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师12春《语言学概论》第二章 语言是符号系统 课堂笔记
福师12春《语言学概论》第二章 语言是符号系统 课堂笔记 主要知识点掌握程度
掌握语言作为一种符号的特征及意义,了解语言符号的系统性,重点掌握组合关系与聚合关系。语言系统是人类特有的,了解人类语言与动物“语言”的区别。
知识点整理
一、符号
符号是人们用来指代某种事物的标记。甲能代表乙,甲就有条件成为乙的符号。这种标记所代表的含义是社会成员共同约定的,大家都知道代表什么意义。但代表乙事物的甲事物不一定都是符号,有的是事物的征候。
(一)征候与符号的区别。
1、征候是事物本身的特征,它代表着事物,与事物有着本质的联系。
例如:病人的面容、舌苔、气味、脉象。炊烟与人家。
2、符号和自己所代表的事物是两回事,相互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人们不能根据符号本身推知符号所标记的事物,只有掌握了符号与所标记事物之间的联系,符号才能发挥作用。
(二)符号的构成
符号是由形式和意义两个部分构成的结合体。
索绪尔曾把语言符号比作一张纸:思想是正面,声音是反面。人们不可能切开正面而不同时切开反面。形式和意义在一定的符号系统中是密不可分的统一体,不能割裂二者之间的关系。
(三)符号的种类
符号的种类很多,概括起来大致有三种:听觉符号、视觉符号、触觉符号。
作为语言符号与其他符号的共同点在于:
1、随意约定
2、这些符号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符号相对地存在。
作为语言符号与其他符号的不同,主要有两点:
1、复杂性。在现有的符号系统中,没有一种系统象人类语言那么复杂。
2、强生成性。每一种语言的符号(例如音位或语素)是有限的,但是人们可以按照一定的规则或模式生成各种不同的句子,这种强生成性是其他符号所不具备的。
二、语言符号的特点
英国著名语义学家瑞恰慈的“语义三角”理论:
意(思想)
约定成俗 概括反映
言-------物(现实现象)
代表
特点与语义三角有关系。处理两种关系:言与意;语言本身。
(一)任意性
所谓任意性,是指语言的声音形式和意义内容之间的联系是任意的,没有必然的、本质的联系。实际上这个特点应具体地、分阶段地看待:
1、符号在创制过程中带有任意性和强制性。
语言的声音只不过是一种符号,符号与他所代表的东西没有任何的联系。当然任意是就单个的符号最初产生时候的情况之来说的。一旦已经约定俗成,那就不是任意的了。
任何人企图改变语言的发展方向,改变整个语言的基本规律,哪怕是改变一个字的意义和用法,也是办不到的。非语言的符号也是如此。
2、在使用过程中带有稳定性和可变性。
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需要得到全社会的承认,需要有稳定的成分。但稳定并不等于排除语言的发展变化,约定与变动可以说是一对辩证的统一。在语言符号使用过程中,有些符号的意义或用法有了改变,这一改变又有可能得到社会的认同,于是又成为规范的用法。
此外,在特定的语境中,语言符号有时突破了约定俗成的使用规律,产生一种临时用法。
(二)线条性
符号的使用只能在时间的线条上绵延,依次出现。说话总是一个字儿一个字儿一个字儿说的,没法几个字儿一块说出来,这就是语言符号的线性特点,也就说,语言符号只能在时间上形成单向的一维的线性排列。
线条性是德•莱辛《拉奥孔》中提出的,诗与画的关系,诗是用语言来讲的,必然注意时间上的线条性;画是用色彩来描画的,故有时间上的并列。即画是平面,诗是线条性的观点。
三、语言符号的系统性
(一)语言的层级体系(上下表里)
语言要素的各个单位,在语言结构中,并非都处在同一平面上,而是分为不同的层和级的;语言是各个单位在不同的层和级上构成的一个层级装置。
认识这一点可以把语言符号和其他符号区别开来。有些动物能使用声音符号,它们可发出的基本音有多少,是随着种类的不同而不同的。它们传递信息的数量往往限制在基本音的数量之内,很少能把几个音组合起来代表某个信息的。另外如交通信号系统、象棋的规则系统也都不分层次。而人类的语言则比其他符号系统要复杂得多,因为它是分层装置的,靠组合、替换来运转。
语言可以分为底层和上层:
底层是一套音位。一种语言的音位虽然一般只有几十个,但为数不多的音位却可以组成数目众多的音节,这是语言符号的形式部分。
语言的上层是音义结合体,即符号和符号的序列,是表义单位。上层一般分为三级:第一级是语素,第二级是词,第三级是句子。图示如下:
∣底层(音位层) ────音位 构成符号形式 几十个
语言层级体系∣
∣上层(符号及符号序列)──语素 音义结合 成千个
词 序列 上万个
句子 序列 无数
(语言单位) (性质) (数量)
如果不分层次,那就需要和人类社会需要表达的意义的总数大致相等或者少不了多少的符号,才能交流思想和感情。这样一个语言系统大概致少要包括几十万个不同的符号,这对人类的说忆力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并且一个符号只能派一种用途,实在也太不经济了。语言系统的分层装置解决了这个难题,它能用少量的语言单位构成无限数量的有意义的,传递无限数量的信息。
(二)语言系统的总纲──组合和聚合
索绪尔认为语言符号之间最主要的两种关系是句段关系(组合关系)和联想关系(聚合关系)。
组合关系:符号与符号组合起来的关系,也就是构成线性序列的语言成分之间的结构关系。(相互之间的组合是有一定条件的)
聚合关系:指语言链条同一位置上具有相同作用、互相能替换的符号之间的关系。(替换后虽然具体内容有所改变,但功能与结构关系没有变化)
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好像几何学中的横轴和纵轴----
四、语言系统是人类特有的
(一)语言能力
人类具有掌握语言的能力,而动物是没有语言能力的。人类的语言能力主要表现为抽象的思维能力和灵活的发音能力。拥有发达的大脑和灵活的发音器官是具备语言能力的前提条件。
语言是其他动物与人类之间无法跨越的鸿沟。如前狼孩例。
(二)人类语言和所谓动物“语言”的区别
1、人类语言具有单位明晰性特点。动物虽能表示震怒、恐怖、觅食、求偶的叫喊,但分不出音义结合的结构单位,自然也就谈不上线条性。
2、人类语言的音义结合具有任意性特点。动物的叫喊都是因时因地而发,音义之间没有任意性的特点。
3、人类语言具有结构的二层性,可以以有限的单位组成无限的句子。
4、人类语言是一种开放系统,虽然因为数量有限,可是经组合与替换,可以构成无限的句子。开放性还体现在语言是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不断产生新词,一些社会现象消失,语言中相应的词也隐匿或消失,动物的“语言”没有这种变化。
5、人类语言是可以传授的,掌握什么样的语言是后天学会的,动物的“语言”则是天生的,不需要学习 。
6、人类语言不受时地的限制,它可表达过去的事情,也可阐述未来的事情。
转载请注明奥鹏作业答案网www.ap5u.com
页:
[1]