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大学2012年下半年《城市社会学》第二阶段测试卷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2012年下半年第二阶段测试卷考试科目:《城市社会学》第四章至第八章(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学习中心(教学点) 批次: 层次: 专业: 学号: 身份证号: 姓名: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将工业区位论与行为科学结合起来的是( )。A、韦伯 B、廖什 C、克鲁梅 D、艾萨德2、美国社会学家霍伊特提出了城市地域结构的( )。A、同心圆模型 B、扇形模型 C、多核心模型 D、城市域模型3、1977年美国社会学家万斯提出了关于城市地域结构的()。A、同心圆模型 B、多核心模型 C、城市域模型 D、扇形模型4、20世纪初,英国生物学家( )将生态学原理和方法运用到城市研究中。A、海克尔 B、斯宾塞 C、盖地斯 D、帕克5、在城市生态化发展模式中,()是基础。A、自然生态化 B、经济生态化 C、社会生态化 D、文化生态化6、德国社会学家韦伯以()作为划分阶层的社会标准。A、财富 B、权力 C、威望 D、职业7、城市化兴起和成长的第二前提是()。A、机器大生产 B、工业革命 C、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D、农业生产力的发展8、选用表征意义强、又便于统计的个别指标描述城市化水平的城市化测量方法是( )。A、复合指标法 B、综合指标法 C、主要指标法 D、查英测量法9、特大城市的人口和各项职能活动向郊区迁移,使郊区发展为具有多项市区功能的地域综合体,这个过程成为( )。A、逆城市化 B、郊区化 C、卫星城运动 D、内部市区化10、下列违背城市化发展规律而出现的反常城市化过程是( )。A、郊区化 B、逆城市化 C、卫星城 D、反城市化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结节地域由()构成。A、结节点 B、吸引区 C、中心地 D、外城区2、下列关于城市生态化描述正确的有( )A、就是维护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B、是实现城市自然-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C、只注重经济利益的唯经济发展模式D、是在农业文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3、改革开放后,我国城市社会组织发生了巨大变化,表现在( )。A、单位的社会职能弱化B、新型组织迅速发展C、社区功能强化D、以单位为核心4、卫星城从发生根源上看属于( )A、飞地型城市化 B、他力型城市化 C、自力型城市化D、外延型城市化5、城市文化冲突具有( )的特点。A、普遍性 B、时代性 C、世界性 D、民族性 E、区域性 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过度城市化的实质是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速度超过了( )的速度。2、我国城市化的体制特点是( )。3、从文化传播的方向来看,城市文化传播是城市文化的( )。4、根据城市文化的层次,可以将城市文化变迁分为( ),制度层面的变迁和观念层面的变迁。5、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的城市社会组织是以( )为核心的。 四、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城市文化融合 2、社会流动 3、发展轴理论4、主要指标法5、社会组织 五、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1、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表现在那些方面?2、为什么说中国城市化的动力主要是政治性的而非经济性的?3、发达国家城市化具有哪些特点?4、当今世界城市经济结构有哪些新的发展?5、简述转型期我国城市代际流动的特点。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