紧密地结合起来,是一种主要以专业技术工人为培养目标的职业教育制度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2.美国的校本管理与我国的校长负责制都是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其实质都是针对过去上级教育行政机构对学校实施过多的外控管理所进行的一种改革。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3.学习是指人在学校中主动地、有意识地获取知识的行为。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4.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是素质教育的基本指向。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5.校长负责制是相对开放的、具有现代特征的“一长制”。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6.应试教育片面强调人的认知发展,而窒息人的智慧,扼杀人的创造精神,必然会造成学生的片面发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7.赏识教育是在实践中发现每个儿童的优点,为儿童树立自信的教育,是一种没有批评的教育。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8.校本管理是在我国首先提出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9.校长负责制指的是校长对学校工作应全面负责。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20.教育变革是一种长期的、渐进性的变化。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