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老师 发表于 2012-11-12 07:58:57

川大12秋《建筑施工技术(Ⅰ)1411》在线作业答案


《建筑施工技术(Ⅰ)1411》第1次作业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一、单选题(共30道试题,共60分。)
1.在工程网络计划中,判断关键工作的条件是( )是最小
A. 自由时差
B. 总时差
C. 持续时间
D. 时间间隔
满分:2分
2.下列不属于施工技术资料准备的是
A. 熟悉与会审图纸
B. 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C. “三通一平”
D. 编制施工图预算及施工预算
满分:2分
3.锤击沉桩时,为防止桩受冲击应力过大而损坏,应要求
A. 轻锤重击
B. 轻锤轻击
C. 重锤重击
D. 重锤轻击
满分:2分
4.查墙体砂浆饱满度的工具为( ),实心砖砌体的砂浆饱满度应满足
A. 百格网 ≥80%
B. 皮数杆 ≥80%
C. 百格网 ≥90%
D. 皮数杆 ≥90%
满分:2分
5.网络计划中,工作最早开始时间应为
A. 所有紧前工作最早完成时间的最大值
B. 所有紧前工作最早完成时间的最小值
C. 所有紧前工作最迟完成时间的最大值
D. 所有紧前工作最迟完成时间的最大值
满分:2分
6.通常情况下,板的模板拆除时,混凝土强度至少达到设计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
A. 50%
B. 50~75%
C. 100%
D. 75%
满分:2分
7.下列关于灌注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灌注桩是直接在桩位上就地成孔,然后在孔内灌注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而成
B. 灌注桩能适应地层的变化,无需接桩
C. 灌注桩施工后无需养护即可承受荷载
D. 灌注桩施工时无振动、无挤土和噪音小
满分:2分
8.工作总时差是
A. 不影响紧后工序最早开始的前提下,工作的机动时间
B. 不影响紧后工序最迟完成的前提下,工作的机动时间
C. 不影响总工期前提下,工作的机动时间
D. 不影响紧后工序最早完成的前提下,工作的机动时间
满分:2分
9.内部振捣器振捣混凝土结束的标志是:
A. 有微量气泡冒出
B. 水变浑浊
C. 混凝土不下沉、气泡不上升、表面泛浆
D. 混凝土大面积凹陷
满分:2分
10.网络计划的缺点是
A. 不能反映工问题的逻辑
B. 不能反映出关键工作
C. 计算资源消耗量不便
D. 不能实现电算化
满分:2分
11.为减小灰缝变形砌体沉降,一般每日砌筑高度应满足
A. 每天≤1.4m,雨天≤1.2m
B. 每天≤1.8m,雨天≤1.4m
C. 每天≤1.8m,雨天≤1.2m
D. 每天≤3.6m,雨天≤2.4m
满分:2分
12.某个专业队在一个施工段上的作业时间为
A. 流水步距
B. 施工段
C. 流水节拍
D. 工期
满分:2分
13.普通防水混凝土选定配合比时,应按设计要求的抗渗等级提高
A. 0.2 Mpa
B. 0.4 Mpa
C. 0.6 Mpa
D. 0.8Mpa
满分:2分
14.悬臂构件模板在达到设计强度的( )时即可拆除。
A. 70%
B. 80%
C. 100%
D. 90%
满分:2分
15.下列哪一个不是墩式台座设计主要考虑因素:
A. 防倾覆
B. 抗滑移
C. 横梁抗变形
D. 考虑台座的刚度和强度
满分:2分
16.水泥出厂时间超过( )时间以上,应经鉴定试验后,按试验得出的强度使用。
A. 1月
B. 2月
C. 3月
D. 4月
满分:2分
17.下列有关柱的吊升方法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旋转法吊升时绑扎点在杯口附近
B. 旋转法吊升时起重臂转角较小
C. 滑行法吊升时振动较小
D. 滑行法吊升时起重臂转角较小
满分:2分
18.某项工作有3项紧后工作,其持续时间分别为4d、5d、6d;其最迟完成时间分别为18d、16d、15d,本工作的最迟完成时间是
A. 14d
B. 11d
C. 9d
D. 6d
满分:2分
19.基础砌筑时通常采用的砂浆通常为:
A. 水泥砂浆
B. 混合砂浆
C. 石灰砂浆
D. 石膏砂浆
满分:2分
20.当网络图中某一非关键工作的持续时间拖延△,且大于该工作的总时差TF时,网络计划总工期因此将拖延
A. △-TF
B. △+TF
C. △
D. TF-△
满分:2分
21.某施工段的工程量为200m3 ,施工队的人数为25人,日产量0.8 m3 /人,则该队在该施工段的流水节拍为
A. 8天
B. 10天
C. 12天
D. 15天
满分:2分
22.为了保持混凝土的均匀性,垂直运输的自由落差不大于
A. 1m
B. 1.5m
C. 2m
D. 2.5m
满分:2分
23.工程项目施工组织方式中工期最短的是
A. 依次施工
B. 平行施工
C. 流水施工
满分:2分
24.
下列双代号网络图中有一条关键线路,试选择正确的编号
A. 1-2-5-6
B. 1-3-4-6
C. 1-2-3-4-6
D.
1-3-4-5-6
满分:2分
25.为防止跨中模板下挠,当梁跨超过( )时,应使模板起拱。
A. 3m
B. 4m
C. 6m
D. 8m
满分:2分
26.某项工作有两项紧后工作C、D,最迟完成时间C=20天,D=15天,工作持续时间C=7天,D=10天,则本工作的最迟完成时间是
A. 13天
B. 5天
C. 8天
D. 15天
满分:2分
27.皮树杆的主要作用是
A. 控制标高
B. 拉线
C. 控制垂直度
D. 确定室内地坪
满分:2分
28.双代号网络图中的虚工作
A. 即消耗时间,又消耗资源
B. 只消耗时间,不消耗资源
C. 即不消耗时间,又不消资源
D. 不消髦时间,又消耗资源
满分:2分
29.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工程中,放松预应力钢筋时,混凝土的强度应不低于设计强度的
A. 50%
B. 75%
C. 90%
D. 100%
满分:2分
30.混凝土冬期施工的“临界温度”是室外平均气温
A. 连续5天,低于3℃
B. 连续5天,低于5℃
C. 连续3天,低于3℃
D. 连续3天,低于5℃
满分:2分
二、多选题(共10道试题,共40分。)
1.双带号网络图的基本符号包括
A. 起点
B. 终点
C. 节点
D. 箭线
E. 编号
满分:4分
2.组织建筑工流水作业,应该具备的必要条件有
A. 分解施工过程
B. 保障资源供应
C. 确定工作持续时间
D. 划分施工段
E. 明确施工工期
满分:4分
3.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成孔时,泥浆的作用包括
A. 排出土碴
B. 冷却
C. 保护孔壁
D. 防止流沙
满分:4分
4.防止流砂的主要方法有
A. 枯水期施工方法
B. 抢挖法
C. 地下连续墙
D. 人工降低地下水位
满分:4分
5.网络计划中工作之间的先后关系叫做逻辑关系,它包括
A. 工艺关系
B. 组织关系
C. 技术关系
D. 控制关系
E. 搭接关系
满分:4分
6.开挖基槽或管沟常用的钢(木)支撑方法有
A. 水平支撑
B. 垂直支撑
C. 水平垂直混合支撑
D. 锚碇式支撑
满分:4分
7.桩按施工方法分类有
A. 预制桩
B. 灌注桩
C. 端承桩
D. 摩擦桩
满分:4分
8.确定场地设计标高时,应考虑的因素有
A. 生产工艺
B. 运输
C. 泄水坡度
D. 最高洪水位
满分:4分
9.砖墙组砌方法有
A. 一顺一丁
B. 二顺一丁
C. 三顺一丁
D. 全顺
满分:4分
10.网络计划的关键线路是
A. 总持续时间最长的线路
B. 全部由关键工作组成的线路
C. 时标网络计划中无波形的线路
D. 相邻两项工作之间的时间间隔全部为零线路
E. 双代号网络计划中全部由关键节点组成的线路
满分:4分
《建筑施工技术(Ⅰ)1411》第2次作业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一、单选题(共30道试题,共60分。)
1.某工程有六个施工段,分为四个施工过程。在没有技术间歇和插入时间的情况下,组织等节奏流水施工,若计划工期不超过45d,各施工过程之间的最大流水步距为
A. 4 d
B. 5 d
C. 6 d
D. 7 d
满分:2分
2.冬期施工时,混凝土拌合物出机温度不宜低于
A. 5℃
B. 10℃
C. 15℃
D. 20℃
满分:2分
3.双代号网络图中的虚工作
A. 即消耗时间,又消耗资源
B. 只消耗时间,不消耗资源
C. 即不消耗时间,又不消资源
D. 不消髦时间,又消耗资源
满分:2分
4.网络计划的缺点是
A. 不能反映工问题的逻辑
B. 不能反映出关键工作
C. 计算资源消耗量不便
D. 不能实现电算化
满分:2分
5.下列关于填土压实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压实密度随压实功的增加而不断增大
B. 振动法适合于非粘性土的压实
C. 含水量越小,压实效果越好
D. 每层铺土厚度与压实效果无关
满分:2分
6.某施工段的工程量为200m3 ,施工队的人数为25人,日产量0.8 m3 /人,则该队在该施工段的流水节拍为
A. 8天
B. 10天
C. 12天
D. 15天
满分:2分
7.组织等节奏流水,首要的前提是
A. 使各施工段的工程量基本相等
B. 确定主导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
C. 使各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相等
D. 调节各施工队的人数
满分:2分
8.下列不属于对混凝土运输机械的基本要求是:
A. 运输时间限制
B. 不漏浆
C. 不吸水
D. 具有一定的体积
满分:2分
9.模板拆除时一般应
A. 后支先拆,先支后拆
B. 先拆底模
C. 先拆承重模
D. 后拆非承重模
满分:2分
10.在工程网络计划中,判断关键工作的条件是( )是最小
A. 自由时差
B. 总时差
C. 持续时间
D. 时间间隔
满分:2分
11.为减小灰缝变形砌体沉降,一般每日砌筑高度应满足
A. 每天≤1.4m,雨天≤1.2m
B. 每天≤1.8m,雨天≤1.4m
C. 每天≤1.8m,雨天≤1.2m
D. 每天≤3.6m,雨天≤2.4m
满分:2分
12.皮树杆的主要作用是
A. 控制标高
B. 拉线
C. 控制垂直度
D. 确定室内地坪
满分:2分
13.大体积混凝土早期裂缝是因为:
A. 内热外冷
B. 内冷外热
C. 混凝土与基底约束较大
D. 混凝土与基底无约束
满分:2分
14.下列关于钢筋的闪光对焊工艺的描述错误的是
A. 连续闪光对焊适用于直径较小的钢筋
B. 预热闪光焊适用于端部平整的粗钢筋
C. 闪光预热闪光焊适用于端部不平整的粗钢筋
D. 可分为搭接焊、坡口焊等几种
满分:2分
15.下列不属于施工技术资料准备的是
A. 熟悉与会审图纸
B. 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C. “三通一平”
D. 编制施工图预算及施工预算
满分:2分
16.某个专业队在一个施工段上的作业时间为
A. 流水步距
B. 施工段
C. 流水节拍
D. 工期
满分:2分
17.当采用插入式振捣器(作用部分长L),插点距离应小于
A. 1L
B. 1.25L
C. 1.5L
D. 1.75L
满分:2分
18.某工程分4个施工段,由两个施工班组进行等节奏流水施工,流水节拍为4天,则工期为
A. 16天
B. 18天
C. 20天
D. 24天
满分:2分
19.构件安装前弹线,其目的是为了构件的
A. 安装
B. 对位
C. 校正
D. B与C
满分:2分
20.工作总时差是
A. 不影响紧后工序最早开始的前提下,工作的机动时间
B. 不影响紧后工序最迟完成的前提下,工作的机动时间
C. 不影响总工期前提下,工作的机动时间
D. 不影响紧后工序最早完成的前提下,工作的机动时间
满分:2分
21.工程项目施工组织方式中最合理的是
A. 依次施工
B. 平行施工
C. 流水施工
满分:2分
22.混凝土养护后质量检查指:
A. 抗剪强度检查
B. 抗压强度检查
C. 抗劈裂检查
D. 抗弯强度检查
满分:2分
23.选择起重机,应重点考察
A. 起重量
B. 起升高度
C. 起重半径
D. ABC都要考察
满分:2分
24.混凝土冬期施工的“临界温度”是室外平均气温
A. 连续5天,低于3℃
B. 连续5天,低于5℃
C. 连续3天,低于3℃
D. 连续3天,低于5℃
满分:2分
25.为防止跨中模板下挠,当梁跨超过( )时,应使模板起拱。
A. 3m
B. 4m
C. 6m
D. 8m
满分:2分
26.查墙体砂浆饱满度的工具为( ),实心砖砌体的砂浆饱满度应满足
A. 百格网 ≥80%
B. 皮数杆 ≥80%
C. 百格网 ≥90%
D. 皮数杆 ≥90%
满分:2分
27.
下列双代号网络图中有一条关键线路,试选择正确的编号
A. 1-2-5-6
B. 1-3-4-6
C. 1-2-3-4-6
D.
1-3-4-5-6
满分:2分
28.在设有技术间歇和插入时间的情况下,等节奏流水的流水步距与( )相等。
A. 工期
B. 施工段
C. 施工过程数
D. 流水节拍
满分:2分
29.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工程中,放松预应力钢筋时,混凝土的强度应不低于设计强度的
A. 50%
B. 75%
C. 90%
D. 100%
满分:2分
30.砌体的水平灰缝厚度和竖向灰缝厚度一般规定为
A. 6~8mm
B. 8~12mm
C. 12~14mm
D. 14~16mm
满分:2分
二、多选题(共10道试题,共40分。)
1.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成孔时,泥浆的作用包括
A. 排出土碴
B. 冷却
C. 保护孔壁
D. 防止流沙
满分:4分
2.影响土方压实的因素有
A. 含水量
B. 夯实法
C. 振动法
D. 锤击法
满分:4分
3.拟定单层工业厂房的施工方案主要包括
A. 起重机的选择
B. 结构安装方法
C. 起重机的开行路线
D. 构件的平面布置
满分:4分
4.砖墙组砌方法有
A. 一顺一丁
B. 二顺一丁
C. 三顺一丁
D. 全顺
满分:4分
5.网络计划中工作之间的先后关系叫做逻辑关系,它包括
A. 工艺关系
B. 组织关系
C. 技术关系
D. 控制关系
E. 搭接关系
满分:4分
6.属于后张法孔道留设方法的有
A. 孔道灌浆法
B. 胶皮管抽芯法
C. 塑料管充气法
D. 钢管抽芯法
满分:4分
7.双带号网络图的基本符号包括
A. 起点
B. 终点
C. 节点
D. 箭线
E. 编号
满分:4分
8.确定场地设计标高时,应考虑的因素有
A. 生产工艺
B. 运输
C. 泄水坡度
D. 最高洪水位
满分:4分
9.开挖基槽或管沟常用的钢(木)支撑方法有
A. 水平支撑
B. 垂直支撑
C. 水平垂直混合支撑
D. 锚碇式支撑
满分:4分
10.网络计划的关键线路是
A. 总持续时间最长的线路
B. 全部由关键工作组成的线路
C. 时标网络计划中无波形的线路
D. 相邻两项工作之间的时间间隔全部为零线路
E. 双代号网络计划中全部由关键节点组成的线路
满分:4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川大12秋《建筑施工技术(Ⅰ)1411》在线作业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