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大12秋《政府经济学》在线作业一二答案
吉大《政府经济学》在线作业一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一、单选题(共10道试题,共40分。)
1.公共物品的提供过程,不可避免的会出现的一种现象是( )
A. 搭便车现象
B. 逆向选择问题
C. 委托代理问题
D. 劣币驱逐良币的问题
满分:4分
2.( )是指政府预算资金单方面无偿转移支出。
A. 购买性支出
B. 转移性支出
C. 公益性支出
D. 经济建设支出
满分:4分
3.公共选择的理论的基本原理就是将( )的分析方法用于非市场的政治领域。
A. 政治学
B. 社会学
C. 经济学
D. 管理学
满分:4分
4.外部效应存在外部正效应和外部负效应两种,庇古认为解决这两种外部效应的方法是( )
A. 产权界定
B. 财政补贴
C. 罚款或收税
D. 公共法律措施
满分:4分
5.对于一个公共产品提供量有高、中、低三种选择,A、B、C三个人偏好如下:对A而言是高>中>低;对于B而言是低>高>中;对于C而言是中>低>高。这三个人中偏好属于多峰偏好的是( )
A. A
B. B
C. C
D. B和C
满分:4分
6.公共事业支出是一种( )
A. 购买性支出
B. 生产性支出
C. 转移性支出
D. 都成立
满分:4分
7.1998年以来我们国家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过程中,国债投资项目大约有70%的资金投向了中西部。这是典型的( )的政府经济决策。
A. 更注重经济公平
B. 经济公平和社会公平并举
C. 更注重社会公平
D. 盲目的
满分:4分
8.当宏观经济处于萧条时期社会保障对经济起到( )的作用
A. 缓和需求不足
B. 刺激需求
C. 降低需求
D. 对需求不起调节作用
满分:4分
9.我们大致可以认为,( )以后,政府经济学逐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学科体系。
A. 凯恩斯
B. 科斯
C. 亚当斯密
D. 穆勒
满分:4分
10.公共选择理论是由著名经济学家( )提出,然后经过众多学者发展而形成的。
A. 詹姆斯布坎南
B. 丹尼斯缪勒
C. 哈维罗森
D. 沃伦纳特
满分:4分
二、多选题(共10道试题,共40分。)
1.公共资源的特征有()
A. 稀缺性
B. 使用不受限制
C. 充足性
D. 使用受到限制
满分:4分
2.我国当前教育支出存在的问题有( )
A. 教育投资总量相对不足
B. 教育投资总量相对过剩
C. 教育投资过分依赖政府
D. 教育投资的内部结构不合理
满分:4分
3.判定法人居民的标准主要有( )
A. 总机构所在地标准
B. 收入主要来源地标准
C. 公司的控制权所在地标准
D. 注册所在地标准
满分:4分
4.财政补贴支出和社会保障支出相似之处有( )
A. 并不能换回任何相应的商品和劳务
B. 所进行的支付都是无偿的
C. 都改善了接受者的经济状况
D. 对价格影响方式相同
满分:4分
5.非市场方式解决外部性的方法有( )
A. 罚款或收税
B. 财政补贴
C. 公共管制
D. 产权界定和保护
满分:4分
6.公共物品私人供给的形式总的来说有( )
A. 私人的完全供给
B. 私人与政府的联合供给
C. 私人与社区的联合供给
D. 政府和社区的联合供给
满分:4分
7.公共投资范围包括( )
A. 基础产业投资
B. 农业投资
C. 职业教育投资
D. 科技开发投资
满分:4分
8.财政投融资和一般商业投融资相比,其特点有( )
A. 财政投融资的目的性很强
B. 财政投融资资金的使用,具有鲜明的公共性,追求是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C. 财政投融资的资金来源具有多样性的特点
D. 财政投融资的资金来源具有单一性的特点
满分:4分
9.我国1950年发行“人民胜利折实公债”实质属于( )
A. 国内公债
B. 国外公债
C. 担保公债
D. 实物公债
满分:4分
10.下列财政支出中属于按支出具体用途分类的有( )
A. 基本建设支出
B. 企业挖潜改造资金
C. 科技三项费用
D. 农业支出
满分:4分
三、判断题(共5道试题,共20分。)
1.公共物品的消费既具有竞争性也具有非竞争性。(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2.布坎南提出的“俱乐部物品”是属于准公共物品的范畴。(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3.财政补贴一经确定基本长期保持不变。 (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4.产权的界定和保护属于市场化解决外部性问题的方法。(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5.从公共选择的基本含义及其理论发展可以看出,在不同的政治制度下,公共选择的程序、公共选择的决定机制没有很大的差别。(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吉大《政府经济学》在线作业二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一、单选题(共10道试题,共40分。)
1.在我们国家,“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现象,反映了( )
A. 政府决策信息的有限性
B. 市场及主体行为控制的有限性
C. 政府机构控制能力的有限性
D. 政府在决取过程中与立法机构协调的有限性
满分:4分
2.下列行为具有消费的外部不经济性的是( )
A. 发明创造
B. 安装路灯
C. 公共场所吸烟
D. 环保行动
满分:4分
3.在现实经济生活中,( )则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市场条件。
A. 不完全竞争
B. 垄断竞争
C. 完全竞争
D. 对经济总量和结构将产生调节效应
满分:4分
4.政府经济的目的是()
A. 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B. 纯粹追求商业利润
C. 满足官僚享受
D. 维护阶级统治
满分:4分
5.一般来说,政府经济的依据是()
A. 财政收入
B. 财政支出
C. 宏观经济管理
D. 社会公共权力
满分:4分
6.在政府经济活动领域,大部分的决策通过( )进行的。
A. 价格机制
B. 市场机制
C. 政治程序
D. 法律程序
满分:4分
7.政府经济学中,外部效应的研究对象应该是( )
A. 政府行为
B. 市场行为
C. 第三部门行为
D. 国家行为
满分:4分
8.在多数裁定的原则下,假定选民的偏好是单峰的,则选择的结果是由( )的偏好决定。
A. 众数选民
B. 中位选民
C. 利益一致选民
D. 全部选民
满分:4分
9.下列描述中不属于社会保障制度特征的是( )
A. 社会保障是依靠社会共同力量进行的保障
B. 社会保障对象是全体社会成员
C. 社会保障是一种精神保障
D. 社会保障具有福利性质
满分:4分
10.下列行为不属于外部效应的是( )
A. 向空中排放废气
B. 在公路上倒污水
C. 助人为乐的雷锋现象
D. 政府腐败行为
满分:4分
二、多选题(共10道试题,共40分。)
1.政府经济活动的效率要求包括( )
A. 政府直接控制和掌握资源的配置效率
B. 政府通过对市场和微观经济行为调节,引导全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
C. 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安全性
D. 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合意性
满分:4分
2.组织政府收入应坚持( )原则
A. 从发展经济入手
B. 利益兼顾
C. 合理负担
D. 公平与效率兼顾
满分:4分
3.下列税种中,属于价内税的有( )
A. 消费税
B. 营业税
C. 关税
D. 增值税
满分:4分
4.政府支出绩效与微观经济主体支出的绩效相比,差别主要在( )
A. 经济活动的地位不同
B. 成本与收益的计算范围不同
C. 在具体进行相关方案的选择的标准不相同
D. 支出的目的不同
满分:4分
5.在市场经济中,政府应承担的公共文化支出具体包括( )
A. 加强对文化事业单位的控制
B. 公共文化设施建设
C. 加强文化市场调节
D. 加强文化市场的管理
满分:4分
6.政府履行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的目标包括( )
A. 干预、调节国民经济运行
B. 物价稳定
C. 充分就业
D. 国际收支平衡
满分:4分
7.下列行为属于生产外部性的有( )
A. 兴修水利
B. 治理环境污染
C. 沿街居民在自家阳台上养花
D. 安装路灯
满分:4分
8.影响宏观税负的主要因素是( )
A. 税收制度
B. 经济发展水平
C. 宏观经济政策
D. 政府职责范围
满分:4分
9.在衡量政府支出的成本时需要考虑( )
A. 政府实施该项目过程中实际花费掉的人力、物力
B. 直接给社会、经济和人们生活带来的实际损失
C. 间接给社会、经济和人们生活带来的实际损失
D. 机会成本
满分:4分
10.与贴现和公开市场操作相比,法定准备金率调整操作的缺陷有( )。
A. 操作简单
B. 作用效果过于强烈
C. 带有宣示效应,不利于货币的稳定
D. 频繁的调整势必会扰乱存款机构正常的财务计划和管理
满分:4分
三、判断题(共5道试题,共20分。)
1.准公共物品和公共物品的一个很大的区别在于,对于准公共物品,消费者数量增加到某一个值后,就会出现边际成本为零的情况。(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2.政府经济活动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经济活动是先于国家产生的。(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3.只要选民存在多峰偏好,就有可能陷入“票决循环”而无法选出最佳方案。(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4.政府经济的决策机制实际上和企业个人微观经济决策之间没有根本上的区别。(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5.政府经济活动的主体是指广义的政府。(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