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老师 发表于 2012-12-3 12:43:21

江南大学2012年下半年《内部审计》第二阶段测试卷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2012年下半年第二阶段测试卷考试科目:《内部审计》第四章至第七章(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            学习中心(教学点) 批次:            层次:                   专业:                   学号:                  身份证号:               姓名: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括号内。)1.重大差异或缺陷风险与检查风险的关系是(   )。A.同向关系B.反向关系C.没关系D.以上答案都不对2.充分性和适当性是审计证据的两个重要特征,下列关于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表述不正确的是(   )。A.充分性和适当性两者缺一不可,只有充分且适当的审计证据才是有证明力的B.审计证据质量越高,需要的审计证据数量可能越少C.如果审计证据的质量存在缺陷,仅靠获取更多的审计证据可能无法弥补其质量上的缺陷D.如果审计证据的质量存在缺陷,注册会计师必须收集更多数量的审计证据,否则无法形成审计意见3.在获取的下列审计证据中,可靠性最强的通常是(   )。A.甲公司连续编号的采购订单               B.甲公司编制的成本分配计算表C.甲公司提供的银行对账单            D.甲公司管理层提供的声明书4.审计证据适当性是指审计证据的相关性和可靠性,相关性是指证据应与( )相关。A.审计目标                         B.审计范围C.会计报表      D.客观事实5.下列各项中,审计人员通常认为不适合运用分析程序的有(    )。A.主营业务收入B.借款利息支出C.营业外支出D.房屋租赁收入6.可接受的审计风险一定,重大差异或缺陷风险越高,可接受的检查风险(   )A.越高                         B.越低C.不一定      D.以上说法都不对7.重大差异或缺陷风险越大,为了将审计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范围,所需要的审计证据(    )。A.越少                         B.越多C.不一定      D.以上说法都不对8.审计人员可以通过设计恰当的审计程序降低(   )。A.可接受的审计风险                         B.检查风险C.重大错报风险     D.可接受的检查风险9.在审计证据可靠性的比较中,下列说法不恰当的是(    )。A.会议的同步书面记录比讨论该事项后的口头表述可靠。B. 工资发放单比工资计算表可靠C.从原件获得的证据比从传真件获取的审计证据可靠D.口头证据在得到不同人和不同信息的证实后其可靠性大大提高10.以下关于审计风险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审计风险不可能等于零。B.审计人员可以通过审计恰当的审计程序降低重大缺陷风险。C.审计人员可以通过设计恰当的审计程序降低可接受的审计风险。D.可接受的审计风险越大,审计的保证程度要求越高。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2至4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1.以下属于重大差异或缺陷风险的评估程序的有(   )。A.询问被审计单位相关人员及组织相关管理层;B.查阅被审计单位的经营业务手册、内部控制手册等资料;C.查阅被审计单位年度经营计划、财务预算等文件;D.检查交易或事项的凭证和记录;2.关于审计风险,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重大差异或缺陷风险越高,所需要的审计证据越多B. 重大差异或缺陷风险越高,所需要的审计证据越少C.可接受的审计风险一定,重大差异或缺陷风险越高,可接受的检查风险越高D.可接受的审计风险一定,重大差异或缺陷风险越高,可接受的检查风险越低3.审计证据按其来源可分为(   )。A.实物证据                         B.外部证据C.口头证据      D.内部证据4.以下属于环境证据的有(      )。A.有关内部控制情况B.被审计单位管理人员的素质C.各种管理条件和管理水平D.外部环境5.审计工作底稿按其内容分(   )。A.管理类工作底稿B.专用审计工作底稿C.业务类工作底稿D.通用审计工作底稿6.审计证据的特性包括(       )。A.充分性B.相关性C.可靠性D.以上都正确7.下列审计程序中,用于风险评估的有(   )。
A.检查
B.观察
C.询问
D.分析程序 8.下列关于审计证据充分性、适当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审计证据的充分性是对审计证据的数量的衡量B.审计证据的适当性是对审计证据的质量的衡量C.错报风险越大,所需要的审计证据可能越多D.审计证据的数量可以弥补其质量上的不足9.下列各项中,审计人员通常认为适合运用分析程序的有(    )。A.存款利息收入B.借款利息支出C.营业外收入D.房屋租赁收入10.以下审计程序中,属于分析程序的是(   )。A.根据增值税申报表估算全年主营业务收入B.分析样本误差后,根据抽样发现的误差推断审计对象总体误差C.将购入的存货数量与耗用或销售的存货数量进行比较D.将关联方交易与非关联方交易的价格、毛利率进行比较,判断关联方交易的总体合理性 三、判断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在你认为对的题后括号内打一个“√”,认为错的题后括号内打一个“×”,不需要改错。)1.审计计划一般包括三个层次,即:年度审计计划、审计方案、项目审计计划。(   )2.审计通知书,是指内部审计机构在实施审计前,通知被审计单位或个人接受审计的书面文件。(    )3.审计通知书的编制依据为经过批准后的审计计划。(    )4.审计通知书一般应在实施审计前送达,但特殊审计业务可在实施审计时送达。(    )5.内部审计人员在编制项目审计计划、实施审计程序及评价审计结果时,应当合理考虑并运用重要性标准。(   )6.在内部审计中,仅在审计计划阶段考虑重要性。(   )7.重要性是指某一重要的金额。(   )8.审计证据的充分性与适当性相互影响,越适当的证据,需要的证据数量越少;多获得证据,可以增进审计证据的适当性。(    )9.分析程序是指审计人员通过研究不同财务数据之间的内在联系,对财务信息作出评价。(    )10.审计工作底稿归组织所有,由内部审计机构或组织内部有关部门保管。() 四、简答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L注册会计师在对F公司2010年度财务报表进行审计时,收集到以下六组审计证据:(1)       收料单与购货发票;(2)       销货发票副本与产品出库单;(3)       领料单与材料成本计算表;(4)       工资计算单与工资发放单;(5)       存货盘点表与存货监盘记录;(6)       银行询证函回函与银行对账单。要求:请分别说明每组审计证据中哪项审计证据较为可靠,并简要说明理由。2.审计人员对ABC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度会计报表进行审计。该公司2007年未发生购并、分立和债务重组行为,供产销形势与上年相当。该公司提供的未经审计的2007年度合并报表附注的部分内容如下(金额单位:人民币万元):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成本附注:
产品名称主营业务收入发生额主营业务成本发生额
2006年2007年2006年2007年
X40000410003800033800
Y20000200201900019019
合计60000610205700052819
要求:假定上述附注内容中的年初数和上年比较数均已审定无误,你作为审计人员运用专业判断,必要时运用分析程序,指出上述附注内容中存在或可能存在的不合理之处。3.如何判断审计证据的可靠性?4.什么是审计风险?简述审计风险模型。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江南大学2012年下半年《内部审计》第二阶段测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