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老师 发表于 2012-10-28 08:41:26

东财《国际经济学》第5章 国际贸易政策分析 课堂笔记

东财《国际经济学》第5章 国际贸易政策分析 课堂笔记 5.1国际贸易政策概述5.2关税壁垒分析5.3费关税贸易壁垒分析5.1国际贸易政策概述5.1.1对外贸易政策的含义和内容5.1.2自由贸易政策和保护贸易政策5.1.3保护贸易理论5.1.4贸易保护对象的选择5.1.1对外贸易政策的含义和内容u       对外贸易政策是各国在一定时期内对本国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所实行的政策。u       对外贸易政策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对外贸易总注册、进出口商品政策和国别贸易政策。u       一般而言,对外贸易政策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一国的关税制度和政策,非关税壁垒的种类和做法,鼓励出口的体制和手段,管制出口的政策和手段,以及一国残余国际化的战略和政策等。5.1.2自由贸易政策和保护贸易政策u       对外贸易政策包括自由贸易政策和保护贸易政策两大类。自由贸易政策是指国家对本国的对外贸易不加干预。u       保护贸易政策是国家采取各种干预本国对外贸易的措施,来限制外国商品的进口 ,以保护本国市场不受外国产品的竞争,并对本国商品的出口实现补贴或优待,以鼓励出口。自由贸易政策和保护贸易政策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u       在16-18世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准备时期u       19世纪初期资本主义竞争时期u       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30年代垄断资本主义时期u       从二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u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5.1.3保护贸易理论1、汉密尔顿的保护贸易理论亚力山大.汉密尔顿是美国联邦政府的 第一任财政部长。鉴于当时美国经济的落后状况,汉密尔顿于1791年提交了一份《关于制造业的报告》,阐述.了保护和发展本国制造业的必要性和有利条件,力主实行保护贸易政策,并主张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2、李斯特的保护贸易理论1841年,德国著名经济学家在《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一书中提出了保护幼稚工业理论,对李嘉图的自由贸易的理论进行了批评,并论述了不发达国家实行保护贸易的理由和措施,从而建立起了以保护关税制度为核心的、以幼稚工业为保护对象、为经济落后国家服务的保护贸易理论体系。李斯特保护贸易理论的观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财富的生产力较之财富本身不知要重要多少倍”。2、自由贸易理论是以世界主义为理论基础,忽略了各国经济的不同特点。3、只有与国家工业发展有关的幼稚工业才需要保护。4、以关税作为保护幼稚工业的主要措施。5.1.4贸易保护对象的选择穆勒:如果某种产业由于技术不足或生产率低下,其成本高于国际市场而无法竞争,该产业在保护措施之下能够在自由贸易中获利,并自我投资进行发展,即为幼稚产业。巴斯塔布勒:保护、扶植幼稚行业所需的社会成本不能超过该产业将来利润的现值总和。肯普:当先行企业在学习过程中取得的成果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外部效果时,对它实行保护才是正当的。   5.2关税壁垒分析5.2.1关税的含义及分类5.2.2关税的局部均衡分析5.2.3关税的一般均衡分析5.2.4最优关税5.2.5有效保护率5.2.1关税的含义及分类u       关税是指在进出口商品经过一国关境时,由政府设置的海关向本国进出口商课征的一种税。u       一国征收关税有两个目的:一是增加财政收入,二是保护本国的生产和市场。u       关税按征收的对象或商品流向可以分为进口税、出口税和过境税。u       正常进口税、进口附加税、差价税、特惠关税和普通优惠税等。u       关税可以按照三种方法征收,即从量税、从价税和混合税。u       关税所产生的经济效应主要包括价格效应、贸易条件效应和国内效应等。5.2.2关税的局部均衡分析1、小国进口关税的局部均衡分析国际贸易中的小国是指该国在国际市场上只是价格的接受者而非决定者,该国进口商品数量的变动不会影响到世界市场的价格。   小国政府征收一定的进口税之后直接的结果就是使国内市场上外国商品的价格提高,并对国内的消费、生产和收入分配等产生广泛的影响。         u       图中 b是保护效应,d是消费效应,(b+d)是贸易效应;此外,c是税收效应,是政府的关税收入;国际收支效应为进口下降引起的对外支付的减少,等于贸易效应与自由贸易条件下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之积。u       征收关税之后,该国的总福利水平下降可,消费者剩余损失了(a+b+c+d),其中a被生产者所得,c为政府财政收入所得,当尚有b和d的损失,国内没有任何人能得到相应的补偿。2、大国进口关税的局部均衡分析国际贸易中的大国不是世界市场价格的接受者,其进出口的变化会影响到世界市场的价格。      u       征收关税后,消费者剩余的损失为(a+b+c+d),其中a被生产者所得,c是政府的财政收入所得。u       大国征收关税后,对x商品的进口需求减少,导致国际市场上价格下降到pw,,于是政府的管贺岁收入增加为c+e.u       该国的总福利水平(b+d)—e5.2.3关税的一般均衡分析1、小国进口关税的一般均衡关系小国对进口商品征收关税不会影响世界市场价格,但对小国的国内生产者和消费者来说,进口商品的国内价格会上涨与关税相应的数额。   2、大国进口管贺岁的一般均衡分析 分析大国关税的一般均衡效应应通常使用提供曲线。大国征收关税后,减少了同世界的贸易量,但是贸易条件却得到了改善。进口量的减少使大国的财富减少,但贸易条件的改善却使国家的财富增加,因此国家财富的增减实际上取决于这两种相反作用的净效应。   5.2.4最优关税 如果一个国家是贸易大国,征收关税能迫使外国的出口价格发生改变,那么,关税就能改善本国的福利水平。一国在征收关税后,使得贸易条件改善带来的收益减去贸易量减少带来的损失的净收益达到最大化的关税就是最优关税。   最优关税不等于最高关税,它是介于零关税和禁止性关税之间的关税。u       随着关税的征收,一国的贸易条件改善了,而其贸易伙伴的贸易条件却恶化了,因为他们的贸易条件与征税国是相对的。这样,更低的贸易量和恶化的贸易条件将无疑会使贸易伙伴的福利下降。因此,贸易伙伴极有可能采取报复行动,也对自己的进口产品征收最优关税。u       如果这个过程持续循环下去,最终的结果便是所有的国家都将损失一部分或大部分贸易所得。       u       最优关税包括最优进口关税和最优出口关税。最优进口关税同最优出口关税是相等的。最优噶unshuid大小可用下面的公式来计算:5.2.5有效保护率一国征收关税的目标如果主要是保护国内生产,那么就应选择征税的对象,并以有效保护率作为基本的判断标准。   基于对有效保护率的考虑 ,一些国家在制定进口税率时采用可“结构升级”的办法,即对最终产品征收的关税税率要高于中间性产品,对中间性产品征收的关税要高于原料性产品,以增大关税的实际保护作用。现实生产中,一个产业部门的投入要素是多种多样的,对关税也可作出多种不同的安排。可以用下面的公式来考虑:                  g是对最终产品生产者或生产部门的有效保护率,t是对部门最终产品征收的名义税率,ai是在自由贸易条件下的各种进口要素成本与最终产品价格的比例,ti是对部门生产最终产品所需投入要素征收的名义关税率。5.3非关税贸易壁垒分析5.3.1进口配额的比较分析5.3.2出口补贴的经济分析5.3.3生产补贴的经济分析5.3.1进口配额的比较分析1、进口配额的效应   进口配额又称进口限额,是一国政府在一定时期(如一年、半年等)内对于某些商品的进口数量或金额加以直接的限制。进口配额是实行进口数量限制的重要手段之一。   进口配额可分为两种主要形式:绝对配额和关税配额。进口配额可以用来保护国内的工农业,也可以用来调节国际收支,它是通过对进口数量的限制来影响国内市场的价格,并对本国福利水平产生一定的影响。 2、进口配额与进口关税的比较配额可以调节国内市场价格,这样进口配额就可完全取代市场机制,而不是象关税那样仅是对进口量进行调整。   进口配额因其数量明确而对国际贸易具有更强的限制作用,对自由贸易的限制和危害性更大,这也是世界贸易组织致力于取消进口配额的原因。3、自动出口配额制   又称自动出口限制,是出口国家或地区在进口国的要求或压力下,“自动”规定在某一时期某些商品对该进口国的出口限制,在限定的配额内自行控制出口,超过配额即禁止出口。   自动出口配额制与绝对进口配额制在形式上略有不同,但是作用相似。只是由于自动出口配额是由出口国执行的,因而收入效应或垄断利润便由出口者、而不是由进口国获得。5.3.2出口补贴的经济分析出口补贴又称出口津贴、出口奖金,它是政府为了降低出口商品价格,增强出口商品在国外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在出口某种商品时给予出口厂商的补贴。出口补贴有两种形式:直接补贴和间接补贴。在分析出口补贴对一国福利的影响时,我们假设政府对出口厂商实行的是直接现金补贴。               在出口补贴实施后,国内消费者剩余的损失为(a+b),而国内生产者获利(a+b+c),政府补贴为(b+c+d),其中d为多生产商品x而付出的成本。这样,该国承担的保护成本或净损失为(b+d),这就是该国的国民福利净损失。                            u       在大国对出口商品X给予出口补贴后,出口数量上升,引起世界市场商品x的价格下跌。u       生产者剩余增加(a+b+c),消费者剩余减少(a+b),政府出口补贴支出为(b+c+d+e+f),社会总福利损失是(b+c+e+f)。其中(b+c)为消费效应,f为生产效应损失,e为贸易条件不利引起的补贴损失。u       因此,大国出口补贴导致贸易条件严重恶化。5.3.3生产补贴的经济分析1、鼓励出口的生产补贴一国也可以采用生产补贴等产业政策来达到鼓励发展本国的出口工业的目的。政府对出口工业的资助包括拨款、税收减免、低利贷款等直接方式,也包括对某些出口工业生产集中的地方给予区域性支持等间接的做法。所有这些政策手段都从实际上降低了接受资助的出口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了企业产品的出口竞争能力,起到可鼓励和促进出口的作用。                u       在国际市场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得到政府生产补贴的企业没有改变国内市场价格,所以国内的需求量没有发生变化,新增的产量就成了新增的出口量。政府给予生产补贴使企业的出口从原来的s2s3增加到s2s4.u       由于企业获得了生产补贴,所以企业的利益增加了(a+b+c),而政府的补贴支出为(a+b+c+d),因此社会福利净损失为d。与出口补贴补贴的是,生产补贴没有影响国内市场价格,因而本国消费者的利益没有受到损害。2、保护国内进口替代产业的生产补贴许多国家都通过产业政策的实施来扶持国内产业的发展,保护国内进口替代产业。对国内工业进行支持的产业政策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的生产补贴来实现。这些生产补贴包括现金补贴、减免税收、提供研究与开发基金、低息补贴性贷款、对贷款提供保险等。另外,政府可也可以用直接采购或区域支持的办法来支持国内工业。   u       政府对生产者给予补贴后,生产者得到了补贴,但是x商品的市场销售价格没有发生变化,仍为p。u       在政府给予生产补贴后,生产者剩余增加了a,政府的补贴支出为(a+b),消费者由于市场价格不变,其利益也未发生变化,社会福利净损失为b.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东财《国际经济学》第5章 国际贸易政策分析 课堂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