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师中国法制史2012秋在线作业答案
2012秋第一次在线作业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一、单选题(共10道试题,共30分。)
1.春秋决狱始于
A. 董仲舒
B. 汉景帝
C. 汉文帝
D. 萧何
满分:3分
2.下列刑罚 中,哪一个属于是秦代的经济刑:
A. 城旦舂
B. 耐
C. 赀
D. 收
满分:3分
3.( )时期,“八议”成为刑律的主要内容。
A. 两汉
B. 曹魏
C. 西晋
D. 北魏
满分:3分
4.秦代诉讼中,为维护自己的利益而向司法机构提出诉讼的称为 :( )。
A. 官诉
B. 举发
C. 控告
D. 自诉
满分:3分
5.汉中后期为了限制相权特别赋予尚书以司法审判权,其下设( )掌断狱。
A. 刑部
B. 二干石曹
C. 三公曹
D. 廷尉
满分:3分
6.汉中后期为了限制相权特别赋予尚书以司法审判权 ,其下设( )掌断狱。
A. 刑部
B. 二干石曹
C. 三公曹
D. 廷尉
满分:3分
7.汉文、景帝时期。废除肉刑,只有( )未改。
A. 墨刑
B. 宫刑
C. 劓刑
D. 斩左趾刑
满分:3分
8.秦代君主或皇帝针对一时之事而以命令形式发布的法律文件是:
A. 式
B. 法律文告
C. 令
D. 程
满分:3分
9.《尚书康诰》中记载:“人有小罪乃惟终……”,其中“惟终”的含义
A. 过失
B. 故意
C. 惯犯
D. 偶犯
满分:3分
10.战国初期魏国《 法 经》的作者是
A. 子产
B. 李悝
C. 范宣子
D. 商鞅
满分:3分
二、多选题(共10道试题,共30分。)
1.秦代的定罪量刑 原则有:( )。
A. 规定刑事责任年龄
B. 确认主观意识状态,区分故意与过失
C. 教唆同罪,累犯加重
D. 自首减免刑罚
E. 实行连坐和诬告把坐
满分:3分
2.关于“以德配天”、“明德慎罚”思想的正确论述是:
A. 代表了西周初期统治阶层的基本政治观点
B. 在西周政治生活、立法和司法实践中发挥了实际的指导作用
C. 该思想是在夏商两代“天讨”、“天罚”神权法思想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理论
D. 它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当时统治阶层在政治上的成熟
E. 西汉中期以后,该思想被儒家学派发挥成“德主刑辅,礼刑并用”的思想与方针,成为中国古代最具影响力的一种法律观念。
满分:3分
3.汉代的法律形式有( )。
A. 律
B. 格
C. 式
D. 典
E. 令
满分:3分
4.原始社会父权制习惯的变化主要体现在
A. 继续确认母性在氏族中的权威地位
B. 确认部落联盟酋长的权威地位
C. 确认保护私有财产的习惯
D. 确认有关处罚的习惯
E. 确认氏族内的继承习惯
满分:3分
5.《法经》的历史意义在于
A. 维护君主制度
B. 维护等级制度
C. 初步确立了封建法制的基本原则和体系
D. 对当时封建经济的形成和巩固起到了积极作用
E. 有利于巩固与发展奴隶制社会经济
满分:3分
6.秦代的经济法规中 , 有关农牧业管理与资源保护的法律有:
A. 《田律》
B. 《仓律》
C. 《金布律》
D. 《工人程》
E. 《效律》
满分:3分
7.西周的“尊尊”原则:( )。
A. 要求在社会范围内,人人都要尊敬——切应该尊敬的人
B. 人人都要恪守自己的名分
C. 君臣、上下、贵贱都有明确的分野
D. 君臣、上下、贵贱都有明确的等级秩序
E. 它所维护的是以君权为中心的社会秩序
满分:3分
8.战国时期,魏国魏文侯任用李悝为相推行的新政措施有 :( )。
A. “明法审令”
B. “尽地力之教”
C. “善平氽”
D. 制定《法经》
E. 逐渐废除旧奴隶主贵族特权
满分:3分
9.西周统治者为 维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组织形式,在政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原则与制度有:( )。
A. 嫡长子继承制
B. 小宗服从大宗,诸弟服从长兄
C. 西周土地按行政等级分封给各级官吏
D. 国家官吏与各级行政结构的选拔,采用“任人为贤”的原则
E. 各级诸候王、卿大夫、土共同向最高宗子——周天子负责
满分:3分
10."东汉时期三独坐” 是指 ( )。
A. 尚书令
B. 御史中丞
C. 御史大夫
D. 丞相
E. 司隶校尉
满分:3分
三、判断题(共20道试题,共40分。)
1.楚国在春秋时期制定的法律有“ 常 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 期 ,法律的主要形式有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3.汉代最高司法机关是刑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4.早期奴隶制法的鼎盛时期是西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5.秦代的民事主体中,享有完全民事权利能力的民事权利主体是皇帝本人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6.秦代诉讼中,为维护自己的利益而向司法机构提出诉讼的称为举发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7.商代的立法思想有“ 王权神授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8.秦代司法机构的审讯记录和在此基础上整理出来的案情报告,在《 封 诊 式 》中均称为 :解辞.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9.西周时期的官府在受理诉讼以后 ,双方当事人都应该交纳诉讼费用,民事案件的诉讼费用称为束矢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0.秦代司法机构的审讯记录和在此基础上整理出来的案情报告,在《封 诊式》中均 称为:解辞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1.汉初法律的指导思想是轻徭薄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2.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制定新法,秦国在孝公时,商鞅以 “宪令”为蓝本“改法为律 ”,进行法制改革。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3.早期奴隶制法的鼎盛时期是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4.在西周时期的刑罚体系中,体现保障少数贵族、官僚特权的制度是圜土之制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5.西周时期解除婚姻的条件与限制的制度有六礼.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6.商代的中央最高审判官吏为大理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7.春秋时期,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正式公布成文法典的是魏国 李悝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8.战国时期,魏国魏文侯任用李悝为相推行的新政措施有“明法 审令”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9.三国两晋南 北朝时期,礼法结合体现在关于八议的规定。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20.汉中后期为了限制相权特别赋予尚书以司法审判权 ,其下设刑部掌断狱。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2012秋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一、单选题(共10道试题,共30分。)
1.明代中央的审判机关是()
A. 大理寺
B. 都察院
C. 刑部
D. 御史台
满分:3分
2.宋代以有无不动产为标准 ,将户口分为( )。
A. 主户与客户
B. 主户与佃户
C. 主户与农户
D. 农户与客户
满分:3分
3.明代具有行政法大全性质的立法是( )
A. 明大诰
B. 问刑条例
C. 明实录
D. 明会典
满分:3分
4.中国历史上最后一部以刑为主、诸法合体的法典是( )
A. 《大清律集解附例》
B. 《大清律例》
C. 《大清新刑律》
D. 《大清会典》
满分:3分
5.《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对于临时大总统的谋叛行为,参议院可依法行使( )。
A. 罢免权
B. 废黜权
C. 审判权
D. 弹劾权
满分:3分
6.南京国民政府实行训政的 全国最高指导机关是( )
A. 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
B. 国民大会
C. 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
D. 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
满分:3分
7.明代中央的审判机关是
A. 大理寺
B. 都察院
C. 刑部
D. 御史台
满分:3分
8.元朝地方官吏编制的一部法律汇编是( )
A. 《元典章》
B. 《大元通制》
C. 《经世大典》
D. 《至元新格》
满分:3分
9.明代很重视基层单位的司法建在最基层的乡一级设置了( )。
A. 什伍制度
B. 乡长审理制度
C. 州县派驻机构
D. 申明亭制度
满分:3分
10.明太祖朱元璋为打击官僚朋党为奸而增设的一项新罪名是 ( )。
A. 左官罪
B. 奸党罪
C. 腹诽罪
D. 上言大臣德政罪
满分:3分
二、多选题(共10道试题,共30分。)
1.元代中央司法机构主要有( )。
A. 大宗正府
B. 大理寺
C. 刑部
D. 宣政院
E. 理藩院
满分:3分
2.明初" 刑乱国用重典 "的内容包括( )
A. "重典治史"
B. 镇压"犯上作乱"
C. 德主刑辅
D. 治乱世用重典
E. 推行法治
满分:3分
3.唐一代,中央或地方如发生特别重大的案件,往往实行“三司推事”,三司包括 ( )。
A. 大理寺卿
B. 尚书令
C. 刑部侍郎
D. 中书侍郎
E. 御史中丞
满分:3分
4.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的主要职权( )。
A. 讨论、决议施政方针
B. 决定训政的根本大计
C. 讨论、决议立法原则
D. 讨论、决议建国纲领
E. 讨论、决议财政计划
满分:3分
5.清末司法改革过程中颁布实施的第一部法律是 ( )。
A. 各级审判厅试办章程
B. 大理院审判编制法
C. 民事诉讼律
D. 刑事诉讼律
满分:3分
6.宋朝的商事立法主要有( )。
A. 市易法
B. 市舶条法
C. 禁榷法
D. 重法地法
E. 钞法
满分:3分
7.《大理院审判编制法》规定,京师地区实行四级三审制,四级审判机构分别为 ( )
A. 城谳局
B. 乡谳局
C. 内外地方审判厅
D. 京师高等审判厅
E. 大理院
满分:3分
8.1925年《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组织法》确立的主要原则有( )。
A. 执政党指导和监督政府
B. 行政长官个人集权制
C. 集体领导
D. 议行合一
E. 五权分立
满分:3分
9.南京国民政府的民法篇目包括
A. 总则
B. 债
C. 物权
D. 亲属
E. 继承
满分:3分
10.唐代法律的主要形式有( )
A. 律
B. 令
C. 格
D. 式
E. 科
满分:3分
三、判断题(共20道试题,共40分。)
1.《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的起草人孙中山。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2.中国法制史上第一次明确指出“反革命罪”概念的立法是《国民政府反革命罪条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3.洗冤集录是我国古代第一部法医学专著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4.清初统治者在立法上确立了一准乎礼的立法 原则。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5.编例始于北宋中期 ,盛行于南宋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6.明代由宦官主审的会审是 热审。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7.元代的笞杖数尾数为三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8.唐初统治者提出了“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的法制指导思想。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9.南京临时政府的立法机关是众议院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0.曹魏时期, “八议”成为刑律的主要内容。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1.清初颁布的文字狱,完全阻绝了海外贸易。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2.“贿选宪法”的主要内容包括规定主权在民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3.汉代最高司法机关是刑部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4.大明会典是我国现存的一部最古老的行政法典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5.炮制贿选宪法的主角是袁世凯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6.参加圆审的官员有 大理寺卿。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7.按照《中华民国约法》的规定,大总统是国家元首。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8.广州武汉国民政府最高政治指导机关是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9.明代由宦官主持的会审是 大审。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20.中国法制史上第一次明确指出“ 反革命罪 ”概念的立法是《国民政府反革命罪条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