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师12春《语言学概论》第二章 语言是符号系统拓展资源
福师12春《语言学概论》第二章 语言是符号系统拓展资源动物的语法
事实上,在动物界,明白其他个体发声意思的能力很普遍,一些动物甚至能够理解其他物种警告叫声的意思。例如红胸就能明白黑顶山雀几种警告声的区别。这样,它们就知道哪种叫声表示中等危险,哪种叫声是高度危险的。被捕食的动物可以利用捕食动物的信息逃避捕食动物,而捕食动物在
听到猎物的警报声后也会经常放弃捕猎,因为它们会假定自己已经被对方看到了。
语言进化最热门的争论领域就是语法,利用语法规则我们可以把单词以一种有意义的方式结合起来。人们一直认为,只有人类才能理解和使用语法的结构设置。但是,祖贝布勒发现,野生的猿猴在交流时也使用一种基本的句法。
在象牙海岸的森林中,雄性白鼻长尾猴能将两种基本的叫声混合成起来。通常,它们会在不同情况下发出“皮奥”的声音,绝大多数情况下这是看到美洲豹的反应。当看到一只鹰时,它们会发出一种“嗨克”的声音。它们还会使用混合的声音,即在警报声之前发出低沉的回响声,表示的是威胁不大,比如察觉到很远的捕食者或折断的树枝。祖贝布勒将低沉的吼叫类比作我们所用的限定词,如“可能”或“有点儿”。
祖贝布勒和同事阿诺德还发现,这些猴子会把“皮奥”和“嗨克”合起来用,意思是“我们走吧”。最近,他们又发现,“皮奥”和“嗨克”的组合叫声至少包含三种信息,一是呼叫者的特征;二是它已经看到了威胁;三是它是不是正在打算为了逃避危险而跑开。其他猴子也能推断出这些叫声的所有意思。祖贝布勒说,这些发现表明灵长类具有某种自然发生的语法能力。该说法挑战了流传很广的信念——即从非组合到组合的交流变迁是人类语言进化的基本步骤。
其他的研究人员对此仍保持怀疑态度。最近的实验表明,要确定动物是不是能领会某些语法是多么地困难。
2006年,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詹特纳和同事利用八哥做了一个实验,他们给八哥听自然界里八哥的合成录音,发现这些鸟能够察觉到两种语法的变化。这一研究报告得到了很多关注,很多人对研究结果很吃惊。一些人欢迎这一成果是因为这个试验说明人类的语法能力与其他动物的能力是数量上而不是质量上的差别。不过,这一实验还没有被广泛认可,一些科学家质疑鸟类是否真的领会了语法。
詹特纳的研究成果如此热门的一个原因,是因为他声称八哥能理解递归这种语言结构(递归是指语言结构层次和言语生成中相同结构成分的重复或相套,比如句中句)。这是很大胆的说法。一些研究人员认为,递归可能不仅不只是语法中心过程,也可能还是人类所独有的唯一语言构成成分。
没人怀疑人类语言的博大精深,但是,也没必要高估人类语言所用语法策略的复杂性和威力。在动物世界,可能还存在着很多和我们并不类似的语言结构,同样,动物也可能会很好地展示它们理解和运用词汇的能力。但是,没有其他任何一种物种能像人类一样组织出如此之多的单词。人类的演讲能力也是非常出色的,我们在讲话时需要非常精确地运动我们的舌头和嘴巴,这种能力也是人类语言系统独一无二的部分。
转载请注明奥鹏作业答案网www.ap5u.com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