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 发表于 2012-9-17 14:35:55

船体结构轴系舵系分段/轮机定位精度控制专题研讨

针对现阶段一直存在的单轴系船涉及到主机座面板的机舱双层底、轴线的艉柱、舵线的挂舵臂分段建造的精度控制基准与轮机拉线精度基准难以统一的偏差,造成船坞(船台)中组搭载时合拢口错位开调的情况,精控处、技术质量管理处召集机装、分段一车间一线冷作带班和精控检测人员进行了专项工艺研究,对造成轴系拉线、舵系线定位后的分段合拢口结构错位偏差的各类控制因素进行分析,从分段结构组立建造;艉柱、挂舵臂分段预装;中组搭载定位控制工艺措施等进行广泛讨论,一致形成在造船舶轴系、舵系分段建造与中组搭载定位的统一基准和过程精度控制措施如下:一、机舱双层底分段:1、完工分段结构主机座面板以轮机轴线拉线为基准要求开档误差±2mm、主机座面板水平度偏差±2mm;2、分段的建造严格按组立关系进行,尽可能减少胎架的装焊作业工作量,各组立过程产生的装焊应力与变形要求在组立过程完工后干烘校正释放;3、要求分段按组立关系建造与过程控制检测时,按轮机轴线基准实施分段结构合拢口三维座标转换控制和焊前焊后的精控检测;4、对于等离子切割机下料的主机座面板切割断面的自然坡口,预制时要进行切割断面的打磨修正,保证主机磨面的断面的垂直度;5、分段组装胎架的强度刚性要能够有效地控制分段按组立关系建造过程中的装焊变形,目前分段按组立关系建造的过程逆变形数据(包括分段总装胎架加放的逆变形),施工队要提供给精控处进行经验数据的统计、积累、分析;6、完工EB01分段小号合拢口按主机轴线基准转换的三维数据为必检项目,不达标的不允许让步接受;尽可能控制好与艉柱分段合拢口的台阶偏差;二、艉柱AG02分段:1、目前以横舱壁建造的AG02分段的胎架本体的刚性强度已经不能有效地控制分段组立装的的应力变形,必须进行改进(可考虑采取整体的钢结构胎架);2、分段前端壁的艉轴管开孔,目前均加放了余量,建议设计公司数切库直接做成净线,拼板与结构放线以开孔圆心为基准控制,以消除施工过程中的基准偏差;(对于目前开孔带有余量的壁板,在放线后,将轴孔中心十字线反驳到壁板反面,定位尾管时的定位基准)3、前壁板胎架的水平度、胎架板拉靠、胎架的强度(特别是胎架板轴孔处的强度)必控必查项目,分段的装焊实施过程监控;4、前端壁的平整度直接影响到轮机进行艉轴管的总程、胎架板水平度直接影响到实船轴系拉线定位的分段合拢开档肋距和结构口偏差,在实施分段装焊过程监控过程中尽可能用焊接顺序调整进行纠偏处理。(尾管建造将铸钢件端面镗铣余量加放足,定位时按照图纸要求将镗铣余量加放到位,避免合拢时,分段铸钢件端面镗铣余量不足,通过牺牲分段合拢口档距来满足镗铣余量,分段三维转换时,应该考虑镗铣余量) 三、挂舵臂AG01P/C/S分段:1、目前分P、C、S建造的AG01挂舵臂分段一不定要整体放线建造,并要求控制好胎架板的角方度;2、舵机平台上的开孔建议设计公司数切库做成净线,拼板与结构放线以舵线开孔圆心为基准进行,避免基准的变动出现操作上的人为偏差;(对于目前开孔带有余量的平台,在放线后,将舵孔中心十字线反驳到平台板反面,定位挂舵臂时的定位基准)3、挂舵壁的定位水平高度是以底平面与轴线的高度定位;肋位方向以开孔中心与艉柱端面距位,要求精控处按此基准进行分段装焊基准点的三维座标转换,尽可能与实际操作相吻合;4、挂舵臂在C分段上的吊装要求预放3~5mm前后中心线垂直度控制预变形值,对于目前这一逆变形加放后对分段结构装焊精度控制的影响,精控处要参与过程的监控跟踪,以便获取准确的控制数据;5、挂舵臂分段上的预装尽可能避免分段超重造成的脱离胎架后二次调整分段水平度安装的情况;(对于脱胎后定位挂舵臂的AG01分段,在定位挂舵臂之前,要调整好分段水平,分段下面要有强支撑,以防分段扭曲)车间应加强对机舱双层底、轴线的艉柱、舵线的挂舵臂分段建造的过程精度控制,建造过程中严格按照工艺流程进行操作。四、机舱、艉部分段中组搭载:1、涉及到艉部轴线、舵线分段和机舱分段的中坞平台中组和船坞搭载,精控处要按轮机拉线定位的要求对完工分段的检测数据做好合拢口数据分析(模拟预搭载工作,为实船合拢提供准确的定位控制基准数据);2、精控处要全程参与轮机的拉线定位,在满足轮机轴线、舵线拉线定位的精度标准后,有效地减少船体结构合拢口的偏差错位;(合拢过程中,尽量保证主机座水平和分段建造时的水平偏差一致,避免误差放大。) 3、对于ED11/12、ED21/22、ED31/32、ED41/42分段的中组(搭载)与AG01、AG11合拢口的精度控制,一定要以模拟搭载的合拢口数据进行修正调整,避免因搭载累计误差的出现在满足轮机拉线精度后产生合拢口肋距的结构的超标偏差出现。 奥鹏无忧网 www.ap5u.com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船体结构轴系舵系分段/轮机定位精度控制专题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