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大学2012年下半年《社区概论》第二阶段测试卷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2012年下半年第二阶段测试卷考试科目:《社区概论》第三章至第四章(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__________学习中心(教学点) 批次: 层次: 专业: 学号: 身份证号: 姓名: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括号内。)1、下列不属于农村社区的人文环境的有( ).A. 经济环境 B. 政治环境 C. 文化环境 D. 社会环境 2、( )是指自我界定的、以互联网为互动媒介、围绕着某种共享的利益或共同兴趣与目的而形成的互联网群体。A. 虚拟社区 B. 农村社区 C. 集镇社区 D. 城市社区3、在中国农村社区研究中,贡献最大的是( ).A. 费孝通 B. 林耀华 C.吴文藻 D. 潘光旦4、最早的农村调查是1918-1919年由( )社会学系教授指导的广州潮州凤凰村调查。A. 沪江大学 B. 震旦大学 C. 东吴大学 D. 清华大学5、农村社区的环境可以分为( )和人文环境。A. 自然环境 B. 经济环境 C. 政治环境 D. 文化环境 6、( )是指社区结构局部或全部地因时间或相关要素的改变而发生质或量的变化。A. 社区互动 B.社区整合 C.社区发展 D. 社区变迁7、( )就是中止和防止冲突的方式。是指冲突双方尽管仍未解决争端,互存敌意,但它们通过某种方式达成某种程度上的合作。A.合作 B. 协调 C.同化 D. 仲裁8、农村人口的构成可分为 自然构成和( )。A.职业构成 B. 社会构成 C. 年龄构成 D. 性别构成9、( )是由气候、土壤、植被和水文等组成的自然综合系统,是农村社区存在的物质条件和自然基础。A. 自然环境 B.社会环境 C. 人文环境 D.地理环境10、在中国农村社区研究中,( )被被人类学家马林诺斯基称为“人类学实地工作和理论发展的一个里程碑”。A. 《江村经济》 B.《易村手工业》 C.《玉村土地与商业》 D.《才溪乡调查》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2至4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1、根据组织所发挥的职能,可将农村社区组织大致分为( ).A. 政治组织 B. 经济组织C. 事业组织 D. 社区组织 E. 文化组织2、我国农村家庭的主要功能有( )A. 经济功能 B. 人口再生产功能 C. 教育功能 D. 宗教功能 E. 教化功能3、按农村经济活动的性质分类,主要有( )。A. 农业社区 B. 非农业社区 C. 初级社区 D. 次级社区 E. 正式社区 4、协调的方式或形式一般有( )。A. 休战 B. 妥协 C. 容忍 D.调解 E. 超级仲裁5、社会互动的最基本形式一般有( ).A. 合作 B. 竞争 C. 冲突 D.协调 E. 同化6、竞争是一种有目标的互动,是参与的个人或团体为了达到某个目标,以及控制实现目标的手段而进行的争夺活动。竞争的特点有( )A. 理性 B.有限性 C. 积极性 D.消极性 E. 无限性7、社区变迁按经历时间的长短可分为( )等不同形式的变迁。A. 长期趋势的变迁 B. 循环变迁 C.短期变迁 D. 中期变迁 E. 一般变迁8、社区发展的三个特点是指( )A. 战略性 B. 具体性 C.综合性 D. 抽象性 E. 单一性9、农村社区的自然环境的构成要素主要有( )A. 气候 B. 地势 C. 土地 D. 地理位置 E.资源 10、农村社区的人文环境包括( )等方面。A. 经济环境 B. 政治环境 C. 文化环境 D. 人文环境 E.地理环境 三、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10分)1、农村人口的构成可分为( )和( )。2、按经济活动的性质进行分类,属于非农业社区的有集镇社区、工业村和矿业村以及( )和( )等。3、社区发展的原则主要有( )、解决问题的原则、( )、全体参与的原则 、自下而上的原则和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步发展原则。4、通常,农村社区可以按经济活动的性质、( )和( )进行分类。5、西方社会学家通过对社区冲突的系统研究后提出,增强或削弱冲突的控制变量有四个:即( )、( )以及参与者在社区居民中的分布和组织成员的团结形成的交叉压力增强或削弱冲突。 四、判断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在你认为对的题后括号内打一个“√”,认为错的题后括号内打一个“×”,不需要改错。)1、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构成比是国家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准。2、中国的农村社会学是从美国介绍过来的。3、协调是指冲突双方尽管仍未解决争端,互存敌意,但它们通过某种方式达成某种程度上的合作。4、社区的静态系统是指社区的基本结构因素互相作用,促进社区变迁的过程。5、社区的分化和整合不都是为了提高社区对内外环境或结构变动的适应能力。 6、1894年,罕德逊在美国芝加哥大学讲授“美国乡村生活的社会环境”,一般认为是农村社会学研究的开端。7、冲突是参与的一方蓄意地损害或毁灭另一方的行为。8、据联合国收集1955年至1962年的26个国家划分城市的资料表明,确定城市居民点的最低人口规模的国家是冰岛。9、林果业村落属于非农业社区。10、合作是指两个或以上的个人或团体共同努力实现它们的相关目标的过程。 五、简答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简述社区发展理论模式中,关于问题解决模式包括的几个步骤是?2、简述农村社会交往的功能主要有哪些?3、简述农村邻里的社会功能有哪些?4、简述社区冲突的特点及其后果。5、简述农村邻里关系的本质表现。 六、论述题(本题共1小题,共20分。)联系实际,论述我国当代农村人口流动的状况、特点及其成因。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