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师12秋《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第二章 复习资料
福师12秋《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第二章 复习资料第一节 共和国文学历史的基石 FAQ
一、为什么说延安文艺运动是上继二十年代以来的革命文学运动、左翼文艺运动,下启共和国文学的社会主义文艺运动的重要环节?
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在其领导的解放区(抗战期间称“敌后抗日根据地”,其中最主要的是延安及其所在地陕甘宁边区根据地)开始了规模宏大、体制完备的理想社会的构建,带有这一社会体制特征的“解放区文学”由此产生,而延安文艺运动也成为上继二十年代以来的革命文学运动、左翼文艺运动,下启共和国文学的社会主义文艺运动的关键环节。
从抗战爆发到1947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主动撤离延安 ,延安和陕甘宁边区一直是共产党革命的中心根据地,这地方的文艺运动也一直在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直接领导下进行,并且推动着其他解放区(根据地)文艺运动的开展。
在延安和各解放区,毛泽东的文艺思想是开展文艺运动,从事文学批评和创作的思想纲领。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之前,毛泽东已经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论》等文章中提出了比较系统的文学主张。《新民主主义论》系统地阐述了新民主主义文化的性质、任务、特点和方向,毛泽东同时指出:“这种新民主主义文化是人民大众的,因而即是民主的。它应为全民族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农劳苦民众服务,并逐渐成为他们的文化”。这实际上已经明确地提出了文学服务对象的问题。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中,毛泽东提出:“洋八股必须废止,空洞抽象的调头必须少唱,教条主义必须休息,而代之以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这一著名论断,后来直接推动了解放区和国统区的民族形式的讨论 。1942年5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召开了有100多位文艺工作者参加的延安文艺座谈会 ,毛泽东在这次会议上发表了著名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下简称《讲话》),从而建立了比较完整的毛泽东文艺思想体系。
二、《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在中国左翼文艺运动发展史上的地位。
1942年5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召开了有100多位文艺工作者参加的延安文艺座谈会 ,毛泽东在这次会议上发表了著名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下简称《讲话》),从而建立了比较完整的毛泽东文艺思想体系。毛泽东在《讲话》中明确地提出:“我们的问题基本上是一个为群众的问题和一个如何为群众的问题”。他认为:“我们的文艺,第一是为工人的,这是领导革命的阶级。第二是为农民的,他们是革命中最广大最坚决的同盟军。第三是为武装起来了的工人农民即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人民武装队伍的,这是革命战争的主力。第四是为城市小资产阶级劳动群众和知识分子的,他们也是革命的同盟者,他们是能够长期地和我们合作的。这四种人,就是中华民族的最大部分,就是最广大的人民群众”。 后来, 他还把这一思想作了如下简洁的概括;“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为工农兵而创作,为工农兵所利用的”。这种表达,就是人们所说的“文学的工农兵方向”。对于“ 如何为 ”的问题,毛泽东把作家思想改造、转移立足点、长期深入工农兵生活,作为解决文艺新方向的关键问题提出。他认为:“中国的革命的文学家艺术家,有出息的文学家艺术家,必须到群众中去,必须长期地无条件地全心全意地到工农兵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到唯一的最广大最丰富的源泉中去,观察、体验、研究、分析一切人,一切阶级,一切群众,一切生动的生活形式和斗争形式,一切文学和艺术的原始材料,然后才有可能进入创作过程”。这实际上也就向作家艺术家提出了深入工农兵,改造世界观的要求。在《讲话》中,毛泽东还就普及与提高、歌颂与暴露等问题阐明了自己的观点。
在《讲话》精神指引下,解放区的文艺工作有了根本性的改观。许多作家艺术家投身工农兵生活,创作了像《小二黑结婚》、《白毛女》等优秀作品。群众性的文艺活动也热烈地兴起。由于《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产生于革命战争年代,它本身也带有鲜明的“实践性”的特征。建国后,毛泽东的这些论述全部被当作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文艺工作指南。
转载请注明奥鹏作业答案网 www.ap5u.com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