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入学联考教育学与心理学复习备考题
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入学联考(专科起点升本科)
教育学与心理学复习备考题库
2012年
教育学部分
一、单选题:
1、从教育作用的对象的角度对教育功能进行分类,可分为________ 。
A: 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 B: 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
C: 显性功能和隐形功能 D: 整合功能和分散功能
2、卢梭的人性观是___________。
A: 性善论 B: 性恶论 C: 性不善不恶论 D: 善恶兼有论
3、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________。
A: 体育课 B: 早操、课间操 C: 课外体育锻炼 D: 学校运动队训练
4、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方向的是________。
A: 生产力水平 B: 政治经济制度 C: 科学技术 D: 文化
5、新中国第一次学制改革是在 ________。
A: 1949年 B: 1950年 C: 1951年 D: 1952年
6、一节课的组成部分以及各部分的先后顺序和时间分配是 。
A: 课的顺序 B: 课的类型 C: 课的结构 D: 课的阶段
7、实施全面发展教育、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是 。
A: 德育 B: 体育 C: 美育 D: 教学
8、德育过程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 。
A: 教育者 B: 受教育者 C: 校长 D: 班主任
9、小型分散的课外校外教育活动是 。
A: 群众性 B: 小组 C: 个人 D: 班级
10、师生相互作用的方式直接体现了 组织形式。
A: 活动 B: 教学 C: 学习 D: 教育
11、加强2-3岁幼儿的口语训练是遵循身心发展的________。
A: 顺序性 B: 阶段性 C: 不均衡性 D: 个别差异性
12、我国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观点系统论述教育基本原理的著作,是杨贤江以李浩吾化名于1930年出版的________
A: 《普通教育学》B: 《新教育大纲》 C: 《教育学》 D: 《教育原理》
13、________是教师职业生活个性化的过程。
A: 专业理想的建立 B: 专业知识的拓展和深化
C: 专业能力的提高 D: 教师自我的形成
14、阿普尔是以下那个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 。
A: 实验教育学 B: 文化教育学
C: 实用主义教育学 D: 批判教育学
15、我国在1922年颁布的学制,并一直沿用到全国解放初期,这个学制被称为________ 。
A: 壬寅学制 B: 癸卯学制 C: 壬子癸学制 D: 壬戌学制
16、美国学者孟禄认为,教育起源于___________。
A: 心理模仿 B: 生物本能 C: 人的理性 D: 生产劳动
17、“教然后知困”、“能者为师”等说明了我国师生关系的哪一特点。
A: 尊师爱生 B: 民主平等 C: 教学相长 D: 师道尊严
18、课的类型大致分为单一课和 。
A: 综合课 B: 复习课 C: 练习课 D: 考试课
19、接受性学习是 的学习方式。
A: 传统 B: 现代 C: 当代 D: 古代
20、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的德育方法是 。
A: 陶冶教育 B: 榜样示范 C: 实际锻炼 D: 品德评价
21、教师在处理突发事件时所表现出的教育机智,反映了教师劳动的那一个特点________。
A:复杂性 B:示范性 C:创造性 D:主体性
22、“教学相长”、“及时而教”等教育思想出自 。
A: 《大学》 B: 《学记》 C: 《中庸》 D: 《论语》
23、“孟母三迁”的故事說明了那种因素对人发展的影响________。
A:社会活动 B: 教育 C:遗传 D:环境
24、杜威是以下那个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 。
A: 实验教育学 B: 文化教育学 C:批判教育学 D:实用主义教育
25、我国在1912年颁布的学制,第一次规定了男女同校,这个学制被称为________ 。
A: 壬寅学制 B: 癸卯学制 C: 壬子癸学制 D: 壬戌学制
26、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起源于___________。
A: 心理模仿 B: 生物本能 C: 人的理性 D: 生产劳动
27、“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等命题的提出者是 。
A: 夸美纽斯 B: 洛克 C:杜威 D: 卢梭
28、课的类型大致分为综合课和 。
A:单一课 B: 复习课 C: 练习课 D: 考试课
29、接受性学习是 的学习方式。
A: 传统 B: 现代 C: 当代 D: 古代
30、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的德育方法是 。
A: 陶冶教育 B: 榜样示范 C: 实际锻炼 D: 品德评价
31、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________。
A: 起主导作用 B: 起决定作用 C: 不起主导作用 D: 起基础作用
32、法国学者利托尔诺提出的教育起源理论是________。
A:劳动起源论 B:需要起源论 C:心理起源论 D:生物起源论
33、针对不同年龄的学生进行不同内容、特点的教育是遵循身心发展的________ 。
A: 顺序性 B: 不平衡性亏 C: 阶段性 D: 个别差异性
34、 教育科学知识主要包括在________三门课程中。
A: 教育学、管理学和心理学 B: 教育学、心理学和分科教学法
C: 教育学、管理学和分科教学法 D: 教育学、心理学和教育行政学
35、教育过程中由学校和班级组织实施的课余教育活动是 教育。
A: 课外 B: 校外 C: 家庭 D: 学校
36、教学中所传授的前人经过长期实践概括而来的理性知识和书本知识是 经验。
A: 直接 B: 间接 C: 特殊 D: 一般
37、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贯彻了 原则。
A: 启发性 B: 直观性 C: 巩固性 D: 因材施教
38、学校应将大部分时间用于 才能体现以教学为主。
A: 德育 B: 体育 C: 教学 D: 美育
39、通过实物进行教学的手段是 直观。
A: 语言 B: 模象 C: 实物 D: 具体
40、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A:备课 B: 上课 C: 课外辅导 D: 检查评定
二、填空题:
1、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速度和________。
2、在资本主义教育中,___________的组织形式代替了封建社会教育的个别教学。
3、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___________性,加强学生身心发展关键期的教育。
4、在教育过程中,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是 ________ 。
5、人的发展,包括生理和________两个方面的发展。
6、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手段或途径是 。
7、认为学生是教学过程的参与者和主人的观点是 教育观。
8、学校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各种活动和工作是德育的 。
9、全校性的课外校外教育活动是 。
10、在课程计划以外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是 。
11、实验教育学认为:教育实验不同于在实验室里进行的心理实验,它要求在______中进行。
12、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简称为____________。
13、广义的教育制度是指___________。
14、我国奴隶社会教育内容是“六艺”,“六艺”是指 。
15、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观点,与之相应的教学方法___________。
16、将学生看成单纯接受知识的容器的观点是 教育观。
17、教师运用实际事物的各种模拟形象属于 直观。
18、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是有效地进行班主任工作的 。
19、主张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训练学生的思维形式的观点是 。
20、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智力的 过程依赖于知识的掌握过程。
21、中国古代主张“温故而知新”的著名教育家是 。
22、被誉为“教育学之父”的捷克教育家名为 。
23、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是古罗马昆体良的《___________》。
24、美国教育家布鲁纳的代表作是《______________》。
25、从作用的对象看,教育的功能可分为___________和社会功能
26、依据本地区课程资源优势所开发的课程称为 。
27、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对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发展有___________作用。
28、在教育史上,围绕着教育目的的确定,曾经出现过________和个人本位两种理论的争论。
29、德育通过表扬、奖励等方式施行的原则名为 。
30、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育目的、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手段是 。
31、___________既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又是教育工作的归宿。
32、在我国首次把美育列入教育组成部分的教育家是____________。
33、教师的素养包括这样几个方面,它们是职业道德素养、________ 和能力素养。
34、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及其_______ 的一门科学。
35、1993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要改变政府包揽办学的传统格局,逐步建立以政府办学为主体,___________共同办学的体制。
36、“双基”教学是指________ 和基本技能。
37、1902年首次颁布的学制为 。
38、正确的教学原则是对 的正确反映。
39、传授与学习系统的现代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是教学的 任务。
40、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起 。
三、简答题:
1、简述学校体育的任务。
2、学校美育的任务是什么?
3、贯彻直观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4、简述我国社会主义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
5、在教育发展史上,资本主义教育针对封建社会教育进行了哪些重大改革
6、学校德育贯彻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7、教育的文化功能表现在哪些方面?
8、社会主义教育有哪些特点?
9、学校德育贯彻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10、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可以发挥哪些积极作用?
11、青少年学生的年龄分期是如何划分的?
12、课外校外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是什么?
四、论述题
1、分析教学评价的意义。
2、分析德育的任务。
3、在教育改革的新背景下,我们应建立怎样的教师观和学生观?
4、分析学校、家庭、社会如何通过三结合形成教育合力。
心理学部分
一、单选题:
1.在回忆系列材料时,最后呈现的材料最易回忆,遗忘最少,被称为 。
A: 近因效应 B: 系列位置效应 C: 前摄抑制 D: 首因效应
2.鲁班发明锯子是借助于 。
A: 定势 B: 变式 C:问题解决 D:原型启发
3.詹姆斯-兰格理论重点强调情绪的产生是 的产物。
A: 植物性神经系统B: 中枢神经系统 C: 丘脑 D: 交感神经系统
4.北京奥运会上,我国体育健儿获得金牌时的欣喜若狂是一种典型的 情绪状态。
A: 应激 B: 心境 C: 激情 D: 兴趣
5.在人的一生中, 是能力发展达到顶峰的时期。
A: 童年期 B: 青年期 C: 少年期 D: 成年期
6.指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只看到某事物通常的功能,看不到它可能存在着的其他方面的功能,从而干扰问题解决的思维活动,这是 。
A: 定势 B: 变式 C: 功能固着 D: 原型启发
7.短时记忆中的信息主要存储的形式是 。
A: 视觉编码 B: 语义代码 C: 听觉编码 D: 符号编码
8.事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是 。
A: 不随意注意 B: 随意注意 C: 随意后注意 D: 环境注意
9.提出能力多因素学说的心理学家是 。
A: 桑代克 B: 斯皮尔曼 C: 瑟斯顿 D: 比奈
10.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前学习材料的识记与回忆的干扰是 。
A: 单一抑制 B: 双重抑制 C: 前摄抑制 D: 倒摄抑制
11、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和稳定性等方面,可塑性极小,变化慢的个性心理特征是 。
A: 能力 B: 气质 C: 性格 D: 动机
12、引起动机的外在条件是 。
A: 兴趣 B: 需要 C: 性格 D: 诱因
13、受到社会生活条件的影响与制约,是人的态度体系和行为方式相结合而表现出来的
个性心理特征是 。
A: 能力 B: 气质 C: 性格 D: 动机
14、实验表明,有关学习结果的反馈信息,对学习动机具有 作用。
A: 激发 B: 阻碍 C: 期待 D: 降低
15、世界上第一个智力测验量表是 。
A: 斯坦福-比奈 B: 比奈-西蒙量表 C: 韦克斯勒量表 D: 瑞文测验
16、根据维纳的归因理论,能力高低是 的因素。
A: 稳定、内在、不可控 B: 不稳定、内在、不可控
C: 不稳定、内在、可控 D: 稳定、外在、不可控
17、卡特尔认为,晶体智力的主要作用是 。
A: 学习新知识 B: 处理熟悉的已加工过的问题
C: 解决新问题 D: 掌握新技能
18、巴甫洛夫认为,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是气质类型的生理基础。强而不平衡会产生 的气质。
A: 多血质 B: 粘液质 C: 胆汁质 D: 抑郁质
19、通过斯坦福-比纳智力测验,一个5岁的儿童测得的智力年龄为6岁,他的智商为 。
A: 105 B: 110 C: 115 D: 120
20、弗洛伊德人格结构中的超我遵循 。
A: 快乐原则 B: 现实原则 C: 道德原则 D: 理想原则
21、通过韦克斯勒智力测验,一个儿童测得的分数为90分,他所在年龄组平均分为80分,标准差为10,其智商是 。
A: 95 B: 105 C: 110 D: 115
22、人类表现、表达与交流感情的最重要的外部指标是 。
A: 面部表情 B: 身段表情 C: 言语表情 D: 语调表情
23、一般认为,智商在 以下的儿童是低常儿童。
A: 50 B: 60 C: 70 D: 80
24、在讲课过程中,一般要求老师要,语言生动、形象、要使用直观教具进行讲解,有时可以加上一些动画等,这容易引起学生的 。
A: 无意注意 B: 有意注意 C: 分心 D: 想象
25、在操作技能的形成过程中,视觉控制逐渐让位于动觉控制的阶段是 。
A: 操作定向 B: 操作模仿 C: 操作整合 D: 操作熟练
26、依据智力技能的模式,把个体在脑中建立起来的活动程序计划,以外显的操作方式付诸执行,这是 。
A: 原型操作 B: 原型定向 C: 原型翻转 D: 原型内化
27、罗夏克墨迹测验是由瑞士精神病医生罗夏克设计的,共包括()张墨迹图片
A: 9 B: 10 C: 11 D: 12
28、学生阅读时常使用划重点线的策略,这是利用了知觉的哪一种基本特性 。
A: 选择性 B: 理解性 C: 整体性 D: 恒常性
29、最先呈现的学习材料最容易呈现并遗忘较少,称为 。
A: 序列位置效应B: 近因效应 C: 首因效应 D: 晕轮效应
30、韦克斯勒儿童智力量表的施测对象为 。
A: 6-18岁儿童 B: 8-18岁儿童 C: 4-6.5岁儿童 D: 6-16岁儿童
31、人以同样强度追求同时并存的两个目的,但又不能兼得时的内心冲突是 。
A: 双趋冲突 B: 双避冲突 C: 趋避冲突 D: 双重趋避冲突
32、在个性心理结构中具有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是 。
A: 能力 B: 气质 C: 性格 D: 动机
33、根据维纳的归因理论,任务难度是 的因素。
A: 稳定、内在、不可控 B: 不稳定、内在、不可控
C: 不稳定、内在、可控 D: 稳定、外在、不可控
34、属于自陈式人格测验的是 。
A: 罗夏克墨渍测验 B: 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
C: 主题统觉测验 D: 句子完成测验
35、一个人掌握知识、形成技能达到何种程度时,才能促进能力的发展 。
A: 迁移 B: 熟练 C:同化 D:泛化
36、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包含有 个效度量。
A: 4 B: 5 C: 6 D: 10
37、夜晚城市中的霓虹灯呈现出一组组变幻的景象,这是运用 原理制成的
A: 动景运动 B: 诱发运动 C: 自主运动 D: 运动后效
38、在信息加工心理学的记忆系统中,处于第二阶段的是 。
A: 瞬时记忆 B: 短时记忆 C: 长时记忆 D: 识记
39、有关遗忘的学说中,可以采用精神分析理论进行解释的是 。
A: 衰退说 B: 压抑说 C: 干扰说 D: 提取失败说
40、提出“比率智商”概念的心理学家是 。
A: 比奈 B: 韦克斯勒 C: 西蒙 D: 推孟
二、填空题:
1、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中的个人特质包括_________、中心特质和次要特质。
2、人的能力发展最为稳定的时期是_________。
3、人的知觉有时候不能正确的反映外界事物的特征从而出现种种歪曲,,这种现象叫_________ 。
4、遗忘的规律是 。
5、技能是人们通过练习而获得的动作方式和动作系统,按活动方式的不同,技能可分为_________和智力技能
6、神经系统基本的活动方式是 。
7、教科书上的知识是通过语言传授而一次性获得的,这是一种_________ 记忆。
8、.如果延髓受损,则会使心跳停止、血压消失和呼吸丧失,生命就难以维持,因此称为 。
9、信息通过瞬时记忆并以特有的形式继续保持在脑中的主要是视觉表象、_________ 。
10、韦克斯勒儿童智力量表的形式与成人智力量表相比,增加的新的测验是_________。
11.在个性心理结构中处于重要地位,具有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是_________。
12.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自我的正常发展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无条件关怀和_________。
13.弗洛伊德人格理论中,_______处于人格最下层,以本能欲望为驱动力,受快乐原则支配。
14.心理学家罗杰斯以自然人性论为基础,认为人格的形成源于人性的自我压力,人格发展的关键在于形成和发展正确的_________。
15.能力含义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指个体的实际能力;另一是指个体的_________。
16.在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到一定时期,有时会出现进步暂时停顿的现象,这是 。
17.想象具有 和新颖性两个基本特征。
18.研究者通常采用警戒作业来研究注意品质的_________。
19.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 的科学。
20.神经系统基本的活动方式是 。
21、人们常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说明人的气质具有极大的_________。
22、诱因是动机产生的外在条件,凡是个体因逃离或躲避它而得到满足的诱因都称为 。
23、.班杜拉的提出的两种强化分别是替代性强化和_________。
24、技能一般分为操作技能和 技能。
25、整个暗适应一般持续时间为 分钟。
26、斯坦福-比奈1960年量表的重大改变在于引入了_________作为智力评估的指标。
27、由于一个物体的运动使其相邻的一个静止的物体产生运动的印象,这是_________。
28、拉什利的大脑功能整体说提出了两条重要的原理:_________和总体活动原理。
29、思维是在感觉和 基础上实现的高级认知。
30、心理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是 。
31、幼儿在假装游戏中,以假想的情景和行动方式将自己的愿望反映出来,这反映了想象的_________功能。
32、研究者通常采用警戒作业来研究注意品质的_________。
33、遵循严密的逻辑规律,逐步推导,最后得出合乎逻辑的正确答案或合理结论的思维活动叫做_________。
34、与注意稳定性相反的注意状态是 。
35、斯皮尔曼的二因素理论认为能力是由两种因素组成的,其中的_________与某种普遍因素结合在一起,从而组成了人的智力。
36、斯腾伯格智力三元论认为智力包括三种成分及相应的三种过程,即元成分、操作成分和_________。
37、智力技能形成可分为三个阶段:原型定向、 、 。
38、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设置了四个量表去识别被试是否作假:说谎分数、诈病分数、_________和疑问分数。
39、艾森克人格问卷中的“L”量表的中文名称是_________。
40、拉扎勒斯的认知-评价理论认为在情绪活动中,人们需要不断的评价刺激事件与自身的关系。具体来说,有三个层次的评价:初评价、_________和_________。
三、简答题:
1、精神分析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2、观察的品质是什么?
3、联系实际,谈谈科学概念的掌握在教学中要注意什么?
4、简述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
5、简述动机的功能。
6、如何遵循感知规律,促进直观教学?
7、简述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
8、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是什么?
9、请举例说明,知、情、意之间的关系?
10、简述低常儿童的特征及其产生的原因。
11、联系实际,谈谈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12、概念主要有哪些功能?
四、论述题:
1、学习成绩的归因对学生有什么样的影响?
2、论述性格结构的基本特性。
3、结合实际论述影响人格的形成与发展的因素。
4、论述影响智力发展的因素。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