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老师 发表于 2012-10-30 10:21:53

福师12秋《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在线作业一二答案

福师《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在线作业一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一、单选题(共25道试题,共50分。)
1.用口头语言把人物的经历、行为或事情发生、发展、变化讲述出来,就是( )。
A. 描述性讲述
B. .叙事性讲述
C. 议论性讲述
D. 情景表演讲述
满分:2分
2.教师参与评价原则、( )、全面性原则和参照性原则是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评价的基本原则。
A. 针对性原则
B. 基础性原则
C. 客观性原则
D. 有效性原则
满分:2分
3.渗透的语言教育的核心问题是促进学前儿童与教师、同伴之间的有效( )
A. 语言运用
B. .语言交流
C. 语言理解
D. 语言表达
满分:2分
4.幼儿园的早期阅读活动应当( )。
A. 提供具有表意性质的材料帮助幼儿获得读写能力
B. 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幼儿对书面语言的兴趣和敏感性
C. 创设丰富的阅读环境帮助幼儿识字和书写
D. 有目的、有计划地教幼儿认读一定数量的字
满分:2分
5.文学活动培养幼儿创造性运用语言的主要途径有仿编、想象讲述和( )。
A. 儿歌背诵
B. .歌曲表演唱
C. .诗歌朗诵
D. 故事编构
满分:2分
6.( )的语言学习模式的出现,使人们开始关注语言发展的生理和心理基础
A. 行为主义
B. 认知相互作用论
C. 先天论
D. 社会相互作用论
满分:2分
7.一般认为,儿童从( )岁开始出现语音意识
A. 1-1.5
B. 2-3
C. 3-4
D. . 4-5
满分:2分
8.下列说法中不属于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评价主要目标的是( )
A. .检查或鉴定语言教育活动目标是否达成,或判断达成情况
B. 及时让教师明确、发现现实与预定活动目标之间的差距和问题
C. 帮助教师针对发现的不足和问题,及时采取改革措施
D. 检查教师的工作以进行适当的奖罚
满分:2分
9.前语言获得是指大约( )岁前儿童出现的各种语言现象,它为儿童正式获得语言作准备
A. 1
B. 1.5
C. 2
D. 2.5
满分:2分
10.行为主义的语言学习模式认为( )。
A. 周围的语言环境和强化对儿童语言学习和获得起决定性的作用
B. 人类的先天遗传因素决定着儿童语言获得的整个过程
C. 儿童的语言发展是以其认知的发展为基础的
D. 儿童语言的获得是儿童与语言交往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满分:2分
11.幼儿园的语言教育(  )
A. .很难在游戏活动中进行
B. 只能在日常生活中进行
C. .贯穿于幼儿的一日生活
D. 只能通过专门的语言教育活动进行
满分:2分
12.文学作品的学习对学前儿童来说意味着不同层次的学习,其中最高层次的学习是( )。
A. .理解具体的语言符号的意义
B. 认识一定的社会生活
C. 懂得一定的道理
D. 感受艺术结构语言符号的不同方式
满分:2分
13.幼儿园的文学活动的组织包括学习作品、理解体验作品、迁移作品经验和( )四个层次
A. .用自己的言语概括作品的内容
B. 学习作品中的优美词句
C. 创造性想象和语言表述
D. 分析作品内涵
满分:2分
14.学前儿童把“用皮球打小狗”理解为“小狗打皮球”,采用了理解句子的( )。
A. 语义策略
B. 词序策略
C. 语法策略
D. 非语言策略
满分:2分
15.幼儿园语言教育目标制定必须以社会的需要、( )、语言的学科性质和幼儿语言学习特点为依据
A. 幼儿家长的要求
B. 幼儿园的语言教材
C. 幼儿发展的规律
D. 幼儿园教师的语言教学水平
满分:2分
16.关于日常语言教育活动的错误说法是( )。
A. 只强调一个宽松自由的语言学习环境
B. 需要制定统一的语言教育目标
C. 在活动过程中学前儿童的自由度更大
D. 更能体现教育的个别化
满分:2分
17.儿童前言语获得的关键在于( )核心能力的获得。
A. 语法
B. 词汇
C. 句子
D. 语音
满分:2分
18.一般而言,幼儿园常用的文学作品包括( )、童话、生活故事和幼儿散文等
A. 随笔
B. 儿童诗歌
C. 游记
D. 小说
满分:2分
19.( )的语言学习模式认为,语言获得是在关键期内通过语言获得装置逐步掌握语法规则的过程
A. .先天论
B. 认知相互作用论
C. 行为主义
D. 社会相互作用论
满分:2分
20.( )不是听说游戏中所包含的语言教育目标的特点。
A. 练习性
B. 含蓄性
C. 广泛性
D. 具体性
满分:2分
21.听说游戏的基本步骤是( )。
A. 教师引导游戏——交代游戏规则——设置游戏情景——幼儿自主游戏
B. 设置游戏情景——交代游戏规则——教师引导游戏——幼儿自主游戏
C. 设置游戏情景——教师引导游戏——交代游戏规则——幼儿自主游戏
D. 教师引导游戏——设置游戏情景——交代游戏规则——幼儿自主游戏
满分:2分
22.文学作品教学中整合了相关的学习内容,主要是( )有效的结合。
A. 社会知识、认知知识和语言知识
B. 社会知识、学科知识和语言知识
C. 社会知识、认识知识和学科知识
D. 认识知识、学科知识和语言知识
满分:2分
23.反映在较长时间儿童语言发展的任务和要求的是( )
A. 学前儿童教育总目标
B.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年龄阶段目标
C.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总目标
D.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目标
满分:2分
24.儿童自第一声啼哭到咿咿呀呀说话经过了三个发声阶段,即( )。
A. 单音发声——音节发声——前词语发声
B. 单音发声——前词语发声——音节发声
C. 音节发声——前词语发声——单音发声
D. 音节发声——单音发声——前词语发声
满分:2分
25.儿童在学前时期应获得的基本阅读技能包括观察摹拟书面语言的能力、( )以及自我调适的技能。
A. 预期的技能
B. 书写的技能
C. 纠错能力
D. 辨字能力
满分:2分
二、多选题(共15道试题,共30分。)
1.学前儿童的语用技能可以从哪三个方面来进行考察。()
A. 语言规范能力
B. 语言操作能力
C. 对交际外在环境的感知能力
D. 心理预备能力
满分:2分
2.对学前儿童语言学习行为的评价包括:()
A. 儿童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B. 儿童在活动中完成任务的情况
C. 儿童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独特见解情况
D. 儿童在活动中创造性运用语言的情况
满分:2分
3.让学前儿童积极活动的原则,要求教师必须作到以下几点:
A. 激发学前儿童活动的动机
B. 明确活动的对象
C. 重视学前儿童在活动中的操作
D. 明确活动要求
满分:2分
4.为了使语言教育活动的目标能够起到龙头作用,教师制定活动目标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A. 目标应着眼于学前儿童的发展
B. 活动目标的内容和要求在方向上应与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相一致
C. 目标的内容应包含认知、情感态度和能力三个方面
D. 语言教育活动目标的表述应该采用特定的术语
满分:2分
5.下列属于学前儿童语言学习和获得模式的有:()
A. 行为主义的语言学习模式
B. 先天论的语言学习模式
C. 认知相互作用论的语言学习模
D. 社会相互作用论的语言学习模式
满分:2分
6.促进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原则要求:
A. 了解语言教育领域的目标
B. 了解语言教育领域的流程
C. 语言教育活动的落脚点是学前儿童的语言发展
D. 按照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规律设计活动
满分:2分
7.国家卫生部和教育部先后颁布了《三岁前小儿教养大纲(草案)》和《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草案)》。其中后者对3~6岁幼儿提出的语言教育目标为:()
A. 培养幼儿发音清楚、正确,学习说普通话。
B. 丰富幼儿词汇,发展幼儿思维和口头语言的表达能力。
C. 初步培养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D. 少数民族的幼儿学会本民族语言。
满分:2分
8.完整的语言教育目标应该包括培养儿童语言的()4个方面的情感态度、认知和能力。
A. 听
B. 说
C. 读
D. 写
E. 用
满分:2分
9.渗透的语言教育发生的情景:()
A. 日常生活中的语言交往
B. 自由游戏中的语言交往
C. 其他领域活动中的语言交往
D. 专门的情景
满分:2分
10.学前儿童理解句子常用的策略有:()
A. 语义策略
B. 动作策略
C. 词序策略
D. 非语言策略
满分:2分
11.语言活动教育观的基本内涵是:()
A. 提供学前儿童充分操作语言的机会
B. 通过多种形式的操作促进儿童语言的发展
C. 要注意发挥学前儿童在活动中的主体作用
D. 要注意发挥教师在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满分:2分
12.行为主义言语获得理论的代表学说有:()
A. 模仿说
B. 强化说
C. 选择性模仿说
D. 语义说
满分:2分
13.示范与练习相结合的原则要求教师:()
A. 教师的示范不要限制了学前儿童的思维
B. 注意运用隐性示范
C. 提供充分练习的机会
D. 为学前儿童提供自由说话的机会
满分:2分
14.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评价的原则:()
A. 教师参与评价的原则
B. 客观性原则
C. 全面性原则
D. 参照性原则
满分:2分
15.基本语言教育活动的组织原则:()
A. 让学前儿童积极活动的原则
B. 促进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原则
C. 自由与规范相统一的原则
D. 示范与练习相结合的原则
满分:2分
三、判断题(共10道试题,共20分。)
1.讲述活动的特点之一,不具有相对固定的讲述对象即凭借物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2.幼儿园的讲述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幼儿语言表述能力的语言教育活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3.儿童的前语言阶段,是一个语音核心敏感期,围绕语音,儿童发展三个方面的能力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4.完整语言教育观是当前国外儿童语言教育的一种新思潮。它是指在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内,有必要给他们提供完整语言学习的机会。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5.听说游戏具有活动和游戏的双重性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6.语言中的许多现象仅从语法和语义两个方面就可以作出合理的解释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7.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目标是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教学计划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8.学前儿童的语音发展可以从语音的辨别、发音能力的发展2个方面来考察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9.倾听是儿童感知和理解语言的行为表现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0.儿童对语言的获得包括对语音、语义和语法的理解与表达;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福师《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在线作业二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一、单选题(共25道试题,共50分。)
1.幼儿园语言教育目标制定必须以社会的需要、( )、语言的学科性质和幼儿语言学习特点为依据
A. 幼儿家长的要求
B. 幼儿园的语言教材
C. 幼儿发展的规律
D. 幼儿园教师的语言教学水平
满分:2分
2.( )的语言学习模式认为,语言获得是在关键期内通过语言获得装置逐步掌握语法规则的过程
A. .先天论
B. 认知相互作用论
C. 行为主义
D. 社会相互作用论
满分:2分
3.幼儿园的文学活动的组织包括学习作品、理解体验作品、迁移作品经验和( )四个层次
A. .用自己的言语概括作品的内容
B. 学习作品中的优美词句
C. 创造性想象和语言表述
D. 分析作品内涵
满分:2分
4.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可以帮助幼儿获得( )、前识字经验和前书写经验。
A. 前图书制作经验
B. 前绘画经验
C. 前文字辨认经验
D. .前图书阅读经验
满分:2分
5.行为主义的语言学习模式认为( )。
A. 周围的语言环境和强化对儿童语言学习和获得起决定性的作用
B. 人类的先天遗传因素决定着儿童语言获得的整个过程
C. 儿童的语言发展是以其认知的发展为基础的
D. 儿童语言的获得是儿童与语言交往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满分:2分
6.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评价主要包括( )。
A. 对儿童语言发展的评价和对教师设计活动能力的评价
B. 对儿童语言学习行为的评价和对教师在活动中语言使用规范性的评价
C. 对儿童语言学习行为的评价和对教师语言教育行为的评价
D. 对教师设计活动能力的评价和对教师在活动中语言使用规范性的评价
满分:2分
7.渗透的语言教育的核心问题是促进学前儿童与教师、同伴之间的有效( )
A. 语言运用
B. .语言交流
C. 语言理解
D. 语言表达
满分:2分
8.文学活动培养幼儿创造性运用语言的主要途径有仿编、想象讲述和( )。
A. 儿歌背诵
B. .歌曲表演唱
C. .诗歌朗诵
D. 故事编构
满分:2分
9.儿童语言的发展包括语言形式和( )等方面的发展。
A. 语音和语法
B. 语言内容和语法
C. 语言运用与语言内容
D. 语言运用和句义
满分:2分
10.幼儿园谈话活动的特点是( )。
A. .要有凭借物
B. 注重多方的信息交流
C. 要有相对正式的语境
D. 旨在锻炼幼儿的独白言语能力
满分:2分
11.儿童前言语获得的关键在于( )核心能力的获得。
A. 语法
B. 词汇
C. 句子
D. 语音
满分:2分
12.下列关于听说游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听说游戏是儿童自发组织的游戏
B. 听说游戏是教师设计来组织幼儿学习语言的规则游戏
C. 听说游戏是语言游戏
D. 听说游戏带有明显的自发言语的特点
满分:2分
13.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向幼儿提供的前识字经验的具体内容包括( )。
A. 图书制作的经验
B. 理解文字功能、作用的经验
C. 知道书写汉字的工具
D. 了解书写的最初步规则
满分:2分
14.听说游戏中存在以下哪个由活动逐渐向游戏过渡的转换。( )
A. 由外部控制向内部控制的转换
B. 由内部控制向外部控制的转换
C. 由假想情景向真实情景的转换
D. 由内部动机向外部动机的转换
满分:2分
15.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目标可以分为倾听、表述、早期阅读和( )四个方面。
A. 社会性
B. 游戏
C. 谈话
D. 欣赏文学作品
满分:2分
16.( )不是听说游戏中所包含的语言教育目标的特点。
A. 练习性
B. 含蓄性
C. 广泛性
D. 具体性
满分:2分
17.用口头语言把人物的经历、行为或事情发生、发展、变化讲述出来,就是( )。
A. 描述性讲述
B. .叙事性讲述
C. 议论性讲述
D. 情景表演讲述
满分:2分
18.非常强调和重视有关语言知识的认识功能和德育功能的是(  )
A. 1952年纲要
B. 2001年纲要
C. 1981年纲要
D. 1989年纲要
满分:2分
19.关于日常语言教育活动的错误说法是( )。
A. 只强调一个宽松自由的语言学习环境
B. 需要制定统一的语言教育目标
C. 在活动过程中学前儿童的自由度更大
D. 更能体现教育的个别化
满分:2分
20.听说游戏的基本步骤是( )。
A. 教师引导游戏——交代游戏规则——设置游戏情景——幼儿自主游戏
B. 设置游戏情景——交代游戏规则——教师引导游戏——幼儿自主游戏
C. 设置游戏情景——教师引导游戏——交代游戏规则——幼儿自主游戏
D. 教师引导游戏——设置游戏情景——交代游戏规则——幼儿自主游戏
满分:2分
21.讲述活动是学前儿童学习运用什么语言进行说话的一种场合( )。
A. 非正式语言
B. .正式语言
C. .随意语言
D. 自由语言
满分:2分
22.教师参与评价原则、( )、全面性原则和参照性原则是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评价的基本原则。
A. 针对性原则
B. 基础性原则
C. 客观性原则
D. 有效性原则
满分:2分
23.一般而言,幼儿园常用的文学作品包括( )、童话、生活故事和幼儿散文等
A. 随笔
B. 儿童诗歌
C. 游记
D. 小说
满分:2分
24.人们通常根据儿童能说出第一批能被真正理解的( )为标志,将儿童语言的发展分为前语言期和语言发展期。
A. 字
B. 词
C. 句子
D. 段落
满分:2分
25.文学作品的学习对学前儿童来说意味着不同层次的学习,其中最高层次的学习是( )。
A. .理解具体的语言符号的意义
B. 认识一定的社会生活
C. 懂得一定的道理
D. 感受艺术结构语言符号的不同方式
满分:2分
二、多选题(共15道试题,共30分。)
1.完整的语言教育目标应该包括培养儿童语言的()4个方面的情感态度、认知和能力。
A. 听
B. 说
C. 读
D. 写
E. 用
满分:2分
2.儿童的前语言阶段,是一个语音核心敏感期,围绕语音,儿童发展三个方面的能力:
A. 前语言感知能力的发展
B. 前语言发音能力的发展
C. 前语言交际能力的发展
D. 前语言交流能力的发展
满分:2分
3.为了使语言教育活动的目标能够起到龙头作用,教师制定活动目标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A. 目标应着眼于学前儿童的发展
B. 活动目标的内容和要求在方向上应与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相一致
C. 目标的内容应包含认知、情感态度和能力三个方面
D. 语言教育活动目标的表述应该采用特定的术语
满分:2分
4.下列属于学前儿童语言学习和获得模式的有:()
A. 行为主义的语言学习模式
B. 先天论的语言学习模式
C. 认知相互作用论的语言学习模
D. 社会相互作用论的语言学习模式
满分:2分
5.让学前儿童积极活动的原则,要求教师必须作到以下几点:
A. 激发学前儿童活动的动机
B. 明确活动的对象
C. 重视学前儿童在活动中的操作
D. 明确活动要求
满分:2分
6.完整语言教育观的基本内涵是:()
A.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体系是健全的
B.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目标是完整的
C.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完整的
D.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过程是真实的、形式多样的
满分:2分
7.渗透的语言教育发生的情景:()
A. 日常生活中的语言交往
B. 自由游戏中的语言交往
C. 其他领域活动中的语言交往
D. 专门的情景
满分:2分
8.示范与练习相结合的原则要求教师:()
A. 教师的示范不要限制了学前儿童的思维
B. 注意运用隐性示范
C. 提供充分练习的机会
D. 为学前儿童提供自由说话的机会
满分:2分
9.行为主义言语获得理论的代表学说有:()
A. 模仿说
B. 强化说
C. 选择性模仿说
D. 语义说
满分:2分
10.国家卫生部和教育部先后颁布了《三岁前小儿教养大纲(草案)》和《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草案)》。其中后者对3~6岁幼儿提出的语言教育目标为:()
A. 培养幼儿发音清楚、正确,学习说普通话。
B. 丰富幼儿词汇,发展幼儿思维和口头语言的表达能力。
C. 初步培养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D. 少数民族的幼儿学会本民族语言。
满分:2分
11.儿童句法结构的获得大致呈以下的规律:()
A. 从混沌一体到逐步分化
B. 从不完整到逐步完整
C. 从松散到逐步严谨
D. 由压缩、呆板到逐步扩展和灵活
满分:2分
12.学前儿童理解句子常用的策略有:()
A. 语义策略
B. 动作策略
C. 词序策略
D. 非语言策略
满分:2分
13.基本语言教育活动的组织原则:()
A. 让学前儿童积极活动的原则
B. 促进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原则
C. 自由与规范相统一的原则
D. 示范与练习相结合的原则
满分:2分
14.语言活动教育观的基本内涵是:()
A. 提供学前儿童充分操作语言的机会
B. 通过多种形式的操作促进儿童语言的发展
C. 要注意发挥学前儿童在活动中的主体作用
D. 要注意发挥教师在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满分:2分
15.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目标可以划分为4大块,即:()
A. 倾听
B. 表述
C. 欣赏文学作品
D. 游戏
E. 早期阅读
满分:2分
三、判断题(共10道试题,共20分。)
1.认知相互作用论的语言学习模式主要观点:强调先天遗传的作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2.儿童的前语言阶段,是一个语音核心敏感期,围绕语音,儿童发展三个方面的能力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3.先天论的语言学习模式是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解释儿童的语言学习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4.非语言策略是指学前儿童最初使用的一种理解句子的策略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5.讲述活动的特点之一,不具有相对固定的讲述对象即凭借物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6.感知理解讲述对象,主要通过观察的途径进行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7.幼儿园的讲述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幼儿语言表述能力的语言教育活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8.倾听是儿童感知和理解语言的行为表现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9.儿童对语言的获得包括对语音、语义和语法的理解与表达;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0.完整语言教育观是当前国外儿童语言教育的一种新思潮。它是指在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内,有必要给他们提供完整语言学习的机会。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福师12秋《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在线作业一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