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老师 发表于 2012-11-5 12:24:55

福师12秋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概论)作业答案

福师《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概论)》在线作业一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一、多选题(共10道试题,共20分。)
1.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关系( )。
A. 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
B. 只有解放思想,才能达到实事求是
C. 解放思想的目的是实事求是
D. 解放思想不能离开实事求是
E. 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是统一的
满分:2分
2.以下属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对策的有( )。
A. 突出战略重点,优化产业结构
B. 先富带动后富,地区协调发展
C.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贯彻“台阶式“发展思想
D.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E.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满分:2分
3.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 )。
A. 我们党的思想路线
B.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精髓
C. 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D. 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E. 是我们党的政治路线
满分:2分
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指( )。
A.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B. 互不侵犯
C. 互不干涉内政
D. 平等互利
E. 和平共处
满分:2分
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依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其中基本的依靠力量是( )。
A. 工人
B. 农民
C. 知识分子
D. 民营企业家
E. 外商
满分:2分
6.对“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正确的理解有( )。
A. 和平与发展已经是一种事实
B. 总体来说,和平与发展还是一种奋斗目标
C. 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至今一个也没有解决
D. 和平问题已经解决,但发展还要经过长期奋斗
E. 发展问题已经解决,但和平还要经过长期奋斗
满分:2分
7.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 )。
A. 立足中国现实,继承历史优秀文化传统
B. 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
C. 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D. 为政治稳定服务,为经济发展服务
E. 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满分:2分
8.加强党的建设的内容主要包括( )。
A. 思想建设
B. 文化建设
C. 经济建设
D. 组织建设
E. 作风建设
满分:2分
9.我国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的共同点是( )。
A. 都是以私有制为基础
B. 都依靠雇工经营
C. 都是小农经济
D. 都是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部分
E. 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满分:2分
10.“一国两制”构想的主要内容包括( )。
A. “一国两制”的基础是“一个中国”
B. 实行“两种制度”
C. 在台、港、澳地区实行高度自治
D. 实行“一国两制”长期不变
E. 50年后再改变“一国两制”的政策
满分:2分
二、单选题(共40道试题,共80分。)
1.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为了解决我们党的( )。
A. 政治路线
B. 思想路线
C. 组织路线
D. 基本路线
满分:2分
2.( )第一次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的思想。
A. 列宁
B. 斯大林
C. 毛泽东
D. 邓小平
满分:2分
3.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形成理论体系是在党的( )。
A. 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二大时期
B. 十二大到党的十三大时期
C. 十三大到党的十四大时期
D. 十四大到党的十五大时期
满分:2分
4.( )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命题,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
A. 毛泽东
B. 周恩来
C. 邓小平
D. 江泽民
满分:2分
5.党在社会主义初期阶段的基本纲领规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基本目标是( )。
A. 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B. 加强执政能力建设
C. 加强政治文明
D.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满分:2分
6.决定所有制结构的是( )。
A. 上层建筑
B. 生产力发展的状况
C. 生产关系的性质
D. 意识形态
满分:2分
7.1945年,毛泽东在党的( )大所作的《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中,把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与党的基本纲领联系起来。
A. 五大
B. 六大
C. 七大
D. 八大
满分:2分
8.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在两次历史性飞跃,其中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指( )。
A. 毛泽东思想
B. 实事求是的理论
C. 邓小平理论
D. 改革开放的理论
满分:2分
9.党的十五大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 )。
A.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B. 以国有经济为主导,多种经营方式并存
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满分:2分
10.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 )。
A. 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B. 人民当家作主
C. 民主集中制
D. 人民民主专政
满分:2分
11.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使经济建设真正转到依靠( )。
A. 科学研究和科技开发的轨道上来
B. 科研、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轨道上来
C. 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D. 科研、教育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轨道上来
满分:2分
12.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核心在坚持( )。
A. 与时俱进
B. 党的先进性
C. 执政为民
D. 执政兴国
满分:2分
13.( )首次提出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的概念。
A. 毛泽东
B. 周恩来
C. 邓小平
D. 刘少奇
满分:2分
14.( )结合军队建设实际,提出“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总要求。
A. 邓小平
B. 江泽民
C. 胡锦涛
D. 毛泽东
满分:2分
15.中国对外政策的根本原则是( )。
A. 独立自主
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D. 加强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满分:2分
16.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体现了邓小平关于( )。
A.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思想
B. 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思想
C.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D.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思想
满分:2分
17.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 )。
A. 与时俱进
B. 党的先进性
C. 执政为民
D.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满分:2分
18.我国现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是( )。
A. 社会主义经济的主体形式
B. 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
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D. 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
满分:2分
19.和平与发展的核心问题是( )。
A. 南北问题
B. 东西问题
C. 世界多极化的趋势问题
D.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问题
满分:2分
20.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 )。
A.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B.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C. 实现共产主义
D. 实现祖国统一大业
满分:2分
21.按劳分配规律是( )。
A. 一切社会共有的分配规律
B. 公有制社会的分配规律
C. 商品经济社会的分配规律
D. 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规律
满分:2分
22.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的( )。
A. 长期的基本国策
B. 当前的权宜之计
C.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策
D. 加入世贸组织的要求
满分:2分
23.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这个论断指出了( )。
A. 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
B. 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
C. 社会主义民主的性质
D. 民主和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在联系
满分:2分
24.邓小平理论与毛泽东思想之间的关系是( )。
A. 替代关系
B. 继承关系
C. 发展关系
D. 继承和发展关系
满分:2分
25.1938年,毛泽东同志在( )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中国化”的命题。
A. 《反对本本主义》
B. 《论新阶段》
C.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D. 《论联合政府》
满分:2分
26.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 )。
A. 大力弘扬爱国主义,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B. 以集体主义为原则,反对极端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
C. 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进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D. 培育“四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满分:2分
27.党的十一届( )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A. 三
B. 四
C. 五
D. 六
满分:2分
28.可持续发展强调( )。
A. 经济快速增长
B. 经济按比例协调发展
C. 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D.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工业与农业协调发展
满分:2分
29.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二大,这是邓小平理论的( )。
A. 初步形成时期
B. 逐步发展并形成轮廓时期
C. 走向成熟并形成理论体系时期
D. 萌芽时期
满分:2分
30.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机制能够( )。
A. 使供求自动达到平衡
B. 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C. 使经济结构优化
D. 保证社会公平
满分:2分
31.我国的政体是( )。
A. 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 多党合作制度
D. 政治协商制度
满分:2分
32.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 )。
A.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B.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 社会主义的本质论
满分:2分
33.当今时代的主题是( )。
A. 改革与开放
B. 民主与人权
C. 战争与革命
D. 和平与发展
满分:2分
34.党的( )大报告第一次深刻阐述了依法治国的含义,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A. 十四
B. 十五
C. 十六
D. 十七
满分:2分
35.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其基础在教育,核心是( )。
A. 人才
B. 技术
C. 政策
D. 稳定
满分:2分
36.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既可以发挥市场经济的优势,又可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这是因为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是( )。
A. 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
B. 有国家宏观调控的
C. 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相统一的
D. 把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结合在一起的
满分:2分
37.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是( )。
A. 种族和宗教纷争
B. 领土争端
C. 民族文化冲突
D. 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满分:2分
38.为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邓小平提出的战略构想是( )。
A. 一国两制
B. 科教兴国
C. 地区经济梯次推进
D. 可持续发展
满分:2分
39.在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中处于主体地位的是( )。
A. 公有制经济
B. 国有经济
C. 非公有制经济
D. 三资经济
满分:2分
40.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根据是( )。
A.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
B. 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经验
C. 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
D. 西方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
满分:2分
福师《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概论)》在线作业二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一、单选题(共40道试题,共80分。)
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贯穿于邓小平理论的( )
A. 形成阶段
B. 发展阶段
C. 成熟阶段
D. 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
满分:2分
2.在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中,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种作用主要体现在( )。
A. 在社会总资产中占量的优势
B. 在所有制结构中占主体地位
C. 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控制力上
D. 对非公有制经济的领导上
满分:2分
3.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使经济建设真正转到依靠( )。
A. 科学研究和科技开发的轨道上来
B. 科研、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轨道上来
C. 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D. 科研、教育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轨道上来
满分:2分
4.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 )。
A. 与时俱进
B. 党的先进性
C. 执政为民
D.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满分:2分
5.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 )。
A.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B.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 社会主义的本质论
满分:2分
6.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机制能够( )。
A. 使供求自动达到平衡
B. 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C. 使经济结构优化
D. 保证社会公平
满分:2分
7.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
A. 与时俱进
B. 思想创新
C. 坚持先进性
D. 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满分:2分
8.邓小平理论被确定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在中共( )。
A. 十一届三中全会
B. 十三大
C. 十四大
D. 十五大
满分:2分
9.( )第一次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的思想。
A. 列宁
B. 斯大林
C. 毛泽东
D. 邓小平
满分:2分
10.党的十五大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 )。
A.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B. 以国有经济为主导,多种经营方式并存
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满分:2分
11.按劳分配的尺度是( )。
A. 工作能力
B. 需要
C. 劳动
D. 资本
满分:2分
12.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 )。
A. 发展
B. 改革
C. 稳定
D. 外交
满分:2分
13.公有制经济既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也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 )。
A. 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以及个体成分
B. 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C. 内资成分
D. 所有成分
满分:2分
14.在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中处于主体地位的是( )。
A. 公有制经济
B. 国有经济
C. 非公有制经济
D. 三资经济
满分:2分
15.党在社会主义初期阶段的基本纲领规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基本目标是( )。
A. 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B. 加强执政能力建设
C. 加强政治文明
D.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满分:2分
16.2005年,( )就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提出了四点意见。
A. 邓小平
B. 江泽民
C. 胡锦涛
D. 朱镕基
满分:2分
17.( )首次提出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的概念。
A. 毛泽东
B. 周恩来
C. 邓小平
D. 刘少奇
满分:2分
18.“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 )
A.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B. 艰苦创业、求真务实
C. 党要管党、从严治党
D. 廉洁从政、拒腐防变
满分:2分
19.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是在( )。
A. 党的十三大上提出来的
B. 邓小平南方谈话中提出来的
C. 党的十四大上提出的
D. 党的十五大上提出来的
满分:2分
20.从( )年起,我国全面开展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A. 1953
B. 1954
C. 1955
D. 1956
满分:2分
21.我们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因为我国( )。
A. 是社会主义国家
B. 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 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 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
满分:2分
22.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是( )。
A. 改革
B. 革命
C. 阶级斗争
D. 开放
满分:2分
23.香港、澳门、台湾成立特别行政区后享有高度自治权。其中可以保留军队的特别行政区是( )。
A. 香港
B. 澳门
C. 台湾
D. 都可以
满分:2分
24.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根据是( )。
A.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
B. 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经验
C. 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
D. 西方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
满分:2分
25.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核心在坚持( )。
A. 与时俱进
B. 党的先进性
C. 执政为民
D. 执政兴国
满分:2分
26.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简明概括是( )。
A.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B. “一化三改”
C. 以阶级斗争为纲
D. 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满分:2分
2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和基本路线的关系,党的基本纲领是基本路线的( )。
A. 展开
B. 重要内容
C. 核心内容
D. 组成部分
满分:2分
28.( )结合军队建设实际,提出“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总要求。
A. 邓小平
B. 江泽民
C. 胡锦涛
D. 毛泽东
满分:2分
29.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的( )。
A. 长期的基本国策
B. 当前的权宜之计
C.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策
D. 加入世贸组织的要求
满分:2分
30.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 )。
A. 基本政策
B. 指导思想
C. 基本方略
D. 唯一方法
满分:2分
31.社会主义改革是( )。
A. 改变基本制度
B. 改变表面的规则
C.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D. 是一场政治革命
满分:2分
32.党的( )大报告第一次深刻阐述了依法治国的含义,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A. 十四
B. 十五
C. 十六
D. 十七
满分:2分
33.“四个尊重”的核心是尊重( )。
A. 劳动
B. 知识
C. 人才
D. 创造
满分:2分
34.可持续发展强调( )。
A. 经济快速增长
B. 经济按比例协调发展
C. 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D.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工业与农业协调发展
满分:2分
35.《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最早发表在( )
A. 《光明日报》
B. 《人民日报》
C. 中央党校《理论动态》
D. 《红旗》
满分:2分
36.我国的政体是( )。
A. 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 多党合作制度
D. 政治协商制度
满分:2分
37.党在社会主义初期阶段的基本纲领规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目标是( )。
A.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 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C. 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D.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
满分:2分
38.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要是使市场( )。
A. 调节整个社会的生产和流通
B. 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C. 在流通领域发挥作用
D. 自发地调节社会总量平衡
满分:2分
39.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
A. 发展生产力
B. 巩固人民民主专政
C.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D. 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
满分:2分
40.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二大,这是邓小平理论的( )。
A. 初步形成时期
B. 逐步发展并形成轮廓时期
C. 走向成熟并形成理论体系时期
D. 萌芽时期
满分:2分
二、多选题(共10道试题,共20分。)
1.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它是( )。
A. 只对社会主义国家开放
B. 各种形式的开放
C. 对所有国家开放
D. 只开放经济领域
E. 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开放
满分:2分
2.加强党的建设的内容主要包括( )。
A. 思想建设
B. 文化建设
C. 经济建设
D. 组织建设
E. 作风建设
满分:2分
3.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因为它是( )。
A. 适应了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同社会发展方向相一致
B.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C. 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
D. 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E. 人民主人翁地位和共同富裕的保证
满分:2分
4.邓小平理论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主要表现在( )。
A. 都坚持一样的政治立场
B. 都坚持一样的基本原理
C. 都坚持一样的思想方法
D. 都坚持一样的前进方向
E. 都有着一样的时代背景
满分:2分
5.邓小平指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一论断的含义是指( )。
A. 改革与第一次革命具有相同的内容
B. 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C. 改革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
D. 改革引起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深刻变化
E. 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
满分:2分
6.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 )。
A. 坚持改革开放
B. 马克思列宁主义
C.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 毛泽东思想
E. 邓小平理论
满分:2分
7.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 )。
A. 立足中国现实,继承历史优秀文化传统
B. 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
C. 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D. 为政治稳定服务,为经济发展服务
E. 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满分:2分
8.邓小平理论是( )。
A. 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B.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C. 中华民族振兴的精神支柱
D. 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E. 邓小平独自创立的理论
满分:2分
9.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 )。
A. 我们党的思想路线
B.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精髓
C. 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D. 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E. 是我们党的政治路线
满分:2分
10.经过20多年的对外开放的历程,我国已经形成了对外开放新的格局。这种新格局的特点是( )。
A. 实行了全方位的对外开放
B. 已经形成了全国性的多层次的对外开放的格局
C. 实行了宽领域的对外开放
D. 只对外开放不对内开放
E. 只在经济领域开放,不在其他领域开放
满分:2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福师12秋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概论)作业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